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驀然回首》Look Back, but not in ang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幾天看到劇場版的PV,看到眼眶泛淚QQ
實在很喜歡《驀然回首》這部作品,為此曾經寫了篇長心得。
趁此機會一併發來這邊~~~
本篇完全爆雷,如果沒有看過作品建議先看作品!

*此文寫於2022/07/03,發布於IG


raw-image

相信漫畫圈的大家對這部作品都不陌生吧。

2021在網上發布當日就有超高點擊率,後來拿到2022這本漫畫真厲害男榜第一及2022漫畫大賞第2,可以說是橫跨2021-2022的熱作。

 

藤本此前的作品貫來擅於揉合沉重和荒誕,達到奇妙的平衡。《炎拳》跟《鏈鋸人》都是如此。然而,《驀然回首》一改常態,褪離特殊世界觀,應該可以說是首部完全貼近寫實向的作品。

這是自日版試閱後第一次重看這個故事,才赫然發現自己得了藤本PTSD。剛看前面想到後面就好想哭,完全是創傷回憶。

對於《炎拳》跟《鏈鋸人》的花式便當我一直都無動於衷,沒想過竟然會對藤本的作品產生這麼複雜的情緒。當模糊了現實與故事的界線,就難以站在安全距離外漠然看待。


《驀然回首》無疑是個很棒的作品。

儘管本質是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透過重複性的構圖,藤本在非常短的篇幅內,迅速讓讀者感知到累積的時間感與情緒堆疊的重量。

然後在這樣寫實的基底上,灑上了一點奇幻的魔法。

這份魔法完全是神來之筆,豐富了整個作品層次,並且轉折一氣呵成,接續的收尾戛然而止,卻不顯突兀,整套手法熟練又俐落,完全是分鏡跟故事之鬼啊。

 

作品發布後不久,開始有人意識到驀然回首有意於追憶與緬懷京阿尼。

相信已經有很多大大針對裡面的各種小細節及作品的意圖進行過解析。

所以雖然覺得這篇可能很累贅但還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談談這部作品。



其實不論是驀然回首還是再見繪梨,

藤本似乎都嘗試在探討創作這件事。

 

「為什麼要創作?」

 

這個疑問貫穿了整部作品。

書內以藤野作為載體,先後承接了兩次詰問。

「分明沒有人支持,為什麼還要創作?」

「經歷過這麼痛苦的創傷,為什麼還要創作?」

 

第一次的迷茫源自於朋友與家人的反對、對未來的猶疑、對自身能力的否定,而決定放棄創作;第二次則是對於當初選擇繼續創作繼而導致京本遇刺感到後悔,因自責而陷入強烈的自我懷疑。

然而當藤野兩次因創作而備受折磨時,都是被京本拯救的。

 

從另一方面來看,藤野同樣兩次支持著京本從困境中脫離。

在京本恐懼人群無法出門的期間,是藤野的漫畫支撐著自己,並且最終因為想見她一面,跨出了自己的防線;而在平行時空中,京本則因藤野免於傷害(藤野在此時空同樣因京本的崇拜重拾畫畫,就算已放棄多年)。


raw-image



兩人的倚賴是一種互生狀態。

京本受到藤野的支持,繼而成為藤野的支撐。






如果明說的「創作」作為一種顯題,那還有沒有明說的一點,是作為隱題的「背後」。

藤野曾對京本說,京本看著自己的背影也要跟著成長。

藤野在京本房間看到的四格,標題是《看到背後》。

作品的書名本身即是《Look Back》。

然後是貫穿整個故事的,藤野創作的背影。

 

回到最開始為什麼要創作的母題,對應藤野的疑問:

明明作品可能完全不受喜愛,為什麼還要繼續創作?

明明發生了這麼痛苦的事情,為什麼還要繼續創作?


