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虎毒不》:從生活細節映照社會現象,恐怖片般的母職日常

更新於 2024/11/1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曾以《淪落人》(Still Human,2018)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導演獎的陳小娟,沉潛六年帶來新作《虎毒不》(2024),片名取自諺語「虎毒不食子」,意指再怎麼狠毒的老虎,都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蘊含母愛乃普天下皆然的預設。然而,創作者將片名斷在句中,除了營造類似歇後語般與觀者互動之感,話說到一半的懸宕,也是對約定成俗的價值觀提出質疑──「虎毒真的不食子嗎?」

如果中文片名是具備迂迴趣味的謎面,英文片名則是謎底,直白道出本片是「Montages of a Modern Motherhood」──一部「現代母親們的集錦」;《虎毒不》雖然聚焦於新手媽媽淑貞(談善言飾)努力平衡「成為母親」與「保有自我主體性」的私密生命經驗,全片充滿細膩、生活化的日常細節,卻能從中看到陳小娟以小見大的野心,試圖從劇情加諸在主角身上的種種困境,映照出整個世代底下,特定階級及年紀的母親們會遇到的問題,淑貞彷彿是她們的濃縮版本,而片尾題字「致所有選擇成為或不成為母親的女人」更清晰地道出此意。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一個女人,乘載著眾生相

各類影視作品時常歌頌母愛的偉大及無私,卻鮮少鉅細靡遺地描繪出「三頭六臂」都不夠用的艱辛母職現場。電影中淑貞是擁有多年烘焙經驗的糕點師,丈夫則是物流司機,丈夫做為家中唯一男丁,必須貫徹不遠離父母的承諾,讓淑貞與公婆同住。小家庭生活受到打擾,但也順道省了買房租房的經濟壓力,可即使如此,在物價高的繁忙香港,基於兩人之職業性質,仍需雙份收入才能將小孩養得較滋潤,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的分身乏術,是淑貞面臨的首要困境。

陳小娟藉淑貞反應出當代年輕媽媽反著科技走、回頭追求「自然生育」的風潮,她們想體驗自然產、親餵母乳,並減少醫療及加工食品對孩子成長的介入,其他電影例子如《女人碎片》(Pieces of a Woman,2020),即探討在家生產的風險及意外發生後的傷痛修復;《虎毒不》中,淑貞經歷六年嘗試才成功懷孕,吃下自然產又剖腹的「全餐」後,堅持擠母乳,不給孩子喝奶粉,為了安心,盡量讓自己人照顧孩子,而不考慮育嬰中心;因此她得看婆婆臉色、就近託她照顧,後期意見不合兩人鬧翻,另找保姆的精力及金錢損耗,也加重了淑貞養育孩子的難度。

再來,「不能輸在起跑點」的觀念,使孩子從出生那刻即開始比賽,社群媒體上的「曬孩」流量經濟,加上商人行銷育兒用品的推波助瀾,從嬰兒的身高體重,到何時學會翻身、爬行、說話,都變成家長拿來比較的依據,且一旦孩子出現「不如標準」的狀況,旁人便容易將矛頭只指向媽媽──是否懷孕時不夠注意身體?母乳是否不夠營養或量不足?是否沒有給予寶寶充足的愛與陪伴?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而逼仄的都市環境,窄小的居住空間,讓人與人之間沒有隱私,難以抓出舒適的距離,嬰兒哭啼聲穿透老舊薄牆,鄰居頻頻嫌棄抗議,具象化了淑貞心上承擔的閒言閒語,逼著她只能半夜抱孩子到戶外哄睡,在旁人見不到的地方喘一口氣,外界對她「不是好媽媽」的否定亦逐漸內化成自我質疑,這是淑貞遇到的次要困境。

最後,「成為母親是否代表被收編進父權體系?」則是淑貞內在遇到的最大困境,除了展現於不同場域的的重男輕女──婆家鼓勵淑貞辭職再生個兒子湊一對「好」,回娘家尋求喘息空間時,發現媽媽已被哥哥託付的兩小孩佔據──職場上的性別歧視,更是損人自信,不僅前雇主以男同事要養家,淑貞還有老公可以靠為由優先資遣她,當她到處找新頭路時,各老闆聽聞她育有幼嬰,紛紛不予錄取。

儘管淑貞做兼職麵包師傅的工作,只能拿到基本薪資,卻是她自我實現的方式,但當育兒問題迫在眉睫,丈夫和婆婆皆只以表面上的數字及「CP 值」來衡量,勸她別工作,在家當全職媽媽。身為開明的「現代新女性」,淑貞當然無法接受人生就這樣只為別人而活,除了誰的媽媽、誰的妻子之外,「我」又是誰?「我」又剩下什麼?

