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趨勢觀點-香港旅遊業的衝擊與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此艱難的狀況下,依然要發揚「獅子山精神」
要分析香港旅行社的生存困境
首先必須先從香港旅遊業(旅行社)及關鍵供應鏈的結構向大家介紹:

「香港旅遊市場」

狹義:
香港旅行社間數:截至2020年9月9日為止,議會共有 1,726家會員旅行社。
GDP產值: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約4.5%(2018年)
旅行社從業人員人數:約257,000人,佔全港就業人數6.6%
(截至2020年 9月 12日為止共有 15,587名持證領隊。)
(截至2020年 9月 12日為止共有 5,540名持證導遊。)
廣義:
根據【世界旅行及旅遊理事會】估計,香港旅遊業於2011年對香港經濟的直接及間接貢獻,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約15.2%。於香港從事旅遊業或相關工作人士逾463,000人,佔香港勞動人口約12.8%
市場規模:
【入境】
2018年訪港旅客人次:6514萬 / 平均停留3.1晚 / 人均消費6614港幣
2019年訪港旅客人次:5591萬 / 平均停留3.3晚 / 人均消費5818港幣
參考:截至2020年5月底,本港共有306間酒店,提供約 84 900間房間。
參考:中國市場2019佔入境訪港人次78.3%
【出境】
2019年港人出境人次:9,471萬人次
參考:(出境方式占比:陸路7,670萬、空路1,296萬、海陸504萬)
每年港人出境次數平均高達12.71次

但這樣集中且旅遊業高度蓬勃發展的美妙市場

卻從2019年Q2後風雲變色

如今的香港旅遊業面臨的是窒息式的市場挑戰

「挑戰」

挑戰1:沒生意 分行租金依然天價
香港本地的旅遊業者,大多為了方便旅客詢問,同時也增加品牌行銷宣傳,都會於熱鬧的區域設立分行,但從2019年第2季起,分行的業務就備受挑戰,由每週末的街道安全封鎖,密度不斷增加至每天晚上,且幾乎受衝擊的都是租金高昂的鬧區或是人口轉運的地鐵站、巴士站、觀光熱點,2020年第1季開始更加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分行業務從沒客人,轉變到了因為邊境封鎖的沒產品,旅行社業者的壓力可想而知,若假設單一分行有350呎的空間,以尖沙咀每月每平方呎1,018港元的租金來推估,業主就要負擔356,300港元,這還不含員工薪資、業主負擔等支出,在香港本地知名的旅行社動輒8~10間分行起步,甚至還有50間分行(門市)的業者,試問“空燒”能支持多久?
挑戰2:出入境政策性封鎖 本地遊無利可圖
入境身為國際旅遊的Top10城市,香港多年以來都享受著資優生的福利,或是簽證政策的多元化申請,讓香港持續多年都維持驚人的訪港旅遊人次成長,相關配套更是不斷增加,尤其是酒店房間數,多年來都是供不應求,更形成了”炒房”的特殊市場特性
出境又因為在海陸空的便利交通,且鄰近內地的區域特性,讓出境旅遊一直都是香港居民的假期首選,畢竟香港本地旅遊配套價格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設定給訪港旅客的水準,本地客根本不會也不願意消費,更多的是用相同的消費水平前往海外,更有獲得放鬆的效果
突然的邊境封鎖,讓745萬人只能選擇留在香港,同時也讓6000萬旅客人次無法訪港
這樣的市場急凍,問題不僅是在沒有客戶,更大的問題是「沒有產品」
客源一下從全球變成了:香港Only
產品也從全球變成了:香港Only
旅遊業者身為中間商,如何在供應商與旅客間,依然保持功能性?
挑戰3:本地防疫政策變化多端 產品開發困難
政府的政策也是隨著疫情的起伏而調整,不僅是香港從3月底持續發布的“限聚令”,讓團體旅遊的成本分攤的優勢再無期待可能性外,相關元件,例如:景點、餐飲、表演等,亦受到該法令影響而暫停。
挑戰4:業主願意撐! 但職員呢?
旅遊業,獎金(導遊領隊則是出差費、小費)佔從業人員收入相當大的比重,底薪大約只佔了整體收入的1/4,面對無可期待的其餘3/4收入,卻仍然要面對疫情前的支出水平,很多職員寧願放棄底薪及政府的保就業補助,進行疫情轉職,方向上多半以同為業務性質的保險業、仲介業,或是專業養成較快速的保全業、鐘點工,前提都是為了「活下去」。

