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密集經濟的弱點被武漢肺炎一棒擊碎,德國社論出了一篇討論「為什麼德國模式在武肺之後就不行了」的文章,德國模式能走多遠,德國又看見自己的危機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藉著優異的科技力,德國幾十年來都靠汽車跟機械工業發大財,形成強而有力的出口經濟模式,其中每四人就有一個從業人口在這領域工作。自1950年代起,強勁的出口即是經濟增長跟復甦的關鍵動力,因此經濟學家辛恩(Hans-Werner Sinn)認為德國經濟是「在全球經濟漂蕩的浮木」 (wie ein Korken auf der Weltkonjunktur schwimmt) 。
而跟其他國工業相比,將生產效率利用到極致的作法,讓德國業界得以在勞動成本高昂的情況下獲利,也因此將部分部門外包給低薪國家的供應商,讓德國成為國際分工的一環,之後也隨著1989鐵幕倒下成為全球化的最大贏家。 【出口Duke 的批判】
這種歷史背景下,民眾跟政治人物都認為出口導向經濟比國內的公私消費還有價值,因此長期掛著出口Duke (出口世界冠軍/ Exportweltmeister )頭銜的德國,對其經常帳戶盈餘長期膨脹的批評,無論是來自歐盟、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組織,通常都被視為異端邪說。
然而批判不無道理,因為膨脹表示這些錢只用於外國投資,而國內投資或消費難以吃到甜頭,而同時赤字國家獲得的資源卻超過經濟表現應有的水準,如果長期活在這種超出能力的情況,那問題就是後來南歐的樣子。 【V型起落不會有,寬U危機等著走】
在武肺危機引起的全球衰退剛開始的時候,很多經濟學家期望2009到2019的回暖只是被短暫激烈的衰退中斷而已,希望來年能夠迅速回升。然而由於這次衰退的損失到2022年之前都無法彌補,大家認知到V型回升不會出現,取而代之的是緩慢的U型起伏。
儘管德國會比歐盟國家跟美國更早脫離衰退窘境,但因為各種永續發展因素的斷裂,這套成功的「德國模式」已經沒辦法帶德國繼續成長了。 【經濟體的弱點】
世界貿易的動能已經怠速很久了,而這次武肺就像顯微鏡一樣放大各個經濟體最深的弱點,對開放貿易管道跟跨國供應鏈的仰賴程度越高,受損的程度也就越大。 【重組改造單行道】
根據顧問管理公司安永德國( Ernst & Young GmbH Wirtschaftsprüfungsgesellschaft, EY Deutschland )的調查,根據最近的經驗與加強保障供應的需求,三分之一以上的德國公司有重整供應鏈的打算,這麼做的後果將導致獲利大減,尤其是德國公司。
另一方面,德國汽車工業抱著過去的成功模式太久了,不得不轉向新概念的時候,國際霸位已經拱手讓人了,加上近來的醜聞跟管理層潰敗,對政府紓困的呼聲顯得更加蒼白無力。
第三是在武肺加速衝突白熱化之後,德國跟歐盟還想冒著中美衝突中被邊緣化的風險求取國際經濟暴利。兩個超級霸權會為各自的貿易夥伴制定新的規則,而最重要的還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美國第一或中國第一。 【保護主義大軍壓境】
一戰之後的世界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去全球化趨勢,精確地說就是保護主義。未來美國很有可能會實施選擇性進口禁令,進而強迫想跟美國做生意的外商,要依照美國法規投資世界最大的銷售市場,這招對美國來說是一舉兩得,不但能對物質資本裝備進行現代化,也能降低對進口的依賴。 【自由市場日薄西山】
而另一方面,中國正透過「新絲路」打造全球範圍的產銷市場網,讓全球都替中國服務。這些趨勢放在一起,可以看到在這種雙極經濟秩序的發展之下,自由市場的世界貿易會大大失去重要性,而以自由市場為基礎的德國商業模式也將迅速消亡。 【歐盟國家的政治統合】
德國意識到這波危機了嗎?萬年總理梅克爾最近拋出了五千億歐元,這是給武肺重度受災國的非償還性援助,長期來看還是要從歐盟預算中還回來。這個動作超過了共同債務的概念,而是把國際共同體帶往更強的政治統合。
歐盟國家在政治經濟上的強制統合,確實能取代其德國災難不斷的出口模式,同時對歐洲大陸來說,這也是躲過美中兩大強權的地緣政治烽火的最後機會。
check for more: https://www.facebook.com/爪爪流外電作業簿-104088047947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