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米開朗基羅》(Sin) / 2019 / 俄羅斯、義大利
上空撒下的廚餘垃圾,野狗狂妄的縱橫馳騁,人們隨心的欺凌嘲笑,這是米開朗基羅生活的時代。從第一秒鐘開始,電影就像是被蒙上一層塵埃,再多麼精緻準確的藝術,多麼巧奪天工的米開朗基羅,都看來複雜且沈重。周遭稱他大師、稱他卓越非凡,我們卻無一刻感受到他的地位崇高,反倒不斷看他受到教宗壓迫、追求藝術的更高境界,甚至在夢中,仍苦惱著作品,渴望著父愛,卻又間接否定一切。他時常令人感到神經質,不悅時會獨自躲到角落悶悶不樂,但所有的脾氣皆來自於對美的追求,他說這是偉大藝術家的惆悵。
我想找到上帝,但我只找到凡夫俗子。
在片中描述的時代期間,米開朗基羅腦中僅有創作,他以接案雕塑作為人生基礎,卻逐漸深陷德拉羅維雷(Della Rovere)和梅迪奇(Medici)家族的世仇權力衝擊,原與前者立定的陵墓契約,在後者入主之後深受限制,當面對著兩方壓迫,該選擇的是保持契約又或金錢至上,電影隱約道出現今世代仍會面對的兩難局面。
作為一位創作者,該懷抱何種心態?政治權力之下,米開朗基羅鮮少在時間之內完成制定目標,有時他得突然為權高之人創造藝術,有時又有接踵而來的質疑控制影響創作。即使因天賦崇高,使他在混亂局勢內擁有一席之地,但在這段原始而殘酷的洪流之中,米開朗基羅永遠都是毫無選擇的。而當藝術摸稜於追求完美和身心凌虐之間,還是該回歸最原始的問題,創作是為了什麼?
《罪:米開朗基羅》不僅作為偉大藝術家的傳記電影,更探討了十六世紀初,文藝復興背後的殘忍世界。現今的「藝術三傑」米開朗基羅,當時身葬在權力遊戲和藝術境界的煉獄之中;現今的《大衛像》和《摩西像》,當時是一不小心就壓垮工匠的龐然大物。而那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深刻仇恨,那鹽巴多過魚肉的暴戾生活,電影皆帶領著觀眾回歸過往,直擊那些不光鮮,不亮麗的「偉大」藝術。
電影評價:B-
台灣上映日期:2020.04.17
台灣代理片商: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成立的心得分享帳號,第一手文章、資訊都會搶先在這裡釋出,喜歡的歡迎垵下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