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理性》系列讀書會導讀:當意義變成利益,我們終將失去對生命發問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曹立寬

raw-image
「自由人文讀書會」是學習者向前走計畫籌組的共學社群中,一項相當重要的活動。我們期望透過讀書會的形式,關注在現代社會中許多極為重要的人文議題,藉由對這些問題提出深度見解的著作,以年輕學習者的視角探索這些議題與我們自身的關聯,以及它的深刻影響。希望這樣的討論過程,能讓我們以一個更為多元、寬闊且具關懷性的視角,看待這個和我們自身命運緊密相連的社會與世界,同時也能以一個更加柔軟、自在且肯定的姿態,回看我們自身。

選書原因:

許多學生對教育有很多疑惑、迷茫與不滿,很多人覺得現在的教育制度充滿各種問題,然而當我們把視野放大,以一個更宏觀的視角看待這些議題時,它僅僅只是教育問題嗎?學校激烈的升學競爭,與職場冷酷的績效競爭本質上有沒有差別?現如今不少人有一種想法認為:社會是殘酷的,因此教育一定得讓學生具備好的競爭力,應對未來出社會的無情競爭。而然這樣的現象與想法,正好反映了現代社會深層而核心的文化議題,為什麼這個世界會變得如大家所說的那樣殘酷?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偽理性》從哲學角度彙整了20世紀許多重要的歐陸哲學思潮,對這個世界性的問題提出了深度而豐富的解釋,我們期望透過這本書從小的社會現象把視野擴展至大的文化結構,再從大的結構中回過頭來思考我們所遇到的現實問題。

導讀

《偽理性》是一本從哲學角度討論現代世界深層文化危機的書籍,作者以 20 世紀歐陸哲學的觀點出發,探討現代文明在「科學」、「技術」與「資本主義經濟」三個現今如神一般的存在,互利合作下創造的社會體制,對我們現代人深遠的影響。這樣的體制給人類的物質文明帶來史無前例的躍進,對如今身處在已開發民主國家的人們,更讓我們享有過去絕無僅有的自由。然而與此同時,它也帶來了強大的副作用,成為現代社會難以擺脫的深層困境。

這本書所討論的核心主軸,從剛剛描述的現代體制開始,進一步提出了這個看似不同於中世紀信仰霸權、追求理性且以人為本的世界,其實隱藏著一個比古代宗教更強勢的信仰,這個信仰就是對於「逐利」的無上追求,「逐利」作為人的生存本能,本身並沒有不好,然而當它成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標準、唯一重要的事情時,這直接導致的嚴重後果,是現代人深度的自我喪失。

因為追求最大化的生產效能,將一切社會活動標準化、流程化,使得人們的存在價值完全等同於他/她的產值。從職場及工廠繁瑣且高壓的績效競爭,到學校壓得學生喘不過氣的考試,這些總總宏觀來看都反映著現今社會深層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所導致的是一連串難解的危急;

因為缺乏自我認同而造成的嚴重疏離,精神疾病的樣態與數量直線上升,因為對生活的焦慮不安與深層匱乏,間接導致集體從眾的現象(尤其在社群媒體上表露無遺),而這種現象又再度強化了人們內在的疏離感。與此同時更因為缺乏正向的社群連結,使得許多人尋求社會認同的方式極端化,政治選擇淪為偶像崇拜,加深了政治極化,更給予威權領袖與威權政治最佳的舞台(納粹就是一個最極端的例子)。

這一切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一個逐漸將「尋求意義」徹底轉換成「追求效益」的世界,人的個性與多元性漸漸被抹除,因為在無尚推崇「可量化效益」的現代文化中,我們的存在只剩下「逐利」這個需求,再無其他。甚至我們自身也成為了為「逐利」服務的工具,不再是擁有主體性的自由人,僅是具有使用價值的工具人。在這樣的情況下,現代人所喪失的是尋求在可被計算量化的利益之外的深層經驗(追求意義的能力),而排除掉這樣的深度經驗,本質上是不符合人性需求的。

本書作者紀金慶老師,在現象學系列課程的影片中,曾引述哲學家海德格的觀點,說了這樣一段話,令筆者尤為印象深刻:

