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當自己職業生涯的執行長

    今天到華興中學演講,學校只訂的講題居然是”我的斜槓人生” 這個題目至今只在醫學院講過一次,很訝異他們會選這個題目。華興中學位在陽明山上,校園及視野都很棒。因為這個講題想起多年前寫的一篇談職涯的文章…
    你上班時間做的事情,決定了你擁有什麼;你下班後做的事情,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的確,最終我們還要常常提醒自己,是我們找到了工作,還是工作擁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究竟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存在?
    你上班時間做的事情,決定了你擁有什麼;你下班後做的事情,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的確,最終我們還要常常提醒自己,是我們找到了工作,還是工作擁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究竟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存在?
    當自己職業生涯的執行長
    「為什麼有的專家建議說,要認真做眼前找得到的工作,因為不認真,永遠無法真正喜歡上它;可是蘋果電腦的創辦人賈伯斯又說,只有你熱愛你的工作,你才能做得傑出,如果你還沒找到你熱愛的工作,那就繼續找,不要妥協。這兩個建議不是很矛盾嗎?」A寶一邊翻著雜誌,一邊很困惑。
    「人生原本就是一連串矛盾的組合嘛!」我跟A寶開玩笑。
    「爸爸,別鬧了,我認識一些學長姊,他們都很困惑該不該換工作,如果工作很爛,老闆很差,或者自己有明確的夢想,那當然就很簡單,但是如果工作待遇好像還可以,跟同事處得也不錯,自己好像也沒有很明確的追尋目標,就會很煩惱,你有沒有什麼建議?」
    我先引述他們年輕人的偶像所建議的:「你們學生時代最羨慕的公益旅行家褚士瑩曾提供三個標準來評估這件事是不是值得做一輩子的專業,第一,做的時候,並不會覺得累;第二,就算要求我停止,我也停不下來;第三,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是我所敬重的專業人士。」
    「不錯的觀點,那爸爸你認為呢?」A寶連忙找紙筆記下來。
    我沉吟著:「我比較傾向認為未來職涯會像是執行一個又一個專案,也就是有開始,有結束,會不斷改變,也就是處在永遠流動的狀態,換句話說我們待在同一個公司做同樣一件事情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所以每個人都會是一個一人公司,只是不斷地與其他公司做策略聯盟,而且因為專案是許多不同能力的組合,所以我們也要累積不同的能力,並且時時刻刻準備從A專案跳到B專案的轉變,把自己視為獨立公司的態度,就是讓別人願意與你合作,所以要不斷創造自己繼續被利用的價值。」
    「這個觀點不錯,有沒有具體一點的建議?」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要做自己公司的執行長,必須先了解自己,像檢視一個企業一樣,以擁有的資源、流程與優先順序來檢視自己。」
    B寶插話:「是不是高中畢業時,你要我們做過的SWOT分析,檢視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跟挑戰?」
    我點點頭:「SWOT分析也是幫自己了解現在處境的一個工具,但是彼得杜拉克也提醒,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心靈,也就是價值觀與夢想。再來就是興趣、能力、個性還有過往的經歷。他所說資源,流程與優先順序,可以分為幾個問題來問自己,第一是,你如何學習?然後是你做事的方法為何?第三是你如何與人共事?第四是,你的價值觀為何?最後是,你可以在那些地方做出最大貢獻?」
    A寶看著她記錄下來的問題:「這些問題還真不太容易回答耶!」
    我點點頭:「這些大哉問的確不好回答,甚至沒有永遠不變的標準答案,但是我們要常常拿來問自己。不過在對於每個當下的機會,也就是我們選擇的工作,究竟是不是值得投入我們的生命,其實沒有一個人可以確定,就像統一超商創辦人徐重仁先生所說的,要到後來才知道是對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每一個人生分岔點上,走穩你的路。也就是A寶一開始念的那個專家的意見,不管這工作我們喜不喜歡,先認真學到一等一,再決定要放棄,還是要繼續。」
    我繼續說:「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跟現實妥協,但是重要的是,我們的精神不要妥協,必須繼續在現實中做夢,也就是在不得以被迫做的事中,找到能夠做,能夠累積自己實力的事,再從其中找到實現夢想的能力與機會。」
    B寶好像不太滿意:「這些都是老梗,有沒有具體一點的建議?」
    「進入社會工作,頭五年之內不要管薪水多少,要在這五年內累積自己的基本功,不斷扣問前面你們抄下來那些問題,探索自我,也累積經驗與能力,大膽嘗試,勇敢挑戰所有的不可能,因為沒有什麼好損失的,只要能學到經驗與能力,即便非常小的公司,非常卑微的職位都無所謂。對了,這五年也應該去上一些課程,加值自己的能力,有報導說,目前有五種非常夯的職場進階課程。」
    「哪些?」B寶也拿出紙筆。
    「識人術,也就是廣義的行銷課程的一環:另外還有財務報告分析課,商業個案管理,以及中國古典哲學以及體適能健康管理。」
    A寶點點頭:「後面二項我們不需要,前面三項倒是真的從來沒有學過。」
    最後我用一句名言做這次討論的結尾:「發明攝影機底片的伊士曼先生曾說,你上班時間做的事情,決定了你擁有什麼;你下班後做的事情,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的確,最終我們還要常常提醒自己,是我們找到了工作,還是工作擁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究竟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存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