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鑫醫師聊:「會過去嗎?還是不會?」當青春期風暴遇上疫情龍捲風

更新於 2021/07/1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身心靈花園愛在瘟疫蔓延時》系列活動簡介


親愛的,你還好嗎?
疫情之下,別讓身心靈花園變荒園
我們都要好好安頓身心
鄧惠文 X 王浩威 X 李信謙 X 李儒卿 X 周慕姿
蔡伯鑫 X 呂旭亞 X 吳佑佑 X 海苔熊 X 彭榮邦
陳質采 X 蔡宇哲 X 黃心怡 X 盧美妏 X 呂嘉惠
由15位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等身心靈名家陪你一起談心
澆灌你自己的、你和親子、和伴侶之間的身心靈花園
主辦單位:
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LINE
協辦單位:
《康健》雜誌、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心理治療聯合會、台灣睡眠醫學會、趨勢教育基金會

▍蔡伯鑫醫師場次

  • 蔡伯鑫醫師聊:「會過去嗎?還是不會?」當青春期風暴遇上疫情龍捲風
「疫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從五月台灣疫情爆發,一個多月來人們的生活迎來各種猝不及防的改變。身為家長,也終於撐過孩子停課不停學的這段期間,即將進入和以往不同的一個暑假。一切都變得不太一樣了——很可能,也包含你那步入青春期、逐漸長大的孩子在內。我們有機會恢復生活的常態嗎?或者該問的是,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這一切改變呢?蔡伯鑫醫師分享他在診間裡的觀察與生活中的反思,邀請你我在變動中找到安穩。
直播日期:2021/06/28
  • 5分鐘精華影片:


