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會考作文預試考題,跟孩子聊聊「成長」、「時代」與「生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看到今年公布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不用急著叫孩子試寫。我的建議是:

無論你是老師還是家長,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有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raw-image

一、談成長

〈這不只是……,更是……〉要求考生發掘出一件印象深刻的物品,其中所隱藏的記憶和情感。

題目中的「一顆籃球」描述的是年長後回顧年少時的熱血沸騰而生的感慨,因而將籃球視為「成長的印記」;「一碗滷肉飯」表面上象徵的是「對故鄉的思念」,但人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思念總在分手後」的情緒,往往也是在心智和歷練成長以後。

關於這類和「成長」相關的題材,總是一再出現,不可輕忽。

為了刺激孩子的發想,大人不妨站在過來人的角度,和他們談談自己的成長經歷,尤其是自己十來歲時的苦悶、挫折、憧憬、瘋狂、愛戀……等複雜的情緒。即使是不同世代,但許多情緒是相通的,能夠產生共鳴。

換作是我,我會以〈這不只是一本科幻小說,更是一個少年逃避現實的寄託〉為題,跟孩子分享我國中時讀倪匡的經歷。那時,也是我和父母關係最緊繃的階段。因此,躲在被窩裡讀科幻小說,是我當時最溫暖的慰藉。

年少時期總有不如意,至少還有慰藉,有人卻連命都快沒了!

一位癌末少女展現出無比的求生意志,即便冷凍身體所費不貲,仍執意進行。我忍不住想:「假如我十四歲那年遇到同樣的情形,以我當時內心苦悶的程度,會不會傾向於坦然接受死亡?」

成人帶領少年回顧自己的年少,一方面是要求自己站在十來歲的角度,重新看待癌末少女的選擇,有助於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另一方面則可以提醒孩子,除了理性外,也該從情感面來看待這件事,才不致於寫出不近人情的冰冷文字。

二、談時代

〈這不只是……,更是……〉這個題目中,還有「一封家書」、「一套聊天軟體」兩個例子;前者代表過去,後者代表現代,都是時代的印記。在寫作提示中也叮嚀考生,可以寫這個物品「所蘊含的時代觀察、影響」。

然而,學生受限於年紀,難以寫出深刻的時代觀察,多半只能就「成長」這個主題來發揮。不過,既然是平日的閒聊,大人剛好趁機跟他們聊聊自己對於時代的觀察和體會。

比方說:在我們年輕的時候,社群網站還沒有這麼發達,同儕之間最常使用的通訊軟體是「MSN」。比起通話,使用文字溝通反而能避免聲音直接交流時的尷尬感,更可以清楚傳達想法、情感,是談心的好工具。

雖然現在的社群網站也有私訊的功能,但除非有要緊事,不然平時看看朋友發的動態,了解他最近的狀況,感覺也就夠了,沒有必要特別私訊他聊聊近況;甚至我們的目光早被其他經大數據篩選過的訊息給吸引,漸漸地不會想起曾經的至交好友。

如果我們和孩子談談這二十年來,通訊工具的進步,對我們的人際往來造成什麼樣的衝擊?他們便能夠體會科技與人性之間的互動關係。

若是談起AI,孩子可能會帶入大人的經驗,拉長觀察的時間軸,呈現出更尖銳的衝突感。

關於〈癌末少女的選擇〉這個題目,放進時代當中思考,那就更有意思了--

先不說冷凍的費用、治癒的可能性,今天她光是「有機會選擇」便是時代進步的表徵了。

換作是我們父母的時代,差不多是戰後嬰兒潮的世代,在重男輕女觀念的作祟下,女性可能都要犧牲自己的人生,放棄學業、進入職場,以供應家中的兄弟們上學,怎麼可能要求家人為她犧牲?

當年,大概只有為家中傳宗接代的「少年」,長輩會願意為他傾盡家產,維持生命。

從這個角度切入思考,或許會離題,但藉機和他們聊聊祖父母輩的往事,讓他們了解時代觀念和思潮的變遷,也有助於開拓視野,既認識時代,也更認識家人。

三、談生死

在過去的考題中,少有生死相關的議題,未來極有可能再出現,值得談談。

學生在處理〈癌末少女的選擇〉時,當然可以站在年齡相仿的少女角度,設想她的心情。不過,由於他們還沒有為人父母,並不能夠體會父母在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時的感受。

比方說:題目中的父親,反對女兒冷凍保存身體,理由是兩百年後她即使復活,會一個人孤伶伶地活在陌生的世界。

看似理智過頭到近乎冷酷無情,但同樣身為父親的我,卻能夠理解他忍痛做出這個決定,是出自於未來無法保護女兒的無力感。

更何況,即使女兒最終選擇死亡,如願以償的父親真的會就此釋懷嗎?

不!接下來等待他的,是一輩子的負疚與悔恨。終其一生被「如果當時選冷凍,女兒是不是會獲得新生?」「為什麼要狠心拒絕女兒最後的遺願?」這兩個問題折磨。

與此同時,當初支持女兒冷凍心願的母親,就算沒有跟丈夫反目成仇,然而她跟這個親手扼殺女兒希望和生命的男人之間,肯定沒辦法再像過去一樣好好相處,最後視同陌路。

這些,恐怕不是孩子可以預見的,卻是為人父母的我們可以想見的。透過對談,傳達我們的看法,會幫助他們從不同視角探索這個課題。

此外,歷經過更多「死別」的大人,藉由一封家書、一張照片、一台縫紉機、一件傳家首飾……等物品,來分享那些已然離開的家人的故事,以及自己面對他們離世時的感受,同樣能夠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

或許,借物抒情的技巧也就不教而能了!

