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開頭是一對父母與少女,他們來參加祖母的喪禮,少女不解母親為何不常回來探望祖母,畢竟祖母是如此疼愛她,心裡滿是對母親的怨懟,直到她打開了祖母收藏的木盒,盒子內擺放著一疊信件,母親說那是曾祖母寫給祖母的信,曾祖母過世的早,她在臨終前找了「自動手記人偶」代筆寫下了五十封信,每年到了女兒生日,郵遞公司就會送信給女兒。我回想起了這段熟悉的故事,原來是挑選自動畫版的其中一則篇章,這是多年後人們不再寫信的年代,如此浪漫的故事打動了少女,讓她決定前去尋找這位寫信的人偶,為的是探究祖母與曾祖母之間的情感連結,她沿著這位替曾祖母代筆的「薇爾莉特伊芙加登」的生命軌跡,過去與現在切換做對照,使她意識到了必須將心意傳達給父母親。
動畫版的薇爾莉特無法理解少佐那句「我愛你」的意義,透過了成為「自動手記人偶」,以代筆的方式去體會這些委託者的情感,她逐漸有了溫度,但她始終是個客體,因為她的心意無法「真正」傳遞給所愛的少佐基爾伯特。電影版則聚焦在了薇爾莉特身上,由客體轉為主體,她的情感也隨之爆發。當她得知了少佐或許還活著的消息,她伸出了手表達她心裡殷切的盼望,她在出發前展吐露了內心的焦慮不安與自我的疑惑,同為人偶的嘉德莉雅要她透過打字機寫信,將所有對少佐的情感寫在紙上,就像她曾經替委託人做的事情一樣。來到了少佐所在的島國,她聽著孩子們講述愛人的模樣,依然溫柔地教導著他們,她感到無比幸福,卻也因為少佐拒絕見面而傷心,在暴風雨的夜裡落下了第一滴的淚水,全部的情感都是對愛人基爾伯特宣洩。
之前意外接到的委託案,竟成了薇爾莉特的解答。患了絕症的男孩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他習慣用惡言拒絕父母、拒絕弟弟、拒絕朋友的探訪,他彆扭地不知如何向家人道別,於是找了薇爾莉特幫忙寫三封信,分別是給他的爸爸、媽媽與他年幼的弟弟,條件是內容必須能夠鼓舞他的父母與弟弟,讓活著的他們感到溫暖。薇爾莉特與小男孩打勾勾,答應要在他過世時送達這三封信,卻仍有一位男孩的好友來不及替他寫信,直到男孩臨終前,他終於鼓起勇氣撥了電話,將他的歉意與感謝說出口,兩人的友誼會直到永遠。小男孩信裡的「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也對應到了遠在他國找到愛人的薇爾莉特,儘管少佐拒絕見她,她知道自己的心意已經傳達到了,她才感到滿足地停止流淚。
男孩寫給弟弟的信裡說道:「要連同我的份盡情地向爸媽撒嬌!」意思是別像他一樣羞於表達情感。男孩與弟弟的互動更是對應到了迪托夫里特與少佐基爾伯特這對兄弟。回憶裡作為哥哥的迪拖夫里特,他不願接替父親成為陸軍軍官,而弟弟基爾伯特自願頂替以此滿足哥哥,轉頭對他露出了微笑,他卻不領情地撇了頭。戰後,迪托夫里特始終放不下失蹤的弟弟,看著薇爾莉特代替弟弟到母親墳前獻花,才意識到他們都失去了同一位摯愛,兩人來到了弟弟的小船上回憶起記憶中的基爾伯特,哥哥也想起了弟弟的好,那份情感是無法被遺忘的。
電影版借用了「海洋」的意象,大海溫柔包覆著陸地,它連接了世界各地的人們,讓我們不再是孤島,如同乘載了心意的一封封書信,連接著每個思念之人一樣。薇爾莉特替海洋女神寫的祭典文被流傳到遠方,這裡正是基爾伯特所在的國度,幸運活下來的他不願回去祖國,他選擇留在這座島上,要一個人贖罪,贖這場戰爭帶來死亡的原罪,還有自己讓年幼的薇爾莉特衝鋒陷陣的愧疚,於是他拒絕與薇爾莉特見面。透過了那台載運葡萄的機器,孩子們替她把信送到了老師手上,基爾伯特看完信後意識到了這是自己單方面的解讀,正是因為基爾伯特的存在,才讓薇爾莉特有了活下去的動力。於是他奔向了海邊薇爾莉特坐上的那艘大船,薇爾莉特也跳下了船游向他,兩人最終在岸邊相擁,這擁抱也扣回了「海洋」的意象,他們的愛意是相互流動著的,直通彼此的心房。
《紫羅蘭永恆花園電影版》以慢步調的敘事用飽滿的情緒去填補,講著「愛要及時」的主題。不得不讚嘆京都公司的說故事能力,即便是再俗濫老套的故事,他們總能說得如此細膩動人,故事在他們的手裡有了溫度。就像逐漸失溫的男孩溫暖了一旁的家人,薇爾莉特那雙冰冷的機械手中也得到了溫暖,只願我們盼望的心意都能傳遞給心愛的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