▍延伸閱讀與聆聽


▍更多其他場次,請見活動官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拒學少年斷尾求生錄《那年十五歲的我》,十幾歲的孩子背起書包、出門上學,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日常,然而根據調查,全臺灣高中約有六成的學校,有拒絕上學的學生。這些拒學的孩子為何考上了高中卻不願意上學了呢?《那年十五歲的我》的導演何婷婷是一位國中老師,同時也是業餘紀錄片工作者的她,隨手帶上攝影機紀錄這位拒學…
你,也有聲音想被聽見嗎? 即日起,只要投稿到此「《空橋上的少年》線上演書場」,就能獲得作者精心設計的2021週年紀念桌曆一份,陪你一路到牛年的最後一天! 【活動方式】 1.投稿類型:讀後感、書評、參與活動的心得,或任何與這本書相關的個人經驗、延伸創作,都很歡迎。以>500字為原則,不限舊文重發或…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真實故事改編,精神科醫師首部直觸人心的長篇小說 獻給在恐懼中徘徊前行的每一個「少年」 「心裡明明覺得可以,就在前面了,就一步的距離而已,但就是做不到。好像有一個黑盒子在那裡,讓人很害怕,可是一旦打開來,裡面很可能什麼都沒有……」 張朋城,一名十七…
▍SoundOn線上讀書會 .「一級讟品」,主持人/導讀人台中阿德 ▍作者專訪 .復興廣播電台「兩岸生活誌」,主持人潘宗華 .正聲廣播電台調頻台「生活補給站」,主持人DJ雷恩 .台北廣播電台「台北晴天崗」,主持人丹萱 .快樂聯播網「星期天溫暖多一點」,主持人蘇禾 .正聲廣播電台雲林台「聽心靈在唱歌…
▍說書影片 底加線上平台「誰來說書」 主講:蔡伯鑫 「我會說這是一本不太典型的小說……」 本集說書,讓我們邀請到本書作者蔡伯鑫醫師,親自為大家介紹這本書,以及背後的動人故事。 首播:2020/06/05 臺北文學季「疫地島讀」 【攻防──文學戰神與瘋魔疫鬼拔河】 主講:朱宥勳…
拒學少年斷尾求生錄《那年十五歲的我》,十幾歲的孩子背起書包、出門上學,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日常,然而根據調查,全臺灣高中約有六成的學校,有拒絕上學的學生。這些拒學的孩子為何考上了高中卻不願意上學了呢?《那年十五歲的我》的導演何婷婷是一位國中老師,同時也是業餘紀錄片工作者的她,隨手帶上攝影機紀錄這位拒學…
你,也有聲音想被聽見嗎? 即日起,只要投稿到此「《空橋上的少年》線上演書場」,就能獲得作者精心設計的2021週年紀念桌曆一份,陪你一路到牛年的最後一天! 【活動方式】 1.投稿類型:讀後感、書評、參與活動的心得,或任何與這本書相關的個人經驗、延伸創作,都很歡迎。以>500字為原則,不限舊文重發或…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真實故事改編,精神科醫師首部直觸人心的長篇小說 獻給在恐懼中徘徊前行的每一個「少年」 「心裡明明覺得可以,就在前面了,就一步的距離而已,但就是做不到。好像有一個黑盒子在那裡,讓人很害怕,可是一旦打開來,裡面很可能什麼都沒有……」 張朋城,一名十七…
▍SoundOn線上讀書會 .「一級讟品」,主持人/導讀人台中阿德 ▍作者專訪 .復興廣播電台「兩岸生活誌」,主持人潘宗華 .正聲廣播電台調頻台「生活補給站」,主持人DJ雷恩 .台北廣播電台「台北晴天崗」,主持人丹萱 .快樂聯播網「星期天溫暖多一點」,主持人蘇禾 .正聲廣播電台雲林台「聽心靈在唱歌…
▍說書影片 底加線上平台「誰來說書」 主講:蔡伯鑫 「我會說這是一本不太典型的小說……」 本集說書,讓我們邀請到本書作者蔡伯鑫醫師,親自為大家介紹這本書,以及背後的動人故事。 首播:2020/06/05 臺北文學季「疫地島讀」 【攻防──文學戰神與瘋魔疫鬼拔河】 主講:朱宥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五菜一湯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是什麼呢?朋友家裡人多,所以都是五菜一湯。這其中包含了許多地關愛在裡面。在繁忙的生活中,吃飯時都是最美好的時光,聊聊家常,談談工作,或高興或生氣都行。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心靈交流,是彼此之間的情感寄託。 第一道是白蝦豆腐,白蝦是小店的老闆送的,一公斤包裝,好幾百塊,就送給常去
Thumbnail
我们来做一个广式腊肠萝卜丸子,过一个团圆健康的农历新年! 請看視頻: 蒸蘿蔔丸子 食材:白蘿蔔1個, 廣式臘腸2根,豬肉末200g,玉米澱粉1/4杯,香蔥1把,大蒜2瓣,鹽適量,胡椒粉適量。 將白蘿蔔去頭尾,削皮,擦成絲,放入大碗裡,加入1匙鹽,拌勻,放在一邊,醃製10分鐘。 將臘腸,
Thumbnail
年關討吉利,少不了蘿蔔糕,象徵『步步高升』之吉祥寓意。自己動手做蘿蔔糕,不但多了點年味,製作的口味更可依喜好變化!
Thumbnail
​ 涼粉伯真的太有名,從小就知道這家甜點,從攤位起家,純手工製作,台灣應該就只有這裡吃得到~ 現在有人接手,老闆專心做粉條,希望這好味道可以繼續流傳下去,讓涼粉成為台灣特產! 來萬華品嚐新開幕的美食,七爺鹹酥雞、莎拉Sa拉沙拉、老字號小林英夫、24HR誠記排骨湯,超多美味通通都吃得到~ ​