從外界評判到內在掙扎,《虎毒不》方方面面、裡裡外外地讓主角淑貞接受年輕職業母親可能遭逢的困境,一個女人,承載著眾生相,初為人母迎接新生命的期待與喜悅,與實際學習當母親時的憂慮、恐懼和戰戰兢兢,形成強烈對比。陳小娟道盡了媽媽們害怕被扣上不夠有母愛之大帽,而不敢大肆喊出的辛苦──即使事前已知前路艱辛,但當擔子實際跑上肩頭,不可思議的重量仍超乎預期。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壓力鍋戲劇曲線與產後憂鬱描繪

本片有些激進的收尾,或許會讓包括我在內的部分觀眾感到突兀,甚至驚嚇。乍看之下,劇情好似缺乏特殊的關鍵事件,亦即「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促使淑貞最後做出極端選擇,但沉澱之後,換個角度想,也能將其詮釋為創作者的另類嘗試──主角從開頭便一步步邁往殞落,整個故事就是一條終將走向毀滅、沒有救贖的道路,過程中遭遇的種種打擊和困境,都是施壓,形成「壓力鍋式」戲劇曲線,一件件生活瑣事逐漸堆疊,負面能量節節攀升,平均地加熱,抵達沸騰點時便戛然而止。

已看到結局走向的我們,若披上一層「產後憂鬱症」的認知,再回頭檢視前段角色行徑,會產生不同的理解,《虎毒不》除了紮實呈現母親的日常光景,更有打破世人對憂鬱症患者刻板印象的意圖,以達成呼喚大家更重視相關議題、關心身邊親友的社會意義。

未親身經歷憂鬱症、或近距離與憂鬱症者相處之人,可能會想像他們都成天陰鬱地待在家,缺乏行動力,甚至無法出門。當然,有些患者可能部分日子是如此,但很多時候,他們是有辦法正常工作及社交互動的;而當憂鬱症再加上「產後」,身為母親,必須回應嬰兒迫切的需求,「被需要」的感覺像是燃料,讓她們產生強烈的行動力。如淑貞,一邊找工作、一邊帶小孩,忙得蠟燭多頭燒,超群的能力和停不下來的腳步,使旁人不易發現她們的異樣,她們本身也無暇靜下來看一看、平撫自己受的傷,更遑論求助。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虎毒不》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由於社會過度讚揚為人母之喜悅,想像總是豐滿,而當媽媽們面對骨感現實,縈繞不斷的嬰兒哭啼聲,永遠無法獲得充足睡眠的疲憊,老公稍微付出一點心力給寶寶、就說是在「幫妳」照顧小孩的事不關己⋯⋯猶如恐怖片的日子,絲毫感受不到快樂,但若表達自己不開心,不就表示我不是個好媽媽?糾結的心態,使她們很難擁有清晰的病識感,正如片中淑貞在醫院的產後憂鬱檢測量表上,全部勾選〇分,至該階段,她的自我存在價值與外界給予評價間的界線,已完全模糊,令人分不清,究竟她是真心認為自己狀態良好,還是太過害怕別人過度的關心以及責備?

另外,《虎毒不》精準且殘忍地點出,憂鬱症患者會做出自戕行為往往是在「狀況開始好轉時」的現象。故事中,老公告知將有加薪機會,答應讓淑貞先做幾年全職媽媽、等小孩大一點之後,就贊助她開夢想中的小麵包店──他們終於不再爭執,短暫地依偎在一起,淑貞也妥協用奶粉餵女兒了,不用再每天辛苦擠奶,承受乳腺發炎的痛苦,她迷離地看向遠方,嘴角露出一絲淡然的笑,隨即而來的,卻是永恆的離別。

總體來說,《虎毒不》在寫實基底上戮力強化角色所感,運用小火慢燉、層層加壓的繁瑣戲劇事件,以及如不定時炸彈般,隨時都會哭鬧大喊的嬰兒,加上身旁一堆人,卻無人可救援的窘迫處境,營造出令人窒息、近乎恐怖電影般的觀影體驗,著實新穎。雖在生活化的敘事風格中,出現數段略顯突兀的長獨白,有令角色直接將苦楚講明白的說教嫌疑,稍顯餘韻不足,但我仍十分肯定陳小娟捕捉日常的細膩眼光,以及打磨演員的功力,尤其將模特兒出生、具偶像氣質的談善言,完全化為受勞務摧殘、面色無光的藍領媽媽,必須有認真揣摩的演員,加上擅於溝通引導的導演,才能達到如此完成度。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電影裡的幻之光——金馬 61 專題」主視覺。

