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類容易死亡,但病毒不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COVID 19 病毒疫情的最終結果:
是人類和病毒共同的進化、也是病毒變種的新生。
這代價就是:人類要死很多 、達成群體免疫,然後病毒還依然在。
剛閱讀了病毒的大疫情歷史,整理一下:
歷史上能和現在的COVID 19 全球疫情,最相似的就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西班牙大流行病毒 ( H1N1)

西班牙大流感於1918年1月開始1920年12月結束,可以簡單分為三波,持續了將近3年。
第一波發生於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
第二波發生於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第三波發生於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於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間。
1918—1920年西班牙大流感(實際上起源於美國)突然就像神蹟一樣結束了,以至於有人說:是病毒放過了地球人,其實不是:。
到了1920年,全球有可能接觸大流感病毒的人都感染了,該死的人類都死了,沒死的人類都有了抗體,並且把抗體遺傳給下一代人類。這樣地球人,獲得了群體免疫!
因此,病毒最終消失,不再施瘧。代價的是:約2000萬—1億人死亡。
西班牙大流感病毒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的5億人感染,大約造成了全球2000萬至1億人死亡(各方估計值在1741萬至1億人之間),使其成為是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

此次西班牙大流感病毒大流行是由【H1N1新型流感】引起的
西班牙大流感病毒H1N1流感開始轉入地下化,地球表面上大流感消失了,殊不知道病毒基因從未消失

病毒基因從未消失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病毒就佔領了這顆星球,病毒歷經高溫、酷寒或乾旱等極端條件,到現在病毒仍然無處不在。
病毒在人類體內的DNA裡留下了豐富的基因信息,「人的DNA片段中8%是來自病毒」,說病毒是人類基因信息,的遠古祖先也不為過。
病毒在不同宿主間穿梭,有一定機率攜帶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後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裡」,在你感嘆人類或其他物種多樣性的時候,別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勞,病毒多樣性基因片段從未消失過。
但是要小心,這些休眠在人類或其他物種的DNA片段,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復蘇,重新組織成活躍的病毒。
當人類破壞大自然,這種行為,違反了自然法則,這是要付出代價的。而這就是病毒🦠依舊存在,伺機而動的時刻。於是EBOLA ,AIDS 、H1N1 、SARS 、MERS 、COVID19 陸續攻陷人類的免疫系統。

豬流感大流行病毒 ( H1N1)

病毒基因從未消失,而大流感病毒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感染了豬並發生變異,豬在大規模養殖的豬場裡延續著病毒基因。在九十多年後,變異了N次的西班牙大流感毒株與其他三種病毒毒株在某個養豬場進行了基因重組,誕生了2009年席捲全球的H1N1豬流感病毒。
人類再次產生了“群體免疫”,地球人,再次獲得了群體免疫!或者也是1918大流感倖存者的後代們,本身就具有對H1N1的免疫力,能夠抵擋病毒擴散。
此次,病毒最終消失,不再施瘧。代價的是:奪走了25萬條生命。【H1N1疫苗】的出現,也快速阻碍了H1N1豬流感病毒的傳播。
H1N1從1918年,在地下化病毒🦠基因🧬的交叉演化,到了2009年在豬隻變身成功,才能成功再次大流行於世間,花了近90年時間,而冠狀病毒🦠呢?

冠狀病毒🦠,不再隱忍了

從2003年爆發SARS、2012年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肆虐,到2019年COVID-19流竄 :
從SARS到MERS : 用了9年
從MERS 到COVID 19 : 用了7年
看得出冠狀病毒🦠,不再隱忍太久了。
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共有7種,其中有4種可引發普通感冒,另外3種為嚴重的疾病
四種冠狀病毒會造成症狀輕微的普通感冒:
  • 人類冠狀病毒229E(HCoV-229E),屬Alfa型冠狀病毒
  • 人類冠狀病毒OC43(HCoV-OC43),屬Beta型冠狀病毒
  • 人類冠狀病毒NL63(HCoV-NL63),屬Alfa型冠狀病毒
  • 人類冠狀病毒HKU1(HCoV-HKU1),屬Beta型冠狀病毒
三種冠狀病毒都屬Beta型冠狀病毒,可導致嚴重的疾病,皆曾在世界各地引起嚴重疫情:
  •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
  •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
  •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冠狀病毒2(SARS-CoV-2)

