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我家徽,我驕傲:打造家庭凝聚力與寫作象徵力的一堂圖文創作課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我家徽,我驕傲:打造家庭凝聚力與寫作象徵力的一堂圖文創作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次,我閒來無事翻閱《火影忍者》漫畫,見到每一位忍者的衣服上,都有他們家族專屬的家徽,我忽然靈機一動--對了!可以帶學生設計自己的家徽!
設計家徽,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找到他和家人之間的連繫紐帶,也可藉此培養象徵技巧。
  • 適合對象: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
  • 付費訂閱可看:空白學習單
raw-image

在過去的寫作教學生涯中,我好幾次帶領學生寫〈我的家庭〉這個老掉牙的題目。我發現,孩子在動筆在下筆寫作時,常會犯一個嚴重的問題--一段寫一個家人,雖然把每一個人寫得活靈活現,但彼此之間看不出來有明顯的關聯,彷彿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室友。

畢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不是宿舍。因此,引導孩子找到一個貫穿文章的中心主軸,是當務之急。該怎麼做呢?

有一次,我閒來無事翻閱《火影忍者》漫畫,見到每一位忍者的衣服上,都有他們家族專屬的家徽,忽然靈機一動--對了!可以帶學生設計自己的家徽!

既然要設計家徽,必須先找到你和家庭成員之間的共同對,如此一來,連繫每一位成員之間的紐帶不就找到了嗎?

我提醒學生,可以朝以下幾個方向去構思家徽:

一、共同的特徵

想一想:家庭成員是否有相似的外形、個性或好惡?比方說,在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的家中,包括他自己在內以及三個小孩,都必須聽從妻子的話。因此,他們的家徽就是根據妻子名字中的一個「鳳」字,以小篆設計而成:

raw-image

二、共同的興趣

想一想:你和你的家人之間是否有相同的興趣?每次問小朋友這個問題,班上總有將近一半的同學回答:「玩手機」。如:

raw-image

另一位同學,全家都喜歡運動,而且每一位家庭成員都喜歡不一樣的運動項目,因此設計這個家徽:

raw-image

三、共同的理想

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根據和家人之間共同的特徵與興趣來設計家徽。不過,假如家庭成員有一致的夢想或理念,也可以設計成家徽,將理想具象化,也許會提高向心力,距離目標就更近囉!

比方說,我有一位學生,爸爸媽媽都是醫護人員,她和妹妹將來也想當醫生及護士,因此便根據象徵醫院的十字符號設計家徽:

raw-image

家徽繪製完畢後,接著請學生敘述設計動機、舉家人互動經驗為例,以及他對這個家庭的期許……等。當孩子看著這一張象徵性十足的符號或圖像,和家人相處的點滴隨即被召喚出來,馬上就可以寫出一篇主軸明確的〈我的家庭〉。


「家徽設計與說明」學習單: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42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鴻雁寫作教材與教法典藏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6.5K會員
629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