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趨勢觀點-香港旅遊業的衝擊與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如此艱難的狀況下,依然要發揚「獅子山精神」

raw-image

要分析香港旅行社的生存困境

首先必須先從香港旅遊業(旅行社)及關鍵供應鏈的結構向大家介紹:

「香港旅遊市場」

狹義:

香港旅行社間數:截至2020年9月9日為止,議會共有 1,726家會員旅行社。

GDP產值: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約4.5%(2018年)

旅行社從業人員人數:約257,000人,佔全港就業人數6.6%

(截至2020年 9月 12日為止共有 15,587名持證領隊。)

(截至2020年 9月 12日為止共有 5,540名持證導遊。)

廣義:

根據【世界旅行及旅遊理事會】估計,香港旅遊業於2011年對香港經濟的直接及間接貢獻,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約15.2%。於香港從事旅遊業或相關工作人士逾463,000人,佔香港勞動人口約12.8%

市場規模:

【入境】

2018年訪港旅客人次:6514萬 / 平均停留3.1晚 / 人均消費6614港幣

2019年訪港旅客人次:5591萬 / 平均停留3.3晚 / 人均消費5818港幣

參考:截至2020年5月底,本港共有306間酒店,提供約 84 900間房間。

參考:中國市場2019佔入境訪港人次78.3%

【出境】

2019年港人出境人次:9,471萬人次

參考:(出境方式占比:陸路7,670萬、空路1,296萬、海陸504萬)

每年港人出境次數平均高達12.71次

raw-image

但這樣集中且旅遊業高度蓬勃發展的美妙市場

卻從2019年Q2後風雲變色

如今的香港旅遊業面臨的是窒息式的市場挑戰

raw-image

「挑戰」

挑戰1:沒生意 分行租金依然天價

香港本地的旅遊業者,大多為了方便旅客詢問,同時也增加品牌行銷宣傳,都會於熱鬧的區域設立分行,但從2019年第2季起,分行的業務就備受挑戰,由每週末的街道安全封鎖,密度不斷增加至每天晚上,且幾乎受衝擊的都是租金高昂的鬧區或是人口轉運的地鐵站、巴士站、觀光熱點,2020年第1季開始更加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分行業務從沒客人,轉變到了因為邊境封鎖的沒產品,旅行社業者的壓力可想而知,若假設單一分行有350呎的空間,以尖沙咀每月每平方呎1,018港元的租金來推估,業主就要負擔356,300港元,這還不含員工薪資、業主負擔等支出,在香港本地知名的旅行社動輒8~10間分行起步,甚至還有50間分行(門市)的業者,試問“空燒”能支持多久?

挑戰2:出入境政策性封鎖 本地遊無利可圖

入境身為國際旅遊的Top10城市,香港多年以來都享受著資優生的福利,或是簽證政策的多元化申請,讓香港持續多年都維持驚人的訪港旅遊人次成長,相關配套更是不斷增加,尤其是酒店房間數,多年來都是供不應求,更形成了”炒房”的特殊市場特性

出境又因為在海陸空的便利交通,且鄰近內地的區域特性,讓出境旅遊一直都是香港居民的假期首選,畢竟香港本地旅遊配套價格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設定給訪港旅客的水準,本地客根本不會也不願意消費,更多的是用相同的消費水平前往海外,更有獲得放鬆的效果

突然的邊境封鎖,讓745萬人只能選擇留在香港,同時也讓6000萬旅客人次無法訪港

這樣的市場急凍,問題不僅是在沒有客戶,更大的問題是「沒有產品」

客源一下從全球變成了:香港Only

產品也從全球變成了:香港Only

旅遊業者身為中間商,如何在供應商與旅客間,依然保持功能性?

挑戰3:本地防疫政策變化多端 產品開發困難

政府的政策也是隨著疫情的起伏而調整,不僅是香港從3月底持續發布的“限聚令”,讓團體旅遊的成本分攤的優勢再無期待可能性外,相關元件,例如:景點、餐飲、表演等,亦受到該法令影響而暫停。

挑戰4:業主願意撐! 但職員呢?

