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0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影|《橫山家之味》家人就是「無法取代但很麻煩」的存在

推薦搭配歌曲:石田亞由美〈橫濱藍色燈影〉

有人說我的電影整體而言在「描寫喪失」,我個人則認為是在描寫「被留下來的人」。——是枝裕和
面對至親的逝去,要如何止痛療傷?對擅長家庭倫理劇的是枝裕和導演而言,拍電影是屬於他的面對方式。《橫山家之味》是是枝裕和導演遭逢母親過世時,寫下的電影。他將懊悔變成了電影的文宣「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合わない)」,寫在筆記本第一頁,開始了這齣電影的劇本創作。於是,《橫山家之味》成為他緬懷母親的方式,同時也成為了讓許多人直視而後得以跨越傷痛的療癒小品。
日文片名《歩いても、歩いても》(走著走著)靈感來源自導演兒時記憶中的暢銷歌曲〈橫濱藍色燈影〉,昭和時代的歌謠,帶著五光十色的低喃聲調,搭配著琅琅上口的「無論走多久,無論走多遠」歌詞,頗適合電影淡淡對比的色彩。
總長114分鐘的電影,實際上僅僅是發生在橫山家的一天。時間是盛夏,三代同堂的相聚,看起來理應是令人雀躍的行程,卻在開始便進入了一股奇妙的窒息感。從即將抵達老家的良多與妻子沈重的上坡腳步讓人在寒冷的冬日裡似乎也能感受到外頭的豔陽高照,而姊姊千奈美與母親準備食材時的叨叨念念則讓人想從室內的悶濕酷熱逃出。但若和年邁父親一樣,走到街上,又得面臨街坊鄰居的尷尬問候。其實,這些都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景色,沒有人帶著惡意,大家都在踏踏實實地生活著罷了。只不過,往往就是在普通卻不那麼平常的日子裡(就像這個一年一次的家人團聚),擱在心底的傷痛會悄悄地被揭開。
橫山一家直到晚間為止一直沒有直接道出那個十五年來始終無法癒合的瘡疤,即使人人對相聚的目的心知肚明,手邊仍不停止地進行各種瑣碎事務,用各種對身旁家人拙劣的關心舉動掩蓋內心無法平復的傷口。
對良多帶回來的那名剛過門的寡婦未見面便品頭論足,我們從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身上看見最典型的那種傳統女性——溫和親切的外表下隱藏著得理不饒人的毒蛇。那些舉動,我幾乎都曾在自己母親身上看見過:擅自翻開女兒的瀏海,喃喃自語著「露出額頭比較好看」;吃飯時硬要早已成年的兒子張開嘴巴,讓媽媽檢查牙齒是否健康;對著媳婦看似拉近距離般地,道出讓人不舒服的微妙稱讚⋯⋯。她無辜實則精明的雙眼無時無刻都緊緊盯著生命中的全部——家人,從來不曾停下的勤勞雙手代表著身為人妻人母的模範認證,一張習慣用關心包裝真意的嘴巴,在家庭餐桌上總是話說得比飯吃得更多。她——是我們的母親,那最討人厭又離不開的存在。那一句句良藥苦口儘管再不情願,我們仍然一口口甘願地吞下。
於是,儘管深知母親走不出哥哥逝世的悲傷,儘管永遠無法成為哥哥的替代,儘管目睹著母親事事拿著「記憶裡的」完美哥哥和自己相比,良多依舊無法反駁,甚至把母親對當年哥哥挺身相救的少年肥胖身軀那惡意的評論惦記在心,明明是人身攻擊,他卻在離開老家的巴士上,想起母親所說少年相似的相撲選手姓名。
「是他害純平當了替死鬼。」 「又不是他的錯。」 「都一樣,從父母的角度看都一樣。無人能怪罪才是最痛苦的。」 「每年讓他痛苦一回,這樣應該不算太過分。所以,明年、後年,我還會請他來的。」
語調平淡地說著這些惡毒話語的同時,織著布的雙手不曾停過。那是為人母親特有的技能,將生命裡的悲慟一針一線刺入骨子最深處,「為母則強」的堅強在悲慟下可以用最狠的方式展開。
相較於母子之間的情感,父子之間則是劍拔弩張。同樣對外人不合理的批評苛責,良多面對父親,則是毫不留情地直接回話。相較於對母親那種「儘管自己不夠好」的懊悔情感,對父親,則是「就是因為他老是覺得我沒有哥哥好」的反叛心理。然而,於此同時,內心深處卻仍默默地崇拜著如山一般的父親,看著因年老而不再有辦法執醫生業的父親背影,黯然的心緒湧然而生,那是同性之間的共感,成年、為父之後漸漸出現的理解與釋懷。
相對於西洋的「神」,日本或許就是「死者」吧。可能死去的人並非就此不見,而是站在外側批評我們的生活、擔負起倫理規範的功能吧。也就是說,站在故事外側批評我們的是死者,站在內側批評我們的是孩子們吧⋯⋯。——是枝裕和
針對為什麼老是書寫有關死者與孩子題材的訪問,是枝裕和導演這麼回答。他寫的不是失去,而是留下。死去的人們到了哪裡,至今尚未有人能解答,但無論如何,被留下的人們他們的人生故事必須繼續著,卻很明確地被以至親生前、死後分割開來了。
去年大賣的國片《孤味》同樣也是描寫至親過世後被留下來的家人們,那既親密又遙遠的情感。再次觀賞《橫山家之味》,和《孤味》不同的是,距離至親離世已時隔多年,展現的悲傷已不再是衝擊,而是每位家庭成員各自都好生處理過後、埋得更深的內斂情緒。而看見更彆扭迂迴的,那種是枝裕和導演所說「因為是家人所以不知道」、「因為是家人,所以不想讓他們知道」的麻煩關係。
是枝裕和導演自評《橫山家之味》為一齣乾爽的家庭倫理劇,在方法上,相較於之前的作品,採用較正統的做法拍攝,卻在某種「不那麼自由」的過程下,讓出場人物更加自由鮮明。如今,過了12年,「家」為主題的電影依然讓人愛不釋手,《橫山家之味》作為是枝裕和導演的代表作之一,時時刻刻都值得令人回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