「建議」

建議1:龜息等待重光之日
留個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對於專業能力在香港外遊的旅行業者而言,轉型本地旅客本地遊,無論是產品採購成本,職員轉型門檻都比入境、本地遊旅行社來的高,就算是硬著頭皮將產品設計完成上架,獲利亦低,此一狀況下,不如就用最低營運規模,維持著牌照資質,等待重光。
建議2:加強資訊化建設及運用
「向著反方向走,空氣更加清新」
以往香港旅遊業一片榮景狀況下,高消費頻次、高週轉,對應提供高成本的地區型分行、實體TC人員服務在正常不過,也很少業者會對於企業電子商務系統建設感受到其急迫性,當然以往公司內部為了消化日常業務量,早就疲於奔命,根本無法抽身處理外加案件
如今業務多數暫停,令到原本就處於IT產業相對冷門的專業旅遊業IT人員更雪上加霜,但反向看,以往供不應求的專業旅遊業IT人員,是否會因此釋出至人才市場,令資訊整合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值得持續觀察
不僅上述的系統基礎建設成本有下降可能,數位行銷成本亦是值得持續觀察的重要數據
FB廣告的每千次瀏覽成本在2020/03來到了0.81美元,相較於近七個月的高點1.883美元,減少56%(數據參照「Socialbakers」 2020年4月發布全球報告)
巨型電商亞馬遜(Amazon)的數據亦指出,2020年Q1的廣告CPC成本相較於去年同期降低6%,其中又以競爭最為激烈的美妝、工具、辦公、戶外、電子類降低超過兩位數最為明顯
「疫情下持續給予希望,才能讓企業有撐下去的勇氣,旅遊業亦是重要的基礎建設」
「旅行社解困大聯盟召集人姚柏良」2020/10/16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雖然目前香港只與新加坡建立「旅遊氣泡」,且當地非港人外遊熱點,每年訪港新加坡旅客也不算多,短期內對業界的實際幫助不大,但意義重大,希望與新加坡先試先行「旅遊氣泡」,有助擴展至更多地方包括內地及澳門,以及加速健康碼落實,拯救旅遊業。(引用香港文匯報2020/10/16採訪觀看原文)
期許,「香港」作為國際級的樞紐城市,依然可以持續發揮其中轉的優勢,在疫情中,走出首波
巴菲特說:「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展現貪婪」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不要浪費每一場危機」
香港!加油~~~
▲ 王東陽 ToyoWang
超過10年通運、旅行、電商平台的從業與創業經驗,曾任雄獅旅遊華南區經理、雄獅旅遊香港站主管、天旅旅行社總經理、瘋狂賣客旅遊營運長、KKday 策略顧問、長川資訊(德商Peakwork)⾸席顧問。擅長旅遊業產業趨勢分析、資訊科技應⽤、營運管理、產品設計包裝、⾏銷業務商拓等領域。

閱畢收藏就是爽:

感謝你的閱讀,請給我一些掌聲吧!請點擊收藏+愛心,用熱情來提高人生幸運值,用力按下去吧。你的支持會讓我更想創作~同時歡迎「Follow」我,以及將你的感想在留言區與我互動,讓我們有更多交流的機會。當然如果您願意“贊助”,我也將用於邀請更多優秀的“產業專業人士”一起互動採訪,讓文章品質更精彩!!

關於為什麼我要寫下去:

