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01/26電子報:移工大缺工

newsletter 01/26 on South-East Asian migrant workers short
請大家多多支持鼓勵還有訂閱我的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晚上好!星期二,希望大家都有度過平靜的一天。今天早上起了個大早,因為要參加學校的一個大綱的報告,這樣的安排是讓研究生開始著手研究資料收集或資料分析之前的,一次規劃的大確認;我感覺最受益的是,委員師長們的相關建議,討論的內容讓我又再一次的把一項研究的過程也再走過了一遍;更也感念即便追蹤性調查的資料,相對於初級資料收集研究方法,還是有其缺陷更需要全面性的來審視所得到的資料以及用途為何。也很恭喜這一位非常勤勞的學妹,功力大增,也順利通過,可以放心的走到下一個階段。
photo credit to http://bit.ly/36fsrTv
photo credit to http://bit.ly/36fsrTv
滿意快訊:自從我利用Firstory創建了the GG show的Podcast頻道 (也上傳了第一集的異國戀podcast),這一個podcast-host平台,已經幫我上傳到其他的podcast平台-目前成功的有,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KKBoxFirstory;平台還在協助處理上傳的其他地方:Google Podcast,SoundOn;這hosting的能力實在是太令人稱讚了!當然,我最原始會上傳的地方,是這個電子報平台Substack的Podcast
我想要說說這一兩個週末發生的事情,我去搭乘了台北加碼go送的 雙層巴士 (Taipei Sightseeing Bus) 的tour,之前去了Don Don Donki 日本來的唐吉軻德大賣場,利用清晨破曉的時間,去走了一輪,我只能夠說我的祖國日本的擺架還有成列方式,就是有一種情熱大陸的感覺,一下子就讓人活血滿滿,但是人潮之多,我還是很怕的以最快的速度從三樓穿過了二樓,走出了一樓;唯一停留比較久的,應該就是二樓的生鮮食品區吧!雖然很多想要一買一試,但是我還是先照相了起來,就離開了。結果呢?我一點東西都沒有買,倒是買了一杯7-11的中杯熱美式,我就出發去坐觀光巴士了;巴士分為兩條路線,一條到故宮 (藍線),一條到台北101 (紅線),這次我先做了藍線,到終站之後,迴轉到士林官邸下車;這一路上是台北不同的視野,從不一樣的一個高度;通常,不是在地下 (捷運),即使回到地上 (平面),也是被壓在高樓大廈,或者是騎樓之下;這將近3-4公尺的高度,開放的車頂二樓,確實有不一樣的風味,即使陽光豔麗,但車動的吹風,還是很有一種:追逐風,追逐太陽,在人生的大道周華健的港覺。
新聞快訊:滿18歲全民流感疫苗開打,快!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了一億人!
而即便是這樣美好的經驗,發生在我身上,只要我一投入的開心,就會出錯;果然,百試不爽,我後來要離開的時候,心中想著趕快把照片上傳分享,然後就這樣站在路邊,很隨意的就把照片圈了圈送了出去;結果,我愚蠢到兩個鄰近的群組 (一上一下),我就點了錯誤的那一個,然後把所有私人的照片 (我應該慶幸沒有裸照嗎?就像是說我傳錯的那位朋友說:very very wrong) 都傳了進去;我過了幾秒鐘發現了不對,先按了取消,再按了收回,然後點了刪除;但是系統就是如此的抓到痛點之後,就差錯連連 (不給我有一點餘地);我果真是愚蠢到了極點,照片全都出去了,然後因為我刪除了,所以我更無法繼續取消或收回;我實在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我只能夠退出群組,以示負責。我相信,我的人生,應該就是一開心就會出錯吧!

