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詩人影評|《罪:米開朗基羅》:卓越非凡,原始暴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罪:米開朗基羅》(Sin) / 2019 / 俄羅斯、義大利
《罪:米開朗基羅》電影海報(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提供)。

《罪:米開朗基羅》電影劇照(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提供)。
上空撒下的廚餘垃圾,野狗狂妄的縱橫馳騁,人們隨心的欺凌嘲笑,這是米開朗基羅生活的時代。從第一秒鐘開始,電影就像是被蒙上一層塵埃,再多麼精緻準確的藝術,多麼巧奪天工的米開朗基羅,都看來複雜且沈重。周遭稱他大師、稱他卓越非凡,我們卻無一刻感受到他的地位崇高,反倒不斷看他受到教宗壓迫、追求藝術的更高境界,甚至在夢中,仍苦惱著作品,渴望著父愛,卻又間接否定一切。他時常令人感到神經質,不悅時會獨自躲到角落悶悶不樂,但所有的脾氣皆來自於對美的追求,他說這是偉大藝術家的惆悵。
《罪:米開朗基羅》電影劇照(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提供)。
我想找到上帝,但我只找到凡夫俗子。
在片中描述的時代期間,米開朗基羅腦中僅有創作,他以接案雕塑作為人生基礎,卻逐漸深陷德拉羅維雷(Della Rovere)和梅迪奇(Medici)家族的世仇權力衝擊,原與前者立定的陵墓契約,在後者入主之後深受限制,當面對著兩方壓迫,該選擇的是保持契約又或金錢至上,電影隱約道出現今世代仍會面對的兩難局面。
作為一位創作者,該懷抱何種心態?政治權力之下,米開朗基羅鮮少在時間之內完成制定目標,有時他得突然為權高之人創造藝術,有時又有接踵而來的質疑控制影響創作。即使因天賦崇高,使他在混亂局勢內擁有一席之地,但在這段原始而殘酷的洪流之中,米開朗基羅永遠都是毫無選擇的。而當藝術摸稜於追求完美和身心凌虐之間,還是該回歸最原始的問題,創作是為了什麼?
《罪:米開朗基羅》電影劇照。
《罪:米開朗基羅》不僅作為偉大藝術家的傳記電影,更探討了十六世紀初,文藝復興背後的殘忍世界。現今的「藝術三傑」米開朗基羅,當時身葬在權力遊戲和藝術境界的煉獄之中;現今的《大衛像》和《摩西像》,當時是一不小心就壓垮工匠的龐然大物。而那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深刻仇恨,那鹽巴多過魚肉的暴戾生活,電影皆帶領著觀眾回歸過往,直擊那些不光鮮,不亮麗的「偉大」藝術。
《罪:米開朗基羅》電影劇照(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提供)。
電影評價:B-
台灣上映日期:2020.04.17
台灣代理片商: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成立的心得分享帳號,第一手文章、資訊都會搶先在這裡釋出,喜歡的歡迎垵下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0年韓劇持續大爆發,既《愛的迫降》、《梨泰院Class》後,《機智牢房生活》《請回答》系列導演申源浩、編劇李有静再度攜手合作,找來曹政奭、柳演錫、鄭京浩、全美度、金大明主演《機智醫生生
之所以喜歡《火口的二人》,很大程度其實在影片調性、配樂使用,荒井晴彥講得是十年內的故事,卻用身軀碰撞出野性,日常純樸於更古,反倒添了幾分韻味。
影片敘述「魔女」控管著居民約2000人的「階梯島」,島上的人們記不得三個月之內發生的一切,不曉得自己來到這座島的原因。於是他們可以選擇在此享受衣食無缺的生活,也可尋覓自我失去的東西,重回原本的世界。
它的體驗過於暢快,同時創意精妙絕倫。電影始於一場純愛戲,但沒想到,引來的竟是一連串匪夷所思的趣味反轉。電影畫風扭轉,是殭屍、血漿還有侯孝賢?
