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嘴巴地,開了方格子戶口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認識方格子(及其前身SOSReader),已是2017年尾至2018年頭左右的事情。2017年下旬,Facebook華語圈牽起又一波「移民潮」的時候,Medium成為了不少寫作者和讀者的其中一個落腳地。當時自己也在Medium開了戶口,亦因為閱讀量不斷上升,用了不足二十天就決定成為付費會員,也漸漸由一個純讀者,演化為偶爾會生產文字垃圾的人。
儘管當時在一些台灣文友的文字裡也認識了SOSReader這來自台灣的寫作平台,以及看著它更名為方格子,但過去近三年的時間,一直都只是在做CD-ROM,沒有登記成為會員。縱然方格子以華語為本位,對作者的支援絕對比(有意無意地)無視華語的Medium為佳,但畢竟自己不是專職寫作,無力同時兼顧多個平台,而在以前的文章,也有提過自己總是覺得方格子作者群的整體寫作題材相對不太切合自己的閱讀需要。無疑,方格子也有不少用心去寫、題材出眾的作者,但對自己來說,在Medium找到對口味的文章的機率,仍是比方格子為高。
2018年,運用了區塊鏈特性創立的寫作/公共討論平台Matters(下稱馬特市)誕生了,它成功匯聚牆內(及從中國走出來的)相對進步和批判的網民和知識份子的聲音,這是馬特市吸引我的地方,也是馬特市(一個暫時並無其他寫作/討論平台能替代)的特色。縱然自己沒有參與它正式開放前的內部測試,後來也登記了戶口及開通了寫作權限,不過馬特市早期相對專業和嚴謹的氛圍,讓自己也沒有把所有文章同步於Medium及馬特市發佈,在對其他文章發表回應的時候,也會稍加深思熟慮。直至去年十月,馬特市全面接入LikeCoin生態後,一大堆來自不同寫作平台的文友相繼「進駐」馬特市,令平台的氛圍變得(相對)輕鬆多元,自己於2019年尾才決定把所有新發佈文章「兩台同步」。
2020年初的馬特市發展篷勃,文友間熱烈的互動,站方也(自行/邀請文友)發起了不同的寫作活動,以文會友風氣熱烈,確是一段美好的時光,自己也有好一段日子花在馬特市的時間遠超Medium及其他網站。而武漢肺炎的爆發和全球大流行,因著阻截疫症的傳播,不少人只能跟他人保持社交距離而蹩在家中,自己也多了時間游走不同的寫作平台。那段時期的馬特市,有不少在牆內的主流媒體無法讀到的抗疫經歷記述,以及有關疫情的政治面向討論和反思,令人大開眼界之餘也獲益良多,縱使有馬特市的「市民」反映過覺得政治社會議題太多,弄得污煙瘴氣,可我覺得這才是馬特市的本質。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在2018年已接觸LikeCoin的讀者,一直認同其「化讚為賞,回饋創作」的理念,方格子接入了LikeCoin生態,也增加了自己在這個平台尋找好文章,再去點讚的動力(當然,副作用會是每一下點讚的含金量進一步被攤薄)。
2020年過了九個月,世界已變得天翻地覆,而馬特市的平台生態,也經歷了好幾次的演化了,只是我覺得它距離公共討論、知識生產的願景,已越走越遠。現時在馬特市看到的熱門文章,生活記述不僅佔比越來越重,這些文章獲得的點讚,也往往比深度嚴肅的社政類、知識性文章來得更多,這是我一直感到不以為然的。記得有一位文友說得很好,馬特市的文章都採用IPFS分散式節點儲存,而節點的運作和維護所需成本不菲,倘若節點都被生活小品類文章佔據了,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在這個大時代裡,真正需要留住的意見和記錄,就會失卻了一個可以永久保存的機會。
