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2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rodigy 主唱三年前過世了

    2019.3.4是開始下雨的前兩天,天氣開始變悶熱,廚房水管裡的蟑螂已經開始出來透氣,還有我的老福斯「四代狗夫」水溫開始會飆高。那天在桃園區裡一間有「清水模」建築的大學裡喬場景,那時候正在籌備「福斯影集」的第三部,場景設定是距離現在大約20年後的科幻場景,有科技公司總部、科技公司的大廳、走道、還有記憶提取室之類的設定,然後這個導演好像沒有活過白天,三部曲的時間大概70%都是設定在晚上半夜這種時候。這部片的美術指導對場景的挑惕也是讓人很崩潰,在台灣拍科幻片有錢就搭景沒錢就找實景來改,這部片屬於後者,但能同時滿足美術跟導演的實景不多,好不容易喬完了學校可以給我們幾天去大改景後拍攝,但學校的規定時間就是只能到晚上22:00前全部結束離開滾出去「規矩就是規矩」,前面已經花了將近一個月協調場景到可以美術改景跟拍攝,下一步還要再破他們非常堅持的點,那陣子我三天兩頭就跑去大學找窗口聊天,如果能回到20年前我一定會去念大學。
    這是三年前的故事
    這天的上午我又來找學校承辦窗口討論我們能否突破限制,拍到隔天早上六點全部收完滾出去!學生老師進來的時候絕對不會發現有劇組搞到早上,不過我沒有跟承辦人事先約好,我想不會有承辦人會在電話裡跟我約好讓我去找他討論要「違規」這種事情。也因為沒事先約好的關係所以我沒找到承辦人,所以我決定先去吃午餐等承辦人回來,以校區來說的話這間大學附近的店算是很少,所以隨便找了一家門口好停車的店就進去了。
    上菜後邊吃邊滑著臉書看見「DJ 林哲儀」的專頁分享了一篇英文報導,報導的標題寫著:「Prodigy legend Keith Flint found dead at his Essex home aged 49.」,當時沒有會意過來這段英文的意思,但看到了「傳奇」、「死了」、「49歲」,馬上開始翻譯整段意思,原來 Keith Flint 是 Prodigy 的主唱,他被發現在 Essex 家中驟逝,得年49歲,幹!三小,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樂團主唱走了,那個唱著「給我馬子一巴掌」的人走了(Smack My Bitch Up)。
    我很不會記名字,聽過的團名很多,記得的團員名字很少
    Keith Flint 這名字是我第一次看到,但 Prodigy 這個名字是從14歲就記得的團名。他們在90年代初期的音樂幾乎都是電子合成器,而 Keith Flint 原先是 Prodigy 的舞者,後來成為主唱,並加入龐克、嘻哈、重金屬元素。
    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因為玩滑板認識一個同校的國三學長,有一天他跟我說他的哥哥從日本回來了,他哥哥在日本是DJ而且燙了一個黑人辮子頭染成紫色。1991年的國中還是髮禁、鞋禁、襪禁,幾乎什麼都禁的年代,我的學校只能留三分頭並且嚴格規定制服不可以拉出來必需紮進褲腰裡,必需搭配白色球鞋及白色長筒襪,稍微寬鬆一點的學校男生頭髮可以留到眉毛下緣三公分,免強梳個中分頭,女生頭髮長度永遠都是耳下三公分,不合乎以上規定的幾乎都會被當成流氓、太妹抓進訓導處改造辦理。
    有一天學長帶了一張他哥從日本帶回來的CD給我看,他說:「這是現在日本最流行的音樂,叫做—Techno,電子音樂啦!」。
    當時的我完全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但聽他的語氣好像是種很厲害的音樂。
    因為滑板的關係,我從國小五年級開始接觸龐克、重金屬還有嘻哈,現在又出現了一種叫做電子音樂的東西,當下就跟學長約好當天放學後去我家,那天下課後我們直奔我的房間,到家後學長慎重的把CD拿出來交到我手上,那封面我還真看不懂設計的意義,非常的簡約(簡約是當時還沒有出現的形容詞),大約是1991的前後,嘻哈剛從 House Party 的 DJ 形式轉換為幫派繞舌之初,重金屬開始被削弱接著取而代之的油漬龐克(Nirvana)竄起的年代,當時身邊的同學幾乎都在聽林志穎、張學友、劉德華,比較前衛的人會聽 L.A Boyz 跟 The Party 還有 Jungle(這三團是台灣嘻哈音樂的先驅,The Party 跟 Jungle 甚至經過決選生死賽才有機會出道)。
