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MotoGP 下一位明星?誰是Joe Roberts?

    新的美國車手的背景故事

    Joe Roberts或許錯失卡達站Moto2頒獎台,但這位MotoGP圍場中最新的美國新星─他跟三屆500cc世界冠軍‘King’ Kenny Roberts沒有血緣關係─從竿位起跑,最後僅以0.131秒輸掉頒獎台。
    這位22歲的年輕車手是繼2010年Ben Spies在美國印城站拿竿位之後,首位拿竿位的美國車手,也是繼Spies在2011年瓦倫西亞站只輸給Casey Stoner拿下第二之後,首位跑在前段班的美國車手。
    去年最佳排位賽成績21位,以及在2017年初戰布爾諾拿下生涯最佳成績第十名的Roberts,出現如此戲劇性轉變的背後有兩個原因。
    首先,賽車。Roberts 在2018年騎乘全新的NTS賽車,開始他的全職GP職業生涯,去年轉到KTM,當時奧地利車廠把Moto2車架設計全搞錯了。
    這個賽季,Roberts 騎乘Kalex賽車─這家德國車架商贏了7個車手與製造商世界冠軍─賽車能達成他想做的所有事情:進彎順利,過彎舒暢。
    第二,信心。經過兩個艱難的賽季,他出賽的37場比賽只拿了5分,讓他的信心遭受重大打擊。騎一台更好的賽車能幫助他恢復信心,外加前MotoGP廠隊車手John Hopkins也當他的車手教練。
    Roberts的父親在卡達解釋說:「我想只有真正下場比賽過的人才有辦法理解彼此。」
    「其他人都不懂,但Joe能跟John 談他的感覺,以及他經歷過的事情,而John 完全能懂他在說甚麼。」
    Hopkins 完全不懷疑Roberts 的才能。這位前Kawasaki與Suzuki車手說:「從我看Joe 上賽道的那一秒,我就知道他很有天分。」
    「唯一阻礙他的就是自信心。自信是賽車的一切,而且信心會培養出更多信心,然後一切都會渾然天成的發生。」
    Roberts 在1997年出生在美國,但父母親Matthew與Anna都是英國人。Matthew是視覺效果工程師,接著搬到了洛杉磯。父親一直熱中騎車,並且在加州俱樂部賽事中騎著Suzuki GSX-R750出賽,直到工作量大到他放棄比賽。接著他買一台能在沙漠中騎的越野車,然後又買了四台車給他四個小孩跟他一起騎。
    Matthew 看到由演員兼車手Steve McQueen與專業車手Dave Aldana跟Mert Lawwill出演的紀錄片《On Any Sunday》後就認為賽車是孩子們該走的路。
    Matthew說:「我看了電影,然後我就想說─flat track,太棒啦!─我們得嘗試一下。」
    「我們發現距離我家一小時的路程有個賽道,擁有者是Ken Maley,他幫大家做車靴─包括Hayden兄弟以及其他頂尖車手。Joe 就是從那時候起家,大約五或六歲。」
    然後是Supermoto ,Roberts 11歲開始跑一般賽道,他從Honda NSR50換到65cc Metrakit,然後是混改Honda 150(CFR150 motocross引擎搭RS125車架)最後換到真正的RS125。他騎著RS125成功得拿下2011、2012、2013年在紅牛盃出賽的機會。
    Roberts 在新人盃很快,但他沒辦法找到機會進入Moto3 世界錦標賽,所以在2013年他首次回到美國比中間級別的比賽。此舉相當順利:他騎著CBR600 ,效力於由車手兼記者兩職的John Ulrich所組的Hammer車隊贏了前五場美國Supersport 比賽。
    Roberts 在2017年回到歐洲,參加西班牙CEV Moto2比賽,接著在2018年擔任全職的MotoGP系列賽車手騎著日本NTS賽車。
    周日的卡達,他跟Sky VR46 車手 Luca Marini, 然後是長島哲也, Lorenzo Baldassarri 與 Enea Bastianini拼了整場比賽。他是領先集團中唯一一位使用Dunlop前硬胎的車手。
    如果他選用較軟的輪胎,或許他能上頒獎台,他對周末的表現不會感到失望。
    他說:「我很滿意,但我感覺就像是『天啊!差一點啊!』老實說我不難過,這是我拿過最好的成績。我們最終選用了較硬的前胎,並且試著省胎,因為昨晚排位時較軟的前胎稍微會裂。」
    「最後一圈我很努力的拼想上頒獎台。但是在左彎我一直失去前端,因為沒甚麼左彎,所以左邊胎肉冷得很快。」
    「能在前段班看看這些動態競爭很有趣。我想我從開始到中間都很強;我最後五圈最掙扎。」
    「當Baldassarri 跟其他人超過我,他們的車還多了些胎肉,前端給我的感覺讓我不想冒險丟失這麼好的成績。」
    摘譯文章來源如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