我堅信文字的力量,讓人傳達思想、知識、經驗透過寫作分享
激起讀者對於知識的渴望,對於思考的動力
並且透過此版與大家分享、討論、共學歡迎留言與我一起討論各種議題,無論你是支持或是反對,都歡迎你在留言版說出你的想法一起想、一起做、一起成功往成功的道路上~有我陪你一起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首先~感謝你點擊進來了解~ 【旅遊業趨勢觀察】是一個提供屬於我從旅遊業管理顧問的角度,多元資訊累積後的觀察見解,用”主觀”的說法,分析旅遊業發展趨勢及過程中可能衍伸的有趣議題,歡迎本身經營旅遊業、身處旅遊業、或對旅遊業有興趣、愛旅遊,就算存粹想要多了解一點有趣的行業內資訊的您,都歡迎加入我們的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支持整個旅遊產業只靠國旅?那就要盡快把國旅元件有效率整編,市場有多大?2018年 台灣人出境人次高達1664萬......
提高戰略思維-利用”世界第一”的名號-儘早且主動佈局走出困境 “台灣 — 防疫資優生”......
補貼政策帶給旅遊業短期的強心針~但長期呢? 自從無法出境旅遊以後,旅遊業的大餅瞬間變成了小餅,哀嚎聲變成了常態....
跨國連鎖品牌首當其衝 如何快速反應、組織整編、霧中逆襲 今年酒店業本來瀰漫的一股整併的味道,傳聞一直沒停過 在萬豪(Marriott International)與喜達屋(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合併以後,強強聯手一直都是酒店業的主旋律
跨國連鎖品牌首當其衝 如何快速反應、組織整編、霧中逆襲 對應產品調整人力組織及職能 市場需要專業的團隊支持空間維運、服務品質、就連餐飲.....
2020下半年,台灣旅行社整體市場限縮 資源壟斷的戰爭 現金為王【戰場上比的是信心更是實力】,公開發行的各家旅行社分別在2020年8月初公告財報,2020年7月的營收部份,第一名雄獅1.99億元奪冠........
支持整個旅遊產業只靠國旅?那就要盡快把國旅元件有效率整編,市場有多大?2018年 台灣人出境人次高達1664萬......
提高戰略思維-利用”世界第一”的名號-儘早且主動佈局走出困境 “台灣 — 防疫資優生”......
補貼政策帶給旅遊業短期的強心針~但長期呢? 自從無法出境旅遊以後,旅遊業的大餅瞬間變成了小餅,哀嚎聲變成了常態....
跨國連鎖品牌首當其衝 如何快速反應、組織整編、霧中逆襲 今年酒店業本來瀰漫的一股整併的味道,傳聞一直沒停過 在萬豪(Marriott International)與喜達屋(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合併以後,強強聯手一直都是酒店業的主旋律
跨國連鎖品牌首當其衝 如何快速反應、組織整編、霧中逆襲 對應產品調整人力組織及職能 市場需要專業的團隊支持空間維運、服務品質、就連餐飲.....
2020下半年,台灣旅行社整體市場限縮 資源壟斷的戰爭 現金為王【戰場上比的是信心更是實力】,公開發行的各家旅行社分別在2020年8月初公告財報,2020年7月的營收部份,第一名雄獅1.99億元奪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到日本遊玩的國際觀光旅客多到進出關都是種煎熬,背後支撐起龐大數字的國家當然包含台灣,於是我上中華民國統計網來看看部分數據... 以113年3月的月統計來看 {國人出國人次132萬,超過9成集中在亞洲(先前最高158萬)} > {來台旅客人次81萬(先前最高114萬)},大約為1.6倍 國人
Thumbnail
日本近年不論是旅客入境人數、樓價,還是通脹率均是出乎意料地高企,加上多間日企均工會爭取加薪要求,市場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將達到5%甚至更高。若近年投資日本樓市,在過去3年可避開香港樓市跌幅,亦避開了歐美市場的大幅加息。加上日本市場租金收益穩定,樓價遂逐步向上。
Thumbnail
旅遊持續熱絡,113年第1季住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 113年第1季旅館業市場熱絡,整體住客人次約為1,697萬人次,較112年同期增加約35萬人次。另外,113年第1季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之旅館業整體客房住用率為46%,以個別縣市觀之,以臺北市60.5%居冠,新北市及臺南市位居第二及第三,分
Thumbnail
香港居民前往深圳等內地城市消費觀光的趨勢持續增加。這一現象源於出入境限制解除、性價比和匯率優勢以及各種新興品牌的吸引力。港人北上消費不僅影響了兩地經濟和文化交流,也給兩地商家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
2023年2月15日 中央社 記者余曉涵台北15日電 交通部觀光局公布民國111年觀光旅館營運統計資料,去年觀光旅館平均住用率為48.06%,為史上第4低,但客房每晚均價漲到新台幣4195元,創下歷史新高。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衝擊台灣觀光產業,但台灣旅館房價仍創下歷史新
Thumbnail
2024年3月11日 交通部觀光署 一、國旅住客人次提升,已超越疫情前水準 112年旅宿業整體住客人次約為7,983.3萬人次,較111年國境尚未開放時的6,534.4萬人次增加約1,448.9萬人次(成長22.17%),較108年疫情前的住客人次7,981.2萬人次,增加約2萬人次(成長0.0
