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現象與體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面有編號的文章,皆是建立靈性宇宙觀的相關基礎介紹文章。
我們過去在學校教育系統中所吸收到的,都是去觀察萬物發生的現象。例如玻璃摔了會破,為什麼玻璃摔了會破?因為玻璃組成成分的結構性質,那又為什麼這個成分有這樣的性質?為什麼水不硬?石頭沒辦法喝?我們不管問什麼問題其實問到最後都是這樣,為什麼水有這樣的性質?為什麼這個東西是這樣,那個東西是那樣?沒為什麼,「就是這樣」。
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在試圖了解世界時,我們都是用「現象」在解釋「另外一個現象」,只是層次不同而已。例如為什麼電風扇會轉?因為電風扇這結構是這樣設計的並且由電力作為動力等等,那為什麼電力可以使物品轉動?沒有為什麼,就是這樣。地球為什麼有氧氣?植物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會產生氧氣,過程是這樣那樣,那為什麼可以這樣?沒為什麼,就是這樣。為什麼人需要吃東西?因為有食慾,為什麼有食慾?因為生物需要進食才能生存,為什麼一定要進食才能生存?因為要藉由食物轉換能量?為什麼不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產生養分?沒有為什麼,就是這樣。
我們真的去把每一個學問都拿來仔細的看,一層一層的問下去,我們會發現,我們以為我們了解這個世界,但事實上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所謂的學問,就是把我們觀察到的現象,跟另外一種觀察到的現象做一個因果的連結而已,然後我們就以爲我們懂了。為什麼現象可以解釋現象?我們所謂的「知識」都只是「不同層次跟角度的現象」而已。也因此,我們事實上無法「懂」任何東西,我們只能「發現」這件事是這樣運作的,並且,拿來用。
「沒有為什麼,就是這樣」,就是我們上一篇談到的「是」。我們也會發現,我們人不管做什麼,為的就只是一件事:「體驗」。為什麼想變有錢?也許是想要住很大的房子,那住很大的房子是為了什麼?舒適的體驗。也許是想要不要為錢煩惱,那不要為錢煩惱是為了什麼?平靜不煩擾的體驗。也許是想要買各種好看的衣服包包,那為的是什麼?穿好看的衣服在身上的體驗。也就是說,我們一切的活動都是為了某種體驗。
我們可以藉由活在這個世界上的「體驗」抓到一種感覺,那就是觀察事物的角度跟分割越細微,萬物彼此的差異性越小。例如這世界上的動物百百種,但是在原子的角度也不過就那幾種成分。不只是動物,任何事情都是,我們會發現截然不同領域、技術中的智慧跟道理都是相通的。我們可以「感覺」到萬物似乎有一種神秘的互通與連結,這就是一種「體驗」而非「現象」。要踏入靈性的領域,我們就要將焦點從「現象」換到「體驗」上面。也就是從我們以為的「客觀」轉換到「主觀」上。(也就對應到我們第一篇所講到的,「實證只存在於主觀」這個結論上)這也是一個從我們走向靈性世界的一個重要的認知轉換。
並且,我們要學習將「現象」與「體驗」分開來看。舉例來說,玻璃割到腳是一個現象,但是「痛」是一個體驗。我們過去在日常生活的認知,是認為玻璃割到腳一定會引發痛的體驗,但一定是如此嗎?至少我就曾經在我不知道的狀況下被玻璃割到,當時完全沒痛覺,直到我看見我的腿都是血的時候,才開始「覺得痛」。跟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某些人吃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津津有味,結果一聽到那東西的成分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就突然「想吐」。近年來也有非常多的實驗,觀察到了觀想事實上是可以影響到物理的變化,因為大腦無法分辨想像跟真實(也實驗在運動員、音樂家身上)。
反過來說,體驗也不一定有現象的發生。例如身體感覺到疼痛,但是卻檢查不出任何問題。或是明明被截肢了,被截掉的部位卻感到劇痛(也就是所謂的幻痛)。這也能用很物理的方式去理解,例如一個靜止的物品,雖然它是靜止的,但代表沒有力作用在這個物品上嗎?不見得吧?也許只是力不夠大,所以無法產生能被五官觀察到的「現象」。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去靠近萬物的本質,我們就得從根本上開始,也就是從「體驗」中理解萬物存有的「性質」。
