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陽光明媚,群鳥啁啾,一整條土耳其麵包切薄片,佐上滑嫩而爽口的酪梨莎莎醬,就是我們在婆婆家享用的美好早午餐。餐後,小姑貼心地把兩隻小鬥雞拎去大姑家晃晃,老丹在沙發上看電影休息,而婆婆則說她要去墓園,問我要不要同行。
我第一次來到澳洲的墓園,莊嚴、整潔,又溫馨。
園內的草皮像小男孩剛理過的頭髮,清爽整齊。突然,婆婆驚豔地讚道:「看啊,那一叢叢墓旁的迷迭香(有的不耐烈日已枯萎,有的則仍深綠),和迷迭香周遭新添的米白碎石子,一定是澳紐軍團日(Anzac Day)時館方特地來植上的,多美麗,多有心!」
近代的墓牌和一、二世紀前的相較之下簡單許多,周遭的裝飾各異,最常見的是新鮮花束,偶爾也見著褪了色的隆重花圈(一探才知道原來曾是一名將領);小小的陶瓷天使聖像;甚至是幾輛在烈陽下變成一致灰白色的玩具小汽車及陶瓷小熊,處處可見在世親人的心思。
婆婆拿出幾天前二姑送給她、現在看上去有點疲態,但仍魅力不減的向日葵。
「小袋鼠們最愛花了。夕陽西下時,牠們便三三兩兩地從墓園旁的樹叢裡躦出,開心地吃著草地上人們帶來獻給親人的花束。希望這些小傢伙別太快把我的花吃掉啊!」婆婆笑說。
婆婆的母親、三兒子、以及她的弟媳,都長眠於此。
婆婆大概每個月會來一次,放上新鮮的花朵,聖誕節時則在墓旁擺上新的小飾品。婆婆一邊清理墓牌上的塵埃,一邊淘氣地告訴我她母親墓牌上的大字,其實不是她的本名而是小名;開玩笑地說墓上照片裡的十六歲兒子,其實還有更好看的照片;懷念地提起弟媳是位不施脂粉、性情可人的老師……說著的同時,婆婆眼裡閃著淚光,但臉上漾著微笑。這些舉動,都讓我覺得親人的肉體雖然化為塵土,精神仍與我們同在,甚至他們從沒走遠。
我們在墓園裡小小地逛了一圈,從大路旁傾頹或氣派的19世紀墓碑,以至朝林子裡延伸而入的那一大片簡單而整齊的21世紀近代墓地。
我第一次覺得,原來拜訪逝者可以不再是件拘束、甚至有點禁忌的事情;婆婆和我的造訪,彷彿只是拜訪親朋好友般的輕鬆自若,心上帶著的,更是一種「最近好嗎?想說有空所以來看看你」的關懷與親近之情。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只要來看爺爺的日子都是好天氣,我們一家一起走在石階上,穿過走廊,下樓梯,又再度遇到陡峭的石階。來到爺爺骨灰所安放的樹前,將路上買來的花,與酒釀糰子、蘋果等食物都放在地上。稍微拜了拜,我則假裝自己是一個可以通靈的人,希望可以在園區裡看到或感覺爺爺靈魂的蹤影,並嘗試用心靈溝通,但顯然沒有什麼用. 還在
Thumbnail
這次過年,帶了奧黛莉幫我網購的佛跳牆回家,還跟著爸爸去餐廳領訂購的年菜,加一加有7道菜,有雞有魚有豬很豐盛。 媽媽說阿嬤在世時,喜歡吃佛跳牆,這次祭拜祖先有這道菜,阿嬤想必很開心。 以前對祭拜祖先這件事沒有特別感覺,都是交給爸媽處理,但爸媽也只是簡單準備,後來認識奧黛莉,她替祖先這邊傳達希望子孫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出殯入塔所有儀式完成後,我就整個無力的坐在客廳椅子上,小姑吃完飯,也準備要回家,她就在客廳走來走去,像是在沿著一個圓圈繞,我心想不過是要回家,有那麼開心到在手舞足蹈嗎?小叔一進家門,眼神不對,馬上把小姑拉到後面去說話,不久她就走到我面前,一直微笑,我說:「你準備要走了啊?」,她就笑笑的點頭,然後摸摸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婆婆拒絕穿小被被,堅持戴上外套。她又要求拿紙袋裝尿布,原來是要準備回南投掃墓。文章描述了婆婆頻繁地要求回鄉掃墓的情況。
