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朋友討論到一個問題,我們有種感覺是,生活裡充滿了"讀書會"。臉書隨便滑,都是誰誰誰要準備辦讀書會,或是某某某分享他參加讀書會的心得。
既然有這麼多人愛看書,那為什麼經常會看到報導說出版業跟書店難經營呢?還是說,很多人在看書這件事情是我的錯覺,真相是我的同溫層太厚了呢?
也許後者才是真相吧,因為我喜歡看書,所以我會關注的人大多也是有看書習慣的人,導致我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辦讀書會!當舉辦讀書會變成一種流行的時候,我又開始感到迷惘了~
如果自己要辦讀書會,要怎麼找到自己的定位呢?
讀書會的形式有非常多樣,如果分成線上跟線下,我參加過的線上讀書會,比較偏向"導讀"的形式,由一個主要的分享者分享書中的內容,最後會留一點時間QA。
至於線下讀書會,依據主講者和帶領方式又會再分成更多類型,一般來說,如果是厲害的講師、有名的作家舉辦的讀書會,對我來說性質上屬於"講座",主講者的地位高於聽眾,優點是品質有保證,乾貨滿滿,不過互動比例低。
如果是幾個朋友一起共讀一本書,這個類型彼此之間的地位平等,可以針對自己的心得跟啟發分享,但缺點是如果沒有稍微厲害一點的人做點評,那麼討論起來會覺得很發散、容易感覺無聊。
因此也有第3種類型,這個類型的讀書會主講者地位稍微高於參加者,主講者本身就是那個領域的專業人士,或者他已經養出自己的鐵粉,參加者信任講者可以帶給他們一些收穫,另一方面也想要透過參加讀書會認識講者,有更進一步的交流。
另一方面,從客群的角度來看
專家型讀書會參加者的範圍最廣,通常不管有沒有看書都可以參加,因為重點在講者而不是書、朋友共讀型讀書會參加者最少,通常會聚集可能是因為某一本書不容易讀,希望找有興趣的人彼此督促,如果太多人效果不好。
意見領袖型讀書會的變化性最多樣,有些是正在磨練自己成為專業講師、有些是想要傳承自己的經驗、也有些人很擅於資源整合,透過讀書會聚集一群人(其中有幾個是有亮點的人)。
分析完感覺舉辦讀書會還挺競爭的呢!
朋友跟我分享另一個想法,他說:我的讀書會鎖定的客群不是愛看書的人,而是平常沒在看書但是想看書的人,我希望他們來參加讀書會是來紓壓。
他跳脫框架的思維我覺得非常厲害,當目標客群不一樣,既不用煩惱選書會不會跟其他讀書會撞,也不用煩惱場地要多舒服漂亮、簡報講義要多精美了!因為在愛看書人的這個大餅之外,有無限可能。
這時我又問她:她是怎麼找到沒有看書習慣但又想要學習的人呢?大家都說保險要賣給已經買過保險的人,而不是那些你認為需要保險的人,她要怎麼吸引他們的興趣呢?
她對我說口碑很重要,一開始確實很難找到很多人參加,但她發現這樣參加的人反而更有凝聚力,如果真的想辦讀書會,與其為了辦而辦,不如先釐清自己為什麼要辦讀書會?想辦怎樣的讀書會?想藉由這樣的讀書會成為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