2016-03-0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王丹書架|悲觀是一種清醒:評畢來德《沉默的中國》(上)

去年10月,無境文化公司推出了一本關於中國問題的小冊子:《沉默的中國》,作者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是瑞士專攻中國思想史的學者,退休前長期在日內瓦大學任教,早年以研究莊子成名。最近則轉向從宏觀角度,以歷史為軸線,研究中國的歷史與現實。
這本《沉默的中國》由3篇文章組成,主打畢來德討論當代世界史發展歷程,與中國在其中的關係:《沉默的中國》。另一篇是他從斯賓諾莎的理論出發,反觀中國歷史的論文,此外附有他2012年5月21日在巴黎法蘭西人文科學院的一次講座。全書127頁,書很薄,但思想深度很「厚」;這本難得不從現實政治和經濟,而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討論,讓我們對今天的中國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Photo Credit:wikipedia
畢來德在《沉默的中國》中,開宗明義地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我堅信在這個世界上,要理解現在,就必須把這個現在看作是歷史的一個時段。」這當然不是畢來德獨特的研究方法,西方很多研究中國歷史的專家,包括剛剛去世的哈佛大學孔飛力(Philip A. Kuhn)教授,以及我極為推崇的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教授,都是在梳理中國近代發展史的過程中,理解當今中國的樣貌。
但是畢來德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這裡他所說的「歷史」,不像孔飛力和史華慈他們那樣,是孔子時期的中國思想發展或者晚清地方政府角色的演變;畢來德把中國的發展,放到世界歷史發展的批判性反思的框架下。用他自己的話話說,就是「主張打破中國在本質上『他異性』(註1)這個迷思,假定人類共同經驗中存有本質上的一致性,然後由此出發,試圖理解我們研究的現實中國。」這在一片喧囂的「中國特殊國情論」的氛圍中,顯得特立獨行,因而更加引人入勝。
現在,讓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畢來德書中的主要觀點。在他的理論中,核心的關鍵詞就是「連鎖反應」。在他看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發生了一種「失控的連鎖反應」,在世界史發展上可以分為7個階段:
製圖:葉菀菱
在畢來德看來,中國今天的發展,或者說「崛起」,應當就是這7個階段發展的框架下的自然結果。畢來德致力批判的,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決定論」;這正是理解今天中國的鑰匙,因為今天所謂的「中國模式」,就是用「經濟理性」壓制其他理性的發展,所有的問題幾乎都來自「經濟理性」的無限擴張,而畢來德抓住了中國最關鍵問題。他認為,中國的沉默,原因就在於此:除了經濟理性,在其他方面,無話可說。
不管是對經濟理性對世界發展的影響,還是對於中國今天的「沉默」,畢來德的觀點似乎都是比較悲觀的。這樣的判斷雖然悲觀,卻也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現實。正如他自己所說,「其實並非態度悲觀,而是想努力做到清醒。」
在我看來,畢來德對於「中國的沉默」解釋得非常精彩,富有歷史性和哲理性的思考特色,但並不完整;他的論述充滿了對歷史的理解,卻缺乏對人,尤其是中國人的理解。此外,他對中國歷史的說明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限於篇幅,本文的下半部分,將談談我對「中國的沉默」的解釋,並對畢來德的一些觀點,提出不同的意見。
註1:他異性,為「與其他本體不同的特殊性」。
延伸閱讀:
封面圖片來源:Brian Yap (葉)@flickr CC BY-NC 2.0
編輯:葉菀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