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ck or Treat!--疫情下的美國萬聖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10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萬聖節,也是許多國家共襄盛舉共同搞怪的節日。台灣的同志大遊行恰巧與萬聖節選做一日,使得平時相較於其他國家少有大型慶祝活動的台灣在今年的萬聖節顯得特別盛大。而場景切換到受疫情影響最深的美國,在疫情影響下美國人是否還慶祝萬聖節?美國人又如何因應與平衡疫情影響及萬聖節呢?

在前文中曾提及過,商場總是最能夠體現出時節變化。南瓜作為秋季豐饒與萬聖節必備材料的雙重象徵,早早地在九月初就以鋪天蓋地的形式被密集展示在超市的裡裡外外。除了南瓜本身,與南瓜有關的食品和調味也紛紛出爐被冠上與萬聖節相關的名號出售。南瓜派、南瓜甜甜圈都還只是基本款,愛瘋了南瓜的美國人甚至連咖啡和香燭都必須噴上南瓜與肉桂的香調,這個口味稱為「pumpkin spice」,是秋天永遠的熱銷商品。為了迎合萬聖節,當季商品也紛紛印上鮮豔的橘色南瓜圖樣,佐以小幽靈、骷髏頭、巫師帽與飛天女巫的形象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不僅在一般印象中的晚上,連白天也彌漫著慶祝萬聖節的歡樂氣息。熱愛節慶的美國人今年因COVID-19的影響不能舉辦大型集會,少了爭奇鬥艷的花車遊行和眾人踩街的機會。但當天在街上行走時,仍是能看見不少穿著奇裝異服的人--不僅僅是小孩,青少年,甚至是成人(或許他們是最樂享其中的)--收穫許多路人或驚奇或打趣的目光。一些單位例如假日市集仍然有些小型的活動。雖每個攤位都相隔甚遠,叫賣及逛攤的人都戴著口罩保持距離,攤主或自動或受到主辦單位的號召紛紛換上萬聖節相關的服飾配件,並將攤位噴上蜘蛛絲、掛上自家種植與雕刻的南瓜燈和手工的萬聖節吊飾。每個逛攤的人也都收到三張投票單,投給自己心儀、覺得布置得最好的攤販。

原先我們以為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應該不會有孩子如電影演出般一個個上門造訪討要糖果。但就在我們剛吃飽飯沒多久,敲門聲突然響起,緊接著是一聲清脆稚嫩的「trick or treat」。我媽媽捧著她老早挑選並放好的「糖果盤」快樂地去迎接穿著萬聖服裝的小朋友了。這組小孩有大有小共三人,被同樣穿著奇異的父母領著、一人一個超市的大塑膠袋討要糖果,想給多少就往裡丟,想必一晚上收穫頗豐。而值得一提的是這家人十分有「美國精神」地並非徒步拜訪,而是開著車沿街敲門,不知開了多遠。