是因為京本告訴了她,她非常非常喜歡她的作品。

是因為京本傳達給她,自己是一直看著她的背影前進的。


因為有人喜愛、支持著自己,所以能夠持續創作,這偏向於本位出發;因為有人在背後看著自己、有人因為自己而成長,所以繼續創作,有種超脫純粹自我本位的意涵在了。前者相較私人、後者則帶著點影射(於京阿尼身上),於是在創作這點上變成了兩者的結合。藤本藉由藤野與京本這兩個角色,將自身與京阿尼做了非常私密且緊密的連結。


回首同樣象徵Look Back,整部作品多方呼應標題,很巧妙的設計。

回首同樣象徵Look Back,整部作品多方呼應標題,很巧妙的設計。



相較於一般單純喜歡京阿尼的閱聽者,藤本的身分特殊了一些。因為藤本不僅是個追隨者,同時也是個創作者。他既是藤野也是京本。因此在兩個角色內都置入他的名字這件事,看起來就更加合理了。

 

就像我們這代(先不要問是哪代)有在看動畫的人,應該很多都是看著京阿尼的作品長大的,我想藤本也許也是如此。或者甚至是看著京阿尼的作品,一方面作為創作者受其刺激而努力、成長至此?(就如同藤野之於京本)

 

藤本身為創作者思考持續創作的原因,同時作為京阿尼的追隨者,傳遞了一直看著他們努力的背影的訊息。明明創作如此辛苦、需要付出大量時間與努力,甚至可能遭遇這種悲傷的事情,為什麼還要繼續創作呢?

對於書中兩次的詰問,既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也從追隨者的角度出發。這樣的疑問是同時置於藤本與京阿尼身上的。



《Look Back》這部作品,我覺得更像是一封獻給京阿尼的情書。

 

創作是需要支持才有辦法持之以恆的。

他人的認可與喜愛,是能讓自己持續創作的動力。藤本作為創作一方如此解釋著,同時將其投射在京阿尼身上,並且在二次詰問時轉換視角,作為追隨者表達了會一直等候他們賦歸的期盼。

 

就像是藤野闖進了京本的房間,赫然發現儘管分開,但京本其實一直知道、一直看著、一直留意著自己。在我看來,藤本透過作品傳達的無異於此。了解他們的努力、會一直喜歡著他們、會一直看著他們的背影守候。就像是單戀的情書一樣,靜默而無聲地支援自己的愛。比起集體哀悼的呼籲,我認為是一種更私人的情緒。

 

創作本身是沒有錯的、是很美好的。

因為創作,藤野與京本兩人才能一起經歷那些時光。

這部作品彷彿一種極其私密的交流,透過藤野跟京本,好像看到了藤本對於京阿尼隱匿卻濃厚的感情。而喜歡京阿尼的所有個體,就像是一起經歷了這樣隱密的情感交流,進行了一場大型共鳴。

raw-image


另外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故事接近結尾,才第一次揭露藤野的名字「步」。

搭配最後的彩蛋Don't look back in anger,在經歷過痛苦、質疑、流過眼淚後,象徵著起身與放下,繼續向前邁進的意涵。

 

簽著藤野全名的衣服,掛在房門上,帶入京本的視角,成了另一種巧思。像是由藤野引領走出這個房間一樣。而最終讀者看著藤野的背影,向著同樣的簽著「藤野步」的衣服,大步往前邁進。

 

Shark Kick停留在11卷的待續,除了捏他《鏈鋸人》外,我也傾向為等待京阿尼回歸的另一種詮釋。Shark Kick的作者名,從先前短篇作時的藤野京改為片假的藤野キョウ,我覺得也透漏著等待京本回來的意涵。

(是說,藤本484超愛畢姆……還是是超愛風飛鯊……)

 

然後Don't look back in anger真的是一個非常高明的設計。因其隱晦而不至淪為老套的說教,反而轉化為一種伏筆與彩蛋。

(致所有找到彩蛋的人:謝謝您,我覺得我自己一輩子都找不到這彩蛋。)

台版首刷限定版附贈書籤,復刻ㄌ漫畫中的四格。

台版首刷限定版附贈書籤,復刻ㄌ漫畫中的四格。



 《Look Back》在短短一冊的篇幅中,展露了藤本非常強大的創作能力。

「為什麼要創作」是顯題,「Look Back」是隱題。以顯題帶出隱題,再以隱題回應顯題。在表達對創作喜愛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京阿尼的支持。

 

