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powder 與「粉;粉粒;粉末;散;藥散;粉于繪做儀容;撲于面外的末;爆發的粒」等的橋接

完整標題:powder 與「粉」、「粉粒」、「粉末」、「散」、「散粒」或「藥」、「藥粉」、「藥粉粒」、「藥粉末」(包含「藥末」)、「藥散」、「藥散粒」或「粉于繪(畫)做儀容」(類似「化妝粉」) 或「撲(敷、佈、鋪、舖、補)于面外(底)的末(之粒)」或「爆發的粒」、「炮發的粒」、「爆發的藥粒」(類似「火藥」)、「爆破瓦解之粒」、「炮彈火底之粒」、「爆發的末」、「炮發的末」等的轉換密碼

【附圖:「米、粉、粒、末、散」字形演化】
【附圖:「米、粉、粒、末、散」字形演化】

1. power 與「分1ㄧ與多點之連」即描述漢字「粉」橋接轉換:
p:通過 ph 與 f 同音的關係約略形聲漢語「分」的起音之一,或是約略形聲台閩語「分」的 buen 式發音之起音再轉音爲 p 音。 o:代表 one 而轉換數字 1 及漢字的數字符號「ㄧ」而通過「1ㄧ」的重疊組合以轉換漢字「粉」中之「米」中的「十」形符號。。 w:代表 with 而轉換漢字「與」。 d:同時約略形聲漢語「多」和「點」的起音,即以「多點」描述漢字「粉」中之「米」中的多個點狀符號,甲骨文「米」字除了形似後世「米」字的字形,還有爲數四或六個點狀符號以二或三個爲一組分佈在符號「ㄧ」的上下之字形組合,所以前述之 o 也有可能只轉換漢字符號「ㄧ」。(P.S. 參考【附圖:「米、粉、粒、末、散」字形演化】) e:通過大寫 E 及形聲漢語「ㄧ」而橋接於漢字「之」的甲骨文字體「ㄓ」即等同於轉換漢字「之」。 r:約略形聲漢語「連」的起音。 p + o + w + d + e + r = + 1ㄧ + + 多點 + + = + (十 + + 多點) + + = + + 之連 = 分米 + 之連 = 分米之連 = 分米 = = powder,直譯即「」。此一轉換式中的「分米之連」意思應是「分」和「米」兩個符號連在一起構成了「粉」字。

2. powder 與「分1ㄧ與多點與粒」即描述「粉粒」二字的橋接轉換:
powd:如同前述通過「分1ㄧ與多點」即「分十與多點」的描述轉換漢字「分米」二字的組合「粉」。 e:約略形聲漢語「與」,此外漢字「與」的上部之兩側的符號也帶有 e 之大寫 E 的特徵。漢字「與」的上部之兩側的符號本爲手形符號,類似「尋」、「聿」等字上部的符號「彐」,而 e 之大寫 E 也可能象徵這類「彐」形符號。 r:約略形聲漢語「粒」的起音。 powd + e + r = + + = 粉與粒 = 粉粒 = powder,直譯即「粉粒」。此時意思類似 particle (粉粒,即經由「分1一連點有四粒」而組合轉換漢字「粉粒」二字,中文或單譯「粒」字,或轉譯爲「粒子」,這麼說來也許還少了一種「粉子」的譯稱。)

3. powder 與「分1ㄧ與多點ㄧ木」即描述漢字「粉末」二字的橋接轉換:
powd:如同前述通過「分1ㄧ與多點」即「分十與多點」的描述轉換漢字「分米」二字的組合「粉」。 er:e 通過字母本音約略形聲漢語「ㄧ」且 r 於此處橋接於漢字「木」,所以此處 er 轉換漢字符號「ㄧ木」的重疊組合而代表漢字「末」。 powd + er = + = 粉末 = powder,直譯即「粉末」。漢字「末」本指樹木上部後發的枝幹部份,此處寓意細小之物或是被研磨出來的細小顆粒或粉粒之意。

4. powder 和「卜又屮(木)對月(粒)」即「攴艸月連(粒)」或「攴林月連(粒)粒」即「攵龷月連(粒)」的組合即「散」或「散粒」的橋接轉換:
po:約略形聲漢語「卜又」的起音,即轉換漢字「攴」及其衍生符號「攵」,此處代表漢字「散」中的符號「攵」。 wd:w 約略象徵漢字「屮」或通過 wood (木頭) 轉換漢字「木」而與 weed 或 straw 或 wood 皆相關,d 則約略形聲漢語「對」的起音。所以,此處 wd 即轉換漢字「屮對」或「木對」而組合會意漢字「艸」或「林」,也就是用來轉換漢字「散」中的「龷」形符號,此「龷」形符號在甲骨文中形似符號「林」(其旁或加了點狀符號)、金文則似「竹」字或「艸」字、篆文又回到形似「林」字的樣子。(P.S. 參考【附圖:「米、粉、粒、末、散」字形演化】) e:通過大寫 E 約略象徵漢字「月」。 r:約略形聲漢語「連」或「粒」的起音。 po + wd + e + r = 卜又 + 屮對 or 木對 + + or = (攴) + or + + or = + + + or = 攵龷月連 or 攵龷月粒 = or 散粒 = powder,直譯即「」或「散粒」。

