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闡明,我非常喜歡鬼滅之刃這一個系列(僅限動畫),事實上,在鬼滅之刃之前,我有相當一段長的時間沒看動畫了,但鬼滅之刃完全打破了這個紀錄,我幾乎在一天之內就將所有整季追完,因此,我其實非常期待無線列車這一部劇場版。然而,儘管這部電影延續了動畫的精采打鬥與「些許的」動人感情戲,整部電影仍然有相當大的問題。
首先,我必須說,我是以電影本身下去看無線列車篇,而不是篇幅較長的角度來看,因此,第一個大問題也就昭然若揭,那就是:無線列車篇本身的結構與篇幅根本撐不起一部電影!
無線列車篇充其量只能當作一個承先啟後的章節,放到電影裡,就顯得沒頭沒尾。角色的動機呢?上弦之鬼為什麼在那裏?所以炭治郎的呼吸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無線列車只提出了問題,絲毫沒有要解決問題的意思。
何況在整部電影裡,幾乎沒有任何起承轉合,稍微鋪陳了之後就開始打打打。當然,你可以說,夢裡的經歷就是在給電影一些休息的節奏,但是,這有為整部電影帶來低潮與危機感嗎?沒有。夢裡的片就只是在給觀眾看一些觀眾已經知道的事,還有無腦的劇情。甚至,整部電影的低潮還在電影的最後。
第二個大問題,就出在反派身上。
整部電影裡一大段的時間,反派就只是站在火車頭,用一個非常浮誇的姿態對著觀眾說他的能力是甚麼、人的意識如何如何,甚至還有無慘老大多棒等等等諸如此類的解釋性對話……
我當然不是完全反對解釋性對話,但是這部電影的解釋性對話實在是太煩人而且太無聊了,可能有些人要問,那甚麼是好的解釋性對話?
由我來舉個例子,航海王是怎麼帶出惡魔果實這個設定的?
- 我們看到魯夫吃惡魔果實
- 艾斯拉了他的手
- 魯夫的手伸長了
這是航海王表現惡魔果實設定的方法,你發現了嗎?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在螢幕前向你說惡魔果實吃了如何如何,會變成旱鴨子會有特殊能力等等,總歸一句:「用說的不如用演的。」
「一個人向後跌跌撞撞踏了幾步,不小心撞倒了花瓶。」跟「一個人又驚訝又害怕。」哪個比較好,也不需要我說了吧?
就算是諾蘭的電影,也沒有這麼粗糙不經修飾的解釋性對話。
看完了前兩個問題,也許會有很多人喊冤,電影就只是從漫畫照本宣科拍而已啊!
這就來到第三個大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可以說是前兩個問題的根本,同時也是一雙面刃,那就是: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粉絲向電影。
除了比漫畫更精彩的動作場面,整部電影與漫畫幾乎沒有任何不同,我想這也是為了討好更多漫畫與動畫粉而做的決定吧。畢竟電影的首要考量總是賣座。
然而,這個決定也衍伸出了上述的兩個問題,畢竟,漫畫與電影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媒介,在討好粉絲的過程,我想這部電影也失去了一個用好IP發展得更為精緻的淺力。
譬如,電影中段的夢境,如果能有一些實質退進角色成長或劇情進展的情節,而不是單純的無腦搞笑劇情,那樣就更完美了啊!
不過,會賣座也就證明了製作方的決定是對的,觀眾會喜歡,這部電影自然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只不過,從各個方面來看,這部劇場版對於角色的刻畫,實在是太直觀也太少了,幾乎沒有任何轉折的劇情,也讓電影更像是在看長一點連續劇的其中一集。
不過,我想也是因為它粉絲向,才會有那麼多鬼滅粉不斷吹捧吧。唉,不說了,我還是去看天竺鼠車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