《釀電影》「電影裡的幻之光——金馬 61 專題」主視覺。

電影是劃開時間與時空,熠熠發光的魔幻之光,再度迎來第 61 屆金馬獎,《釀電影》依然準備了極豐富的專題,與大家一起迎接金馬盛會 ✨

「電影裡的幻之光——金馬 61 專題」,閱讀專題請由此!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他們假設「受害者」只有憤怒,假設仇恨累積會引發極端作為,而後產生破壞性結果。這確實是可能的,但太單薄,對人性的認識不夠深。這放置在真實存在於台灣社會中的政治案件當事人及其後代身上,更讓人無法理解──解嚴將近四十年,哪位前輩或後代是這種情緒、反應?自白色恐佈歷史在民間談述以來,又有誰說過要玉石俱焚?
1960 年,大島渚拍《青春殘酷物語》。2024 年,空音央拍《青春末世物語》。殘酷之於末世,談的都是屬於青春的犧牲。川本三郎寫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裡,引「從此以後/我們/長大了/曾經是小孩/的我們/大家都長大了」一詩悼念青春的背後,其意義即為切格瓦拉所道:倘若你對不義感到義憤填膺,我們都是同志。
紀錄片有其包袱,對待歷史場域必須嚴謹,相形之下劇情片比較可以創意發揮。《鳳姐》雖有真人真事原型,但故事核心旨在揭露雛妓議題,以直窺台灣早期性產業風情的獵奇感為號召,還必須兼顧私娼寮內外人情義理的描繪,以及拿捏女性成長的弧線以求取觀眾共鳴。
《由島至島》對台灣人而言,就近似於一部冷冽而不留情面的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在罪與罰之間,人可以有千般無奈與身不由己的因果,然而人在其中做出每一個決定時,又確實存在著選擇空間,並不完全是無路可退,因此總是存在著道德評判,與期待人們做出更好決定的可能性。戰場上的人如是,和平時期的人更如是。
當羅茲低聲訴說自己的破舊與疲憊,長脖子告訴他:「在我眼裡,你完整如新。」以機器人為載體,《荒野機器人》中的英雄之旅,有了高科技時代獨有的浪漫情長。直到最後一刻,觀者才驚覺,英雄最偉大之處,並非旅途中的艱辛與犧牲,而是歷經千錘百鍊、看遍潮起潮落後,仍保有自我。
至少在華語或亞洲同志電影裡,極少看到耿軍導演這個角度的前衛觀察,直接躍過同志困境,進入同志世界去討論差異性。 即使要大陣容演繹男同志,耿軍依然延用他的班底,張志勇、徐剛、薛寶鶴一批非大眾審美標準的男演員...
5/5漂亮朋友
他們假設「受害者」只有憤怒,假設仇恨累積會引發極端作為,而後產生破壞性結果。這確實是可能的,但太單薄,對人性的認識不夠深。這放置在真實存在於台灣社會中的政治案件當事人及其後代身上,更讓人無法理解──解嚴將近四十年,哪位前輩或後代是這種情緒、反應?自白色恐佈歷史在民間談述以來,又有誰說過要玉石俱焚?
1960 年,大島渚拍《青春殘酷物語》。2024 年,空音央拍《青春末世物語》。殘酷之於末世,談的都是屬於青春的犧牲。川本三郎寫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裡,引「從此以後/我們/長大了/曾經是小孩/的我們/大家都長大了」一詩悼念青春的背後,其意義即為切格瓦拉所道:倘若你對不義感到義憤填膺,我們都是同志。
紀錄片有其包袱,對待歷史場域必須嚴謹,相形之下劇情片比較可以創意發揮。《鳳姐》雖有真人真事原型,但故事核心旨在揭露雛妓議題,以直窺台灣早期性產業風情的獵奇感為號召,還必須兼顧私娼寮內外人情義理的描繪,以及拿捏女性成長的弧線以求取觀眾共鳴。
《由島至島》對台灣人而言,就近似於一部冷冽而不留情面的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在罪與罰之間,人可以有千般無奈與身不由己的因果,然而人在其中做出每一個決定時,又確實存在著選擇空間,並不完全是無路可退,因此總是存在著道德評判,與期待人們做出更好決定的可能性。戰場上的人如是,和平時期的人更如是。
當羅茲低聲訴說自己的破舊與疲憊,長脖子告訴他:「在我眼裡,你完整如新。」以機器人為載體,《荒野機器人》中的英雄之旅,有了高科技時代獨有的浪漫情長。直到最後一刻,觀者才驚覺,英雄最偉大之處,並非旅途中的艱辛與犧牲,而是歷經千錘百鍊、看遍潮起潮落後,仍保有自我。
至少在華語或亞洲同志電影裡,極少看到耿軍導演這個角度的前衛觀察,直接躍過同志困境,進入同志世界去討論差異性。 即使要大陣容演繹男同志,耿軍依然延用他的班底,張志勇、徐剛、薛寶鶴一批非大眾審美標準的男演員...
5/5漂亮朋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母親是禁忌之蛇的成員,因為愛上父親所以...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在回味昨日繪本的同時,想起剛好最近看完一本小說,The School for Good Mothers(失格媽媽特訓班),2023年出版,堪稱母親界的驚悚作品。女主角與外遇的丈夫離婚,與前夫輪流照顧一歲半的女兒。 事發當日,在家工作的她返回工作場所拿資料,她連日睡眠不足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母親是禁忌之蛇的成員,因為愛上父親所以...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在回味昨日繪本的同時,想起剛好最近看完一本小說,The School for Good Mothers(失格媽媽特訓班),2023年出版,堪稱母親界的驚悚作品。女主角與外遇的丈夫離婚,與前夫輪流照顧一歲半的女兒。 事發當日,在家工作的她返回工作場所拿資料,她連日睡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