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3/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兩天一夜(Deux Jours, une nuit)-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在系列大片、英雄片橫行的時代,聲光特效不夠刺激,好像手中的那張電影票就不夠划算,現代觀眾進戲院還會期待些什麼呢?我想,除了感官的刺激之外,更多觀眾期待在電影中找尋共感,期待自己像電影主角般,去愛、去瘋狂、去冒險、去受傷,去想像自己就是聚光燈下的那名角色,去體驗任何在現實生活中缺乏的感受。
    小人物的故事不容易寫,但往往能起到改變人心作用的,卻是那平凡而深刻的日常。《兩天一夜》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故事,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卸下濃妝與華服,近乎素顏地扮演起極其平凡的妻子、媽媽,卻依舊在電影中帶給人滿滿的感動。
    《兩天一夜》單用故事和角色,就足以讓觀眾情緒滿溢
    瑪莉詠柯蒂雅飾演的Sandra是一名有兩個孩子的媽媽,之前因為生病而留職停薪,現在病癒要爭取復職。公司發現十六名員工可以完成的工作,不一定要Sandra回來才能運行。公司展開一場匿名投票,要獎金還是要Sandra?選擇支持她,將會失去1,000歐元的獎金,這筆金額對許多家庭都是一筆救命財。Sandra需要在一個週末的時間,盡可能爭取多數同事們的同意,讓她回來復職。
    《兩天一夜》的故事雖簡單,卻非常洗鍊精準,對於情緒帶動的掌控和角色刻畫,其實都經過精細的設計,不是流水帳般地講述兩天一夜的經過而已。
    電影開場五分鐘,就點明了角色危機、困境和目標,不拖泥帶水,抓住觀眾的好奇。不需要透過冗長的角色情感建立(臺灣的戲劇經常有種沈重和不知所云的拖戲),電影中也刻意不明說Sandra生了什麼病,或是病況如何,給了一個懸念,讓觀眾好奇與同情,同時這也更貼近於我們的日常。
    危機 ∕ Sandra的去留掌握在同事手上,若多數決讓Sandra留下,16名同事就沒有了1,000歐元的獎金,反之,Sandra就失去這份工作。 目標 ∕ 想辦法爭取同事的投票同意,讓自己可以待在工作崗位 困境 ∕ 生著病的Sandra,能否克服自我懷疑,在一個週末間逆轉投票結果?
    服裝刻意選了紅色系的上衣,是前進、生命、堅決、支配與勇氣。
    服裝刻意選了紅色系的上衣,是前進、生命、堅決、支配與勇氣。
    電影第九分鐘開始,旅途展開的號角響起,我們跟著劇中的Sandra,一同期盼、希冀著等待我們的好消息。
    但僅兩分鐘的時間,就像是腎上腺素激退,真實的痛感與考驗這時才出現,「沒有人真正關心我」、「我一無是處」、「一場徒勞」、「做不到」。我們似乎猜出Sandra罹患上了憂鬱症,但即使沒有生病,我們不也都經歷過這樣的自我懷疑中。
    電影中,善於運用這樣的情緒曲線,好消息、壞消息;高漲的、失落的情緒交替著,不僅帶動角色的旅程,也牽引著觀眾的心弦,和Sandra共同經歷所有驚喜、悲傷、難堪、失落、鼓舞與感動。單一情緒過了五分鐘便會疲乏,在這樣的小品電影中,成功地讓觀眾與角色達成共感更為重要,因此每場戲的扣連、節奏力道的拿捏、人性刻畫的多樣與深刻,不同強度打擊與振奮,甚至是中場休息吃根冰淇淋的時光,仔細感受,這是部精心編排的樂章。至今,我依然記得心被揪著、跟著屏息呼吸的那些時刻。
    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學會了許願,學會期盼,在伸手拿取的過程,卻也歷經失望或背叛,幾乎要放棄之際,卻又在此時看見一絲可能性。在人與人相處時,學會付出與成長,學會信念與堅定。Sandra穿著亮粉色的戰袍,即使時有退意仍願向前,我想那一刻所有的觀眾,都在心中為她鼓舞吶喊著吧!
    我從來沒有為自己做過什麼,我很高興能支持你
    電影中,除了主角之外,對於配角們的安排刻畫,我覺得也是成功的關鍵。如何在短暫的數分鐘交集,讓配角也擁有「故事」,極為考驗編劇功力。在電影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壞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版本的故事和選擇,比起「對錯」,我們更常面臨「兩難」。不論主配角的選擇是基於什麼理由,作為觀眾的我們,都從中收穫了感動。
    我們打了一場漂亮的仗,我很開心
    我們不會知道人生的下一步將面臨什麼樣的難關,也無從比較誰的關卡比較悲慘或困難,能拾起的就是即使會害怕,仍願意向前的勇氣,一步一步實踐,那一刻我們都是自己腳本中的英雄。電影走到結尾,沒有配樂、沒有歌聲,僅僅是聽著Sandra踩踏的腳步聲,仍感到幸福滿溢。
    電影結束後走出戲院,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是「這人生劇展般的題材,拍的太精彩了!」題材普世,故事簡單卻深刻,重要的是,以製作成本來看,700萬歐元(約2,500萬臺幣),也幾乎是臺灣一部電影的常見的製作預算。這部電影,在世界各大影展中入圍、獲獎,為世界的觀眾帶來無數感動。有時候不禁感嘆,臺灣的電影究竟怎麼了?別說在影展中的能見度,買票進戲院的人數大幅減少,說不上幾部五年內上映的國片,更別說多數人對臺灣電影唱衰的多於支持的。
    臺灣不缺故事,卻缺少把故事說好、說得精彩的人。人的注意力就那幾分鐘,把故事講得吸睛、動聽,在踏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中,給個hook讓你乖乖地跟著角色的步伐前行,跟著在精神快潰散之際,猝不及防地來個punch振奮人心,故事邁入尾聲之時,又讓你獲得滿足,好像人生在這兩個小時間完整了。這是故事的魔力,沒有聲光效果,卻帶給觀眾滿滿的沈浸體驗。
    這部像是私密日記般的小品電影,有著恢宏的格局。也許就像李安說的,臺灣電影不乏題材,卻少了這樣紮實的格局刻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