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上課筆記|簡易版心肺復甦術(CPR)+AED課程(2020年後版本)

最近因為有需要,從實習前到今年睽違三年之久,又來上了一次CPR+AED的課程。除了記得口令「叫叫CD」或是「叫叫壓電」之外,有些以前沒注意的收穫,趁著記憶還新整理一些個人覺得蠻有用的訊息分享給大家。(以下簡報圖源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生命之鏈增加的「第六環」

由美國心臟學會(AHA)提出的生命之鍊(Out-of-hospital Chain of Survival),在2020以前的版本生命之鏈有五環,分別是「通報、CPR、去顫、高級心肺復甦、照護」。而最新版多了「復原」的一環,以治療師的角度來看,就是把心肺復健的第二、第三期也納入了。個人覺得復健與復能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畢竟光是救活但生活品質很糟那也是挺悲哀的。新增了這一環,可以讓後續的物理、職能、聽語治療更被視為一體而得到重視。

沒了心跳才需要CPR?

CPR為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縮寫。不知為何總覺得在影視作品中,都會有種「沒了心跳所以要趕快急救」的既定劇情。但是實際上AED或是開刀房中的體外電擊,主要都是用來「去顫」而非「使心跳從無到有」;而昏倒、失去意識的當下,有時候仍是心律不整的狀態(有不同嚴重程度)。因此其實真正決定要急救的因素還是「意識」清楚與否,再來就是呼吸是否正常。

成人急救口令「(安)叫、叫、壓、電」

安全 確定環境安全是急救的前置作業,施救者必須要在安全的環境下才能執行急救,否則可能會多一位需要被救者而造成麻煩。例如,在馬路上就必須小心車輛;室內一氧化碳中毒導致昏迷就必須先讓環境通風。 一、叫:試著叫醒傷患 第一步的對象是傷患。以「雙手」拍患者的肩用來確認患者的意識,並且透過觀察腹部起伏以確認呼吸狀況。 首先,使用雙手是怕患者「偏癱」而感覺不到其中一邊,尤其腦中風導致昏迷的話特別容易有此狀況。再者,施救者不應該離患者臉太近,以免患者萬一能活動而起身的話,容易頭部撞擊造成雙方受傷。 二、叫:叫救護車 施救者在確定要急救後,必須指定周遭的人協助通報打119以及拿附近的AED裝置。 指定他人時,必須明確指出目標對象的特徵,例如「那位穿格子襯衫的小姐」,並要求指定的人「通報或拿完AED後再回來」以確定真的有達成。而被指定對象也應該要明確答覆。負責通報119的人則必須在通報時呈報需要被急救的人數及地址,通報完也可不必掛電話,而是可以開啟擴音,讓電話端的專業人員指導急救。
三、壓(Compression):壓胸 進入CPR後就比較是操作層面了。簡單可以記成「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
1. 施救者的位置 首先在壓胸前,必須讓患者平躺,並且是在硬地板或是不會吸收壓胸力道的床上(家中軟床可能就不適合),在過度軟的表面施救可能會使急救效果大打折扣。而施救者應該跪在被救者的側邊並且盡量靠近被救者身體。這樣的姿勢能使施救者在壓胸時比較省力而不會影響到壓胸效果。 2. 壓胸位置 雖然壓胸時目的是幫助心臟收縮,但是位置必須是在兩邊乳頭連線中點的胸骨位置而不應該偏左邊,減少壓胸時壓斷硬肋造成二度傷害(如:氣胸)的風險。壓胸骨即使壓斷肋骨,也比較可能只壓斷軟肋的部分。 3. 壓胸手部姿勢 施救者壓胸時,上面一手扣住下面另一手(因為必須用身體重量壓才足夠,所以跟慣用手在上或下關係不大),掌根要全程貼住身體,可以將手指懸空以減少受力面積、增加壓力。用力壓時,主要是用臀部發力撐起身體後(髖伸直)用整個體重往下壓,光用手臂出力是很難持久也不夠力量的。壓胸時雙手應該完全打直,可以讓手肘面向前方以鎖住肘關節(前臂旋前+肩外旋)。如果手肘彎曲容易讓力量分散掉而使壓胸效果大打折扣。 4. 壓胸頻率及強度 壓胸的深度應該大於5公分並且要讓胸部回彈後再繼續(基本上就是掌跟貼好並且盡可能使用體重用力加壓)。頻率應維持在每分鐘100–120下,必須大於一般正常心率的60–100下。高品質的CPR能有三成左右的心臟功能,能顯著減緩患者的死亡速度。通常會在壓1–2分鐘後或是100–150下左右時換人壓。(在上課時我連續壓了70–80下就感到蠻吃力的…真的不要勉強自己,以免造成壓胸不夠確實。)
5. 壓胸停止的時機 基本上壓胸是不中斷的,因此中途需要換人壓胸的機率蠻高的,直到AED貼好、開始執行分析時才暫停 (分析完後依照情況也可能必須繼續壓)。 四、電(Defibrillation):去顫 AED的全名為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中文為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聽講時講者提到有研究調查猝死者,有八成都在家,因此認識離自家最近的AED 是非常重要的。AED拿到後就照著機器上的指示執行開啟電源、接上貼片並且貼到被救者身上,總共兩片,分別位於右上及左下胸。 貼完貼片後AED會開始分析,這時機器會指示可以暫停壓胸。前面提到,只有心律不整(心臟亂跳)才會去顫,如果心臟是停掉的狀況其實就沒必要電擊,而是必須持續壓胸直到救護車抵達。機器會每兩分鐘評估一次, 評估後不管是否有電擊,如果需要繼續壓胸則應該換一個施救者。 AED實施電擊時,會要求被救者周遭清空。這時負責AED操作的人應該要協助疏散施救者及周圍民眾,以免遭受電擊而造成不必要麻煩(之前看《空中急診室》就有這種橋段,直接多一位傷患)。 而施救途中,如果被救者的意識清醒,應該要協助他由平躺轉換到復甦姿勢(側躺並維持呼吸道暢通及身體穩定),建議讀者可以另外查詢詳細的圖片及說明。

以上大概就是AED跟CPR的重點。當天還有提到一些哈姆力克法的注意事項,像是避免拍背盡量鼓勵自咳…等,不是這次討論的部分就先暫時不提。附上簡報照片給大家參考。
這次是跑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上課。個人覺得講師講得蠻好的,跟印象中有點冗的內容印象差滿多的。簡報也是很簡潔明瞭。蠻建議可以親自上課去體驗看看,以台北地區來說,聯合醫院就有開設免費的場次可以直接報名參加,蠻推薦的。 如果覺得文章有幫助到你,麻煩請給我按五次星星以實際支持我! 另外也歡迎到我的粉專 治療師的魔法手札 看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