「曾經人們所看見的自然世界,是一個與我們生命緊密相連的生活世界,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我們在祂們的庇護下與萬物共生於土地之上,然而如今⋯⋯自然不再是自然,只是「自然資源」,山脈、河川、樹木、海洋這一切都不再有意義,只剩可被利用的利益,而我們呢?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我們變成了什麼⋯⋯很遺憾的,我們與自然世界的命運相同,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人,而首先是『人力資源』。」

從自然變成自然資源,從人變成人力資源,這反映的是一個將「意義」置換成「利益」的過程,而被置換的對象(人)也從原本作為追尋意義的「主體存在」,變成只具備功能性的「工具存在」,這就是現代文明深層而難解的問題。而「偽理性」將以 20 世紀大放異彩的歐陸哲學思想,從現象學入手,思考這些哲學家如何透過重新詮釋現代人最根本的生命處境,回應現代文明的文化難題。

——

對讀書會有興趣的人請到FB或IG專頁,看更多訊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學習者向前走 的沙龍
58會員
31內容數
本系列專題將從教育的現代化這個議題出發,一同來探究現代教育的發展過程,以及現代教育與文化對我們的深遠影響。 同時也希望藉由回顧歷史發展,我們能在歷史的舞台上找到一個以人為本的教育與文化願景,以人文關懷的視角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共創一個更加自由、健康且開放的教育與社會環境。
2023/05/19
自由、民主與人權,是我們絕不可妥協的基本價值,這已經幾乎成為決大部分台灣人的基本共識了。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危機急遽升溫,台灣位處西太平洋面對中國的最前緣,再加上特殊的歷史文化因素,使得席捲而來的全球緊張局勢,我們首當其衝。若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捍衛我們的價值與尊嚴,我們是真的有可能失去這一切。但堅強的
Thumbnail
2023/05/19
自由、民主與人權,是我們絕不可妥協的基本價值,這已經幾乎成為決大部分台灣人的基本共識了。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危機急遽升溫,台灣位處西太平洋面對中國的最前緣,再加上特殊的歷史文化因素,使得席捲而來的全球緊張局勢,我們首當其衝。若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捍衛我們的價值與尊嚴,我們是真的有可能失去這一切。但堅強的
Thumbnail
2022/07/30
愛是一種珍貴而獨特的人類活動,它存在的意義正好就是因為「人是自由的選擇去愛」,不管是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他的愛肯定的是「他愛的對象」的整體存在,而不只是被弗洛伊德所說的「性本能」驅策的自然反應。因此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必然擁有自由愛人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因為所有人類都共同生而為人的這個事實,具有開
Thumbnail
2022/07/30
愛是一種珍貴而獨特的人類活動,它存在的意義正好就是因為「人是自由的選擇去愛」,不管是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他的愛肯定的是「他愛的對象」的整體存在,而不只是被弗洛伊德所說的「性本能」驅策的自然反應。因此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必然擁有自由愛人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因為所有人類都共同生而為人的這個事實,具有開
Thumbnail
2022/07/26
這種「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上帝」這個神聖權威的想法,可以視作「權威性格」的一種原型。隨著宗教的影響力式微,這種「權威性格」既然可以完全捨棄自己的尊嚴與主體性,徹底臣服於上帝,那麼當然也可以把自己交託給極權主義的領導者、官方敘事下的「民族偉人」,同時也可以是資本主義那偉大自由市場中「看不見的手」。
Thumbnail
2022/07/26
這種「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上帝」這個神聖權威的想法,可以視作「權威性格」的一種原型。隨著宗教的影響力式微,這種「權威性格」既然可以完全捨棄自己的尊嚴與主體性,徹底臣服於上帝,那麼當然也可以把自己交託給極權主義的領導者、官方敘事下的「民族偉人」,同時也可以是資本主義那偉大自由市場中「看不見的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我要來整理去年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非學校化社會英文版https://monoskop.org/images/1/17/Illich_Ivan_Deschooling_Society.pdf)
