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閱讀的過去、現在、與不可限量的未來式: 我讀《給未來的讀者》

「人為何需要閱讀?」這些年來,目睹實體書店化成一滴滴時代眼淚、一間間地關;耳聞出版品的發行與銷售量一本本地下滑... 人們,是不是不閱讀了? 是對於閱讀提不起興趣、找不到非讀不可的書或理由? 抑或單純覺得閱讀之於自己已不再重要也不是必要? 「閱讀」這個行為本身,是否像逐年遞減的書店與書籍一樣,就要從進行式成為過去式了? 有一個對閱讀始終不渝的資深讀者,以「人為何需要閱讀?」為題,在自己的腦海中,對這道命題不斷叩問與辯證、寫成了一本書:《給未來的讀者》。
這位「資深讀者」是李惠貞,擔任過出版社的編輯、版權、企劃工作,為了所愛的書與書店,現在是自由工作者的她,是新型態學習與閱讀行動「獨角獸計畫」的發起與推廣人、也是出書的寫作者--去年她發行了《成為自由人》、今年則再寫出一本《給未來的讀者》。
生命的地圖沒有邊界。閱讀,是為了更自由。
在此書的作者自序“開始之前”,讀到這段話令我感動。我們常常嚷著要活得自由,那麼該如何接近、達成心心念念渴望的自由? 閱讀與自由,其實大有關係--上一本書裡你也許徜徉在三毛撒哈拉故事裡的沙漠浪漫冒險生活故事、下一本書你就轉身跟著謝旺霖走上一趟印度瓦拉納西恆河上中下游看透想遍這條河欲給予你的生命啟示。特別是在今年肺炎疫情蓋地舖天、讓人別無選擇地悶在家裡足不出戶的那段自肅時光,鎮日窩居室內能做的實在有限;而閱讀,正是可以帶你衝破那個有限的一種絕佳手段。不論讀的是小說還是散文、寫的是事實還是發揮想像力的創作,書中內容都是一個個自成一格的世界,在不同題材與調性的書中來去穿越,不就是在不同的世界裡徘徊與切換嗎?
世界並不無聊,是我們把自己活成了無聊。 身體去不了遠方,但心靈可以。
在此書中“離開舒適圈”一篇,「身體去不了遠方,但心靈可以。」這句,深深打動了我。長期以來我對於離開舒適圈的定義為何、為何要這麼做、是否有必要這麼做,疑問始終沒有少過。既然待的很舒適、何必要離開? 一旦真離開了、肯定可以讓自己變得更舒適還是更成功嗎? 李惠貞在這本書對於離開舒適圈給了一個不太一樣的詮釋與示範--離開舒適圈,其實就是稍稍改變自己固守的慣性,換個方向,朝向一扇不曾停下腳步的門外並試圖主動叩門;接觸自己不熟悉、不擅長甚至沒聽過的領域,「去接受同溫層以外的刺激」。也許,比起中年轉行或是離鄉背井打天下之類的那種離開舒適圈套路,閱讀,是相對無害、成本最低、無關勝負成敗的一種跳脫同溫層、離開舒適圈的方式。而也許,你苦思老半天仍想不出突破生活瓶頸的遲滯鬱悶,就在閱讀令自己不甚解而不舒適的書籍的過程中,說不定就此茅塞頓開,獲得靈光一閃、意想不到的解答。
只要讀出興味,你能創造自己的天堂。
書中“依隨你心”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篇。通篇開頭以辛苦是否能拿來當作是否值得投入一件事的叩問破題,然後引用了瑜珈大師薩古魯之語: 「你心甘情願地做某事,那就是你的天堂;你在做不情願的事,那就是你的地獄。」我聽過身邊有些完全不閱讀的朋友告訴我,自己始終無法心甘情願投入閱讀,是因為自認當學生時已被逼著讀過一大堆自己無感、再怎麼努力也念不來讀不透的枯燥艱澀教科書,而如今好不容易脫離讀書考試的學生身分了,幹嘛還要拾起令自己想了頭痛、看了想睡的書本呢? 我的想法和作者相同,閱讀,其實是可以沒有壓力、不生厭感的--只要順著自己的心意與興趣、不帶特定目的地去讀,閱讀就可以轉變成一件很快樂而饒富趣味的事了。
閱讀之於你,是過去式? 還是現在式? 從現在開始,每天給自己20分鐘或者更久於此,找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開始一點一點地讀,我們可以、也值得讓閱讀變成我們生命中永遠的現在式、更可以鼓勵身邊還沒有閱讀習慣或興趣的人從閱讀的過去式脫離、讓閱讀變成他們的未來進行式。我想,這本書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觸媒,對於已有閱讀習慣的人來說,此書的論述與金句摘錄,重新定義並加倍確立自己的閱讀道途及方向;對尚未有閱讀習慣的人而言,這本書是讓他們試著成為自動自發、自得其樂的讀者的一個親切又明晰的指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