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產業雜談】說說武漢連鎖市場

漢街步行街
漢街步行街
本文彙整「2019中國特許加盟展-武漢站」之觀展心得、武漢在地連鎖零售企業、臺商企業之實際營運經驗,協助連鎖餐飲、零售業者掌握市場動向,培養國際視野及合作商機,以利臺灣優質連鎖企業佈局海外市場。本文有三個重點:
1. 中國區域型連鎖展會與當地生活模式息息相關。 2. 科技零售趨勢無法避免,漸進式導入提升顧客消費旅程。 3. 傳統賣場轉型購物中心,設計具溫度的留客方案與生活提案。

一、市場與產業概況 中國大陸特許加盟展從2004年開啟巡迴展覽模式,從展覽設立之初的北京及上海外,並已在全中國大陸12個城市辦理展會,2018年起固定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及南京辦理。武漢市雖為二線城市,卻是中國大陸華中地區最大、中部六省最富裕的省會都市,長江漢水貫穿市區,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國大陸內陸最大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
武漢城市圈又稱武漢「1+8」城市圈,是指以中國中部最大城市武漢為圓心,覆蓋周邊8個中大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群。武漢不僅是湖北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且近年軌道建設吸引周邊城市消費者,使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市消費力皆大幅提升。2017年底統計,依靠全中國10.7%的土地,承載全國28.1%的人口(總人口數達3,800萬人),創造全國19.5%的GDP(地區生產總值約18,000億人民幣),是中國中部最大的城市組團之一。
在《機遇之城2018》的評比報告中,武漢排名第二,且在所有指標中,「宜商環境」排名上升幅度最大,宜商環境是從投資者角度出發,評比城市是否具吸引企業投資的軟實力,就區域位置來講,武漢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通樞紐;同時,武漢也確定納入湖北省自貿區的一環,未來區內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機遇不言而明。
二、考察心得 (一)區域型連鎖展會與當地生活模式息息相關 觀察本次的中國特許加盟展武漢站,不難發現當地的加盟品牌反應武漢市獨有的生活習性與產業趨勢。
  1. 生活節奏快速使快餐與小吃業的投資意願最高 武漢民眾生活節奏快速的特性,「快餐店、速食小吃」的需求高,故本次參展業態以此類占比最大,小而美的品牌讓店型的選擇具有彈性、加盟金額約落在10~20萬人民幣、銷售品項單純(如烤鴨捲餅、壽司、Pizza、雞排、串烤),技術門檻不高、訓練時間短、投資成本低等多種優勢,受到多數加盟主青睞。 同時此類型的業者,試吃份量與體驗豐富,故民眾只需完成企業任務(如在WeChat微信分享品牌資訊),即可免費獲得商品,吸引大量群眾關注。
  2. 人口與經濟增長使教育與生活服務的需求增加 武漢市屬於中國大陸重點發展的二線城市,基礎建設快速成長、移入人口增加、民生需求提高,帶動生活消費用品、服務、飲食、娛樂等產業發展,其中本次展會以教育、生活服務增長的比例最高。 細分本次教育課程品牌,類別如兒童教育、課外輔導、學習桌椅、線上課程、英文、AI、滑雪等,可以推測武漢民眾越益重視教育水平的展現,不論是學齡前、課後才藝等領域發展皆有其需求,豐富孩子在課業知識與課外活動的學習;生活服務方面,則像是家居用品、洗衣館、智能洗車、嬰幼兒服務,朝向多元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因應多種的生活需求。
(二)科技零售趨勢無法避免,漸進式導入提升顧客消費旅程 此次拜會武漢的連鎖零售企業,皆獲選為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武商集團第13名、中百集團第16名、中商集團第45名),同時為湖北省前3大規模的零售賣場,以集團經營方式不斷引領武漢的零售趨勢。由三家企業的談話重點可知,自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中國零售市場中導入「科技化、數據化、智慧化(AI技術)」已是刻不容緩的關鍵議題,加速各家零售企業進行轉型。 軟體方面如優化線上銷售平台、建立客戶資料庫、精準數據型銷售、ERP資源管理系統等;硬體科技則直接建置智慧零售消費場域,如電子標籤、自助收銀櫃台、農產溯源QR-code、電子點餐系統(含掃描、點餐、下單、提交、支付)等。從內部到外部、虛擬到實體、商品到場域,便利消費者購物流程的服務體驗。
智慧零售消費場域
與中國大陸地區的智慧零售應用相比,臺灣發展較不普及,唯有7–11無人商店X-Store、全家的科技概念店、家樂福導入自助結帳機、大潤發推出手機掃描購(Scan & Go)服務等,僅看到一些單點科技導入,而且大多都還只是實驗、示範性質。面對新零售趨勢,臺灣企業沒有大動作地開始轉型,主要由於臺灣市場小、中小企業為主,對於科技導入,常深怕導入成本太高而興趣缺缺,且臺灣現有的電商通路規模也不大,難以串連整合各項資源。
目前國際零售業的發展,並非以拓展新門市獲利為主,反而著重於投入新科技研發和物流建置,藉此獲取新客群與新技術。因此,在臺灣零售產業還沒有出現領頭羊或標竿案例的情況下,整體智慧零售發展較為辛苦。
(三)傳統賣場轉型購物中心,設計具溫度的留客方案與生活提案 觀察本次參訪地點(中百生活劇場、武商超級生活館、中商百貨、星創視界)可得知中國大陸地區的賣場、超市、百貨公司,已不是過往單純的零售場域,去百貨化的概念已經開始發酵,轉為提供消費者多功複合的生活服務,達到集客、留客、導客、提袋的目標。 中百生活劇場結合同樓層的文具館、書局、親子活動區、3C館、飲料店等,創造出時尚、休閒的社交場所,滿足附近居民購物、閱讀、休憩一次到位的需求,創造生活娛樂場域。
中百生活劇場
武商超級生活館採取大坪數店型,集結店中店優勢提供完善的服務配套,如漁產現撈、精肉加工、熟食販售、料理服務等,提供食材的一條龍服務,同時針對消費者主打生活提案,透過電視牆主動推播食材料理手法,一站式滿足採買、用餐、休閒的需求,達到提袋與品牌忠誠的目的。
武商超級生活館
三、觀點評析 依今周刊第1151期的報導,實體通路不只經營買賣,更要經營「場域」,掌握三個關鍵有效吸引消費者走入門市,包含「打造獨特的商品組合、具娛樂效果的店面環境、突顯門市的體驗服務」,增加消費者在門市的停留時間,拉抬消費金額。因此場域空間創造的集客、留客、導客、提袋方案就相當重要,如增加餐飲和娛樂服務提高人流、設置娛樂與休閒環境吸引人潮、善用裝置藝術與打卡點導流人潮、提供促銷與試用刺激消費。
臺灣的百貨公司、賣場也依循此趨勢進行實體空間的轉型,發展「停留經濟」效益,如微風南山進駐的餐飲品牌比例達45%,即是為了達到集客與提袋目的;SOGO復興館舉辦藝術品拍賣活動,吸引看展人潮帶動營業額成長;高雄漢神巨蛋改裝賣場增加體驗型商店,使消費者深度停留以提升業績。
隨著電商的發展衝擊,實體零售為突顯差異,藉由有溫度的服務、特色型的體驗、多功能的空間來吸引消費者,如同中百生活劇場的訴求「Shopping is like a journey」,將購物行程塑造成旅遊體驗,融入消費者生活情境,提升五感體驗,延伸實體門市的經濟效益。
延伸閱讀:今周刊1151期《全面解析停留經濟
※註:本文撰寫於2019年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