Thumbnail
今天,我要來整理去年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非學校化社會英文版https://monoskop.org/images/1/17/Illich_Ivan_Deschooling_Society.pdf)
Thumbnail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當一切變得泛意義時,這一切的意義,幾乎沒有意義可言。當我說這句話時,你可能覺得很饒舌,很矛盾,很叫人不解,直問著什麼意思?喔,就一切的意義變得很虛化,幾乎稱不上意義。有意義重要嗎?你可能接著問,當然重要,可是呢?事實上,當一切變得沒有那麼意義,你只是想著自己生活的正中心,是否有著意義可言?
Thumbnail
當一切變得泛意義時,這一切的意義,幾乎沒有意義可言。當我說這句話時,你可能覺得很饒舌,很矛盾,很叫人不解,直問著什麼意思?喔,就一切的意義變得很虛化,幾乎稱不上意義。有意義重要嗎?你可能接著問,當然重要,可是呢?事實上,當一切變得沒有那麼意義,你只是想著自己生活的正中心,是否有著意義可言?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人文主義左派開啟的文化反思,從社會體制也延展到教育場域中。他們所批判的那種只追求現實利益,避談思想文化,透過工業體制強大的技術能力與意識形態宰制一切的企圖。也直接造成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教育問題: 教育變成像工廠一樣標準化的生產機器,而學生成為這部機器下的產品。產品是沒有個性的,只有被標配好的效能,然
Thumbnail
人文主義左派開啟的文化反思,從社會體制也延展到教育場域中。他們所批判的那種只追求現實利益,避談思想文化,透過工業體制強大的技術能力與意識形態宰制一切的企圖。也直接造成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教育問題: 教育變成像工廠一樣標準化的生產機器,而學生成為這部機器下的產品。產品是沒有個性的,只有被標配好的效能,然
Thumbnail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Thumbnail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Thumbnail
由於過去長久的近現代思想傳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理性是明智的,而感受是反智的。也因此應該要理性的看待事情,避免被感受影響。然而這樣排除掉人對世界的實際感受與感知的思考方式,卻使得我們在很多時候因為壓抑自己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而與自己的真實心境越來越疏離,到最後甚至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感覺,失去了對世界最直
Thumbnail
由於過去長久的近現代思想傳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理性是明智的,而感受是反智的。也因此應該要理性的看待事情,避免被感受影響。然而這樣排除掉人對世界的實際感受與感知的思考方式,卻使得我們在很多時候因為壓抑自己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而與自己的真實心境越來越疏離,到最後甚至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感覺,失去了對世界最直
Thumbnail
「自由人文讀書會」是學習者向前走計畫籌組的共學社群中,一項相當重要的活動。我們期望透過讀書會的形式,關注在現代社會中許多極為重要的人文議題,藉由對這些問題提出深度見解的著作,以年輕學習者的視角探索這些議題與我們自身的關聯,以及它的深刻影響。希望這樣的討論過程,能讓我們以一個更為多元、寬闊且具關懷性的
Thumbnail
「自由人文讀書會」是學習者向前走計畫籌組的共學社群中,一項相當重要的活動。我們期望透過讀書會的形式,關注在現代社會中許多極為重要的人文議題,藉由對這些問題提出深度見解的著作,以年輕學習者的視角探索這些議題與我們自身的關聯,以及它的深刻影響。希望這樣的討論過程,能讓我們以一個更為多元、寬闊且具關懷性的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當理性從「建立共同意義秩序」轉變為邏輯、計算、量化等單一標準,便排除了生而為人的經驗、目的與價值。 2.被現代理性馴化的人,沒有真實的自我。大眾喜歡什麼,他就喜歡什麼;大眾討厭什麼,他就討厭什麼。 3.唯有重新定義人,召回真正的人性,才能對抗主流社會將人視為一種工具、資源與商品的意識形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當理性從「建立共同意義秩序」轉變為邏輯、計算、量化等單一標準,便排除了生而為人的經驗、目的與價值。 2.被現代理性馴化的人,沒有真實的自我。大眾喜歡什麼,他就喜歡什麼;大眾討厭什麼,他就討厭什麼。 3.唯有重新定義人,召回真正的人性,才能對抗主流社會將人視為一種工具、資源與商品的意識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