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電影

含有「義大利電影」共 2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芬媚潘露絲(Femi Benussi,1945-)其人其名皆貼切象徵1970年代台灣觀眾環繞著異色女明星的想像。其實她的片子引進寶島的歷史前後長達十餘年,可是知名度卻非得「時來運到」才見飆升。不過,正當她在台灣行起大運,連帶促使配演的電影水漲船高時,其實她已對義大利影壇逐漸生厭……
Thumbnail
  「蘇珊史葛」這個譯名來自香港。雖然她幾度被片商宣稱是「法國小姐」、「法國模特兒」,其實來自西班牙,且起初至義大利拍電影是掛原始的名字「妮芙娜華洛」。   她在台灣的紅法近似「脈衝式」的,首先是在1973年,然後是1975-76年,再接下來,她才轉而成為片商口中的異色「世界美體艷星」。
Thumbnail
很完整的梳理,頗有學術文章的筆觸,謝謝分享!
付費限定
迪莉婭深知,自己要做的是改變體制,而投票正是這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又足以撼動世界的行為。她太明白,若欲改善自己的處境,絕非央求某個天上掉下來的善意,而是制定新的規範,新的政策,漣漪掀起浪潮,才能催生新的理念。這讓電影變得不只關乎某一位女人的生活,而是牽引著眾多義大利女性的群像。
Thumbnail
電影《彩虹》 VS. 《蓋世怪胎》
Thumbnail
觀察粉入微呢~我也常常將看過的電影在腦中尋找共通點~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成就,而在於體驗過程 你不是受害者,你是賦予生命意義的創造者
Thumbnail
世界三大輕音樂團 Paul Mauriat 用精細的編曲手法,去演繹義大利電影經典名曲《Anonimo veneziano》,成為他手底下招牌演奏樂之一。
Thumbnail
嗨,晨欣!本片未欣賞過耶!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4/5國際新導演競賽
一天三場!雖然都是坐著,但可以感受到還是很耗費大腦跟情緒呀!
電影《盜墓奇美拉》藉由盜墓的故事,探討了底層社會問題與藝術的諷刺。女神像的現身成為劇情的高潮,呼應了莫札特詠嘆調《噢!神哪!我願說明》,形成強烈諷刺。本片探討了阿圖尋覓心中「女神」的意圖,倒吊人象徵的自我犧牲,反映對價值的追求。透過自由的嚮往,表現了主角對生命的渴望。片中充滿各式意象,值得深入解讀。
Thumbnail
4/5盜墓奇美拉
這是一本獻給電影院兒童的書。「那些社區劇院,向我揭示了電影之美,成為我珍貴的回憶。」「那些能帶我走向不同地方的導演,為我呈現獨特而難以忘懷的電影體驗。」
Thumbnail
"那天義大利共產黨脫離了蘇聯,從此我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