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思考因時間而變化的機會與風險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股價反映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只是未來的情況難以預料,即使目前暫時看起來前景不錯,還是可能遭遇突發的意外情況,使得企業的獲利受到影響,這是投資時必須考慮的風險或不確定性因素。
不確定性的風險與時間密切相關,時間越短,不確定性的風險越小,時間越長,不確定性的風險越大,例如若目前看到企業的營收處於明顯的成長階段,正常而言在1~2個月內還是可以維持一定的營收水準,營收不會立即明顯的下滑,但很難預知未來1~2年的營收是否下滑,拉長時間要考慮的影響因素就變得很複雜,不確定性的風險很大。
除了時間因素之外,不同產業或不同的企業營運特性,在不確定性的風險也有很大的差異,例如統一超或全家便利商店,可以預期2~3年後還是屹立在大家的街頭巷口,營收的變化不太會劇烈改變,但是航運或面板等景氣循環產業,營運波動變化比較大,1年後的營收能否繼續成長卻很難預測,長期投資的角度,必須選擇營運穩定,可預測性較高,不確定性風險低的產業或企業,而不確定性風險較高的景氣循環產業則不適合長期投資,需在對的時機才有獲利機會。
除了考慮時間與產業特性,投資人的心理情緒也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8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0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同社會對立情緒會壓縮理性思考的空間,股市裡的熱門股,不斷成為媒體焦點,強化市場貪婪情緒,每一次的熱門強勢股所帶起的資金追逐熱潮,讓投資人失去風險警覺,是許多新手投資人在資金熱潮中滅頂的重要原因。
中短期的波動不一定會改變原有趨勢,但卻會造成投資失利,而其中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投資人對於波動的錯誤解讀,例如股價急漲(或急跌)被投資人視為趨勢成形,但其實可能是假訊號
股票市場的特性是,要加油添醋讓乏味的故事變得精彩,疫情的爆發,政府採購,政治風向,加上各種疫情新聞資訊的轟炸,讓疫苗股變得精彩,其實背後的主軸是:還沒有賺錢的公司,看不懂的股票,不了解的不要投資。
因為預期前景改變了,急著搶貨是合理的決定,但過一段時間之後,搶貨的熱潮已過,貨架上也逐漸把缺貨的部分補上,就不再需要急著搶貨,可以按照實際需求慢慢採購生活用品。
人對於眼前存在的事情,很自然的以為會繼續存在,當股價持續上漲一段時間,自然的以為漲勢是常態,加上容易高估機會、低估風險,也高估自身選股能力,結果就會冒險躁進
因為疫情爆發,引起等民生用品的搶購,家庭內準備了比平常更多的日用品,像是對這些商品的重複下單,未來會有一段時間進入消化庫存而暫停採購,對於供貨商而言,先經歷景氣上升而缺貨,接著會是需求降低的景氣下滑
如同社會對立情緒會壓縮理性思考的空間,股市裡的熱門股,不斷成為媒體焦點,強化市場貪婪情緒,每一次的熱門強勢股所帶起的資金追逐熱潮,讓投資人失去風險警覺,是許多新手投資人在資金熱潮中滅頂的重要原因。
中短期的波動不一定會改變原有趨勢,但卻會造成投資失利,而其中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投資人對於波動的錯誤解讀,例如股價急漲(或急跌)被投資人視為趨勢成形,但其實可能是假訊號
股票市場的特性是,要加油添醋讓乏味的故事變得精彩,疫情的爆發,政府採購,政治風向,加上各種疫情新聞資訊的轟炸,讓疫苗股變得精彩,其實背後的主軸是:還沒有賺錢的公司,看不懂的股票,不了解的不要投資。
因為預期前景改變了,急著搶貨是合理的決定,但過一段時間之後,搶貨的熱潮已過,貨架上也逐漸把缺貨的部分補上,就不再需要急著搶貨,可以按照實際需求慢慢採購生活用品。
人對於眼前存在的事情,很自然的以為會繼續存在,當股價持續上漲一段時間,自然的以為漲勢是常態,加上容易高估機會、低估風險,也高估自身選股能力,結果就會冒險躁進
因為疫情爆發,引起等民生用品的搶購,家庭內準備了比平常更多的日用品,像是對這些商品的重複下單,未來會有一段時間進入消化庫存而暫停採購,對於供貨商而言,先經歷景氣上升而缺貨,接著會是需求降低的景氣下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前言 風險分成三種:趨勢風險、短期風險、長期風險。 這篇文章目的是解析不同風險,以及如何面對。 趨勢風險 股市因為太多變數,很難準確評估,太早離開牛市,會錯失集中在少數幾天的巨大漲幅,太晚離開則會被衰退所傷。 但,如果你不離開市場,市場長期向上,就無所謂太晚太早的問題。 因此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Thumbnail
整理一下7月過往主力分點股票 漲幅最多的不少是月初曾提過的分點 5443均豪 +44% 4909新復興+27% 弘憶股+26% 安國+23% 給過往後面加入同學導覽 去年與今年的8月都是不祥之月 近期台股受費半牽連實在跌得有點痛 加上英美中東準備撤僑 去年這時候科技股開始回檔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重點摘要: 『可冒險但絕不能忽略風險』 1. 『資產配置』仍處於復甦週期,但波動放大,建議提升防禦性部位 2.『股市』在總經環境如魚得水,但注意漲多後的價格修正波動放大 3.『債市』2024低評級債將陸續到期,注意違約風險  簡單來說:整體總經環境仍位於復甦週期(Recovery),惟本週期
不管什麼時候,總是有人問我「現在還能買嗎?」尤其是股市大漲之後,很多人低點沒買,就開始著急,然後就會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我最難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
前言 風險分成三種:趨勢風險、短期風險、長期風險。 這篇文章目的是解析不同風險,以及如何面對。 趨勢風險 股市因為太多變數,很難準確評估,太早離開牛市,會錯失集中在少數幾天的巨大漲幅,太晚離開則會被衰退所傷。 但,如果你不離開市場,市場長期向上,就無所謂太晚太早的問題。 因此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Thumbnail
整理一下7月過往主力分點股票 漲幅最多的不少是月初曾提過的分點 5443均豪 +44% 4909新復興+27% 弘憶股+26% 安國+23% 給過往後面加入同學導覽 去年與今年的8月都是不祥之月 近期台股受費半牽連實在跌得有點痛 加上英美中東準備撤僑 去年這時候科技股開始回檔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重點摘要: 『可冒險但絕不能忽略風險』 1. 『資產配置』仍處於復甦週期,但波動放大,建議提升防禦性部位 2.『股市』在總經環境如魚得水,但注意漲多後的價格修正波動放大 3.『債市』2024低評級債將陸續到期,注意違約風險  簡單來說:整體總經環境仍位於復甦週期(Recovery),惟本週期
不管什麼時候,總是有人問我「現在還能買嗎?」尤其是股市大漲之後,很多人低點沒買,就開始著急,然後就會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我最難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