此言絕對無意鄙視生活小品類文章,我只會說,這類文章跟馬特市的nature,是一種錯配,在其他平台發佈,倒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坦白說,如文友 IF 所言,社政類文章寫得太多(而且來來去去也是那『三幅被』),作者寫得生厭,讀者也會看得沉悶。香港由反送中走至國安法,極權治下的大時代,自己也會有種認為需要留一把聲音留一段記錄的覺悟,以抗衡極權的歷史扭曲,但當同一類勸勉已寫過不少次,也有不少人在事情發生後已很快寫了同樣待分析和感言,自己又會產生一股「不知還有甚麼可以寫」的矛盾狀態。生活小品類文章,自己有時也會想寫,只是當認定馬特市不是一個發佈這一類文章的合適平台的時候,要在Medium以外爭取多一點點的讀者,就要多開拓一些渠道了。Medium長期忽視華語用戶,令華語文章曝光度低迷,加上多次更改付費牆的收益分配,也趕走了不少華語用戶。但畢竟使用了接近三年,多少也有一定累積,而且仍有不少的內容只能在Medium找到,所以自己仍然不會放棄Medium。方格子在華語寫作平台裡,當然也不是完美的一個,有關不同寫作平台的利弊對比,在Medium、方格子和馬特市也有不少文友寫過了,但作為擴張一下文章的接觸面,方格子則也屬無傷大雅。
日後的文章,如跟社會、政治、大時代不太相關,只會在Medium和方格子發佈,不會同步至馬特市,但要重申,這絕非自己對馬特市的不信任,只是平台運用上的一種分工。昔日在Medium發佈過的一些舊文章,暫時也未有轉載至這邊的打算,新的文友如有興趣,可轉到我的Medium瀏覽,所有我曾在Medium發佈過的文章,都沒有放在收費牆裡,可隨意閱讀,也歡迎在文章結尾的LikeButton點讚支持。

近來台灣亦有另一名為「探路客」的博客平台冒起,用戶人數在短短個多月間快速上升,其設計風格和閱讀界面跟Medium極為相似。曾經有一些文友對於這個平台的背景有過質疑,但後來透過數位時代讀到創辦人的訪問,對於其肯定部落格的價值,和採取「部落格整合」的經營取向,我基本是同意的,最少不用不斷游走不同的網站去尋找各式的創作者。只是看到那邊主力的作者群,撰寫深度文章的人比起Medium和方格子更少,潛力若何,仍需觀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方格子的創作者們、格友們,應該已經在昨天(2024/08/08)的方格子 vocus官方公告,知道討論區即將改版的事情。在八月下旬,沙龍的討論區就會有巨大的變化,且很可能帶動方格子生態大幅轉變。 而我個人認為,這一次的更新,對於小眾創作者有更大的影響與助益。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最近我開始試用方格子這個平台,發現方格子這個平台不錯的優點,想跟大家分享 在方格子上發文三篇文章後,平台會寄一封信給你,跟你說有哪些變現方式: 1. 贊助,目前暫停使用 2. 廣告分潤計畫,透過廣告收入來補貼創作者的方案 3. 沙龍,一個付費內容的計畫,讀者可以付費訂閱你的專屬內容,
Thumbnail
《平台寫作倖存手札》既是自我記述,也是寫作工具書,而且是坊間相當少見、以「寫作平台」角度為出發點所寫的書。 本書中,我將從觀察、經驗、心態三個角度分列出總共十八個題目,與各位聊聊在寫作平台的生存法則。
Thumbnail
回顧一年在方格子的創作歷程,作家深刻感受到創作時環境和支持的重要性。雖然在平臺創作速度和品質都有所提升,但作家也提出了對方格子的友好程度和讀者體驗的質疑。作家雖希望平臺變得更好,但也尊重其營運策略。希望方格子能在支持創作者的同時,提供更良好的讀者體驗,找到盈利和夢想的平衡點。而作家以科技力量助手,
Thumbnail
過客來到方格子已經四個月囉!平時就是發一些日常生活的文章° 過客沒辦法像優秀的格友,可以寫小說或發有深度的文章,這幾天我也一直再反思,要繼續發文嗎?當初會來到方格子,就是希望自己有個可發文的秘密基地° 方格子跟土豆真的很不同,很幸運的在方格子也跟一些舊薯友相認,過客並不是個愛強出頭的人,這幾
Thumbnail