SARS病毒

2002年底,中國廣東省爆發了非典型肺炎,演變成為期近一年的SARS事件,疫情擴散至29個國家,超過8000人感染,其中774人死亡[35]。此感染為新發現的冠狀病毒SARS病毒造成,後續研究顯示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

MERS病毒

2012年,沙烏地阿拉伯爆發了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為另一新種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造成,可能經駱駝傳染給人類,疫情隨後擴散至西亞其他國家與韓國,共造成超過1000人感染,約400人死亡。

COVID-19 病毒

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冠狀病毒2在中國武漢市造成不明肺炎疫情,並於2020年迅速擴散至世界各國,造成至今嚴重的大流行。

冠狀病毒🦠基因🧬一直在演化

冠狀病毒感染動物,「最早的紀錄是1920年」代晚期,美國飼養的雞隻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
1960年代,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漸才被發現。此外也有許多感染其他動物的冠狀病毒被陸續發現,感染狗、貓、牛與豬的冠狀病毒都在20世紀後半期被發現,並有許多相關研究發表。冠狀病毒在20世紀後半期被發現的都不會造成嚴重的大流行。
一直到了2000年後,冠狀病毒,一切改變了。冠狀病毒🦠基因🧬的交叉演化,到了2002年在成功跳躍而出,才能成功使冠狀病毒再次大流行於世間,造成了三次嚴重的疫情爆發。

病毒,一直在日新月異

在“A planet of Virus, 病毒星球”書中有介绍,科學家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伊恩·利普金和他哥倫比亞大學的同事在紐約捕獲了133隻大鼠,並在這些大鼠身上發現了18種與人類病原體親緣關係很近的新病毒。
在孟加拉國開展的另一項研究中,他們在一種名為印度狐蝠的蝙蝠身上進行了徹底的病毒搜查,鑑定出55種病毒,其中50個都是前所未見的。
大家還都一直以為,病毒🦠從此會消失嗎?我們的生命體結束了,病毒🦠仍在,是故艾滋病毒還在人體內,流感病毒🦠本來就是在人體內伺機而動而已、如今我們有了更快速基因🧬變化發展的冠狀病毒🦠,在近二十年前後,反覆無常的大流行於世,故我説:
人類容易死亡,但病毒不會
病毒🦠日新月異的對人類社會造成威脅。我們人類當戒慎的面對,也許在這個物種變種跳躍到人類之前,就採取措施,阻止了它們的腳步。
前題:人類不能破壞大自然生態了!
這樣,有可能嗎?
冰山融化了,森林變少了、海洋污染了、氣候變遷了...人類違和了自然,病毒🦠肯定就不會放過人類的,你相信嗎?
病毒基因演化,千百年從未消失過...而人類生命,也不過區區數十年就消失了。
而目前,人類歷史上只有一種病毒被宣布被疫苗消滅了——【天花病毒】。