了概 [Podcast]-依賴東南亞移工的產業大缺工
我認為這一篇Podcast,把所有由外引請進入移工的問題、困境,基本上都大致的羅列了出來;也是很重要的一份參考資料,規劃未來的the GG show的第三集 (今年三月);還包含更多最新的更新和各國的狀況,如印尼的零付出 (付費) 的政策 (目前暫緩)。也邀請大家撥出短短的不到20分鐘,來先瞭解移工問題的概貌。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或次議題,想要納入討論,也請你能夠給我們建議!而也謝謝之前的一位朋友給我的建議和討論,這其中其實有很多幽密細微的地方是可以討論的,即便觸及合法與非法;當然移工逃跑這件事情,應該要完整的一條龍的討論,不僅是雇主,更包含了仲介;但法律是否對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偏向呢?再者,這其中是否有沒被完整被聽見的聲音呢?我還聽過其實有仲介的角色還有再仲介逃跑移工工作的檯面下的事情,那我又想要問了,在怎樣的角度-我們會說這是好的、這是對的,或這是非法的,這是不正確的呢?似乎從不同的角度,都有可待商確的地方。

不斷回鍋的大型音樂劇
我其實對於這樣的現象,一點都不欣賞就是了;聽說鐘樓怪人又要來了,去年是歌劇魅影是嗎?還有嗎?獅子王芝加哥阿拉丁?在我短暫的人生中,從高中還是大學開始,幾乎每一年或每幾年開始有美國百老匯或英國大型音樂劇的來台演出,怎樣都是一生絕對不能夠錯過,又怎樣又是如果能夠再一次一定要再看一次的,這一類的看起來很大,場地設備又不見得一定能夠配合得上,但就是不停的那些人那些歌,好像就聽不膩的感覺。我倒是覺得好膩,好煩,然後又更是屢屢高貴不可攀。這個幻想讓我感覺看到,其實音樂劇百老匯還真的是在台灣,數十年如一日,不變。我一直以為回味經典沒有問題,但是否有全球巡迴到不能夠再巡迴那樣?我知道只有大劇團大製作才跑的了也才跑得出來,但相反的-不就是要中小型製作還有中小型劇團,才跑得更靈活嗎?與其重複經典,我反倒是更支持新劇碼的創作,就算是需要轉譯的引進,我認為起碼也讓人知道音樂劇不僅只是那幾座大山而已;如果你也可以,也請支持台灣本土培植的音樂劇作,雖然小,但各種的創意以及創新,更增添了不少的層次,也讓音樂劇的發展更能夠有活力往前進。

逃過「疫」劫之後呢?疫情時代下台北國際書展的真正挑戰
今天是2021台北國際書展的開展第一天 (原本的開幕日),這一篇文章很大一部分的篇幅非常的到我的共鳴;首先我的觀察就是,即使在去年停辦的狀況之下,疫情絕對是跟著時間軸走,但在有前一年的停辦的狀況之下,今天是大家都太過樂觀,還是真的有可能一點Plan BCD都沒有想過呢?我知道出版業一年一度的盛事,大家都引領期待,但看到許多書局還有出版社仍然在宣布取消之際,還是一陣的呼天搶地,當然文化人們的抒發是極度節制的;而我想要講一個那就是,每一年跟在台北國際書展之後的台北國際動漫節,去年也沒有停辦但書展停了,今年更是在書展停辦之後他還是沒有停,我認真想要請教主辦單位,到底評估的標準還有準則在哪裡,怎會有兩個不一樣的結果,然後延續到了第二年;是國際動漫節,與眾不同嗎?是阿宅戰勝了書呆子們嗎?文末筆者也向我們提出了質問,是否我們需要一年一度的大拜拜一次,然後就此當作出版界一整年會風調雨順,平安無事;聚眾的效應,是會帶來短暫的影響和吸引,我知道出版界,特別是獨立書局,更期待這一年一次的強心針,或補藥-可以繼續支持他們這一年,起碼是個幫助;但書展的目的是推廣閱讀,我以為朝聖式的商業販賣 (清倉,削價,折扣競爭等) 是可以停止了,但我認為沙龍式的書本發表或介紹,很需要有這個舞台的襯托,更甚者各種國際的新書引進與簽約等,也很需要在業內能夠促成更多的機會交流,只是這樣的時機,看起來只能夠轉到線上 (virtual),最起碼。
紀錄片推薦:Bevel Up - Drugs, Users and Outreach Nursing
其他有趣的東西,也一併分享給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