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02】敲響心中的烏托邦

【畢設週記02】敲響心中的烏托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哈囉,消失若干時日的我終於浮出水面惹。
與其繼續拖稿,不如還是直球對決吧。

浮~出乃了~~

浮~出乃了~~

在開始案例分析、尋找基地及更深入的議題分析之前,先來聊個直接一點的,關於我的空間需求(會不會跳太快!)。
嗯,既然該談的入門知識都談了,接著來簡單整理我想要做的事情。

我想要做一個能讓金門人發現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一個能讓台灣人不再瞧不起金門的;一個能夠讓人好好離開的;一個能夠保有選擇與尊嚴的;一個能讓人意識到生命美好及滿足的;足以翻轉台灣許多既定印象的空間。

再簡單清晰一點來說,我想做的事(目前)包括:

  1. 提供安寧照護服務及知識
  2. 提升醫療人員及民眾的生命教育
  3. 踩一點協助死亡的線
  4. 提升金門臨終照護、醫療的水準
  5. 不以「效率」為第一目標
  6. 殯葬、葬儀
  7. 舒適美好的空間(廢話)
  8. 讓生命不是終結(verendet),而是「完滿地結束」(vollendet)*1
raw-image

再來,將其歸納成空間需求的話大致可列出:

  • 照護空間_(安寧醫療用)
  • 臨終空間
  • 行政空間_(檔案室、辦公室、掛號區、護理站、員工休息室......等)
  • 諮詢/諮商空間_(個人及團體)
  • (短期)住宿空間_(醫務人員及使用者家屬)
  • 演講/會議/展覽空間
  • 設備空間
  • 儲藏空間
  • 餐廚空間
  • 葬儀空間_(太平間、火化室、撿骨室、悼念室......等等)
  • 休憩綠地

大概是這些吧!而實際空間比例與空間量,會再依據最後的基地選址的區位、面積等等因素而進行調整。
接著,繼續開始進行研究......

*1:參照蔡慶樺,2018,《反骨神學家談安樂死:活著與死去都應有幸福的權利》,於《報導者》(accessed on 2021/8/10)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2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畢設週記|創刊號   你曾想過自己周遭的一切是否為真實嗎?
依照上篇大家的建議,我開始進行大量翻閱資料以及蒐集各個學校的建築畢業設計作品,我打算將案例分析的內容分成4個部分,分析各個作品的相關議題是如何發展、基地選址的方法分析、針對設計的操作手法、最後建築型態的呈現。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這次的企劃自5月開始陸續採集,7月中與學校的諮商心理師聯繫並請問他可否聽過學長們對畢業的感想後,並以他的專業回應學長姐們。接著,斷斷續續地剪到了月底。 就在疫情的苦悶時刻、就在離校的感傷時刻,也在奧運的胃痛時刻,集結了3位學長與承恩心理師的深刻感受,還有3位學長姊的當下心境,總長30分鐘整的地縛靈報
嘿嘿我讓我終於抓住你了!議題!拜託別再溜走! 寫完此篇的小感想。
畢設週記|創刊號   你曾想過自己周遭的一切是否為真實嗎?
依照上篇大家的建議,我開始進行大量翻閱資料以及蒐集各個學校的建築畢業設計作品,我打算將案例分析的內容分成4個部分,分析各個作品的相關議題是如何發展、基地選址的方法分析、針對設計的操作手法、最後建築型態的呈現。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這次的企劃自5月開始陸續採集,7月中與學校的諮商心理師聯繫並請問他可否聽過學長們對畢業的感想後,並以他的專業回應學長姐們。接著,斷斷續續地剪到了月底。 就在疫情的苦悶時刻、就在離校的感傷時刻,也在奧運的胃痛時刻,集結了3位學長與承恩心理師的深刻感受,還有3位學長姊的當下心境,總長30分鐘整的地縛靈報
嘿嘿我讓我終於抓住你了!議題!拜託別再溜走! 寫完此篇的小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