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書單紀錄 (2017-2019)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19

最近聽同事聊天才發現,現在看書的人真的好少,搞得這件事竟然變得有點古典(誰能抵擋 Youtube 和 Netflix 那些精密的動態劇場呢?),變得像活字印刷那樣古老、笨拙的手工藝。
回顧今年的讀物,最大宗是非虛構(non-fiction)類型的作品,尤其後半年開始對異領域感到極大興趣,特別是建築史、水文學、生物學、海明威熱愛的鬥牛術,還有前幾個月醉心研究的製圖學(古地圖超級有趣);後來連去IKEA買落地燈拿到的廣告我都覺得超有趣。
房間內同時有光線和陰影,我們才能感受空間、深度,看見形狀和物品。
準備履歷期間,我偷偷模仿紐約獨立書店 Printed Matter 的網頁形式,做了一個互動式的選書版(上圖),放上最近喜歡的書,沒特別什麼理由。
總之閱讀真的是目前生活中最具象、快樂、動力學的事了。

Booklist

‖ 小說
★《十二月十日》₍₂₀₁₃₎ 桑德斯(George Saunders)
✰《匡超人》₍₂₀₁₈₎ 駱以軍
《爵士樂》₍₁₉₉₂₎ 莫里森(Toni Morrison)
《驟雨之島》₍₂₀₁₈₎ 顧德莎
★《文藝春秋》₍₂₀₁₇₎ 黃崇凱
《The Hour of the Star》₍₁₉₉₂₎ 李斯佩克朵(Clarice Lispector)
《星辰时刻》₍₁₉₉₂₎ 李斯佩克朵(Clarice Lispector)
《隐秘的幸福》₍₁₉₇₇₎ 李斯佩克朵(Clarice Lispector)
《The Complete Stories》₍₁₉₅₂-₁₉₇₉₎ 李斯佩克朵(Clarice Lispector)
★《雨》₍₂₀₁₆₎ 黃錦樹
《第二十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₂₀₁₈₎ V/A
《O 作品》₍₂₀₁₈₎ 字母會
《S 精神分裂》₍₂₀₁₈₎ 字母會
✰《速度的故事》₍₂₀₀₆₎ 賀景濱
‖ 非虛構
《聶魯達回憶錄》₍₁₉₇₄₎ 聶魯達(‎Pablo Neruda)
✰《收藏沙子的人》₍₁₉₈₄₎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危险的夏天》₍₁₉₈₅₎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的生和死》₍₁₉₇₄₎ Henry Scott-Stokes
✰《空气女的时间志》₍₂₀₀₂₎ 寺山修司
★《我們並不知道 : 金宇澄散文》₍₂₀₁₇₎ 金宇澄
《最後的貴族 張愛玲》₍₁₉₉₅₎ 胡辛
★《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₂₀₁₅₎ 艾加凱磊(Etgar Keret)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₂₀₁₂₎ David George Haskell
《科技蜃樓》₍₂₀₁₃₎ 黃心健
✰《改變歷史的地圖與製圖師》₍₂₀₁₆₎ John O.E. Clark
《水的導讀》₍₂₀₁₆₎ Tristan Gooley
《島嶼的愛和向望》₍₂₀₁₇₎ 周婉窈
✰《幸福建築》₍₂₀₀₆₎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 文化評論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₁₉₃₅₎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世界是設計》₍₁₉₉₁₎ 奧托艾舍(Otl Aicher)
《All Things Shinings》₍₂₀₁₁₎ Hubert Dreyfus / Sean Dorrance Kelly
《知識分子論》₍₁₉₉₄₎ 薩伊德(Edward Said)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₁₉₈₈₎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符號帝國》₍₁₉₇₀₎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野性的思維》₍₁₉₆₂₎ 李維史陀(Lévi-Strauss)
《符號的想像:巴特評論集(二)》₍₁₉₆₄₎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土星座下》₍₁₉₇₂-₁₉₈₀₎ 桑塔格(Susan Sontag)
‖ 設計/商業/工具
《讓動作不NG ,才是好設計》₍₂₀₁₇₎ 村田智明
✰《一個人大丈夫:微型出版的工作之道》₍₂₀₁₅₎ 西山雅子
《圈外編輯》₍₂₀₁₅₎ 都築響一
《創業週末:如何在54小時內建立一家新創公司》₍₂₀₁₂₎ V/A
✰《深度工作力》₍₂₀₁₆₎ Cal Newport
《一人公司》₍₂₀₁₉₎ Paul Jarvis
《新手作家求生指南》₍₂₀₁₈₎ 陳又津
‖ 寫稿工事
《1949禮讚》₍₂₀₁₅₎ 楊儒賓
✰《番薯人的故事》₍₁₉₉₉₎ 張光直
《書街舊事:從府前街、本町通到重慶南路》₍₂₀₁₇₎ V/A
《時髦的身體: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₂₀₀₀₎ Joanne Entwistle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₁₉₅₆₎ 高夫曼(Erving Goffman)
《臺灣慰安婦》₍₂₀₀₉₎ 朱德蘭
《猴杯》₍₂₀₀₀₎ 張貴興