而《Look Back》也有作為一部優秀作品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能夠進行雙重解讀。可以從故事本身直觀地去欣賞,亦能透過歷史脈絡進行解構再二次識讀。
讓作品超脫故事本身,擁有更多的詮釋空間。
實在不怪乎當時諸多作者都出來哀嚎藤本怎能寫出這樣一篇故事,才華著實溢於筆墨。

(雖說如此,但在2024的現在,我還是不免有些為鏈鋸人第二部的完整性擔憂的。)



*藤本樹這種莫名其妙的地方真的很戳我www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20會員
19內容數
香香漫畫舔舔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omic3600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假使一份感情讓兩個人都失去理智、走向極端 那麼熱烈而大張旗鼓燃燒的情緒最終易傾於毀滅
三島和桐野在國中的這個夏天,熟稔彼此、深入認識了自己, 經歷過糾結與掙扎,內省與抗爭,彷彿一場青春期的革命。
前陣子流行了一會兒構成我的五部漫畫,我覺得我大概也是在不知不覺間由這些童年動畫構成的。 每個人的童年是屬於自己的寶藏, 謹以此緬懷自己已逝不可追的童年,嗚嗚嗚。
假使一份感情讓兩個人都失去理智、走向極端 那麼熱烈而大張旗鼓燃燒的情緒最終易傾於毀滅
三島和桐野在國中的這個夏天,熟稔彼此、深入認識了自己, 經歷過糾結與掙扎,內省與抗爭,彷彿一場青春期的革命。
前陣子流行了一會兒構成我的五部漫畫,我覺得我大概也是在不知不覺間由這些童年動畫構成的。 每個人的童年是屬於自己的寶藏, 謹以此緬懷自己已逝不可追的童年,嗚嗚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一部根據漫畫家藤本樹同名漫畫改編的短篇電影,透過主角藤野的創作旅程,深入探討了創作者面對天才的自我懷疑與成長。影片以精緻的鏡頭語言傳達出創作背後的情感,並挖掘了漫畫創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比較與自我認識。這部影片不僅吸引創作者,更向觀眾展現了人性中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這是一部影射藤本樹個人歷程的自傳性作品,故而在談論所有的設定和發展時,最終都將歸至他的思索,關於他如何對待創作。 你會在回顧內容時,把人物所作的每個決定,都下意識覆蓋上他的人生──是不是遇過同樣的困難呢?並作出了相同的選擇?哪些部分與之完全重合,哪些又是從他人的生活拓印而來呢?
Thumbnail
看了《驀然回首》,我沒看過原作,但許多看過的人都大推,於是準備好心情進了電影院。 以下是有劇透的心得。 原本在校刊上畫四格漫畫的藤野,在看到了比自己厲害的作品之後很努力想要進步,花了很多時間練習,也放棄了很多東西。和朋友玩樂、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全部變成繪圖練習,在學校的所有空檔也都在畫畫。
Thumbnail
總算到電影院欣賞日本動畫電影《驀然回首》啦! 電影《驀然回首》是源自於暢銷漫畫《鏈鋸人》作者,也就是日本漫畫家藤本樹在Jump+上發表的單篇作品,原作漫畫僅僅143頁,卻引發熱烈回響,在台灣上映短短四天直逼1700萬票房。雖然片長僅有短短57分鐘,比起一般電影短了一半之多,內容卻給出滿滿誠意。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由日本漫畫家藤本樹刊登於《少年JUMP+》的短篇漫畫作品。本篇文章將追尋電影情節,以心理師的實務觀點談談《驀然回首》何以賺人熱淚。
Thumbnail
鬼才漫畫家藤本タツキ在三年前發表的網路短篇《驀然回首》,僅僅143頁,卻在當時刮起一陣巨大的旋風;這部半自傳的作品,以他對創作的努力、孤獨、嫉妒為靈感,以及2019年京都動畫縱火案的背景,去反思與療癒創作的瓶頸,並紀念縱火案當時逝世的動畫工作者。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鏈鉅人》漫畫家-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故事敘述小學生藤野與家裡蹲京本,兩人因漫畫結下緣分直到成人經歷一場事件。網路發表後在2021在推特上面引發海內外漫迷的的瘋傳效應,而在2024年改編成動畫電影作品。這裡將討論關於電影版《驀然回首》的觀影心得與為何推薦給創作者與動畫迷的原因。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改編自藤本樹老師的同名漫畫的《驀然回首》動畫電影,並分享了參加首映後的感想和推薦。故事探討創作的意義和持續創作的勇氣。電影《驀然回首》將於8月1日正式在臺灣上映。