雖我們整晚只遇見了兩組人拜訪,但在疫情下也充分感受到了今年疫情對萬聖節的衝擊,美國人對於節慶的熱愛,以及人們在規則底下變革折衷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蠑螈的沙龍
4會員
19內容數
中國為主的原創耽美(BL)小說書評
蠑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8
大家好久不見! 在經歷了約兩個月的修整後我回到方格子繼續書寫了。在撰寫這篇文的同時,我已經平安從美國回到了台灣。雖早有返台的打算,但因肺炎產生的許多不定要素而一路推遲到現在,在返台規劃中我遇到不少的問題,並在「台灣海外Covid-19自救會」社團得到許多幫助,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回饋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Thumbnail
2021/04/28
大家好久不見! 在經歷了約兩個月的修整後我回到方格子繼續書寫了。在撰寫這篇文的同時,我已經平安從美國回到了台灣。雖早有返台的打算,但因肺炎產生的許多不定要素而一路推遲到現在,在返台規劃中我遇到不少的問題,並在「台灣海外Covid-19自救會」社團得到許多幫助,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回饋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Thumbnail
2021/01/31
許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情緒勒索」這個詞吧?近年來在心理學的普及,腦神經科學對於人腦「認知」的測量技術不斷上升,及因心理與精神疾病數量攀升造成以西方為領的大眾對於心理健康之重視,原本從不被劃進科學範疇的「情緒」也越來越多人爭相研究。可以說在這個趨勢下,「情緒」逐漸被重視,不再只是「情緒化」、「敏感」的
Thumbnail
2021/01/31
許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情緒勒索」這個詞吧?近年來在心理學的普及,腦神經科學對於人腦「認知」的測量技術不斷上升,及因心理與精神疾病數量攀升造成以西方為領的大眾對於心理健康之重視,原本從不被劃進科學範疇的「情緒」也越來越多人爭相研究。可以說在這個趨勢下,「情緒」逐漸被重視,不再只是「情緒化」、「敏感」的
Thumbnail
2021/01/22
《麟趾》一文如同其標題,麒麟現時、明主出,這不但是一部歷史小說,還是一部成長小說。邀請你一同守護賀融與賀湛兩兄弟互相扶持,從谷底拚搏成為一代新君的故事。
2021/01/22
《麟趾》一文如同其標題,麒麟現時、明主出,這不但是一部歷史小說,還是一部成長小說。邀請你一同守護賀融與賀湛兩兄弟互相扶持,從谷底拚搏成為一代新君的故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0月底是孩子們期待的萬聖節,如果領到小禮物,那會有多開心啊! 不給糖·就搗蛋! 這天是星期三的下午,為了給班上的孩子們一個驚喜,前一晚我就包裝好許多新款的糖果🍬準備發給學生們當作他們的萬聖節小禮物! 在校園接車時候,好多裝扮的孩子們一窩蜂跑來讓我看他們的新造型!
Thumbnail
10月底是孩子們期待的萬聖節,如果領到小禮物,那會有多開心啊! 不給糖·就搗蛋! 這天是星期三的下午,為了給班上的孩子們一個驚喜,前一晚我就包裝好許多新款的糖果🍬準備發給學生們當作他們的萬聖節小禮物! 在校園接車時候,好多裝扮的孩子們一窩蜂跑來讓我看他們的新造型!
Thumbnail
寫於2023.10/30-11/2、11/8,家中 食用情緒:鮮明的記憶 即便遁入人群,卻依舊能被看見
Thumbnail
寫於2023.10/30-11/2、11/8,家中 食用情緒:鮮明的記憶 即便遁入人群,卻依舊能被看見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要來啦!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每到萬聖節前夕一定都會來吃南瓜屋一起和男友慶祝萬聖節。 以往我們都是利用休假白天來用餐,今年因為工作關係改成了晚上來用餐。夜晚的南瓜屋點燈後別有一番風味,更加有過節氣氛。 放上一張這是去年白天時候來吃南瓜屋的外觀,不管是夜晚還是白天都很好拍。 一進入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要來啦!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每到萬聖節前夕一定都會來吃南瓜屋一起和男友慶祝萬聖節。 以往我們都是利用休假白天來用餐,今年因為工作關係改成了晚上來用餐。夜晚的南瓜屋點燈後別有一番風味,更加有過節氣氛。 放上一張這是去年白天時候來吃南瓜屋的外觀,不管是夜晚還是白天都很好拍。 一進入
Thumbnail
圖:Sarabeth's 2023「Pumpkin Patch」萬聖節限定新品。 【李婉如/ 報導】神秘詭譎的萬聖節即將來臨,今年萬聖節南瓜不再扮著鬼燈嚇人討糖吃!紐約知名美式餐廳Sarabeth's以「Pumpkin Patch」為2023年的萬聖節主題,品牌創辦人Sarabeth奶奶親自施展曼
Thumbnail
圖:Sarabeth's 2023「Pumpkin Patch」萬聖節限定新品。 【李婉如/ 報導】神秘詭譎的萬聖節即將來臨,今年萬聖節南瓜不再扮著鬼燈嚇人討糖吃!紐約知名美式餐廳Sarabeth's以「Pumpkin Patch」為2023年的萬聖節主題,品牌創辦人Sarabeth奶奶親自施展曼
Thumbnail
這是奇奇怪怪!怪怪奇奇的萬聖節
Thumbnail
這是奇奇怪怪!怪怪奇奇的萬聖節
Thumbnail
大樓張貼出公告,面對即將到來的萬聖節,徵詢願意參加發糖果的住戶,如果願意參加,大樓管家會給我們貼紙貼在門口,讓小朋友們來敲門。 我跟老吳說,我已經好久沒有機會過萬聖節了。 小時候在加拿大還是挨家挨戶的去拿糖果的年紀,還沒有大到可以發糖果,一轉眼沒想到,已經到了換我派糖果的年紀了。 老吳從來沒有參與過
Thumbnail
大樓張貼出公告,面對即將到來的萬聖節,徵詢願意參加發糖果的住戶,如果願意參加,大樓管家會給我們貼紙貼在門口,讓小朋友們來敲門。 我跟老吳說,我已經好久沒有機會過萬聖節了。 小時候在加拿大還是挨家挨戶的去拿糖果的年紀,還沒有大到可以發糖果,一轉眼沒想到,已經到了換我派糖果的年紀了。 老吳從來沒有參與過
Thumbnail
你有慶祝感恩節嗎?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感謝上主在過去一年給予的豐收季節,是美國、加拿大的全國性節日,不過兩國的感恩節日期不一樣,而這節日的另一個意義也是教導孩子要知足感恩。 加拿大感恩節定於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因此今年的日期在2021年10月11日。而美國感恩節則是每
Thumbnail
你有慶祝感恩節嗎?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感謝上主在過去一年給予的豐收季節,是美國、加拿大的全國性節日,不過兩國的感恩節日期不一樣,而這節日的另一個意義也是教導孩子要知足感恩。 加拿大感恩節定於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因此今年的日期在2021年10月11日。而美國感恩節則是每
Thumbnail
萬聖節是每年10月31日 這時候秋天了 南瓜收成了 蘋果也將大採收 這是一個豐收季節的歡樂活動 以最最熱鬧的方式慶祝豐收與祝福平安 除了「不給糖就搗蛋」的各種糖果之外 萬聖節也要吃南瓜餅或南瓜派、焦糖蘋果、薑餅、熱蘋果西打 雖然萬聖節只有一天 但是這些美食可以常常伴隨 平日解饞、招待親友…都是一流
Thumbnail
萬聖節是每年10月31日 這時候秋天了 南瓜收成了 蘋果也將大採收 這是一個豐收季節的歡樂活動 以最最熱鬧的方式慶祝豐收與祝福平安 除了「不給糖就搗蛋」的各種糖果之外 萬聖節也要吃南瓜餅或南瓜派、焦糖蘋果、薑餅、熱蘋果西打 雖然萬聖節只有一天 但是這些美食可以常常伴隨 平日解饞、招待親友…都是一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