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面也是最後一面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昆明最熱鬧的大街
原來,大家都喜歡給人看見好的一面,但生活的難處,只能自己解決。
來到昆明的任務,等著阿姨的朋友的出現。
出發來雲南前,阿姨說著他一個曾經嫁來台灣的朋友,就在雲南,於是交付給我一個小禮物,轉交送給朋友的女兒。
誰知,中國不似台灣,雲南這麼大,就算是昆明的郊區,可能都要比台北到高雄距離來的遠。我只管聯繫了,登山包裡,五分之一裝了那個禮物,這次必定要親手交付禮物。
記得唸書時,總讀著昆明四季如春,是個美麗的花城,盛產花卉,而真正去到,它早已是一個於台中嗎?沒什麼差別的現代化都市,除了吃的食物大不一樣,那國際精品、百貨公司林立,早已和課本的描述相差甚遠。
而我和阿姨的朋友,約在肯德基見面,對,我去的2010年,在那邊,肯德基要比麥當勞多。
在一個小販處買了一張sim卡,小販大叔很好心的幫我打電話開通,我有了個中國的手機號碼。得以與阿姨的朋友聯繫。
見面好似沒像第一次見面一樣,阿姨朋友和小孩,穿著的光鮮亮麗,相較於我的便裝,顯得我隨便。
朋友一直想邀請我去她的家玩,說,她跟家鄉的人說,她老公那邊來了親戚來看她。
在我們聊天時,她拿了一份文件,希望阿姨能幫她一個忙,我沒問是什麼忙,只把他的信收下。臨走前她與我講,要是以後她女兒也能像我一樣獨立,她便是很欣慰了。
我只想著,我也是鼓起了好久的勇氣,硬著頭皮才自己出來的,根本不是獨立,而是迫不得已。
看著阿姨朋友和她五歲的女兒與我道再見,我們三人拍照留念,她告訴我,回去必要給阿姨看看她女兒的樣子,看著她們離開的身影,和我手中她的信,我想著,人生,有時候可能就會有著樣的萍水相逢,如今已過十年,當時的信已轉交與阿姨,但是,我就再也沒見過她們。
後來才知道,信件裡,她是拜託阿姨看是否有方法讓她倆回到台灣,那時的台灣相對於正突飛猛進發展的中國,仍是個嚮往之地。而如今,我不知道還是否如十年前一般,但終究,她母女倆沒再回到台灣,而這一面,是第一面、也是最後一面。
我沒法知道她們在家鄉生活的難處,也沒接受她的邀請去她家接受招待,只是說再見,走上自己接下來規劃的路線,不過也沒什麼路線、就是個還沒規劃出來的路線罷了!
    avatar-img
    1會員
    11內容數
    2010那年,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也是那年,傳聞西藏動亂,沒入藏證的我只能更改行程。十年後回想那一人48日的中國行,對我既衝擊又是奇幻,如果沒有那年的中國體驗,我永遠都在自己的舒適圈活著,那樣傲嬌又不懂世事人...旅行中與旅行後,發生一些事情,讓我改變又或是說不得不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ree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二天,只記得早餐的米線,看起來雖然很辣,早上吃這個,稍嫌口味太重,但很是順口。 而我,還沒習慣自己一個人的日子,對著地圖,去了大觀園,裡頭的山光水色,並沒有吸引到我,反而是熙攘人往的街道,比較吸引我,現代與傳統的建築交雜,看著偶遇綻開的櫻花,恩,要是現在在台灣,可沒這麼涼爽。
    在電子支付還沒發達前,2010的我,帶著現鈔旅行,連洗澡、睡覺,都要不著痕跡地摸著篼裡的現金,就是如此神經兮兮、小心翼翼,深怕旅費消失那我這次行程不就完全泡湯了。 十年過去,很多都忘記了,但那一碗昆明的酸辣米線,我倒是一直都記得。
    獨自一人的旅行,出發的心情不是高興、而是焦慮。 飛離台灣,來到異地的第一張照片,恩,糊焦了。
    從十年前的旅行筆記本裡,翻到了這張字條,但卻怎麼也拼湊不回,記憶裡的畫面。 手寫的溫度,可能就是如此,翻起這張旅行中收到的字條,雖然找不到任何印象,卻覺得暖暖的。不管是我和不知名的他,都是彼此的過客。而人生,誰不是過客?
    記憶的足跡,就像雪地裡的小雞足跡,不拍下來,轉眼,融雪了、下雪了,就消失了~又是一個遊記的序篇而非續篇,續篇要等從舊電腦的硬碟裡提領才能出來~
     如果要說青春該以何時做分界,那,就是2010年吧!那時韓團少女時代正當紅,還有什麼?已無法記得太多卻又記得很多?? 當時離職的我,用那年年終加薪水拿到的十萬塊,買了機票,飛離了台灣,自己一個人到了中國,開始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旅行。
    第二天,只記得早餐的米線,看起來雖然很辣,早上吃這個,稍嫌口味太重,但很是順口。 而我,還沒習慣自己一個人的日子,對著地圖,去了大觀園,裡頭的山光水色,並沒有吸引到我,反而是熙攘人往的街道,比較吸引我,現代與傳統的建築交雜,看著偶遇綻開的櫻花,恩,要是現在在台灣,可沒這麼涼爽。
    在電子支付還沒發達前,2010的我,帶著現鈔旅行,連洗澡、睡覺,都要不著痕跡地摸著篼裡的現金,就是如此神經兮兮、小心翼翼,深怕旅費消失那我這次行程不就完全泡湯了。 十年過去,很多都忘記了,但那一碗昆明的酸辣米線,我倒是一直都記得。
    獨自一人的旅行,出發的心情不是高興、而是焦慮。 飛離台灣,來到異地的第一張照片,恩,糊焦了。
    從十年前的旅行筆記本裡,翻到了這張字條,但卻怎麼也拼湊不回,記憶裡的畫面。 手寫的溫度,可能就是如此,翻起這張旅行中收到的字條,雖然找不到任何印象,卻覺得暖暖的。不管是我和不知名的他,都是彼此的過客。而人生,誰不是過客?