性質即是一種抽象概念,也就是能量,只能在「體驗中」被經驗。並且在相同的表象之中,可能會有不同的性質,不同的表象(現象)之中,也可能會有相同的性質。我們要更能簡單的理解這個複雜難解的世界,甚至是想要體驗「天才」的經歷的話,就得讓我們認識這個世界腦袋的認知重新洗牌,並且開始從日常生活中體驗更多萬物神秘的互通連結,而不是被我們功能非常不足的五官限制住,不是我們所見所聞,就等於真實。你可以想像我們人體的五官事實上是機能不強的硬體,我們能看見的光、聽見的聲音、聞到的味道都比許多動物還要少,我們卻認為自己的五官所感知道的東西才能稱為真實嗎?這其實一件很詭異的事。
所謂的靈性世界,就是要拓展我們的內在的感測器(體驗),並且利用這個感測器的開發來超越我們很弱的硬體設備。你可以藉此擁有更多對於各種不同領域的敏感度,觀察到最細微的變化,並且藉由這種感知能力於日常生活中,任何需要sense的東西你都可以快速的提升。例如人際關係的sense、美感的sense、生活品味的sense....等。保證你學什麼都會很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5K會員
470內容數
我是誰不重要,我的文字有帶給你什麼比較重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4D嬋娜 的其他內容
我們在上一篇有討論到「實證只存在於主觀」這件事。你如何證明蘋果可以吃?你可以把蘋果放到嘴裡,並且用某種方式拍攝蘋果被消化轉變成糞便的過程。或是在這過程中觀察到人體的葡萄糖值上升,或自己感
✡ 前面有編號的文章,都屬於【覺察萬物論】頻道內容的搶先看文字版本,讓我們一步一腳印一起讓靈性更加接地氣💛 我會在頻道發布的第一支影片是頻道的介紹,其中包含頻道的說明書(因為我不想要接收酸民的負能量,算是我的一個事前防禦,但文字黨的各位其實都不需要看,只是因為本文章的內容會涵蓋到我影片提到的內容,
我們在上一篇有討論到「實證只存在於主觀」這件事。你如何證明蘋果可以吃?你可以把蘋果放到嘴裡,並且用某種方式拍攝蘋果被消化轉變成糞便的過程。或是在這過程中觀察到人體的葡萄糖值上升,或自己感
✡ 前面有編號的文章,都屬於【覺察萬物論】頻道內容的搶先看文字版本,讓我們一步一腳印一起讓靈性更加接地氣💛 我會在頻道發布的第一支影片是頻道的介紹,其中包含頻道的說明書(因為我不想要接收酸民的負能量,算是我的一個事前防禦,但文字黨的各位其實都不需要看,只是因為本文章的內容會涵蓋到我影片提到的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孿生同時睜大圓滾雙眼,因剛遭飛碟光柱撕碎而餘悸猶存,大口抽氣:「嗬——」   慌忙輕拍自己的軀幹和四肢,以確它們全都健在,事關當強大重力將你從份子層面上拉伸成粉塵、吸入機艙閘口,恐怕也得唱跳起這經典童謠,「頭、肩膀、膝、腳趾,眼、耳、鼻和口」。   豈料世鋒使勁自摑耳光,誤觸心電感應,使身旁
Thumbnail
老師:「你們在做什麼呀?」幼兒:「我是媽媽啊!」 今天的孩子們在瞭望台旁繞來繞去、忙進忙出的, 有的人手上還多抱著一根水管,卻又不斷地再拿其他東西, 又捨不得放下手上的水管,好像水管是她們的寶貝一樣; 有的人幫忙撿拾彩色石頭,有的人用切片的圓形水管當蛋糕模, 把彩色石頭倒入其中,完成後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在3D物質世界的體驗與經歷,著重於個人在困難與不舒適的狀態下如何去體驗自己原本的樣子,以及如何尋找和理解自己的價值。作者透過引人省思的問題和啟發性的想法,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生活中的挑戰和困境。
Thumbnail
我接觸正向教養是在S約莫一歲時帶她參加這兒社區大學的親子課程。 課程中的一切都和我的經驗和想像中的教養不太一樣。這裡沒有說教、沒有批評,只有包容和理解。每週上課都像集體心理治療,讓我能學著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有次S拿到一個玩具,她突然往天空發射。最後當然還是回到地面而且還打到其他孩子。 我慌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有一個老師,抓一顆石頭放進一個空的玻璃罐中,大約放三顆就滿了,老師問學生,還能再放嗎?學生說可以。於是老師又拿比較小顆的石頭放進玻璃罐,再問學生,還能再放嗎?學生又回答,可以。於是老師又抓起幾把沙放到玻璃灌,再問學生,還能再放嗎?學生說,不行了。老師笑了笑,拿起一瓶水倒進玻璃罐中,水慢慢將沙土完全浸
Thumbnail
