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內容安排的很好,有點意猶未盡想繼續收看下去,身為媽媽的我好幾度都很感動,看完學全跟學全媽媽的分享,讓我審視自己對於兒子升學期許是否應該改變,這是很適合親子一起收看的好節目。」(Nancy Chiu)
「剛才看完重播,紅了眼眶(弱)。這是很用心、很優質的節目,透過節目的力量,搭起橋樑,讓更多沒有被聽到的聲音都能被聽到。支持與改變自己也才是往前走下去的動力,有想法的孩子更應該要支持,那是讓他去思考與學習,即便失敗了,也不是原來的自己,他會繼續發光發亮找到出口,支持這樣優質的節目。」(Zhu Huang)
「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身邊有家人、老師和醫生的陪伴和諒解很重要,但是要家長跳出傳統的軌道思考模式,真的需要互相支持和鼓勵。節目中讓孩子知道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迷惘,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很重要。很開心看到孩子在摸索的過程中有這麼多參與和關心的人。」(Claudia Lan)
▍幕後故事
學全媽媽:「今天參與錄影才知道『哇』,這真的是繁複大工程。很感謝你們的團隊貼心安排,第一次錄影的我感到自在,真的很感謝。也希望節目播出順利,能夠協助像學全拒學的年輕人和家庭,給予他們希望和力量。今天和學全也一起去看《靈魂急轉彎》,結束之後他說:『很感謝當時很多人都沒有放棄他。』」
我:「啊,一定要再說,回想起來真的覺得今天的storyline非常之好!看腳本文字檔的時候還沒有明顯的感覺,但實際錄下來,大概知道照那個架構在走,但同時也開放那些自發的當場的互動與分享。能夠有這樣的成果,真的是來自你們幕後企製下的工夫加上主持人的功力。然後身為醫師的我也一定還要再說一句:真的,你們在做的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我相信會有很多在類似困境的孩子與家長會因此得到幫助,對學全也是。很期待播出的那一天啊~」
企編珮甄:「謝謝您的鼓勵,讓我們都好欣慰!今天您們分享的真的令我們在場邊跟著數次鼻酸眼濕……很感謝學全以及您跟他爸爸都願意分享您們家的故事,我們節目只是盡力做一個橋樑,讓電視觀眾可以藉由您們的心路歷程被提醒去多一些理解跟包容給孩子跟家人,或者找到與自己相同情況的人感到不再孤單。節目是因您們的故事而生,謝謝您們成為節目的吉光片羽!」
婷婷老師:「這是我們的榮幸!也是超棒的緣份喔!我覺得吉光片羽團隊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無論是前製或是拍攝錄影過程的每個小細節,是相當謹慎且用心的,而且合作無間。好喜歡聽羅亦娌姐和蔡伯鑫醫師說話,溫柔又有智慧,有一種被融化的感覺;珮甄和小羽對於細節之要求,就是一種職人精神的實踐。感恩上天在2020歲末讓大家相遇,這真是今年的一個大禮物呀!」
- 我的錄影後記(2020/12/29張貼於個人FB)
上週六(是的,就是台北唯一放晴的那天),進行了我人生第一次的進棚錄影。可以說的太多,但總歸一句──這一定會是很好看的一集訪談!不是因為有我(喂),而是因為有非常非常用心的製作團隊!
這是客家電視台還沒上檔的新節目,以紀錄片映後座談的方式來進行,而這集的主題就是拒學。紀錄片裡的少年、少年母親、以及少年的國中導師兼紀錄片導演何婷婷,當然還有我,是這次的來賓。
我回頭查了行事曆,節目企編許珮甄第一次與我聯繫是9月的事。只不過是一個小時的節目,他們投入在田調的心力多得嚇人,態度開放,真誠,而又審慎細心。一直到整個錄影過程,真的會有種……「啊,一群人能因為這樣在這裡相遇、對話,真是太好了」的感覺。
更多的我就先不說了,最重要的是節目何時播出呢?