旅遊業,獎金(導遊領隊則是出差費、小費)佔從業人員收入相當大的比重,底薪大約只佔了整體收入的1/4,面對無可期待的其餘3/4收入,卻仍然要面對疫情前的支出水平,很多職員寧願放棄底薪及政府的保就業補助,進行疫情轉職,方向上多半以同為業務性質的保險業、仲介業,或是專業養成較快速的保全業、鐘點工,前提都是為了「活下去」。

raw-image

「建議」

建議1:龜息等待重光之日

留個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對於專業能力在香港外遊的旅行業者而言,轉型本地旅客本地遊,無論是產品採購成本,職員轉型門檻都比入境、本地遊旅行社來的高,就算是硬著頭皮將產品設計完成上架,獲利亦低,此一狀況下,不如就用最低營運規模,維持著牌照資質,等待重光。

建議2:加強資訊化建設及運用

「向著反方向走,空氣更加清新」

以往香港旅遊業一片榮景狀況下,高消費頻次、高週轉,對應提供高成本的地區型分行、實體TC人員服務在正常不過,也很少業者會對於企業電子商務系統建設感受到其急迫性,當然以往公司內部為了消化日常業務量,早就疲於奔命,根本無法抽身處理外加案件

如今業務多數暫停,令到原本就處於IT產業相對冷門的專業旅遊業IT人員更雪上加霜,但反向看,以往供不應求的專業旅遊業IT人員,是否會因此釋出至人才市場,令資訊整合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值得持續觀察

不僅上述的系統基礎建設成本有下降可能,數位行銷成本亦是值得持續觀察的重要數據

FB廣告的每千次瀏覽成本在2020/03來到了0.81美元,相較於近七個月的高點1.883美元,減少56%(數據參照「Socialbakers」 2020年4月發布全球報告)

巨型電商亞馬遜(Amazon)的數據亦指出,2020年Q1的廣告CPC成本相較於去年同期降低6%,其中又以競爭最為激烈的美妝、工具、辦公、戶外、電子類降低超過兩位數最為明顯

raw-image
「疫情下持續給予希望,才能讓企業有撐下去的勇氣,旅遊業亦是重要的基礎建設」
「旅行社解困大聯盟召集人姚柏良」2020/10/16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雖然目前香港只與新加坡建立「旅遊氣泡」,且當地非港人外遊熱點,每年訪港新加坡旅客也不算多,短期內對業界的實際幫助不大,但意義重大,希望與新加坡先試先行「旅遊氣泡」,有助擴展至更多地方包括內地及澳門,以及加速健康碼落實,拯救旅遊業。(引用香港文匯報2020/10/16採訪觀看原文)

期許,「香港」作為國際級的樞紐城市,依然可以持續發揮其中轉的優勢,在疫情中,走出首波

巴菲特說:「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展現貪婪」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不要浪費每一場危機」

香港!加油~~~

raw-image

▲ 王東陽 ToyoWang

超過10年通運、旅行、電商平台的從業與創業經驗,曾任雄獅旅遊華南區經理、雄獅旅遊香港站主管、天旅旅行社總經理、瘋狂賣客旅遊營運長、KKday 策略顧問、長川資訊(德商Peakwork)⾸席顧問。擅長旅遊業產業趨勢分析、資訊科技應⽤、營運管理、產品設計包裝、⾏銷業務商拓等領域。

閱畢收藏就是爽:

感謝你的閱讀,請給我一些掌聲吧!請點擊收藏+愛心,用熱情來提高人生幸運值,用力按下去吧。你的支持會讓我更想創作~同時歡迎「Follow」我,以及將你的感想在留言區與我互動,讓我們有更多交流的機會。當然如果您願意“贊助”,我也將用於邀請更多優秀的“產業專業人士”一起互動採訪,讓文章品質更精彩!!