父親去世後,我們仍誤解了他的喜好與那個秘密。守靈夜上,繼母取消了原先訂製的餐點,她一道一道的緩慢做出寡淡、奇特的料理。她說這是父親的遺屬。
出生自法國的當代音樂家亞歷山大戴斯培,曾以電影《她們》、《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等11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更在2014年及2018年以《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水底情深》榮獲該獎項。紀錄片《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跟隨著他的腳步進入創作、理念和經驗的對談。
2020年韓劇持續大爆發,既《愛的迫降》、《梨泰院Class》後,《機智牢房生活》《請回答》系列導演申源浩、編劇李有静再度攜手合作,找來曹政奭、柳演錫、鄭京浩、全美度、金大明主演《機智醫生生
之所以喜歡《火口的二人》,很大程度其實在影片調性、配樂使用,荒井晴彥講得是十年內的故事,卻用身軀碰撞出野性,日常純樸於更古,反倒添了幾分韻味。
影片敘述「魔女」控管著居民約2000人的「階梯島」,島上的人們記不得三個月之內發生的一切,不曉得自己來到這座島的原因。於是他們可以選擇在此享受衣食無缺的生活,也可尋覓自我失去的東西,重回原本的世界。
它的體驗過於暢快,同時創意精妙絕倫。電影始於一場純愛戲,但沒想到,引來的竟是一連串匪夷所思的趣味反轉。電影畫風扭轉,是殭屍、血漿還有侯孝賢?
父親去世後,我們仍誤解了他的喜好與那個秘密。守靈夜上,繼母取消了原先訂製的餐點,她一道一道的緩慢做出寡淡、奇特的料理。她說這是父親的遺屬。
出生自法國的當代音樂家亞歷山大戴斯培,曾以電影《她們》、《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等11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更在2014年及2018年以《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水底情深》榮獲該獎項。紀錄片《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跟隨著他的腳步進入創作、理念和經驗的對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相信我!這篇文章是我最不想寫的文章,因為把我的創作都洩了底。 不過還好我在這邊看的人不多,所以我比較能夠真實地將我的創作情況描繪一下。 基本上創作都是先於創作者而存在,很多時候是創作者迫於創作的壓力而將創作用色彩、音符或文字表現出來。 最有名的就是大衞的雕像,米開朗基羅先從石材廠看到一顆大理石
Thumbnail
電影《盜墓奇美拉》藉由盜墓的故事,探討了底層社會問題與藝術的諷刺。女神像的現身成為劇情的高潮,呼應了莫札特詠嘆調《噢!神哪!我願說明》,形成強烈諷刺。本片探討了阿圖尋覓心中「女神」的意圖,倒吊人象徵的自我犧牲,反映對價值的追求。透過自由的嚮往,表現了主角對生命的渴望。片中充滿各式意象,值得深入解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以其在雕塑、 繪畫和建築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聞名於世。 以下是他的生平故事以及一些著名的藝術創作: 米開朗基羅於1475年3月6日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小鎮卡皮爾訥,他從小就展現出對藝術的天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11/23/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斯湯達爾症   斯湯達爾症,患者的感官知覺因過多的藝術,歷史,熱情和歡樂的可能而超載。發現自己會有激動不已,暈眩,而且想哭,即知染病。 而佛羅倫斯則是此病發作的重點城市。   我站在米開朗基羅廣場,眼中看不見聖母百花教堂。 我看見的是六個巨人,站在
11/22/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受難記 馬泰拉以洞穴屋聞名。 但真正讓它聲名大噪的却是一部電影,受難記。 電影拍攝基督在苦路上的故事,但未為到耶路撒冷實地取景。 而是在馬泰拉的古城中拍攝。 耶路撒冷在歷史上及宗教的氛圍裏,世界無一個城市可取代。 遠觀此城,其實和耶路撒冷並不相