Thumbnail
今天小玉準備了幾樣蔬菜給Leo,為了讓寶寶跟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實踐「餐桌一條龍」的理念,大人的食物因此清淡少調味,對於追求健康體態的我們來說剛剛好。
Thumbnail
你喜歡蘿蔔糕嗎? 對你來說, 你的蘿蔔糕回憶是什麼呢? 對客家人來說, 蒸蘿蔔糕, 應該是許多人年前共同的兒時回憶。 我也是。 蘿蔔糕不僅佔據童年一角, 也充滿以往在星國的日常生活中。 直到現在, 更是每年年前必定出現。 這片潔白的蘿蔔糕, 簡直有如彩色筆一樣, 豐富了我的生活……
Thumbnail
每年過年都一定要吃蘿蔔糕,這應景的糕點真會讓人上癮,台式蘿蔔糕純粹不加料,與港式蘿蔔糕十分不同,不過各有千秋。
Thumbnail
籌備超過10年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終於2021年底於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落成啟用,1月7日盛大舉行開館典禮,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與新北市侯友宜一同出席,替台灣電影典藏及推廣揭開新頁。蔡英文說,「經典不會褪色」,經過數位修復,年輕朋友與外國朋友,能透過不同階段的臺灣電影,更加認識臺灣。
Thumbnail
  在澳洲待最久的工作就是維多利亞州的農場。大家都知道澳洲農業畜牧業發達,藍領工作的工資也有一定水平,當時因緣際會,聽朋友介紹就來到了內陸的菜場工作。遠離塵囂來到鄉間,體驗一下與台灣都會生活的反差。  我是在菜園裡當農婦,青菜的作物採收是全年無休,不像水果類,有些下雨不採收,有些因盛產季節不同而需要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五菜一湯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是什麼呢?朋友家裡人多,所以都是五菜一湯。這其中包含了許多地關愛在裡面。在繁忙的生活中,吃飯時都是最美好的時光,聊聊家常,談談工作,或高興或生氣都行。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心靈交流,是彼此之間的情感寄託。 第一道是白蝦豆腐,白蝦是小店的老闆送的,一公斤包裝,好幾百塊,就送給常去
Thumbnail
我们来做一个广式腊肠萝卜丸子,过一个团圆健康的农历新年! 請看視頻: 蒸蘿蔔丸子 食材:白蘿蔔1個, 廣式臘腸2根,豬肉末200g,玉米澱粉1/4杯,香蔥1把,大蒜2瓣,鹽適量,胡椒粉適量。 將白蘿蔔去頭尾,削皮,擦成絲,放入大碗裡,加入1匙鹽,拌勻,放在一邊,醃製10分鐘。 將臘腸,
Thumbnail
年關討吉利,少不了蘿蔔糕,象徵『步步高升』之吉祥寓意。自己動手做蘿蔔糕,不但多了點年味,製作的口味更可依喜好變化!
Thumbnail
​ 涼粉伯真的太有名,從小就知道這家甜點,從攤位起家,純手工製作,台灣應該就只有這裡吃得到~ 現在有人接手,老闆專心做粉條,希望這好味道可以繼續流傳下去,讓涼粉成為台灣特產! 來萬華品嚐新開幕的美食,七爺鹹酥雞、莎拉Sa拉沙拉、老字號小林英夫、24HR誠記排骨湯,超多美味通通都吃得到~ ​
Thumbnail
今天小玉準備了幾樣蔬菜給Leo,為了讓寶寶跟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實踐「餐桌一條龍」的理念,大人的食物因此清淡少調味,對於追求健康體態的我們來說剛剛好。
Thumbnail
你喜歡蘿蔔糕嗎? 對你來說, 你的蘿蔔糕回憶是什麼呢? 對客家人來說, 蒸蘿蔔糕, 應該是許多人年前共同的兒時回憶。 我也是。 蘿蔔糕不僅佔據童年一角, 也充滿以往在星國的日常生活中。 直到現在, 更是每年年前必定出現。 這片潔白的蘿蔔糕, 簡直有如彩色筆一樣, 豐富了我的生活……
Thumbnail
每年過年都一定要吃蘿蔔糕,這應景的糕點真會讓人上癮,台式蘿蔔糕純粹不加料,與港式蘿蔔糕十分不同,不過各有千秋。
Thumbnail
籌備超過10年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終於2021年底於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落成啟用,1月7日盛大舉行開館典禮,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與新北市侯友宜一同出席,替台灣電影典藏及推廣揭開新頁。蔡英文說,「經典不會褪色」,經過數位修復,年輕朋友與外國朋友,能透過不同階段的臺灣電影,更加認識臺灣。
Thumbnail
  在澳洲待最久的工作就是維多利亞州的農場。大家都知道澳洲農業畜牧業發達,藍領工作的工資也有一定水平,當時因緣際會,聽朋友介紹就來到了內陸的菜場工作。遠離塵囂來到鄉間,體驗一下與台灣都會生活的反差。  我是在菜園裡當農婦,青菜的作物採收是全年無休,不像水果類,有些下雨不採收,有些因盛產季節不同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