關於為什麼我要寫下去:

我堅信文字的力量,讓人傳達思想、知識、經驗透過寫作分享
激起讀者對於知識的渴望,對於思考的動力
並且透過此版與大家分享、討論、共學歡迎留言與我一起討論各種議題,無論你是支持或是反對,都歡迎你在留言版說出你的想法一起想、一起做、一起成功往成功的道路上~有我陪你一起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遊浪人-ToyoWang的沙龍
9會員
34內容數
首先~感謝你點擊進來了解~ 【旅遊業趨勢觀察】是一個提供屬於我從旅遊業管理顧問的角度,多元資訊累積後的觀察見解,用”主觀”的說法,分析旅遊業發展趨勢及過程中可能衍伸的有趣議題,歡迎本身經營旅遊業、身處旅遊業、或對旅遊業有興趣、愛旅遊,就算存粹想要多了解一點有趣的行業內資訊的您,都歡迎加入我們的討論!
2021/01/18
此時進場相對成本低 就看你敢不敢 回顧2020年,對旅遊業來說是沒有人經歷過的戰爭 以往的SARS所累積的經驗,只能對應短時間的攻堅戰.....
Thumbnail
2021/01/18
此時進場相對成本低 就看你敢不敢 回顧2020年,對旅遊業來說是沒有人經歷過的戰爭 以往的SARS所累積的經驗,只能對應短時間的攻堅戰.....
Thumbnail
2020/11/26
旅遊業屬高度“人為”決定成敗的產業! 產品的前置作業從行程設計、供應商談判、計算成本、預留席位、素材編輯、上架銷售、預定服務、出團服務、意見反饋,一路走來都是靠“人”.......
Thumbnail
2020/11/26
旅遊業屬高度“人為”決定成敗的產業! 產品的前置作業從行程設計、供應商談判、計算成本、預留席位、素材編輯、上架銷售、預定服務、出團服務、意見反饋,一路走來都是靠“人”.......
Thumbnail
2020/09/11
支持整個旅遊產業只靠國旅?那就要盡快把國旅元件有效率整編,市場有多大?2018年 台灣人出境人次高達1664萬......
Thumbnail
2020/09/11
支持整個旅遊產業只靠國旅?那就要盡快把國旅元件有效率整編,市場有多大?2018年 台灣人出境人次高達1664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既然要回答這類問題,乾脆就把相關產業的看法答完,系列文章預計會有三篇,第一篇是旅行社,第二篇是航空股,第三篇則是飯店業&餐飲業。 按目前的新聞風向,最重要的台灣本身以及日本,都有可能在10月解封,即便有延遲,應該不至於拖過今年第四季。 以下是關於旅行社的看法:
Thumbnail
既然要回答這類問題,乾脆就把相關產業的看法答完,系列文章預計會有三篇,第一篇是旅行社,第二篇是航空股,第三篇則是飯店業&餐飲業。 按目前的新聞風向,最重要的台灣本身以及日本,都有可能在10月解封,即便有延遲,應該不至於拖過今年第四季。 以下是關於旅行社的看法:
Thumbnail
7月15日提早上路的國旅每房每晚1,300的補助,就像豔陽一樣各地均滿房,一掃疫情期間的空虛寂寞。不過隨著人潮擠滿各地,相對應的問題也開始出現,比如: 7/23「太熱遊客湧入小琉球 萬人登島遊客租無機車苦等2hrs」 7/24「遊客湧進致送水量不足 小琉球首次執行分區供水」 = = =
Thumbnail
7月15日提早上路的國旅每房每晚1,300的補助,就像豔陽一樣各地均滿房,一掃疫情期間的空虛寂寞。不過隨著人潮擠滿各地,相對應的問題也開始出現,比如: 7/23「太熱遊客湧入小琉球 萬人登島遊客租無機車苦等2hrs」 7/24「遊客湧進致送水量不足 小琉球首次執行分區供水」 = = =
Thumbnail
最近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了,放寬到3+4之後,真的相對人性許多,雖然跟其他國家比較起來還是有點麻煩,但比起要待在家裡一周,真的是好很多了。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旅遊業,如果大家有在看各種自媒體的話,應該會發現許多人都紛紛出國遊玩了,最直覺的反應一定是旅遊業的復甦,還有整體帶動的旅遊商機拉! 結論 航空