來源: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些疫苗可以提供數十年的保護,例如麻疹或脊髓灰質炎的疫苗,而有些疫苗也會隨著時間快速流逝,例如百日咳或流感。 疫情就會消失嗎? 大流行( Pandemic ) 的變化、疫情會不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苗的到來,以及在接種疫苗後,抗體可以持續多久的時間。 哈佛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 (
1月12日,美國CDC宣布開放給所有65歲及以上人士、和患有基礎疾病的65歲以下人士接種 COVID -19 疫苗,各州也開始宣佈各自的疫苗接種新計劃。 全美24州住院率下降10% :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7日平均COVID-19 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比例也在大幅下降 :  截至2021年2月
一項隨機,雙盲研究由南非威特沃特蘭大學 ( 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land ) 和南非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in South Africa的初步研究: 招募了2026名受試者,平均年齡為31歲。該組中的一半接受至少一劑安慰劑,另一半接受
我這幾天,被 【 COVID 19毒舌 】 新聞報導吸引了。 説什麼:  “毒舌,是COVID19 特徵之一 ? 尚未報導過”。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tkm2.1261 我印象中,早有去年報導過,我去尋找,果然被我找到了,早在去年
什麼🤔?又要開始製作新的第二代的COVID19 疫苗了? 我第一代的疫苗,還未打到呢!🤪😝😜 其實這個也不太驚訝了!因為愈來愈多証據似乎告訴我們,COVID19 病毒🦠,短期不會完全消失在地球🌍表面上,但它們會一直突變,一直改變自己的S蛋白棘突來生存下去的。 上個月 ( 2021 Ja
在大流行的早期,一些專家建議說,COVID-19的病毒的行為可能與許多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它們在秋季和冬季廣泛傳播。 緯度與發生率,死亡率,復原率和活躍病例,呈正相關 為了弄清楚這是否成立,這次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221個國家的COVID-19數據-包括病例,死亡率,復原率,檢測率和住院情況。  經
有些疫苗可以提供數十年的保護,例如麻疹或脊髓灰質炎的疫苗,而有些疫苗也會隨著時間快速流逝,例如百日咳或流感。 疫情就會消失嗎? 大流行( Pandemic ) 的變化、疫情會不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苗的到來,以及在接種疫苗後,抗體可以持續多久的時間。 哈佛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 (
1月12日,美國CDC宣布開放給所有65歲及以上人士、和患有基礎疾病的65歲以下人士接種 COVID -19 疫苗,各州也開始宣佈各自的疫苗接種新計劃。 全美24州住院率下降10% :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7日平均COVID-19 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比例也在大幅下降 :  截至2021年2月
一項隨機,雙盲研究由南非威特沃特蘭大學 ( 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land ) 和南非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in South Africa的初步研究: 招募了2026名受試者,平均年齡為31歲。該組中的一半接受至少一劑安慰劑,另一半接受
我這幾天,被 【 COVID 19毒舌 】 新聞報導吸引了。 説什麼:  “毒舌,是COVID19 特徵之一 ? 尚未報導過”。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tkm2.1261 我印象中,早有去年報導過,我去尋找,果然被我找到了,早在去年
什麼🤔?又要開始製作新的第二代的COVID19 疫苗了? 我第一代的疫苗,還未打到呢!🤪😝😜 其實這個也不太驚訝了!因為愈來愈多証據似乎告訴我們,COVID19 病毒🦠,短期不會完全消失在地球🌍表面上,但它們會一直突變,一直改變自己的S蛋白棘突來生存下去的。 上個月 ( 2021 Ja
在大流行的早期,一些專家建議說,COVID-19的病毒的行為可能與許多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它們在秋季和冬季廣泛傳播。 緯度與發生率,死亡率,復原率和活躍病例,呈正相關 為了弄清楚這是否成立,這次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221個國家的COVID-19數據-包括病例,死亡率,復原率,檢測率和住院情況。  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這個世界曾經毀滅過一次。 不。 也許不只一次。 只不過就紀錄上來說曾有那麼一次,人類從地球上完全消失了,就像是被誰從歷史上抹去。 而在那段時間裡,海洋、陸地上的生物大量繁殖,在與自然的交互作用下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地貌,更多樣的大氣、更深沉的海洋、更聳立的山脈、更陡峭的低谷。 少了人類,整個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新冠後大家開始關注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逐漸有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出來了。慚愧的是,因為這些病毒以往既沒有藥也沒有疫苗,驗出來也是白搭,不會改變治療,所以以前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我們很少關注這一群病毒。 不驗不代表沒有,其實很多非流感的感冒,如果也不是新冠,有可能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染力大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Thumbnail
  在距今673年前、1348年的佛羅倫斯,同樣發生一場難以控制的瘟疫(黑死病)。當時瘟疫(Pandemic)席捲全歐洲,至少造成7,500萬~2億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30%~60%)。《十日談》(Decameron, 1351)的背景,內容講述為了躲避黑死病而前往佛羅倫斯郊區居住的7女3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這個世界曾經毀滅過一次。 不。 也許不只一次。 只不過就紀錄上來說曾有那麼一次,人類從地球上完全消失了,就像是被誰從歷史上抹去。 而在那段時間裡,海洋、陸地上的生物大量繁殖,在與自然的交互作用下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地貌,更多樣的大氣、更深沉的海洋、更聳立的山脈、更陡峭的低谷。 少了人類,整個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新冠後大家開始關注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逐漸有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出來了。慚愧的是,因為這些病毒以往既沒有藥也沒有疫苗,驗出來也是白搭,不會改變治療,所以以前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我們很少關注這一群病毒。 不驗不代表沒有,其實很多非流感的感冒,如果也不是新冠,有可能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染力大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Thumbnail
  在距今673年前、1348年的佛羅倫斯,同樣發生一場難以控制的瘟疫(黑死病)。當時瘟疫(Pandemic)席捲全歐洲,至少造成7,500萬~2億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30%~60%)。《十日談》(Decameron, 1351)的背景,內容講述為了躲避黑死病而前往佛羅倫斯郊區居住的7女3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