Thumbnail
文、圖/台灣微告   日商台灣微告旗下日本流行情報網站 Japaholic 公布《日本旅遊調查大公開》發現台灣人在疫情解封後赴日遊玩習慣已有所不同。根據日本觀光廳於 2023 年的統計發現,去年台灣旅日人數暴增近 8,000 倍,人數高達 420 萬人,成長率是全球之冠,旅日成本低再加
Thumbnail
最近年代旅遊和某網紅參加歐洲旅行團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身為一個旅遊從業人員和學術研究者的雙重角度來看,其實頗有感慨;先說結論,當然,年代旅遊的事件結論和品保協會一樣,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另外一件事情,則是領隊的責任比較大。
Thumbnail
近年來,大陸地區的旅遊業蓬勃發展,吸引了眾多遊客的關注。這場旅遊熱潮不僅對當地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帶動了對人才的需求。本文將聚焦探討大陸旅遊業的發展對台灣人才的吸引力,以及相應的台胞證相關規定。 1. 大陸旅遊業的快速擴張 大陸地區的旅遊業近年來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包括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現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到日本遊玩的國際觀光旅客多到進出關都是種煎熬,背後支撐起龐大數字的國家當然包含台灣,於是我上中華民國統計網來看看部分數據... 以113年3月的月統計來看 {國人出國人次132萬,超過9成集中在亞洲(先前最高158萬)} > {來台旅客人次81萬(先前最高114萬)},大約為1.6倍 國人
Thumbnail
日本近年不論是旅客入境人數、樓價,還是通脹率均是出乎意料地高企,加上多間日企均工會爭取加薪要求,市場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將達到5%甚至更高。若近年投資日本樓市,在過去3年可避開香港樓市跌幅,亦避開了歐美市場的大幅加息。加上日本市場租金收益穩定,樓價遂逐步向上。
Thumbnail
旅遊持續熱絡,113年第1季住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 113年第1季旅館業市場熱絡,整體住客人次約為1,697萬人次,較112年同期增加約35萬人次。另外,113年第1季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之旅館業整體客房住用率為46%,以個別縣市觀之,以臺北市60.5%居冠,新北市及臺南市位居第二及第三,分
Thumbnail
香港居民前往深圳等內地城市消費觀光的趨勢持續增加。這一現象源於出入境限制解除、性價比和匯率優勢以及各種新興品牌的吸引力。港人北上消費不僅影響了兩地經濟和文化交流,也給兩地商家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
2023年2月15日 中央社 記者余曉涵台北15日電 交通部觀光局公布民國111年觀光旅館營運統計資料,去年觀光旅館平均住用率為48.06%,為史上第4低,但客房每晚均價漲到新台幣4195元,創下歷史新高。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衝擊台灣觀光產業,但台灣旅館房價仍創下歷史新
Thumbnail
2024年3月11日 交通部觀光署 一、國旅住客人次提升,已超越疫情前水準 112年旅宿業整體住客人次約為7,983.3萬人次,較111年國境尚未開放時的6,534.4萬人次增加約1,448.9萬人次(成長22.17%),較108年疫情前的住客人次7,981.2萬人次,增加約2萬人次(成長0.0
Thumbnail
文、圖/台灣微告   日商台灣微告旗下日本流行情報網站 Japaholic 公布《日本旅遊調查大公開》發現台灣人在疫情解封後赴日遊玩習慣已有所不同。根據日本觀光廳於 2023 年的統計發現,去年台灣旅日人數暴增近 8,000 倍,人數高達 420 萬人,成長率是全球之冠,旅日成本低再加
Thumbnail
最近年代旅遊和某網紅參加歐洲旅行團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身為一個旅遊從業人員和學術研究者的雙重角度來看,其實頗有感慨;先說結論,當然,年代旅遊的事件結論和品保協會一樣,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另外一件事情,則是領隊的責任比較大。
Thumbnail
近年來,大陸地區的旅遊業蓬勃發展,吸引了眾多遊客的關注。這場旅遊熱潮不僅對當地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帶動了對人才的需求。本文將聚焦探討大陸旅遊業的發展對台灣人才的吸引力,以及相應的台胞證相關規定。 1. 大陸旅遊業的快速擴張 大陸地區的旅遊業近年來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包括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