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何台灣第一條捷運是「木柵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說明萬芳社區為何曾經為搭乘運量最少的站前,你可曾想過為何第一條捷運線是當年沒什麼人搭乘的木柵線嗎?難道真的是為了載大家去動物園?

原本木柵線並不存在

雖說早在1970年代政府就在著手規劃台北捷運,當時還聘請專業的英國大眾捷運顧問公司來協助規劃,但當初規劃的五條線都是高運量的捷運線,根本就沒有中運量的木柵線存在。據說是因為當時台北市政府等不及中央政府答應興建,決定自己來蓋捷運,因此規劃了當時的木柵線(中山國中站—動物園站),且是以信義計畫區為中心規劃,若搭過文湖線的人就會發現車廂數和車內空間明顯比其他線來得小。

原定木柵線北邊的其他路線

原定木柵線北邊的其他路線

不過現在的文湖線根本離我們印象中的信義計畫區有段距離啊!原因是較靠近信義計畫區的光復南北路部分路段路寬不符,敦化南北路又因為破壞都市景觀,居民不認同,最後選擇在目前的復興南北路興建,即使後來蓋了第二條捷運淡水線,因為兩條捷運不連通,被戲稱為筷子捷運,根本無法有效帶動運量,木柵線更成為只有週末會搭乘前往動物園的觀光捷運。

筷子捷運時期

筷子捷運時期

木柵線不經過木柵

如果熟悉文山區的朋友就知道,木柵線根本就沒經過木柵市區,捷運原定要從辛亥路走興隆路接秀明路往動物園方向前進,但當時木柵的居民出來抗議,認為道路下方甫興建完成大型排水系統,若再興建捷運勢必再忍受長期工程黑暗期,據說當時也有兩間客運公司從中遊說反對聲浪,因此捷運就改走山路,才有了現在的萬芳社區站,但萬芳社區站的使用人次為什麼這麼低呢?

原本的木柵線會進入到木柵市區

原本的木柵線會進入到木柵市區

由於萬芳社區是山坡地示範社區,捷運又在山坡下,居民搭捷運回家還要爬坡,加上社區內就有公車總站,多數習慣搭乘交通運輸工具的居民較常選擇搭公車代步,捷運就成為了大眾運輸的第二選擇,僅在公車班次較不頻繁或沒有公車的夜間時段使用。不過別以為萬芳是個山裡偏僻的社區,搭公車到信義計畫區只要十幾分鐘,加上被森林與綠地環繞的環境,對於在市區工作想遠離塵囂的朋友來說絕對是個居住的好選擇。

