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桌遊小指南】買孩子的桌遊前,值得思考的幾件事

【挑桌遊小指南】買孩子的桌遊前,值得思考的幾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年來大人小孩都瘋桌遊,蠻多介紹桌遊的開箱文丶開箱影片

許多家庭裡可能至少有一套以上的桌遊

桌遊是桌上遊戲( board game),而「遊戲」對增加孩子學習的動機是不錯的選擇

在分享如何挑選桌遊前,有幾個購買桌遊前值得思考的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raw-image


桌遊,不只是玩具

市面上有這麼多設計精美的桌遊,多買一些回來讓孩子當玩具,可以動腦又可以殺時間,何樂不為?

是!桌遊確實是不錯的玩具

這樣的遊戲媒材能輔助學習,在遊戲挑戰中思考(要贏,沒那麼簡單)

而要能進行遊戲,要聽懂指令、遵守規則、要想辦法贏,更需要運用執行功能(做計畫、目標設定、自我監控)

面對輸贏,更是情緒力的鍛鍊

所以,「桌遊不只是玩具」


桌遊,不是生活必需品

既然桌遊可以幫助學習,那真的要多買一些了

其實

購入太多桌遊,只會讓學習本末導致

不是有了桌遊這個媒材,才能使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而是孩子隨時都可以在遊戲中學習,在生活中處處可遊戲,處處可學習

孩子本來就對於一切都充滿好奇,再加上大人的一點點協助,生活可以變成一座大遊戲場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可以帶著孩子去嘗試,可以透過五感體驗

不需要把時間都放在買桌遊丶玩桌遊上

所以,「桌遊不是生活必需品」

再來,過度購買是種浪費的行為

現在各種物質充斥世界,消費者本身更要謹慎選擇

不要因為物品取得容易、價格優惠,就買了許多不必要的物品,堆積家中

當物不盡其用,只能是種浪費

我很喜歡一位日本的整理達人近藤麻理惠的物品觀

raw-image
Netflix還有影集,非常火紅

Netflix還有影集,非常火紅

raw-image


最新的著作是與史考特‧索南辛(Scott Sonenshein),Henry Gardiner Symonds管理學教授合作的工作管理術丶辦公室整理


原理很簡單,其實就是以一種感謝知足的心,與這些物品連結,真的讓自己產生怦然心動感的物品,才留下



整理是種人生觀,透過父母的身教,教孩子做家事,好處多多



對我的教學而言亦是如此

不是有了桌遊才能教學

透過人來思考教學,善用手邊所有的素材,產生的教學方式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我都蠻珍惜手邊的工具

希望不同年齡丶不同孩子都可以在我設計的方式下邊玩邊學

如果家長對我使用的桌遊好奇,我其實都鼓勵他們可以在生活中找素材,不一定要購入同一套

下一篇帶大家用三點原則,來挑選能促進孩子學習力的桌遊吧!

【挑桌遊小指南】怎麼挑桌遊,才能一玩再玩,玩出百變花樣?

avatar-img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41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能夠堅定地在#Me Too運動中站出來的人,這個過程必定是經歷許多的掙扎、懷疑、自我探索,以及各種糾結纏繞的感受。而面對經歷這些事件的人們,我們又能怎麼做?對於將傷痛訴說出的人們,我們的社會可以安全接住他們嗎?我觀察自己在旁觀這一切時,充滿深深地痛苦
#Me Too運動中越來越多人發聲表態,但其實有一陣子我都不太敢去看那些細節,直到最近才在自我沉澱,加上一些紀錄片觀看、書籍、資料閱讀,一點一點釐清自己,感受自己的懼怕,從何而來?
最近#MeToo運動的狀況,讓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這個圖像,這是17世紀少數的女性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阿特米希亞· 真蒂萊希)在17歲完成的一幅作品
能夠堅定地在#Me Too運動中站出來的人,這個過程必定是經歷許多的掙扎、懷疑、自我探索,以及各種糾結纏繞的感受。而面對經歷這些事件的人們,我們又能怎麼做?對於將傷痛訴說出的人們,我們的社會可以安全接住他們嗎?我觀察自己在旁觀這一切時,充滿深深地痛苦
#Me Too運動中越來越多人發聲表態,但其實有一陣子我都不太敢去看那些細節,直到最近才在自我沉澱,加上一些紀錄片觀看、書籍、資料閱讀,一點一點釐清自己,感受自己的懼怕,從何而來?
最近#MeToo運動的狀況,讓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這個圖像,這是17世紀少數的女性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阿特米希亞· 真蒂萊希)在17歲完成的一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