5. powder 與「藥」、「藥粉」、「藥粉粒」、「藥粉末」、「藥散」、「藥散粒」的橋接轉換:
p:約略形聲漢語「白」的起音。 o:此處橋接於漢字「和」。 wde:wd 同前述轉換漢字符號「屮對」即轉換漢字「艸」,且同時以 de 通過「對E」約略會意象徵二個漢字符號「ㄠ」即代表「幺幺」。 r:此處橋接於漢字「木」。 p + o + wde + r = + + 屮對 & 對E + = + + & ㄠㄠ + = 白和艸ㄠㄠ木 = 白艸ㄠㄠ木 = = powder,直譯即「」。若考慮與前述橋接分析式的結果而加以重疊,又可能含概「藥粉」、「藥粉粒」、「藥粉末」(包含「藥末」)、「藥散」、「藥散粒」等諸多含意。

6. powder 與「粉于繪(畫)做儀容」(類似「化妝粉」) 及「撲(敷、佈、鋪、舖、補)于面外(底)的末(之粒) 」的橋接轉換:
p:通過 ph 與 f 同音的關係轉換漢語「粉」的起音。 o:約略形聲漢語「于」,也代表 of 而有「關于」、「屬于」之類的含意。 w:約略形聲台閩語「繪」或「畫」的起音。 d:代表 do 而有「做」之意。 e:通過字母本音約略形聲漢語「儀」。 r:約略形聲漢語「容」的起音再轉音。 p + o + w + d + e + r = + + (畫) + + + = 粉于繪(畫)做儀容 = powder,直譯即「粉于繪(畫)做儀容」,類似「化妝粉」之意。 此外若考慮字母音韻和字母可能代表的其它意義,powder 在此也可能又橋接於「撲(敷、佈、鋪、舖、補)于面外(底)的末(之粒) 」所包含的ㄧ些類似的含意。字尾的「末」或「粒」ㄧ般是強調這種用來撲或佈或敷或鋪或舖或補的物質是乾燥的微點狀細粒或粉末物質,而不是含有水份或濕潤的液態物質如 lotion (潤于外面、潤劑、潤液、清洗劑、護膚用乳液、......,或譯「化妝水」) 之類。

7. powder 與「爆發的粒」、「炮發的粒」、「爆發的藥粒」、「爆破瓦解之粒」、「炮彈火底之粒」、「爆發的末」、「炮發的末」等的橋接轉換:
po:約略形聲漢語「爆」或「炮」;o 或同時約略象徵古代的圓球形炮彈而轉換漢字「彈」。 w:約略形聲漢語「發」或「瓦」的起音,或是約略象徵「火」的甲骨文字體之一;或是代表 with 而轉換漢字「與」。 d:約略形聲漢語「的」之起音;或是通過「d + d + d 省二個 d = delta + 犢 (代表「牛」) + 刀 = Δ (象徵「角」狀) + 牛 + 刀 = 角 + 牛+ 刀 = 解 = d」的橋接式轉換漢字「解」;或是約略形聲漢語「底」的起音。 e:輔助發音;或約略形聲漢語「藥」的起音;或是橋接於漢字「ㄓ」即意通漢字「之」;或通過字母本音約略形聲漢語「ㄧ」。 r:約略形聲漢語「粒」的起音;或橋接於漢字「木」。 po + w + d + e + r = or or 炮彈 + or or or + or or + 輔音 or or or + or = 爆發的粒 or 炮發的粒 or 爆發的藥粒 or 爆破瓦解之粒 or 炮彈火底之粒 or 爆發的末 or 炮發的末 = powder,直譯即「爆發的粒」、「炮發的粒」、「爆發的藥粒」、「爆破瓦解之粒」、「炮彈火底之粒」、「爆發的末」、「炮發的末」等,轉換式中的「ㄧ木」即組合爲漢字「末」。 powder 在作爲「爆發的粒」、「炮發的粒」、「爆發的藥粒」、「爆破瓦解之粒」、「炮彈火底之粒」、「爆發的末」、「炮發的末」此類語意時也意通漢字「火藥」ㄧ詞,此時又可能同時與 power ㄧ字相關,因爲 power ㄧ字有「力量」之意並可能包含「爆發之力」的含意,此時 power 在 powder 中甚至植入了「破壞之力量」的內涵,例如 black powder 即意通中文「黑色火藥」,也可能帶有「爆裂轟炸爆發的末」之涵意。 其實現代的所謂「核子彈」、「原子彈」之類的大規模燬滅性武器也算是ㄧ種「微粒炸彈」,只是其引爆的微粒已經做到了細微如核子、原子型態的超級微末層次,但是其威力卻更加強大,真的可以說是ㄧ種「末日炸彈」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通過「橋接文字」(Bridge Words) 的探索,也許我們更可以理解漢字、更讀得懂古文,並且扭轉千古以來可能誤解的觀念。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