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聽見歌 再唱》─唱出不一樣的 好聽

「我不知道做了會怎麼,但是我知道不做會怎麼樣。」
〈聽見歌 再唱〉是真人真事改編,以馬彼得校長成立的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為題材,描述即將廢校的山區小學,為了避免廢校,故而成立合唱團,希望能藉由參加比賽來改變現況。只是,縱使有滿腔熱情,卻也無法抵擋來自現實的壓力......。
孩子們的歌聲,乾淨、嘹亮,從偏鄉山上的小學發聲,接著登上玉山山頂,再迴盪於維也納的聖彼得大教堂。這是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由馬彼得校長─一位五線譜看不懂的體育專長教育工作者,克服來自各方異樣的耳語,將布農族的孩子們推上一個大舞台,讓世界看到台灣、聽見台灣最純粹的、來自土地的歌聲。
然而,這有多困難呢?
大學時期,參加了服務性社團,寒暑假多到山上的小學舉辦營隊,為期一週的育樂營,陪伴孩子們一起做活動,喜歡服務隊中凝聚的氛圍、山上孩子們的單純、天真,待到營隊結束後,總會依依不捨地和山上的一切道別,我們這群大哥哥、姐姐們下了山,好似完成了一項重大的「任務」,透過那一頁頁的社團資料記錄著。
四年來,從小隊員到社團幹部,跟隨著學長姐一步步籌畫、等到自己成為前輩後,再帶著學弟妹出營隊,我始終將未能仔細思考這些行動的本質,直到有一年去參加社團評鑑,評委問了一句:「你們所做的這些,是他們所需要的嗎?」這個問題強烈地撼動我的心,那時的我,張了張嘴,久久無法回答。
山上的孩子們,需要什麼?
影片中,對於孩子們的家庭狀況,雖然以淡化的方式處理,但也能從片中的蛛絲馬跡反映出現實生活中更複雜的問題,例如早餐店的片段,就呈現出隔代教養、經濟壓力、失功能的家庭等等,這是沉重而令人無力的現況,也是處於偏鄉的教師們常常面對的衝突與挑戰。
在這樣的現狀裡,馬彼得校長試著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舞台,用掌聲點亮孩子們的信心,並且傳承部落裡的精神。孩子們有了信心,在任何領域都可以有所學習,而不單單是刻板印象中的只會唱歌和運動;透過融合布農族傳統歌謠,讓孩子們不忘其文化的根本,並透過傳唱,讓部落走進孩子們的教育之中。
整部片最讓我動容的一段,就是方教練(馬志翔 飾)在聽到黃老師(陳嘉樺 飾)彈著中央DO時,陷入回憶的片段。那一聲聲急促的DO,代表著求學時期被歧視以及內心對於音樂的恐懼,原來方教練不懂五線譜,但他卻毅然決然地接下合唱團的指揮,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克服困難。
他,的確不一樣,不同於正規的音樂體系出身教師,但他卻也讓眾人認同了他所帶領出來的合唱團的聲音,那些歌聲也許有些不準,但合在一起卻有不一樣的好聽。
整部片的劇情雖然沒有過多的高潮迭起,但孩子們的歌聲穿插於其中,一首〈知足〉唱出了孩子們的心情,是能迴盪在心中的旋律,令人回味無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用生活漬字,那筆耕的日子就成珠璣。 老師是白天的稱謂,下課後就成了種在沙發裡的蔓生植物, 只想抱著貓子、讀幾本書、追動漫。 平凡的日子裡,透過文字,撿拾每一刻漫步的吉光片羽。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