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全世界民眾最關注的議題,除了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之外,就是海洋廢棄物與塑膠微粒的影響。
最開始大概是前些年在網路上的幾張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與影片,不管是海上的大鳥信天翁因為肚子塞滿塑膠袋而餓死,或者是海龜鼻子裡的吸管,我們知道海洋裡的塑膠垃圾造成海洋生物死亡的災難在全世界不斷地發生。
隨著民眾的關心,媒體的報導,環保團體的行動,加上專家學者投入的研究,讓我們再也不能對海洋垃圾繼續視若無睹。
根據統計,每年將近有八百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佔海洋垃圾的七成左右。過去我們以為海洋那麼大,垃圾一下就被稀釋,然後在潮水不斷的撞擊以及強烈陽光的曝曬下,這些垃圾終究會被分解掉,回歸自然循環。
但是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這些塑膠是會不斷地變脆以及不斷地碎裂,一再分解到愈來愈細碎,碎裂到我們的肉眼幾乎看不見,但是不管碎到多小,它還是塑膠,而且永遠不會消失不見。
大的塑膠袋或塑膠環,絆住海洋生物或卡在體內,讓牠們因為進食困難而死亡,至於那些非常微小的塑膠微粒,則成為魚蝦貝殼的食物,經過食物鏈而擴散至全部海洋生物,然後經人類捕食而吃下肚,最終危害了我們的健康。
生命源於海洋,海洋是孕育萬物的原鄉,廣闊浩瀚的大海讓我們誤以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除此之外,我們也將不想要的垃圾往海裡倒,以為我們看不見就沒有關係,但是這些東西不會真的不見。
那些非常微小的塑膠微粒會經由我們的腸道吸收,進入到我們的血液循環而到全身,會讓我們的器官與組織長期慢性發炎,而且雪上加霜的是,這些塑膠微粒還會吸附並釋放環境中有毒的化合物。
塑膠微粒除了滿佈海洋及沙灘之外,連空氣,水源跟土壤也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因為陸地上焚燒的垃圾中若有塑膠,也會產生肉眼不易見的塑膠粉塵,這些小於pm2.5的微粒,目前的科學研究已經很明確證明會造成人類的心血管疾病及癌症。
化工合成的科技發展及塑膠廣泛使用於生活中不到百年,現代醫藥的進步及各式豐富人類生活的發明,必須歸功於塑膠,但是也因為太方便了,也造成今天氾濫的塑膠垃圾。這些垃圾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我們生活消費品的包裝,也包括我們習慣人手一杯隨手丟棄的飲料罐子,這些一次性使用的產品,是資源浪費最大禍首,也是空氣,水及海洋污染的元兇。
不管我們把這些垃圾丟到那裡,也不管是掩埋或焚燒,人類都共有同一個天空,同一個海洋,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每個現在及未來的生命都會受這些垃圾影響,因此,從源頭減量,盡量不要製造垃圾,不購買一次性包裝的飲料或食品,是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健康所做的一件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