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

含有「胡適」共 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胡適於1919年發表的《不朽──我的宗教》一文,從社會關係網絡影響力出發,闡述個人行為對社會及歷史的影響,並提出「社會的不朽論」作為人生標準。文章深入分析了傳統的「靈魂不滅論」與「三不朽說」的優缺點,並提出以「社會的不朽論」作為新的宗教觀念,強調個人行為的影響力將永久留存在社會的大我之中。
Thumbnail
5/5不朽──我的宗教
「養育之恩」94個豪洨話,學校如果再教「養育之恩」,也應該要被槍斃!
Thumbnail
我一站上鳳凰古城沱江畔堤岸的瞬間,腦中立刻就浮現許久前閱讀沈從文名作《邊城》的景象。小說中賽龍舟跟搶鴨子的畫面,秒間就在我的眼前呈現。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4/11/25
「大家明知道他們販賣的銀器朱砂跟土產,價格都比外面的商店貴了許多,全團仍然非常阿莎力的熱烈捧場」 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慕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5
李英華 Yes!旅遊的同伴很重要。我們這一團的團員,都非常可愛善良,所以大家都玩得十分愉快。
以下這篇是關於胡適在關尹子公案中所提證據的反駁!胡適在老子公案中筆戰群儒,打得馮友蘭、錢穆等大師不敢吱聲音!只能用不回應當成繼續胡扯的本錢!畢竟沒有多少人會去真正理解整個公案的始末,並且還要具備文言水平。胡適最後感嘆這些知錯不認、不改是一種信仰。那麼當胡適也成為疑古派時,其水準如何?
1. 誤解Abduction與其他推理方法的區別 - 在台灣,Abduction通常被翻譯為「溯因推理」,是基於事實回溯出背後可能的原因,以找到最佳解釋「事情發生背後機制」的過程。然而,許多學生誤以為Abduction僅僅是「發想法」,未能理解其實質是提出假說並尋找證據驗證。 - 此
嫉妒(妒忌)是心靈的胃潰瘍……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西元前470-399)徒弟柏拉圖 徒孫亞里士多德(希臘三賢)。 早年讀到一句話:認識自己(Know Thyself)語出老蘇亦鐫刻在希臘神殿柱石上。當時懵懂自負認為誰不認識自己呢?其實歲月蹉跎後才明白這句話的真義,和儒家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
Thumbnail
David Tai-avatar-img
2024/03/16
這世界上真的有一個充滿「嫉妒」的國家,每個人都知道這地方。
彼得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6
David Tai 抱歉!我不知道嘢。
節日期間,用冷僻字標新/標奇立異,逗趣起哄,無傷大雅,只是太煞有介事植入各種民族自豪聲頻,總有點使人皺眉。
Thumbnail
我的詩 你的夢 從來就互不相干
Thumbnail
氣泡水-avatar-img
2024/03/13
知道這首詩,我也是聽歌而來,印象中聽的是李碧華的版本。^ ^
玖伊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3
林燃(創作小說家)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他在幹嘛!還好有這4句 !
書名雖然是民國太太的廚房,其實只高舉「民國太太」也不正確呢,張愛玲才不會以太太自居。
Thumbnail
當我的故鄉 – 香港 – 正面臨被逐步瓦解摧毀,我們可否依樣畫葫蘆,為香港存一個備份,好待劫後復修;或將來在異地重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