呃……聽說要等到明年4月。沒關係,好東西值得等待。到時候再來和大家分享播出資訊與YouTube連結囉~
- 節目企編珮甄的回應(2020/12/30張貼於FB)
那天錄影結束後就接到蔡醫師傳了許多肯定與鼓勵的訊息,我們團隊真的覺得很感心。從今年7月6日我第一次跟婷婷老師聯絡本片,7月底去彰化訪談她們,然後花了兩個月的有如瞎子摸象的摸索座談方向,到底談教改?追夢?還是什麼?製作人亦娌的一句話:「我比較想知道少年本人怎麼了……」然後才找到「拒學」這個關鍵字,進一步看到您被許多媒體訪問時多麼真切的掏出自己的脆弱給讀者,我們被您深深感動了。
多虧客台長官們跟製作人羅亦娌對做好節目的堅持,這個新節目自4月就開始超前布署,本集從7月到12月半年的不急不徐的準備時間,得以有時間沈澱/調整/加強。9月才找到您跟林蔚昀作家,我們更是需要小心的處理這議題,因為是少年的家庭、婷婷導演、甚至專家們的生命故事全都在鏡頭前曝光。
感恩神讓這一集錄影能舒服的暢談各位來賓成長的歷程,感謝少年/少年的父母/何婷婷導演/蔡醫師您們願意給客台機會作為一個橋樑,把您們曾經苦痛的故事彼此交會交心的呈現給觀眾……您們才是節目的吉光片羽!我們只是很榮幸的被您們信任,自然該當做好本份內該做的工作。謝謝您們,有幸能認識您們,我們繼續保持聯絡喲~
▍延伸觀看 《那年十五歲的我》
艾軒影像│2019│紀錄片│11min
導演/攝影/剪輯 何婷婷
製片/攝影/場記 王教哲
教育部台灣教育意象入圍短片
影片簡介
「陳學全,加油!」
陳學全順利地考上彰化第一志願彰化高中,然而卻在入學不久後休學了。休學這一年,影像創作與來自社團法人台灣海星少年關懷協會的濱哥成為學全的生活重心。這段貌似停滯,實為前進的旅程,終於讓學全在青春的困頓中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情。
團隊的話
「每當鳳凰花開、驪歌響起,離情依依與孩子們互道珍重再見之後,才猛然發現,那些說好的一帆風順、鵬程萬里、前程似錦,原來只是句善意的謊言,美好的一切都得靠自己創造,有辦法從摔痛了的地上爬起來才算數。學校自豪地認為已教導孩子所有面對未來的能力,但是卻似乎少給了如何面對那些年的跌倒,以及怎麼與那個挫折、迷惘的自己和解。
這部紀錄片是身為導師的我,用鏡頭陪伴自己的學生,走過畢業後那一年的心路歷程,同時也是一份送給孩子們遲來的畢業禮物。期待這部影片,讓我們一起勇敢、誠實地看待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陪伴孩子面對掙扎的青春歲月,以及未知的挑戰,從看似毀滅的跌倒經驗中站起來,找到一絲自我成長的力量,然後勇敢前。」
《空橋上的少年》
心靈工坊│2020│長篇小說│456頁
作者 蔡伯鑫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真實故事改編,精神科醫師首部直觸人心的長篇小說
獻給在恐懼中徘徊前行的每一個「少年」
「心裡明明覺得可以,就在前面了,就一步的距離而已,但就是做不到。好像有一個黑盒子在那裡,讓人很害怕,可是一旦打開來,裡面很可能什麼都沒有……」
張朋城,一名十七歲的高中生。他的病歷上被這樣寫著——懼學。這些年,他每天上下學的地點是台北某家大醫院的青少年日間病房,一個像是學校的地方。他是那裡永遠的班長。轉眼來到他還能待在病房的最後一年,卻仍然回不了學校。甚至沒人知道,他真的還想回學校嗎?
蔡伯鑫,一名熱愛旅行的年輕醫師。總是符合眾人期待、看似順遂的他,在即將成為主治醫師前夕,決心離職。人生新頁就要展開,他又一次踏上旅程——拉達克,一個與台北全然不同、空氣稀薄的邊境之地。他一路往更高、更遠處走,那些曾經以為明確的答案,竟逐漸產生動搖。
這是關於兩個人的故事,也是關於兩個地方的故事。
他們各自迷失在某處,各自嘗試尋找某個足以免於恐懼的出口。
直到他與他相遇,世界開始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