Thumbnail
最近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了,放寬到3+4之後,真的相對人性許多,雖然跟其他國家比較起來還是有點麻煩,但比起要待在家裡一周,真的是好很多了。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旅遊業,如果大家有在看各種自媒體的話,應該會發現許多人都紛紛出國遊玩了,最直覺的反應一定是旅遊業的復甦,還有整體帶動的旅遊商機拉! 結論 航空
Thumbnail
隨著全台三級警戒,旅行業的來客數也被校正回歸到零。 這次的紓困4.0應該獨厚旅行業嗎? 旅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隨著全台三級警戒,旅行業的來客數也被校正回歸到零。 這次的紓困4.0應該獨厚旅行業嗎? 旅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此時進場相對成本低 就看你敢不敢 回顧2020年,對旅遊業來說是沒有人經歷過的戰爭 以往的SARS所累積的經驗,只能對應短時間的攻堅戰.....
Thumbnail
此時進場相對成本低 就看你敢不敢 回顧2020年,對旅遊業來說是沒有人經歷過的戰爭 以往的SARS所累積的經驗,只能對應短時間的攻堅戰.....
Thumbnail
分析香港旅行社的生存困境,首先必須先從香港旅遊業(旅行社)及關鍵供應鏈的結構向大家介紹......
Thumbnail
分析香港旅行社的生存困境,首先必須先從香港旅遊業(旅行社)及關鍵供應鏈的結構向大家介紹......
Thumbnail
支持整個旅遊產業只靠國旅?那就要盡快把國旅元件有效率整編,市場有多大?2018年 台灣人出境人次高達1664萬......
Thumbnail
支持整個旅遊產業只靠國旅?那就要盡快把國旅元件有效率整編,市場有多大?2018年 台灣人出境人次高達1664萬......
Thumbnail
跨國連鎖品牌首當其衝 如何快速反應、組織整編、霧中逆襲 今年酒店業本來瀰漫的一股整併的味道,傳聞一直沒停過 在萬豪(Marriott International)與喜達屋(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合併以後,強強聯手一直都是酒店業的主旋律
Thumbnail
跨國連鎖品牌首當其衝 如何快速反應、組織整編、霧中逆襲 今年酒店業本來瀰漫的一股整併的味道,傳聞一直沒停過 在萬豪(Marriott International)與喜達屋(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合併以後,強強聯手一直都是酒店業的主旋律
Thumbnail
2020下半年,台灣旅行社整體市場限縮 資源壟斷的戰爭 現金為王【戰場上比的是信心更是實力】,公開發行的各家旅行社分別在2020年8月初公告財報,2020年7月的營收部份,第一名雄獅1.99億元奪冠........
Thumbnail
2020下半年,台灣旅行社整體市場限縮 資源壟斷的戰爭 現金為王【戰場上比的是信心更是實力】,公開發行的各家旅行社分別在2020年8月初公告財報,2020年7月的營收部份,第一名雄獅1.99億元奪冠........
Thumbnail
如何提升國旅的品質和旅行業競爭力 📝《先來劃重點》 👉旅遊業者雜亂重工開發困擾 👉當所有人都在經營國內旅遊 👉國旅復甦但操作流程處在工人智慧? 👉旅行社開發成本及重工困擾 👉數位轉型才是根本解決問題之道
Thumbnail
如何提升國旅的品質和旅行業競爭力 📝《先來劃重點》 👉旅遊業者雜亂重工開發困擾 👉當所有人都在經營國內旅遊 👉國旅復甦但操作流程處在工人智慧? 👉旅行社開發成本及重工困擾 👉數位轉型才是根本解決問題之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