2018

由於每年寫年度專輯的關係,已經養成了某種年末強迫症。列清單、寫回顧這類事情,變成年末的例行公事,其實更像某種階段性的定期整理。
《百年孤寂》年頭讀到年尾,重複了幾遍,我甚至學駱以軍逐字抄寫,都快背起來了。當然還是沒讀完,其他大部分也沒讀完。讀《大教堂》、《荒人手記》、《在美洲虎太陽下》的心態完全是在觀摩特技表演;我還記得《在美洲虎太陽下》第一頁我讀了三天,我在數卡爾維諾後空翻到底轉了幾圈。
特別提一下莫迪亞諾的《In the Café of Lost Youth》(中譯有點遭,不要去讀),這本書默默影響我滿深的。寫巴黎塞納河左岸的咖啡館 Condé,一位謎之女子,她的目擊、在場和被記憶。讀這本時剛好迷上法國概念藝術家 Sophie Calle 的作品(她曾經請一名私家偵探跟蹤、偷拍她自己數個禮拜),導致那段時間都在想著同一件事情:關於記憶的在場、生命的在場。
「There were two entrances to the cafe, but she always opted for the narrower one hidden in the shadows.」小說的開場。
書中有個迷人的概念叫「Fixed Point」,來自咖啡館的一位綽號「船長」的常客。船長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忠實紀錄 Condé 來來往往的客人,他們進門的確切時間、行走路線、儀容和所作所為,無倫男人、女人、小孩或寵犬,全部密密麻麻寫在筆記本裡。船長認為,為了抵抗巨大城市的無臉和永恆的消逝,他必須不斷尋找所謂的「fixed point」,來去補獲,透過書寫一個個所見的名字、以及它們的曾經。
夏天結束時,突然驚覺書櫃滿滿的純文學低氣壓,很老氣,讓我很想吐,於是我開始默默進行一個關於大眾文學的研究計畫(但沒有很認真)。《The Autograph Man》算是第一本,我在 Chelsea 一間小書店 192 Books 找到的。寫一位住在倫敦的華裔猶太男孩 Alex,寫摔角、勃起、小屁孩。很不純,很解放,超喜歡。第二本是《妳一生的預言》,電影《異星入境》的原著。好看,非常好看;後來想想,母題其實滿純的。

Booklist

字母會《I 無人稱》
字母會《J 賭局》
字母會《N 游牧》
瑞佛卡蒙《大教堂》
✰ 蘇珊·桑格塔《反詮釋》
✰ 卡爾維諾《在美洲虎太陽下》
朱天文《荒人手記》
蕭詒徽《蘇菲旋轉》
✰ 漢娜·鄂蘭《人的條件》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杜博依斯《黑人的靈魂》
✰ Henry Scott-Stokes《三島由紀夫的生和死:美與爆烈》
✰ John F. Szwed《美國爵士樂全攻略》
✰ Zadie Smith《The Autograph Man》
✰ 李奕樵《遊戲自黑暗》
★ Patrick Modiano《In the Café of Lost Youth》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Meg Fee《Places I Stopped on the Way Home》
羅伯·卡帕《失焦》
★ 莒哈絲《情人》
姜峯楠《妳一生的預言》
Alex Haley《根》
林俊穎《猛暑》
莫言《食草家族》
艾莉絲·孟若《一直想對你說》
✰ 馬奎斯《百年孤寂》
蔣亞妮《寫你》
John Gardner《大師的小說強迫症》
✰ 駱以軍《遣悲懷》
駱以軍《經驗匱乏者筆記》
✰ 駱以軍《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
Juan Gabriel Vásquez《聽見墜落之聲》
Chinua Achebe《分崩離析》
★ 童偉格《西北雨》
Alice Walker《紫色姊妹花》
喬伊斯《都柏林人》