11/17/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   什麼是最偉大的創造? 畫家作畫,詩人寫詩,建築師建設,雕刻家敲打石頭。   還是上帝創造世界!   我想米開朗基羅選了後者,所以他決定要畫創世紀!   我是先讀過聖經故事,再看過這幅壁畫。 我總認為這才是正確的順序,先看過畫,再
11/17/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畫家的背後   團員裏有位畫家。 畫家,當然是畫圖的,但我們通常會稱之為藝術家。   自我介紹時,他說出發前幾天,太太才告訴他要來義大利。 到了義大利,他才知道要來二十天。 說來有趣,但我不會覺得好笑,我相信藝術家在生活起居上的一無所知。 每個
08/02/2017 口才   每天早上在巴士開動前的那一刻,我總覺得領隊是米開朗基羅手中的大衛雕像。   大衛雕像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之一,是文藝復興期間的巔峰。 這一座雕像有太多故事可說了。 米開朗基羅手中的大衛,描寫大衛在轉頭看見歌利亞的那一瞬間,血脈噴張,蓄勢待發。   每天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相信我!這篇文章是我最不想寫的文章,因為把我的創作都洩了底。 不過還好我在這邊看的人不多,所以我比較能夠真實地將我的創作情況描繪一下。 基本上創作都是先於創作者而存在,很多時候是創作者迫於創作的壓力而將創作用色彩、音符或文字表現出來。 最有名的就是大衞的雕像,米開朗基羅先從石材廠看到一顆大理石
Thumbnail
電影《盜墓奇美拉》藉由盜墓的故事,探討了底層社會問題與藝術的諷刺。女神像的現身成為劇情的高潮,呼應了莫札特詠嘆調《噢!神哪!我願說明》,形成強烈諷刺。本片探討了阿圖尋覓心中「女神」的意圖,倒吊人象徵的自我犧牲,反映對價值的追求。透過自由的嚮往,表現了主角對生命的渴望。片中充滿各式意象,值得深入解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以其在雕塑、 繪畫和建築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聞名於世。 以下是他的生平故事以及一些著名的藝術創作: 米開朗基羅於1475年3月6日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小鎮卡皮爾訥,他從小就展現出對藝術的天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11/23/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斯湯達爾症   斯湯達爾症,患者的感官知覺因過多的藝術,歷史,熱情和歡樂的可能而超載。發現自己會有激動不已,暈眩,而且想哭,即知染病。 而佛羅倫斯則是此病發作的重點城市。   我站在米開朗基羅廣場,眼中看不見聖母百花教堂。 我看見的是六個巨人,站在
11/22/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受難記 馬泰拉以洞穴屋聞名。 但真正讓它聲名大噪的却是一部電影,受難記。 電影拍攝基督在苦路上的故事,但未為到耶路撒冷實地取景。 而是在馬泰拉的古城中拍攝。 耶路撒冷在歷史上及宗教的氛圍裏,世界無一個城市可取代。 遠觀此城,其實和耶路撒冷並不相
11/17/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   什麼是最偉大的創造? 畫家作畫,詩人寫詩,建築師建設,雕刻家敲打石頭。   還是上帝創造世界!   我想米開朗基羅選了後者,所以他決定要畫創世紀!   我是先讀過聖經故事,再看過這幅壁畫。 我總認為這才是正確的順序,先看過畫,再
11/17/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畫家的背後   團員裏有位畫家。 畫家,當然是畫圖的,但我們通常會稱之為藝術家。   自我介紹時,他說出發前幾天,太太才告訴他要來義大利。 到了義大利,他才知道要來二十天。 說來有趣,但我不會覺得好笑,我相信藝術家在生活起居上的一無所知。 每個
08/02/2017 口才   每天早上在巴士開動前的那一刻,我總覺得領隊是米開朗基羅手中的大衛雕像。   大衛雕像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之一,是文藝復興期間的巔峰。 這一座雕像有太多故事可說了。 米開朗基羅手中的大衛,描寫大衛在轉頭看見歌利亞的那一瞬間,血脈噴張,蓄勢待發。   每天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