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2-「是」是一切的基礎

前面有編號的文章,皆是建立靈性宇宙觀的相關基礎介紹文章。
我們在上一篇有討論到「實證只存在於主觀」這件事。你如何證明蘋果可以吃?你可以把蘋果放到嘴裡,並且用某種方式拍攝蘋果被消化轉變成糞便的過程。或是在這過程中觀察到人體的葡萄糖值上升,或自己感覺到「不餓了」,因此我們定義這一連串的物理變化為「吃」。但是再繼續討論下去,「吃」到底是什麼,我們真的知道嗎?
我們其實並不知道吃是什麼,我們只是將我們觀察到這一連串的「現象」直接定義成這樣叫做「吃」,我只能定義看似固定的現象,不能證明。如果你要證明蘋果可以吃,你應該對每一個活過跟未來將出生的人體都進行這樣的觀察,但你怎麼知道未來或過去不曾進化出把蘋果塞進嘴裏不會擁有相同現象的人?你只是抓幾個人來觀察,跟直接認為每一個人體外觀上看起來差不多,每個人的機制就都跟你觀察這幾個人的結果一樣嗎?
我們只是方便地、簡單地用各種方法在概括論定一件事情是「實用」的,而不是「真實的」。我們再進行一個更生活化的說明,如果今天你覺得一個男生喜歡你,你要如何「證明」這個男生喜歡你?這個男生「說」他喜歡你?做「追求」你的動作?送你很多東西?看你的眼神?在你表達你不開心的時候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還是跟你交往、結婚?
這些東西能「證明」這個男生喜歡你嗎?如果這個男生是被別人花錢請來演出這一場「喜歡你」的戲呢?就算不是花錢,你又能怎麼證明這個人做這些事其實從頭到尾都沒真的感覺到喜歡你?只是覺得這是一個要完成的任務?你要如何能辨別這個人到底內心到底有沒有「感覺到」喜歡你的感覺?如何證明這世界上真的沒有可能有人會花錢請人來演這場戲?
你有曾經認為自己喜歡一個人,過了幾年之後回頭看當時的自己,你發現對你現在來說那個根本不是喜歡嗎?或是對現在的自己來說,已經不再想跟這個人接觸,那當時的那個喜歡,真的能被稱作「真的喜歡」嗎?如果是「真實的」不應該是歷久不衰、經得起考驗的嗎?到底什麼是「喜歡」呢?
要去「實證」這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只能知道它「能用」卻無法知道它是否「真實」那到底要怎麼辦?
只要你認為你的手臂會動,它就會動,並且在它不會突然不動的那天到來以前,你是不是都不會去懷疑跟思考為什麼你的手臂會跟著你的思緒動作?就算你完全不懂醫學、人體,你在還是一個什麼都還沒學的小朋友時,你就知道「你的手會跟著你的意志移動」。也就是說,只要你認為「是」的事情,他就只是「是」而已。
「是」是一種存在狀態,在這個存在狀態的前提下我們不會花時間去煩惱、思考這個存在的前提。就如同石頭就是石頭,我們不會去煩惱為什麼石頭是石頭,為什麼石頭不是水。當它就「是」並且不存有任何懷疑,它當下對於主觀來說就「成立」。懷疑才是真正產生煩惱的一切源頭。你當然可以去分析跟觀察石頭的組成成分,但那也只是另一種不同範圍的觀察,也只是另外一種「是」而已。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石頭為什麼是石頭。
你可能覺得我現在有點往無限上綱的地方去了,但是這是一個了解萬物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認知。也建立起我們後續討論其他主題的基底,也就是並沒有「客觀」事實,只有被「化約」及「概括定論」的主觀默認。在這個前提上,我們可以知道任何件事情要被「實證」只需要在一個人的主觀定義中成為一個毫無懷疑想法的「是」之後,對這主觀來說就會成為一種存在的體驗。
在客觀世界中被化約及概括定論的那些理論跟概念,也會有範圍的問題,我所謂定義的「真相/真實」。就是越能經過時間考驗、能涵蓋、串連一切任何一個個體主觀經歷到現象與體驗(並且採取不否定的態度)的,就越「接近」這個「真實」的概念(這個概念也會很接近「神」的定義)。因此我們不管在討論哪個議題之前,都要了解我們被化約跟概括定論的「內容」是什麼,也就是我們主觀是用什麼樣的「存在前提」(或換句話說怎麼定義)在體驗這個世界,跟我們主觀想要體驗什麼來決定我們要用什麼角度跟基礎來討論一件事。
一切重點都只有「我主觀想要體驗什麼」而已。
這樣我希望大家能了解,為什麼我一蓋不接受「這才是正確」作為面對我的態度的批評指教。而我希望日後的所有主題的討論,都能建立在這個共同的認知基礎上跟大家一同進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