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延延聊電影|《中央車站》|通往幸福的路上|經典重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電影《中央車站》以里約熱內盧著名地標命名,不侷限於「車站」內部的場景,是擴及至整個巴西的土地風景。藉由車站「匯聚人群」的特性,將各式各樣的「人」給記錄下來,無論是樣貌、情感或是記憶,都被這位代筆書信的退休老師朵拉給寫在了紙上,內容不乏是對於親人的思念、對於情人的想念、對於人生的怨懟,甚至責怪起上帝賜予我們的不幸。是幸?還是不幸?我們先別太早下定論。

raw-image

劇本的核心指向了一對「父母」,分別是片中從未現身的父親與意外過世的母親,填補「父親與母親」具有重要的意義。故事的開頭源自這位母親,她帶著兒子約書亞到車站找朵拉代筆,為了寫給孩子的生父「耶穌」,母親三番兩次前來寫信,只是想帶兒子去見他的生父,她卻不幸在車站外被車撞死,只留下了孤兒約書亞。而文本中的「母親」意象,鏡頭聚焦在了「聖母護子」的神像作為暗示,朵拉則代替了約書亞的母親,出於同情心與虧欠要幫助他回到父親身旁,然而,沒當過母親的她不斷地犯下錯誤,兩人仍被命運所牽繫著離不開彼此,直到有一次約書亞一氣之下跑進了神廟,朵拉焦急地跑入後,卻被裡頭的神像與燈火弄得頭暈目眩,她突然倒在了地上,下一幕的鏡頭裡朵拉躺在了約書亞的壞裡休息,與開頭的那尊神像對調成了「子護母」的景象,這不只代表了約書亞認可了朵拉這位代理母親,更是這人世間仍有著溫情的證明。

raw-image

至於文本中的「父親」,則是整趟旅程裡兩人苦尋的目標。這位未曾出現過的父親「耶穌」,在朵拉眼裡被認定成是位終日飲酒的家暴慣犯,然而在小約書亞的眼中,父親卻是位疼愛自己的木匠工。兩人對於「父親」的猜想如此歧異,代表著他們信念裡所秉持的樂觀與悲觀,小男孩相信良善與希望,而朵拉卻看見了悲慘與絕望,這源自於她的家庭背景,她只記得了酒鬼父親對自己的壞,因此朵拉才一再地告誡約書亞,「父親」或許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好。當朵拉來到了約書亞父親的小屋,她在那封父親留下的信裡看見了耶穌對兒子的好,也讓她想起了兒時父親曾帶給自己短暫的美好,開火車的父親讓自己鳴笛的記憶浮現,兩人都找回了他們記憶裡的「父親」,完成了這趟尋父之旅。

raw-image

回到女主角身上,以社會道德的角度,朵拉確實是位罪人,她所犯下的小罪真的不計其數,欺騙車站的旅客會替他們寄信,結果卻撕毀那些信件,或是把約書亞帶回家卻偷偷賣給了人口販子,甚至是打破彼此的約定一再地想拋下約書亞。即使如此,她依然擁有「贖罪」的權利,也有「愛與被愛」的權利。約書亞曾形容朵拉是「醜陋」的女人,她的心是醜陋的,卻也是約書亞體醒著朵拉可以畫上口紅妝點自己,可以相信那位卡車司機的愛慕,讓朵拉不只是外在變美,而是連心也隨之美麗了起來,儘管卡車司機最終沒能選擇她,回到了他寂寞一人的公路生活,心碎的朵拉卻有著約書亞的陪伴。小約書亞替她買了一套花色的連身裙,這份舉動相當貼心,於是朵拉穿上了裙子給自己畫上口紅,她找回了作為女人的身分認同,對應了聖經故事裡的約書亞,幫助以色列人回到那塊應許之地,小約書亞則將朵拉的心導向了良善,因此她沒有將小約書亞留在自己身旁,而是選擇離開,因為她知道約書亞值得更好的生活,他應該留下來與哥哥們一同等待父親真正回家。