我在《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書中提到:

我發現,我在課堂上只要講起自己過去的事蹟,學生的專注程度會遠高於我講其他不相干的人,何況是父母親自分享自己的過往,保證更能夠激起小朋友的聆聽興趣。

那麼,就從這兩個會考預試題目出發,開啟對話、展開交流吧!

raw-image
  • 延伸閱讀:


avatar-img
24.9K會員
620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胖虎和小夫,如果不得不選的話,你會想當誰呢?」班上絕大多數的學生都選富二代小夫。於是,我在課堂上舉辦了一場簡易的辯論會,抽到「胖虎」的那一組,就不得不當胖虎。表面上看起來,「胖虎組」似乎很吃虧,但如果深入剖析,或許會從他身上找到比「家裡有錢」更有吸引力的特質。
孩子的表達意願低落,漸漸地,表達能力無從鍛鍊起,連帶文字表達能力的發展也受到限制,寫作能力當然差勁--這也正是3C育兒的一大後遺症!所以,我們應該把握孩子還願意跟開口跟你分享事情的階段,掌握一點溝通技巧,既提升孩子的表達意願,同時強化他們的表達能力。
最近延平中學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出爐--〈那天,我流下了眼淚〉。根據媒體採訪報導,有考生告訴家長,同一考場幾乎有一半的考生,寫爸爸媽媽往生。然而,每個人都想得到的題材,當然不是好題材。不妨試試「逆向思維提煉法」,寫出與眾不同的亮點!
如果引導學生在議論型的作文題目中針對目標讀者來下筆,好處可能超過大家的預期。 這裡所指的「針對目標讀者」,不是單純使用「設問法」提出問句,而是設計一個隱形的的讀者,如同幽靈般,在整篇文章的字裡行間和你周旋。這個構思法至少有以下三點好處……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胖虎和小夫,如果不得不選的話,你會想當誰呢?」班上絕大多數的學生都選富二代小夫。於是,我在課堂上舉辦了一場簡易的辯論會,抽到「胖虎」的那一組,就不得不當胖虎。表面上看起來,「胖虎組」似乎很吃虧,但如果深入剖析,或許會從他身上找到比「家裡有錢」更有吸引力的特質。
孩子的表達意願低落,漸漸地,表達能力無從鍛鍊起,連帶文字表達能力的發展也受到限制,寫作能力當然差勁--這也正是3C育兒的一大後遺症!所以,我們應該把握孩子還願意跟開口跟你分享事情的階段,掌握一點溝通技巧,既提升孩子的表達意願,同時強化他們的表達能力。
最近延平中學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出爐--〈那天,我流下了眼淚〉。根據媒體採訪報導,有考生告訴家長,同一考場幾乎有一半的考生,寫爸爸媽媽往生。然而,每個人都想得到的題材,當然不是好題材。不妨試試「逆向思維提煉法」,寫出與眾不同的亮點!
如果引導學生在議論型的作文題目中針對目標讀者來下筆,好處可能超過大家的預期。 這裡所指的「針對目標讀者」,不是單純使用「設問法」提出問句,而是設計一個隱形的的讀者,如同幽靈般,在整篇文章的字裡行間和你周旋。這個構思法至少有以下三點好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小時候,小孩總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對於禁錮自己的諸多思想,諸多排斥 總是大言不慚的以為世界就該蝦米款 成長後,自己大了,卻忘了父母老了 總以為父母仍該是記憶中的堅強模樣 生老病死苦,是人都得面對的生死觀 未對死亡做好建設的人,難輕易放手 對什麼有執念,對什麼就越緊抓不放 宛若翻舟即將
Thumbnail
青春只一瞬 轉忽老來至 若念孩童時 當惜時如金 學庸 94.12.15/11:07:58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看不到未來,無法活在當下, 回頭看向過去,貌似一事無成? 那... 你認為什麼才是成就? 想必每個人答案都不同吧?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Thumbnail
每次過年的時候,常常可以見到家族之內的高齡者,但隨著他們的年紀增長,也讓我思索到幾個有關於生命的議題,以及對於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繼續閱讀《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女主角在探討學生自殺的原因時,也回顧起自己在十七歲那年生無可戀,打算在十七歲的最後一天自殺,可是卻遇見一個人,讓她錯過了自殺的時機,不小心長成了大人。 許多年後她跟母親吵架,母親問她盡了什麼女兒的本份,她差點就脫口而出:「活著。僅僅是在這個不屬於我的人生選擇活下去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小時候,小孩總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對於禁錮自己的諸多思想,諸多排斥 總是大言不慚的以為世界就該蝦米款 成長後,自己大了,卻忘了父母老了 總以為父母仍該是記憶中的堅強模樣 生老病死苦,是人都得面對的生死觀 未對死亡做好建設的人,難輕易放手 對什麼有執念,對什麼就越緊抓不放 宛若翻舟即將
Thumbnail
青春只一瞬 轉忽老來至 若念孩童時 當惜時如金 學庸 94.12.15/11:07:58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看不到未來,無法活在當下, 回頭看向過去,貌似一事無成? 那... 你認為什麼才是成就? 想必每個人答案都不同吧?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Thumbnail
每次過年的時候,常常可以見到家族之內的高齡者,但隨著他們的年紀增長,也讓我思索到幾個有關於生命的議題,以及對於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繼續閱讀《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女主角在探討學生自殺的原因時,也回顧起自己在十七歲那年生無可戀,打算在十七歲的最後一天自殺,可是卻遇見一個人,讓她錯過了自殺的時機,不小心長成了大人。 許多年後她跟母親吵架,母親問她盡了什麼女兒的本份,她差點就脫口而出:「活著。僅僅是在這個不屬於我的人生選擇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