2017

今年比起過往,花非常多時間閱讀,音樂反而聽少了。我是實體書控,而且佔有慾超高,喜歡的書一定要是我的,星星標記的代表在許多層面深深影響我的書(例如我在寫作時就常被莎岡和卡爾維諾拐走)。詩大約買了十本,但詩集不會有讀完的一天,所以概不列入。

Booklist

《雪國》川端康成
《時光列車》佩蒂.史密斯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莎拉.貝克威爾
★《藍色的靈魂》莎岡
《異鄉人》卡謬
《發條鳥年代記》村上春樹
《老公的陰莖插不進來》木靈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凱蒂‧洛芙
《其後》賴香吟
《困難的愛》卡爾維諾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卡爾維諾
《魂斷威尼斯》托瑪斯‧曼
★《親愛的人生》孟若
《行過地獄之路》理查.費納根
《E 事件》字母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大家好,這是我在約2019年左右出版的電子書,由udn出版 喜愛電影與小說這個癖因,將我擲入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構思故事的溺境。 一開始是為了想而想,到後來變成了那些故事性、段落安排、引起注目的爆點、人物性格角色背景全部莫名其妙地不斷地從腦袋深處冒上來。 總是希望這些精心安排和佈置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嗨,最近過得還好嗎?前幾篇關於寫給過去自己幾篇情書,三個月、一年、三年、五年總共四篇文章。 看了《遇見未來自我》書中提到未來日記的概念,使用過去完成式,成為未來版本的自己寫下的日記;有機會讓我所想像的事情,更有機會顯化成真。 接下來會持續將閱讀到、做實驗、驗證、修正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
上午,整理家裡書庫的時候,隨手找出了三本書:《現代性的地平線:哈貝馬斯訪談錄》、《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依照我可靠的記憶,這三本書是當年我在台北的明目書店購得,也是顯邦兄主持明目書店書友最為熱衷搶書的時期。的確,與現今中國已大量出版的
Thumbnail
2023 回顧書單分享,包含喜歡的書籍、推薦書、閱讀感想,並歡迎互動交流。
Thumbnail
今年的 Top 10 中有五本新書,算是多年來很特別的一次。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大家好,這是我在約2019年左右出版的電子書,由udn出版 喜愛電影與小說這個癖因,將我擲入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構思故事的溺境。 一開始是為了想而想,到後來變成了那些故事性、段落安排、引起注目的爆點、人物性格角色背景全部莫名其妙地不斷地從腦袋深處冒上來。 總是希望這些精心安排和佈置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嗨,最近過得還好嗎?前幾篇關於寫給過去自己幾篇情書,三個月、一年、三年、五年總共四篇文章。 看了《遇見未來自我》書中提到未來日記的概念,使用過去完成式,成為未來版本的自己寫下的日記;有機會讓我所想像的事情,更有機會顯化成真。 接下來會持續將閱讀到、做實驗、驗證、修正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
上午,整理家裡書庫的時候,隨手找出了三本書:《現代性的地平線:哈貝馬斯訪談錄》、《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依照我可靠的記憶,這三本書是當年我在台北的明目書店購得,也是顯邦兄主持明目書店書友最為熱衷搶書的時期。的確,與現今中國已大量出版的
Thumbnail
2023 回顧書單分享,包含喜歡的書籍、推薦書、閱讀感想,並歡迎互動交流。
Thumbnail
今年的 Top 10 中有五本新書,算是多年來很特別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