春寒料峭,三月天氣詭譎多變,3/9號從嘉義,到桃園龜山忠恕道場探望公婆,也就是公婆長眠之地,這是一貫道敎,婆婆進道教好些年,這是她自己買的風水寶地,環境清幽,但是來一趟不容易,後來公公過世也放一塊,但他只是道家家屬,當時收費是很貴的,婆婆剛進一貫道時,也很投入,也要我們全家去聽課,還好孩子小,也不太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Thumbnail
久違的表哥來到家中,進門一句「阿姑姑好無?」, 瞬間勾起幼年時的回憶。 「阿姑姑」是在外婆家常聽到對老媽的稱呼,表哥是舅舅的兒子,雖然他說從小看著我長大,但我對這個表哥印象稀微,不過他早逝的爸爸我倒是留有深刻的印象。溫柔的舅舅對小孩極好,他一家彼時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就是傳統的大家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只要來看爺爺的日子都是好天氣,我們一家一起走在石階上,穿過走廊,下樓梯,又再度遇到陡峭的石階。來到爺爺骨灰所安放的樹前,將路上買來的花,與酒釀糰子、蘋果等食物都放在地上。稍微拜了拜,我則假裝自己是一個可以通靈的人,希望可以在園區裡看到或感覺爺爺靈魂的蹤影,並嘗試用心靈溝通,但顯然沒有什麼用. 還在
Thumbnail
這次過年,帶了奧黛莉幫我網購的佛跳牆回家,還跟著爸爸去餐廳領訂購的年菜,加一加有7道菜,有雞有魚有豬很豐盛。 媽媽說阿嬤在世時,喜歡吃佛跳牆,這次祭拜祖先有這道菜,阿嬤想必很開心。 以前對祭拜祖先這件事沒有特別感覺,都是交給爸媽處理,但爸媽也只是簡單準備,後來認識奧黛莉,她替祖先這邊傳達希望子孫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出殯入塔所有儀式完成後,我就整個無力的坐在客廳椅子上,小姑吃完飯,也準備要回家,她就在客廳走來走去,像是在沿著一個圓圈繞,我心想不過是要回家,有那麼開心到在手舞足蹈嗎?小叔一進家門,眼神不對,馬上把小姑拉到後面去說話,不久她就走到我面前,一直微笑,我說:「你準備要走了啊?」,她就笑笑的點頭,然後摸摸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婆婆拒絕穿小被被,堅持戴上外套。她又要求拿紙袋裝尿布,原來是要準備回南投掃墓。文章描述了婆婆頻繁地要求回鄉掃墓的情況。
春寒料峭,三月天氣詭譎多變,3/9號從嘉義,到桃園龜山忠恕道場探望公婆,也就是公婆長眠之地,這是一貫道敎,婆婆進道教好些年,這是她自己買的風水寶地,環境清幽,但是來一趟不容易,後來公公過世也放一塊,但他只是道家家屬,當時收費是很貴的,婆婆剛進一貫道時,也很投入,也要我們全家去聽課,還好孩子小,也不太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Thumbnail
久違的表哥來到家中,進門一句「阿姑姑好無?」, 瞬間勾起幼年時的回憶。 「阿姑姑」是在外婆家常聽到對老媽的稱呼,表哥是舅舅的兒子,雖然他說從小看著我長大,但我對這個表哥印象稀微,不過他早逝的爸爸我倒是留有深刻的印象。溫柔的舅舅對小孩極好,他一家彼時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就是傳統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