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床,母親就站在我的床頭,告訴我今天的天氣有多麼好。我望向窗外,的確,天空藍的沒有一點雲朵,太陽當空照下,把房子曬的暖呼呼的。母親說既然今天是出遊的好天氣,那不如就去日月潭走走吧!所謂的走走,一般人是指去一個定點吃吃喝喝,賞賞景色就回家,母親的走走那一定是真的「走一走」一兩個小時才算數。我算算從感冒至今也一個禮拜了,該是繼續運動的時候,便也一口承應下來,兩個人吃完早餐,很快地準備一下就上路了。
母親遊日月潭的行程是這樣的,先從台中出發,走中投公路轉三號高速公路一路向南開,緊接著接六號高速公路向東開進山區,不塞車的話,約一個小時車程就可以抵達日月潭周邊,不過母親說,她總是會帶著人先到附近的「日月老茶廠」參觀,喝喝免費的紅茶,看看製茶的機器,如果來的巧,還可以聞到滿溢的紅茶香氣飄蕩在茶廠,非常適合當做短暫休息的地方。
日月老茶廠
日月老茶廠,據母親所說,她第一次來的時候,還沒有什麼人,所以當她看到茶廠的總經理在上課,便很開心地也跟著聽起來,而現在隨著人越來越多,就比較沒有過去那種經驗。在這裡最有名的,就是台茶十八號的紅茶,包裝的非常精美。不過這不是她帶我來的目的,她先讓我喝一杯茶廠提供的免費紅茶潤潤喉,接著便領著我參觀茶廠的製茶機器。
母親特別說明,茶廠因為要求通風良好,所以把大門改成跟窗戶一樣,以中心為軸,可以旋轉的方式,這樣如果門口開成垂直的,就可以獲得最大的通風量,就像上面的照片中,門就是這樣的設計,許多來參觀的人都覺得很特別。我們在入口處參觀了一圈各種茶葉、咖啡、陶壺的販售品後,母親很快地拉著我往樓上走去看茶葉的第一個製程:萎凋區。
萎凋主要的目的,是讓採摘下的茶葉,能夠先排除過多的水份,同時讓茶葉進行化學變化,等萎凋的差不多後,再將茶葉從一個通一二樓的孔蓋內放到揉稔區。揉稔在這裡是用機器製作,當我們走進的時候,正好有兩組工人在清理機器,還有兩台機器奮力地工作著,母親說她來這麼多次,這還是第一次看到,要我拍幾張照片留念,我特別錄了一段下來。等茶葉揉稔完後,還得要經過解塊機,才能鋪平進發酵室發酵,接著才是進機器剪梗及烘培,當烘完後便可以分等級進行包裝了。
結果我們看了一圈下來後,走到盡頭才發現立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茶葉創作中,禁止進入」。媽媽說自己沒有看到,這我相信,不過一般人也不會沒事四處參觀,這反倒是母親的一貫作風。我還記得國中跟著母親去雲南,她在貴州看到一戶人家的房子很好奇,就跑到人家家裡問可不可以參觀?當時的我嚇死了,以為一定會被拒絕,沒想到母親就這樣跑進去了,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我家母親的與眾不同。
日月潭
我們很快地走出茶廠,在附近又照了幾張照片後,便上車前往不遠處的日月潭。一般人遊日月潭,應該都是開車遊湖,下車上船,再不然就是到定點參觀一番,要嘛入住飯店,要不就在晚飯前離開。不過母親喜歡日月潭的,則是一段「親水步道」。這段步道從文武廟開始,可以一直走到涵碧樓下面,然後就折返回去拿車,整段下來其實不遠,大約一個小時內可以走完,中午還可以在附近找一家餐廳坐下來吃飯,所以是名副其實的「出外走走」。
今天因為天氣實在太好,所以天空照起相來分外清澈蔚藍,相比湖水則顯得綠波盪漾,也照到好幾次波光粼粼的景色,一路下來走的是心曠神怡,母親一邊跟我介紹沿途的景點,一邊解說路旁的花草名稱,隨手拈來都是故事。母親因為參加杉林溪的義工課程,原本她的認植物能力不佳,現在則可以認得幾成,辛苦讀書的母親,受惠的除了她自己,我們一旁跟著也彷彿多了許多記憶。
因為我們抵達日月潭的時間才十點半,原本很擔心又會遇到大量陸客的我,在聽到母親的分析之後就安心了許多。母親如識途老馬般解釋,一般陸客團都是吃完午飯後才會到日月潭,並且一定上船遊湖,所以只要避過人潮洶湧的朝霧碼頭跟水社碼頭,就不會被其打擾,而且陸客遊完湖,通常都是在玄光寺下船,等到看完夕陽就離開回台中,我們今天走的親水步道比較不容易遇到。所以當我們走到朝霧碼頭時,才能照到這樣倘無人跡的景色。
隨著時間逼近正午,天空的陽光愈發強烈,經過一段綠得生機盎然的草皮,配合著一望無際的水天景色,真的一掃胸中的鬱悶之氣。我們接著繼續前行,走到了教師會館在民國四十幾年所搭建的木製涼亭,名叫杏壇講壇,設計者正是頂頂大名的楊英風跟台灣第一女工程師修擇蘭,利用幾何圖形的天然美感,矗立出一座簡樸但令人沈靜的空間。
中午我們母子二人就在教師會館內的餐廳簡單解決一餐,下午繼續沿著路線走到水社碼頭,看著陸客熙熙攘攘的來去,我們快步回程,很快地就走回到一開始下車步行的步道起點,期間我跟母親訴說著自己在香港、大陸的所見所聞,對照現在的台灣,總有些相似又不盡相同之感,下午兩點,我們就開車離開了日月潭,雖然不知道下次是什麼時候才能再來此一遊,但是與母親今日愜意的走走,真的是我倍加珍惜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