    記憶的足跡,就像雪地裡的小雞足跡,不拍下來,轉眼,融雪了、下雪了,就消失了~又是一個遊記的序篇而非續篇,續篇要等從舊電腦的硬碟裡提領才能出來~
     如果要說青春該以何時做分界,那,就是2010年吧!那時韓團少女時代正當紅,還有什麼?已無法記得太多卻又記得很多?? 當時離職的我,用那年年終加薪水拿到的十萬塊,買了機票,飛離了台灣,自己一個人到了中國,開始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旅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就在那刻,我知道我真的遠行了。
    Thumbnail
    年初到西岸一趟,和相識許久的友人碰面。這是離開台灣五年後的第一次次碰面。 記得在台灣的時候,我還抱著常愁沒人幫我拍照的虛榮心,連朋友的婚禮都要在婚禮結束後,不想浪費當天的妝髮和禮服,在自家附近的巷弄請路人幫忙拍照。 來美國後,居然變得一點都不喜歡拍照。 可能是因為台灣與美國的距離太遠,超過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起風了,是秋風。每當風起時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道身影,在颯颯的秋風中寂寥地淹沒在我的視線。   又是風撩裙擺的季節,突然想起去年夏天參加兒子的親師會,當時除了見到了兒子的老師,另外也認識了兒子同學的母親:安筱艷。私底下她不多話,建言時卻口若懸河。是遠從越南嫁到台灣來的外籍新娘,聽說她在越南已是國
    01/08/2015 決定   老婆説:不去,就永遠斷了這層關係。   九月初的一通電話,開啟了這個旅行。 五叔的女兒,跟著旅行圑,來到台灣。 二十幾年前的一封信,信上寫著家中的舊電話。 透過了導遊,用電話連絡上他們。 他不在台北,妺妺陪著媽媽去見了五叔的女兒。 才知道五叔一直掛
    Thumbnail
    因為想多帶阿嬤回金門,因此有了返鄉觀光客的身份。而回去一次又一次之後,聽了、看了很多金門的各種面貌,我才深深覺得這真是個好地方,有人文、有風景、有歷史、有美食,陪返鄉這件事情一點都不無聊,反而變成我每年一定會空時間出來,而且會期待的事件。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
    之前聽媽媽提過屏東有個朋友,已經八十多歲,一個人住之外,還每天走樓梯外出找朋友聊天生活著,他的一對兒女因為跟她吵遺產的紛爭,鬧到已經不再往來,今天特地拿東西過來給他,沒想到她一看到我好高興,先稱讚我帥,還問我有沒有結婚,還不斷說著想跟我擁抱,我覺得她超級熱情,雖有點嚇到我,但是我還是從駕駛座下車繞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就在那刻,我知道我真的遠行了。
    Thumbnail
    年初到西岸一趟,和相識許久的友人碰面。這是離開台灣五年後的第一次次碰面。 記得在台灣的時候,我還抱著常愁沒人幫我拍照的虛榮心,連朋友的婚禮都要在婚禮結束後,不想浪費當天的妝髮和禮服,在自家附近的巷弄請路人幫忙拍照。 來美國後,居然變得一點都不喜歡拍照。 可能是因為台灣與美國的距離太遠,超過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起風了,是秋風。每當風起時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道身影,在颯颯的秋風中寂寥地淹沒在我的視線。   又是風撩裙擺的季節,突然想起去年夏天參加兒子的親師會,當時除了見到了兒子的老師,另外也認識了兒子同學的母親:安筱艷。私底下她不多話,建言時卻口若懸河。是遠從越南嫁到台灣來的外籍新娘,聽說她在越南已是國
    01/08/2015 決定   老婆説:不去,就永遠斷了這層關係。   九月初的一通電話,開啟了這個旅行。 五叔的女兒,跟著旅行圑,來到台灣。 二十幾年前的一封信,信上寫著家中的舊電話。 透過了導遊,用電話連絡上他們。 他不在台北,妺妺陪著媽媽去見了五叔的女兒。 才知道五叔一直掛
    Thumbnail
    因為想多帶阿嬤回金門,因此有了返鄉觀光客的身份。而回去一次又一次之後,聽了、看了很多金門的各種面貌,我才深深覺得這真是個好地方,有人文、有風景、有歷史、有美食,陪返鄉這件事情一點都不無聊,反而變成我每年一定會空時間出來,而且會期待的事件。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
    之前聽媽媽提過屏東有個朋友,已經八十多歲,一個人住之外,還每天走樓梯外出找朋友聊天生活著,他的一對兒女因為跟她吵遺產的紛爭,鬧到已經不再往來,今天特地拿東西過來給他,沒想到她一看到我好高興,先稱讚我帥,還問我有沒有結婚,還不斷說著想跟我擁抱,我覺得她超級熱情,雖有點嚇到我,但是我還是從駕駛座下車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