備註:木柵線的興建緣由摘自前台北市交通局長濮大威的演講內容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red Lee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fred 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09
以這次的事件為例,發生中國以台灣鳳梨檢出「有害生物」為由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許多媒體又開始報導農民苦哈哈的新聞,實際上台灣鳳梨9成內銷,外銷只佔台灣1成,且幾乎外銷中國。
Thumbnail
2021/04/09
以這次的事件為例,發生中國以台灣鳳梨檢出「有害生物」為由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許多媒體又開始報導農民苦哈哈的新聞,實際上台灣鳳梨9成內銷,外銷只佔台灣1成,且幾乎外銷中國。
Thumbnail
2021/01/25
『搭捷運的時候ep1』節目中提到的萬芳社區站,雖然運量敬陪末座,但這裡環境清幽,人口單純,在這個捷運路網上存在感很低的車站,究竟是怎麼樣的環境呢?是有什麼樣的理由才讓運量這麼低呢?
Thumbnail
2021/01/25
『搭捷運的時候ep1』節目中提到的萬芳社區站,雖然運量敬陪末座,但這裡環境清幽,人口單純,在這個捷運路網上存在感很低的車站,究竟是怎麼樣的環境呢?是有什麼樣的理由才讓運量這麼低呢?
Thumbnail
2021/01/04
這是兩個不甘寂寞的地理系友,將喜歡「搭捷運」和喜歡了解「在地特色」組合在一起的Podcast節目。你是否好奇每個捷運站背後的小秘密呢?跟著我們一起用地理實察的精神,體會捷運生活的Day and night       
Thumbnail
2021/01/04
這是兩個不甘寂寞的地理系友,將喜歡「搭捷運」和喜歡了解「在地特色」組合在一起的Podcast節目。你是否好奇每個捷運站背後的小秘密呢?跟著我們一起用地理實察的精神,體會捷運生活的Day and nigh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集集線是南投的唯一一條鐵道,在躲過了臺鐵支線的廢線潮後於2022年迎來通車百週年。說到集集線的沿線物產,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香蕉或是木材,不過百年前這條鐵道卻不是為了輸送沿線物產,而是輸送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的資材。這次旅行趁著蒐集紀念章的機會,我來到了集集線的終點站──車埕,來見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們。
Thumbnail
集集線是南投的唯一一條鐵道,在躲過了臺鐵支線的廢線潮後於2022年迎來通車百週年。說到集集線的沿線物產,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香蕉或是木材,不過百年前這條鐵道卻不是為了輸送沿線物產,而是輸送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的資材。這次旅行趁著蒐集紀念章的機會,我來到了集集線的終點站──車埕,來見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們。
Thumbnail
繁盛的過去隨著歲月的刻劃將逐漸被人們淡忘,但烙印的痕跡被遺留在城市的角落,等著你我去發掘
Thumbnail
繁盛的過去隨著歲月的刻劃將逐漸被人們淡忘,但烙印的痕跡被遺留在城市的角落,等著你我去發掘
Thumbnail
嗨!大家好久不見 大家是否有遇過下雨、上下班時間的塞車之苦呢?上一集主要是介紹在桃園各個規劃中或是在興建的捷運,而「北北基」的交通容量更是龐大,上下班往返的車潮更是容易塞車。 還有「12」條捷運與輕軌正在規劃中!未來的捷運路網圖會更密密麻麻,也就自然形成北北基生活圈! 我們就一一介紹吧! 最
Thumbnail
嗨!大家好久不見 大家是否有遇過下雨、上下班時間的塞車之苦呢?上一集主要是介紹在桃園各個規劃中或是在興建的捷運,而「北北基」的交通容量更是龐大,上下班往返的車潮更是容易塞車。 還有「12」條捷運與輕軌正在規劃中!未來的捷運路網圖會更密密麻麻,也就自然形成北北基生活圈! 我們就一一介紹吧! 最
Thumbnail
連接臺北車站到淡水的官設鐵道淡水線至今已通車超過120年!雖然這條傳統鐵道早在1988年停駛,但這條鐵道在轉生為捷運後仍是為臺北地區帶來了都市發展與擴張。120年的時光過去,臺北市耗費了近三十年讓境內鐵道深埋地底或是在城市天際上游走,究竟淡水線鐵道還有多少遺跡留存,就讓我們沿著舊線跡一探究竟!
Thumbnail
連接臺北車站到淡水的官設鐵道淡水線至今已通車超過120年!雖然這條傳統鐵道早在1988年停駛,但這條鐵道在轉生為捷運後仍是為臺北地區帶來了都市發展與擴張。120年的時光過去,臺北市耗費了近三十年讓境內鐵道深埋地底或是在城市天際上游走,究竟淡水線鐵道還有多少遺跡留存,就讓我們沿著舊線跡一探究竟!
Thumbnail
台灣從7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成長與人口往都會區集中,交通的問題開始浮現。為了解決都市道路擁擠的情況,以及改善大眾運輸的服務,政府首先於1986年通過了「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建設計畫」,並以此規劃經驗為藍本,陸續提出了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捷運系統規劃。
Thumbnail
台灣從7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成長與人口往都會區集中,交通的問題開始浮現。為了解決都市道路擁擠的情況,以及改善大眾運輸的服務,政府首先於1986年通過了「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建設計畫」,並以此規劃經驗為藍本,陸續提出了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捷運系統規劃。
Thumbnail
「西區門戶計畫」是柯文哲市政府訴求的主要政績,但是台北雙子星至今還沒有動工,其他大型都更案也都看不出進度。八年了,除了一開始拆掉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後來拆掉忠孝橋引道,西區門戶計畫到底還有哪些成果?本文帶你回顧「軸線翻轉」的過去,並展望下一個即將超級有感的八年。
Thumbnail
「西區門戶計畫」是柯文哲市政府訴求的主要政績,但是台北雙子星至今還沒有動工,其他大型都更案也都看不出進度。八年了,除了一開始拆掉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後來拆掉忠孝橋引道,西區門戶計畫到底還有哪些成果?本文帶你回顧「軸線翻轉」的過去,並展望下一個即將超級有感的八年。
Thumbnail
台北人在上班時,不時會坐到捷運淡水線,現在的台北捷運較為普及了,成為上班族的家常便飯。但在老人家的眼裡,不時還是會想到以前那條台鐵淡水線,現在,帶你來認識-台鐵淡水線。 淡水線 歷史簡介 戰後 最後一班 這條淡水線,不僅可以載客或是貨運,帶來了方便,也承載著許多台北人對淡水線的回憶。
Thumbnail
台北人在上班時,不時會坐到捷運淡水線,現在的台北捷運較為普及了,成為上班族的家常便飯。但在老人家的眼裡,不時還是會想到以前那條台鐵淡水線,現在,帶你來認識-台鐵淡水線。 淡水線 歷史簡介 戰後 最後一班 這條淡水線,不僅可以載客或是貨運,帶來了方便,也承載著許多台北人對淡水線的回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