這是個對創作者來說很有意義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很單純(不過帶有魔幻氣息),但描述的東西卻與創作者非常貼近,是對創作者來說很珍貴的那個角落。 所以這個故事很值得一看,而且也打算動畫化了。 反正超級好看,但我這次只想聊我自己的事情,因為這故事實在不適合破梗。 是這樣的,去年我為了論文訪談了六位作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一部根據漫畫家藤本樹同名漫畫改編的短篇電影,透過主角藤野的創作旅程,深入探討了創作者面對天才的自我懷疑與成長。影片以精緻的鏡頭語言傳達出創作背後的情感,並挖掘了漫畫創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比較與自我認識。這部影片不僅吸引創作者,更向觀眾展現了人性中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這是一部影射藤本樹個人歷程的自傳性作品,故而在談論所有的設定和發展時,最終都將歸至他的思索,關於他如何對待創作。 你會在回顧內容時,把人物所作的每個決定,都下意識覆蓋上他的人生──是不是遇過同樣的困難呢?並作出了相同的選擇?哪些部分與之完全重合,哪些又是從他人的生活拓印而來呢?
Thumbnail
看了《驀然回首》,我沒看過原作,但許多看過的人都大推,於是準備好心情進了電影院。 以下是有劇透的心得。 原本在校刊上畫四格漫畫的藤野,在看到了比自己厲害的作品之後很努力想要進步,花了很多時間練習,也放棄了很多東西。和朋友玩樂、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全部變成繪圖練習,在學校的所有空檔也都在畫畫。
Thumbnail
總算到電影院欣賞日本動畫電影《驀然回首》啦! 電影《驀然回首》是源自於暢銷漫畫《鏈鋸人》作者,也就是日本漫畫家藤本樹在Jump+上發表的單篇作品,原作漫畫僅僅143頁,卻引發熱烈回響,在台灣上映短短四天直逼1700萬票房。雖然片長僅有短短57分鐘,比起一般電影短了一半之多,內容卻給出滿滿誠意。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由日本漫畫家藤本樹刊登於《少年JUMP+》的短篇漫畫作品。本篇文章將追尋電影情節,以心理師的實務觀點談談《驀然回首》何以賺人熱淚。
Thumbnail
鬼才漫畫家藤本タツキ在三年前發表的網路短篇《驀然回首》,僅僅143頁,卻在當時刮起一陣巨大的旋風;這部半自傳的作品,以他對創作的努力、孤獨、嫉妒為靈感,以及2019年京都動畫縱火案的背景,去反思與療癒創作的瓶頸,並紀念縱火案當時逝世的動畫工作者。
Thumbnail
《驀然回首》是《鏈鉅人》漫畫家-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故事敘述小學生藤野與家裡蹲京本,兩人因漫畫結下緣分直到成人經歷一場事件。網路發表後在2021在推特上面引發海內外漫迷的的瘋傳效應,而在2024年改編成動畫電影作品。這裡將討論關於電影版《驀然回首》的觀影心得與為何推薦給創作者與動畫迷的原因。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改編自藤本樹老師的同名漫畫的《驀然回首》動畫電影,並分享了參加首映後的感想和推薦。故事探討創作的意義和持續創作的勇氣。電影《驀然回首》將於8月1日正式在臺灣上映。
這是個對創作者來說很有意義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很單純(不過帶有魔幻氣息),但描述的東西卻與創作者非常貼近,是對創作者來說很珍貴的那個角落。 所以這個故事很值得一看,而且也打算動畫化了。 反正超級好看,但我這次只想聊我自己的事情,因為這故事實在不適合破梗。 是這樣的,去年我為了論文訪談了六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