一不小心眼鏡便碎裂了 剩下了寂寞的玻璃殘骸 讓它來襯托平坦的小路 只是這不會增加次數的 妳只是來過這裡一次 一顆心很難被採摘 身上被藤蔓包裹著 伴隨鮮花的殘敗感 玻璃沒有刺傷任何一個人 鳥兒只會接受祝禱 將玻璃形容作斷裂的弧線 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即使如此還是屬於從
Thumbnail
空氣中發生了某種質變,無色無形。構成時空的粒子重新排列組合了,若將其視覺化,有點像炎日下柏油路面上方蒸騰扭曲的景象,但又不盡然。感知到的,好似各次元空間裂解再重組的過程中,某項珍貴的元素逸出,永刼不復。 屋外有騷動,爸爸不假思索地快步走出去一探究竟,我尾隨。  已有人佇立圍觀了,注目的焦點落在家
Thumbnail
孩子在家與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同,就像我們在家與工作場所表現得不同一樣。孩子所承受的,永遠比父母想像得還要多,也比父母想像得還要更加堅強。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持續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孿生同時睜大圓滾雙眼,因剛遭飛碟光柱撕碎而餘悸猶存,大口抽氣:「嗬——」   慌忙輕拍自己的軀幹和四肢,以確它們全都健在,事關當強大重力將你從份子層面上拉伸成粉塵、吸入機艙閘口,恐怕也得唱跳起這經典童謠,「頭、肩膀、膝、腳趾,眼、耳、鼻和口」。   豈料世鋒使勁自摑耳光,誤觸心電感應,使身旁
Thumbnail
老師:「你們在做什麼呀?」幼兒:「我是媽媽啊!」 今天的孩子們在瞭望台旁繞來繞去、忙進忙出的, 有的人手上還多抱著一根水管,卻又不斷地再拿其他東西, 又捨不得放下手上的水管,好像水管是她們的寶貝一樣; 有的人幫忙撿拾彩色石頭,有的人用切片的圓形水管當蛋糕模, 把彩色石頭倒入其中,完成後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在3D物質世界的體驗與經歷,著重於個人在困難與不舒適的狀態下如何去體驗自己原本的樣子,以及如何尋找和理解自己的價值。作者透過引人省思的問題和啟發性的想法,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生活中的挑戰和困境。
Thumbnail
我接觸正向教養是在S約莫一歲時帶她參加這兒社區大學的親子課程。 課程中的一切都和我的經驗和想像中的教養不太一樣。這裡沒有說教、沒有批評,只有包容和理解。每週上課都像集體心理治療,讓我能學著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有次S拿到一個玩具,她突然往天空發射。最後當然還是回到地面而且還打到其他孩子。 我慌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有一個老師,抓一顆石頭放進一個空的玻璃罐中,大約放三顆就滿了,老師問學生,還能再放嗎?學生說可以。於是老師又拿比較小顆的石頭放進玻璃罐,再問學生,還能再放嗎?學生又回答,可以。於是老師又抓起幾把沙放到玻璃灌,再問學生,還能再放嗎?學生說,不行了。老師笑了笑,拿起一瓶水倒進玻璃罐中,水慢慢將沙土完全浸
Thumbnail
一不小心眼鏡便碎裂了 剩下了寂寞的玻璃殘骸 讓它來襯托平坦的小路 只是這不會增加次數的 妳只是來過這裡一次 一顆心很難被採摘 身上被藤蔓包裹著 伴隨鮮花的殘敗感 玻璃沒有刺傷任何一個人 鳥兒只會接受祝禱 將玻璃形容作斷裂的弧線 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即使如此還是屬於從
Thumbnail
空氣中發生了某種質變,無色無形。構成時空的粒子重新排列組合了,若將其視覺化,有點像炎日下柏油路面上方蒸騰扭曲的景象,但又不盡然。感知到的,好似各次元空間裂解再重組的過程中,某項珍貴的元素逸出,永刼不復。 屋外有騷動,爸爸不假思索地快步走出去一探究竟,我尾隨。  已有人佇立圍觀了,注目的焦點落在家
Thumbnail
孩子在家與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同,就像我們在家與工作場所表現得不同一樣。孩子所承受的,永遠比父母想像得還要多,也比父母想像得還要更加堅強。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持續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