之前在方格子的討論區打了聲招呼,看到有留言說到:最近很多小說作者到方格子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但前天看到最喜歡的作家橘子也到方格子,覺得很開心<3
Thumbnail
首先得感謝方格子提供了一個好地方,讓我這種單純想寫作記錄自己的人有了一個小天地,在創作中開始漸漸看見不一樣的我,而文字的力量來自於自省,不需要華麗的詞藻只需要紀錄最真實的自己。
其實我兩年前已經留意到方格子這個平台,不過那時自覺文筆不夠好,所以下不了決心。透過自身的磨練以及友人的提點,漸漸找到自己喜愛的風格。
2024.02.16建了方格子的個人沙龍。 然後開始想:要寫些什麼才能吸引眼球?說白了就是要如何有流量? 寫寫刪刪的,最後還是沒寫成一篇文。 隔了一夜,突然頓悟:我只是個新手,什麼咖都不是,寫什麼有差嗎?(翻譯就是:有人關心嗎?)而且我都將自己的沙龍定義成心情日記了,那就是寫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方格子的創作者們、格友們,應該已經在昨天(2024/08/08)的方格子 vocus官方公告,知道討論區即將改版的事情。在八月下旬,沙龍的討論區就會有巨大的變化,且很可能帶動方格子生態大幅轉變。 而我個人認為,這一次的更新,對於小眾創作者有更大的影響與助益。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最近我開始試用方格子這個平台,發現方格子這個平台不錯的優點,想跟大家分享 在方格子上發文三篇文章後,平台會寄一封信給你,跟你說有哪些變現方式: 1. 贊助,目前暫停使用 2. 廣告分潤計畫,透過廣告收入來補貼創作者的方案 3. 沙龍,一個付費內容的計畫,讀者可以付費訂閱你的專屬內容,
Thumbnail
《平台寫作倖存手札》既是自我記述,也是寫作工具書,而且是坊間相當少見、以「寫作平台」角度為出發點所寫的書。 本書中,我將從觀察、經驗、心態三個角度分列出總共十八個題目,與各位聊聊在寫作平台的生存法則。
Thumbnail
回顧一年在方格子的創作歷程,作家深刻感受到創作時環境和支持的重要性。雖然在平臺創作速度和品質都有所提升,但作家也提出了對方格子的友好程度和讀者體驗的質疑。作家雖希望平臺變得更好,但也尊重其營運策略。希望方格子能在支持創作者的同時,提供更良好的讀者體驗,找到盈利和夢想的平衡點。而作家以科技力量助手,
Thumbnail
過客來到方格子已經四個月囉!平時就是發一些日常生活的文章° 過客沒辦法像優秀的格友,可以寫小說或發有深度的文章,這幾天我也一直再反思,要繼續發文嗎?當初會來到方格子,就是希望自己有個可發文的秘密基地° 方格子跟土豆真的很不同,很幸運的在方格子也跟一些舊薯友相認,過客並不是個愛強出頭的人,這幾
Thumbnail
之前在方格子的討論區打了聲招呼,看到有留言說到:最近很多小說作者到方格子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但前天看到最喜歡的作家橘子也到方格子,覺得很開心<3
Thumbnail
首先得感謝方格子提供了一個好地方,讓我這種單純想寫作記錄自己的人有了一個小天地,在創作中開始漸漸看見不一樣的我,而文字的力量來自於自省,不需要華麗的詞藻只需要紀錄最真實的自己。
其實我兩年前已經留意到方格子這個平台,不過那時自覺文筆不夠好,所以下不了決心。透過自身的磨練以及友人的提點,漸漸找到自己喜愛的風格。
2024.02.16建了方格子的個人沙龍。 然後開始想:要寫些什麼才能吸引眼球?說白了就是要如何有流量? 寫寫刪刪的,最後還是沒寫成一篇文。 隔了一夜,突然頓悟:我只是個新手,什麼咖都不是,寫什麼有差嗎?(翻譯就是:有人關心嗎?)而且我都將自己的沙龍定義成心情日記了,那就是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