    這張專輯是 他們的第一張錄音室完整專輯「Experience」,Out of Space 收錄在第7首。
    這張專輯是 他們的第一張錄音室完整專輯「Experience」,Out of Space 收錄在第7首。
    因為學長的慎重我變得也小心翼翼的接過來放進 CD 播放器,第一首歌「Out of Space」前面幾個小節還有刮唱盤的音效然後接著出現一堆兜兜兜兜、嘟嘟嘟嘟的音效跟著洞洞洞洞、轟轟轟轟的強烈節奏鼓組,整首歌只有三句歌詞不斷的重複:
    1I'm gonna send him to outer space, find another race
    2I'll take your brain to another dimension
    3Pay close attention
    當時的房間共有八顆亂接的喇叭跟一台擴大機,整個房間都是轟轟轟轟、洞洞洞洞的節奏,這感覺就像是第一次聽到重金屬一樣,直直的衝進心裡最深處,因為衝進了心理所以很難擺脫,那是一種完全被打到的感覺,從那天之後我開始告訴別人我最近聽到一種新的音樂,叫做:電子音樂,但是沒有人知道我在說什麼,那時候越沒有人知道我就會越開心,因為那表示我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音樂,在那個年代那種資訊非常難得,大部分的人認為歌是用唱的,不是唸的不是吼的不是唱兩句後只剩節奏的。
    當時我的爸爸有一套很棒的音響組合,有獨立擴大機、獨立雙卡帶錄音機、獨立CD播放器,為了模仿DJ接歌,我會用CD播放器放音樂然後用錄音機同步錄音,在兩首歌的中間在錄音機上面快速連按播放跟暫停,造成一種像是卡住的音效去接到下一首歌,創造出了這種效果後有段時間都覺得自己像是個DJ。
    1990年網路還沒有進入到一般人的家裡,許多資訊不像2021年這樣只要iPhone拿起來按幾下就會跑出一大堆消化不完的資料,當時的資訊大多透過某些雜誌、報紙或者MTV音樂台、Channel V 一點一滴的慢慢累積,少部份是有朋友從國外回來剛好帶了CD、音樂錄影帶回來才能夠得知的。沒有辦法像現在能夠上網瞭解音樂風格,唱片行也不會每張CD都放在試聽架上,大部份的CD都只能從封面上的資訊判斷或者該說「猜」是不是自己以為的音樂。
    在剛開始聽嘻哈的時候曾經買過一張封面是一位黑人站在一輛凱迪拉克前面的CD,那天站在這張CD前面感覺好久,感覺一小時後決定買了,到家一放出來結果是爵士情歌落差很大。但也有幸運的時候,當時有聽過一首嘻哈的副歌「嘿~~厚~~」,但是完全不知道是誰的歌,某天又去逛了唱片行看到一張CD封面裡站了三個黑人,中間那個人拿了一副電鋸,上面又有球棒的圖案,當下覺得這應該是厲害的繞舌樂團吧,於是買了,到家後一聽就是這首「「嘿~~厚~~」(Naughty by Nature 的 Hip Hop Hooray) 。
    這是 Naughty by Nature 第三張專輯「19 Naughty III」
    後記:過中那段時間後 Prodigy 這個名字整個消聲匿跡一直到高中二年級的時候才又再度更新,那時候大多數人家裡都有訂閱報的習慣我家也不例外,高二夏天的某天在報紙的娛樂版上看到「The Prodigy」這個名字,我很驚訝,聯合報居然刊登他們發行新專輯的新聞並且說台灣會發行,我非常興奮的跑去唱片行問,但沒有唱片行有消息,接下來連續將近兩個月我只要有經過唱片行都會進去問一下,終於將近兩個月的等待後他們新專輯在台灣上市了,這可能可以算是台灣在進入電音時代的前身吧,後續再寫。
    這是當時聯合報刊登的發行專輯封面,第二首歌:Voodoo People,這首歌後續還有好幾個不同版本。
    專輯名稱:Music for the Jilted Generatio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