raw-image

「我只希望多年以後你仍然記得我」這趟旅程成了他們生命的印記,彼此的好與壞都被深刻在他們的記憶裡,化成了手中那張與基督神像的合照,而觀眾如我也記下了約書亞哭泣的稚嫩臉龐、記下了朵拉那雙大眼睛底下的淚痕,也記住了此刻讓我眼眶濕潤的心靈悸動,是他們帶給我真摯溫暖的人生故事。《中央車站》的好看之處就在於此,電影為我們鋪設了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儘管旅途險阻,卻告訴我們不要失去信心與希望,直至終點,我們才能回首整段過程,再次問問自己:「是幸運?還是不幸的?」孩子玩的木陀螺沒有停止旋轉,就像地球仍在恆常的轉動,中央車站也依然人來人往地流動著,朵拉寄出的一封封信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也代表著每一對「朵拉與約書亞」的情感,那是人與人之間最難能可貴的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125會員
494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2025/04/28
「創作的人完成了作品,聆聽的人走不出情傷。」 這一幕來自片中女督察莎瑪和菜鳥女警桑托絲的對話,他們在追查殺人兇手時一邊聽著情歌,情歌確實具有這樣的魔力,讓聽者留下餘韻。我認為這段台詞也可以套用到導演桑蒂亞蘇里創作劇本上,她將紀錄片的製作經驗套用在劇情長片中,本片的靈感就是來自2012年的「女大生輪
Thumbnail
2025/04/28
「創作的人完成了作品,聆聽的人走不出情傷。」 這一幕來自片中女督察莎瑪和菜鳥女警桑托絲的對話,他們在追查殺人兇手時一邊聽著情歌,情歌確實具有這樣的魔力,讓聽者留下餘韻。我認為這段台詞也可以套用到導演桑蒂亞蘇里創作劇本上,她將紀錄片的製作經驗套用在劇情長片中,本片的靈感就是來自2012年的「女大生輪
Thumbnail
2025/04/27
卡塔赫納電影節來自哥倫比亞,1960便開啟了第一屆電影節,是拉丁美洲歷史最悠久也最古老的電影節。 ❙ 觀看連結:https://www.festivalscope.com/page/cartagena-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 短片線上影展時間:202
Thumbnail
2025/04/27
卡塔赫納電影節來自哥倫比亞,1960便開啟了第一屆電影節,是拉丁美洲歷史最悠久也最古老的電影節。 ❙ 觀看連結:https://www.festivalscope.com/page/cartagena-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 短片線上影展時間:202
Thumbnail
2025/04/26
本片靈感來自2018年的真實故事,因著全球暖化現象導致一隻北極狐受困於海上的冰山上,幸好有三名漁夫出現拯救了牠,得以讓這隻濕透了的小動物返還陸地。究極這隻北極狐為何獨自留在冰山上?抱持著這個疑問,導演撰寫出以下故事,一對北極狐夫妻分離又重聚的感人情節。電影《北極小迷狐:吉娜&尤克》並非紀錄片,而是製
Thumbnail
2025/04/26
本片靈感來自2018年的真實故事,因著全球暖化現象導致一隻北極狐受困於海上的冰山上,幸好有三名漁夫出現拯救了牠,得以讓這隻濕透了的小動物返還陸地。究極這隻北極狐為何獨自留在冰山上?抱持著這個疑問,導演撰寫出以下故事,一對北極狐夫妻分離又重聚的感人情節。電影《北極小迷狐:吉娜&尤克》並非紀錄片,而是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tQxCifglDv6I1fkO5yTjL?si=7e78f717745e478d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盧西奧一家生活在羅馬的一幢公寓,裏頭還有著關係緊繃的父子、臨產的婦人和一對可愛的老人家,而他們的女兒還喜歡住在
Thumbnail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tQxCifglDv6I1fkO5yTjL?si=7e78f717745e478d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盧西奧一家生活在羅馬的一幢公寓,裏頭還有著關係緊繃的父子、臨產的婦人和一對可愛的老人家,而他們的女兒還喜歡住在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盧西奧一家生活在羅馬的一幢公寓,裏頭還有著關係緊繃的父子、臨產的婦人和一對可愛的老人家,而他們的女兒還喜歡住在隔壁的老人們,所以有時候盧西奧也會把女兒請託給爺爺奶奶照顧;直到某天,突如其來的意外卻將這幢公寓的人們打散在一塊。 盧西奧與家庭的傷疤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盧西奧一家生活在羅馬的一幢公寓,裏頭還有著關係緊繃的父子、臨產的婦人和一對可愛的老人家,而他們的女兒還喜歡住在隔壁的老人們,所以有時候盧西奧也會把女兒請託給爺爺奶奶照顧;直到某天,突如其來的意外卻將這幢公寓的人們打散在一塊。 盧西奧與家庭的傷疤
Thumbnail
兩條平行線的風景, 真的有交會的可能嗎? 我說的是我的爸媽。一個公車司機和一個電梯小姐相遇的故事。 聽起來像是魯蛇和剩女的軟爛腳本,鎮日在影集裡不斷拷貝的人生,不過它就千真萬確地發生了。 在我十八歲那年要上台北唸書的那個夏天,老爸突然把我叫到他的房間。 「結果呢?」 「怎麼會這樣?」
Thumbnail
