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好久的AKIRA,終於趕在下映前看了Imax版本。
大螢幕+音響看起來真的很爽。
不過老實說,電影對沒看過漫畫的人實在太不友善了XD
以前曾看過AKIRA的電影,這次上映前順便把漫畫補完,但還是覺得電影資訊量大到腦袋爆炸。
為了在2小時內塞進各種概念,將場景切得很碎,轉場多又急。
最推薦的觀影方式是不要思考太多,享受大螢幕精美畫面是最完美的。
因為僅靠電影要能夠梳理清每條線的來龍去脈,是不可能的事。哈哈。
好啦,這篇不是要來抱怨AKIRA的 (笑)
主要想來講一下金田跟鐵雄兩個人的關係拉扯。
我覺得金田跟鐵雄是在光譜兩端、極端不同的兩個人。
鐵雄對金田的反抗情緒,類似於強烈的憧憬轉化成自卑;
而在得到力量後,這份自卑再次轉變為自大。
這種相反的性格讓我聯想到馬男裡面所說的Zoe跟Zelda。
金田是Zelda,而鐵雄就像是Zoe。
金田是天生的領導,他的人格魅力相當強大,大家自願跟隨他、聽從他。
但鐵雄是以力量迫使大家屈服。失去了力量,骨子內的他還是那個害怕無法被認同的小男孩。
在整部電影跟海報設計上,「紅」占了很大一部分。
紅的意象在整個故事當中,也滿耐人尋味的。
紅色本身就相當搶眼而引人注目,也一直有種Main (一時找不到更貼切的中文形容惹) 的感覺。
就像是特攝片中的戰隊主角、戰隊的核心標誌總是紅的一樣。
金田在電影中的主色調就是紅色。
(應該有不少人對AKIRA的印象來自於金田那身通紅的服裝跟機車吧。)
他是主角、是頭領,在團隊中是核心一般的存在。
鐵雄開頭的色調跟機車是青藍色的。
到了電影中後段,鐵雄開始控制、使用能力之後,作為披風攬上的布,就是紅色的。紅色代表了他獲得的力量,也代表了他想被看見。
在後段的兩人對打的場景,兩個交纏的紅色更明顯有抗爭的意味。
紅色最具體的體現就是金田的機車了。
金田的機車在裡面類似權力的象徵。只有特別、有能力的人才能駕馭他。
而他們就是群飆車的不良少年,所以這台機車就有了更強烈的意義。
不只代表了權力,更代表了領導的地位。所以鐵雄才想得到他。
鐵雄可以說是慾望的化身。
當擁有了力量,就渴望權力、渴望為所欲為、渴望用力量支配他人。
但追求力量的根源,最渴望的其實是夥伴的認同。
鐵雄一直想突顯、想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電影中有提到人類的血液中帶有歷史的記憶。
最終雖然鐵雄消逝了,但他將永遠活在記憶之中。
這部分跟漫畫也算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想最後的「僕は...鉄雄」(我是...鐵雄),也包含了這層涵義吧。
老實說鐵雄相對主角金田 (是主角吧?w) 來說,是一個更有深度、塑造得更豐滿的角色。但果然還是比較喜歡開朗的金田啊~
然後金田跟鐵雄兩人的名字,金跟銀,就已經排了優先順序啦。
鐵雄幫QQ
最後談一下雜感。
我自己覺得AKIRA算是一個轉圜的象徵。
如同電影內所說的,當時的社會忘卻了重建的苦痛,如同過熟的果實,只差一陣風將果實吹落。(大意大概是這樣,細節忘記惹)
AKIRA帶來的不只是破壞,也是一種選擇。
是一種進化的選擇,一股能夠改變現況的活水。
看漫畫會對細節比較了解。
(預計之後會發漫畫感想,其他部分到時再慢慢說ㄅ)
電影比較類似漫畫的前導片,濃縮了各種精華。
有很多地方都是漫畫中有出現的場景,雖然上演的劇情有大幅差異XD
不過我覺得電影版的世界觀已足夠成熟,只是說明不足。
大友克洋本人是導演兼編劇,真的有夠猛。
然後電影內提到的,血液中有宇宙的記憶,真是有夠浪漫。
是說,不知為何看完電影後一直有種二創同人感XD
宮子從漫畫中的睿智老人變成神棍,死法還超隨便,很鬧。
AKIRA變成肢解屍塊,沒看原作應該會覺得超莫名其妙吧,這種30年前的爆炸遺跡到底為何會變成片名。人家在原作可是威力點滿的萌萌正太耶!
香織人設大改。然後春木屋老闆跟山形境遇也是差很多,而且死得好廉價。
另外一直很想說一下,海報的主設計大都是金田跟機車,沒看過AKIRA的人應該很容易會把兩者做連結。但實際上AKIRA在電影內戲份超少,跟金田也沒什麼關係。
總之漫畫跟電影除了中心思想都很玄之外,我是覺得基本可以當兩個不同的作品看啦。
說了這麼多,但還是很推去電影院看AKIRA。
大螢幕真的很棒,尤其我超喜歡電梯那幕的畫面跟分鏡。
從大廈夜景轉移到上校的倒影,那幕真是太美了!
那真是只有在大螢幕才能看得出畫面的精緻度。
病房的玩偶場景也非常猛,彷若在幻想與真實之間交錯,瞬間想到今敏的盜夢偵探。
而且機車的速度感真的很舒服。
最後有幕無聲的場景,整個影院沒有一絲聲音,當下真有種嗑了些什麼的迷幻感。
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