兩條平行線的風景, 真的有交會的可能嗎? 我說的是我的爸媽。一個公車司機和一個電梯小姐相遇的故事。 聽起來像是魯蛇和剩女的軟爛腳本,鎮日在影集裡不斷拷貝的人生,不過它就千真萬確地發生了。 在我十八歲那年要上台北唸書的那個夏天,老爸突然把我叫到他的房間。 「結果呢?」 「怎麼會這樣?」
Thumbnail
《中央車站》是華特薩勒斯執導的作品,不僅當年連獲多項國際大獎,更被視為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中央車站》有著濃厚的宗教象徵意味,但宗教在本片中成為愛——或可說是希望、救贖、和解之類——的其中一種形式。
Thumbnail
《中央車站》是華特薩勒斯執導的作品,不僅當年連獲多項國際大獎,更被視為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中央車站》有著濃厚的宗教象徵意味,但宗教在本片中成為愛——或可說是希望、救贖、和解之類——的其中一種形式。
Thumbnail
少不經事的愛是極其純粹,也是有些天真的,年輕時會相信真正的愛不應含有任何雜質,可以打破家世背景、教育程度甚至是人生際遇等種種無形隔閡,後來還是會發現:生命分成很多階段,維繫一段感情也涉及各種複雜因素,一如中華商場旁的鐵軌,莫可奈何,火車注定要在這裡轉一個彎。
Thumbnail
少不經事的愛是極其純粹,也是有些天真的,年輕時會相信真正的愛不應含有任何雜質,可以打破家世背景、教育程度甚至是人生際遇等種種無形隔閡,後來還是會發現:生命分成很多階段,維繫一段感情也涉及各種複雜因素,一如中華商場旁的鐵軌,莫可奈何,火車注定要在這裡轉一個彎。
Thumbnail
聖母之所以為聖母,正是在她「實踐的歷程」之中被創造出來的,所以在天主教的觀念裡頭,聖母幾乎可以說是「信徒的榜樣」。而這不正是與我們之前所說的相互呼應嗎?這裡的「與父親和解」正是這趟旅程中,朵拉與約書亞學習如何愛彼此、相信自己是被彼此愛的,的一種表徵。
Thumbnail
聖母之所以為聖母,正是在她「實踐的歷程」之中被創造出來的,所以在天主教的觀念裡頭,聖母幾乎可以說是「信徒的榜樣」。而這不正是與我們之前所說的相互呼應嗎?這裡的「與父親和解」正是這趟旅程中,朵拉與約書亞學習如何愛彼此、相信自己是被彼此愛的,的一種表徵。
Thumbnail
朵拉是個退休教師,在火車站幫不識字的人寫信維生。每天聽著每個陌生人的故事,寫下他們的喜怒哀樂,透過她的書寫及代寄信件,帶給人盼望。  16歲因受不了酒鬼父親就離家自立的朵拉,早已習慣自己一個人生活,在聽寫信件時,對於每個信件背後的故事,她是冷眼旁觀的,這不過就是他謀生的方式,大多數等待寄出的郵件,
Thumbnail
朵拉是個退休教師,在火車站幫不識字的人寫信維生。每天聽著每個陌生人的故事,寫下他們的喜怒哀樂,透過她的書寫及代寄信件,帶給人盼望。  16歲因受不了酒鬼父親就離家自立的朵拉,早已習慣自己一個人生活,在聽寫信件時,對於每個信件背後的故事,她是冷眼旁觀的,這不過就是他謀生的方式,大多數等待寄出的郵件,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2020年很難熬。於是,進電影院「逃避現實」就成了我們這年多以來生活的重要元素。最初看到《奇蹟車站》的故事介紹和海報都以為是一個很單純的一老一幼兩隻狗的治癒故事,但沒想到最後出來還是哭得蠻慘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2020年很難熬。於是,進電影院「逃避現實」就成了我們這年多以來生活的重要元素。最初看到《奇蹟車站》的故事介紹和海報都以為是一個很單純的一老一幼兩隻狗的治癒故事,但沒想到最後出來還是哭得蠻慘的。
Thumbnail
《中央車站》的好看之處就在於此,電影為我們鋪設了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儘管旅途險阻,卻告訴我們不要失去信心與希望,直至終點,我們才能回首整段過程,再次地問問自己:「是幸運?還是不幸的?」孩子玩的木陀螺沒有停止旋轉,就像地球仍在恆常的轉動,中央車站也依然人來人往地流動著。
Thumbnail
《中央車站》的好看之處就在於此,電影為我們鋪設了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儘管旅途險阻,卻告訴我們不要失去信心與希望,直至終點,我們才能回首整段過程,再次地問問自己:「是幸運?還是不幸的?」孩子玩的木陀螺沒有停止旋轉,就像地球仍在恆常的轉動,中央車站也依然人來人往地流動著。
Thumbnail
我非常糾結本片的宣傳用了「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這一點而非僅用「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但甚至連當年在台上映的宣傳似乎也是如此,不過對我而言,本片則不應稱為「最好看」,相反地,在看似簡單的公路電影架構下,其所探求的,是人們更加深刻的內在傷痛,傷痛如此隱晦以致惡如此日常,而這不是那麼好看的。
Thumbnail
我非常糾結本片的宣傳用了「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這一點而非僅用「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但甚至連當年在台上映的宣傳似乎也是如此,不過對我而言,本片則不應稱為「最好看」,相反地,在看似簡單的公路電影架構下,其所探求的,是人們更加深刻的內在傷痛,傷痛如此隱晦以致惡如此日常,而這不是那麼好看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