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號召北約30國大軍,但台海不是南斯拉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繼6月13日G7峰會閉幕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訪歐之旅再迎新高潮:6月14日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正式於布魯塞爾拉開序幕。
回首2018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川普(Donald Trump)高調抨擊北約是個「過時」組織,且部分盟邦「很有問題」,美國「考慮退出」,同時揚言削減駐德美軍、強制各國自擔經費。如此威脅側寫了美歐關係的分崩離析,以至北約不惜在2020年美國大選前表示,若11月問鼎白宮的是拜登,北約將在2021年3月提早舉行峰會,歡迎美國新總統;如若川普成功連任,北約也不會因此割袍斷義,但峰會將在2021年上半舉行,時間未定。
如此看來,拜登此次出訪,乃是各方期盼的「春暖花開」。而參與的30盟國亦相當配合美國意向,在會後發表了長達41頁的聯合公報,針對中國、俄羅斯、阿富汗、網路戰與太空攻擊等5大領域達成結論。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亦透露,峰會上各方已達共識,將提高3項北約共同預算的聯合資金,其中多數是由美國提供,足見拜登在修補美歐關係上的「慷慨解囊」。
而公報中論及中國的部分,則再次引發世界與台灣媒體的高度關注,尤其是「中國的野心與獨斷行為,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及北約盟國安全相關區域,構成系統性挑戰(systemic challenge)」等字句,受到多數台媒的廣泛傳播,「野心與獨斷」更成了標題關鍵詞。
然而如此論斷看似慷慨激昂,實則難掩「自說自話」的空洞與蒼白,正如這場峰會雖主打「破鏡重圓」,卻滿是但書與虛應故事般。
介於腦死與夢遊間
綜觀北約峰會聯合公報,其中不乏對中國的強硬措詞,包括抨擊中國快速發展核武、質疑中俄正在強化軍事合作、指責中國決策缺乏透明度等,但其仍以「相互的透明與理解對北約與中國皆有益」一句話,為北約與中國的建設性對話保留空間。如此發展,顯然與拜登當初設想的「反中陣線」畫面不同一致,而促成這般現象的關鍵,乃是北約自身的羸弱。
早在2019年,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便曾重炮批評「北約正在腦死」,表示北約在後冷戰年代已沒有太多功能,即便內部有些重要倡議,也因嚴重分裂而窒礙難行。德法媒體近年亦屢屢論及,美國、土耳其兩大「北約掘墓人」,正以組織前途為自身利益背書,消耗合作互信,美國一方在川普任內,頻以「退出」之名勒索各盟國,要求其提高對美軍購預算;土耳其則公然向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系統,更仗恃歐美需其充當在中東的戰略跳板,而不將各國譴責與威嚇放在眼裡。對此境況,歐洲早有「求去」之聲,認為無需再為他人作嫁。
此次聯合公報對阿富汗的討論,便精準體現了「腦死」的無所作為,在美國、北約逐步撤軍的殘酷現實前,各國領袖不顧現況、侃侃而談,表示北約正在開啟與阿富汗關係的「新篇章」,在促進安全、維繫過去20年得之不易的成果上,北約將與阿富汗人民及機構「同在」。如此離地空談,顯然只將阿富汗當作刷存在感的表演舞臺,即便有國家不同意撤軍,也無法硬揭美國逆鱗。
而在對待俄羅斯上,北約則體現了「夢遊」的虛應故事。有別於以「挑戰」定位中國,公報中直以「安全威脅」標定俄羅斯,稱其日益增長的多域軍事集結、日漸自信的姿態、新穎的軍事能力、越發上升的挑釁行為,正對歐洲大西洋地區構成安全威脅,也動搖了北約邊界。
然在現實生活中,分明是北約在冷戰過後持續東擴,企圖敲下烏克蘭與喬治亞兩塊地緣堡壘,這才迫使俄羅斯強硬回擊;更加諷刺的是,北約公報看似措詞強硬,但拜登即將在6月16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和解前夕還佯裝強硬,不僅沒能保住立場的貞節,反倒掏空了北約公報的價值精神與力道,讓人感覺一切不過是張夢醒後即能作廢的無效支票。
台海上空的戰略拔河
在1990年代後,北約陸續介入南斯拉夫內戰、科索沃獨立、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亞丁灣反海盜行動、利比亞內戰等戰線,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刷滿存在感。
但細究每場戰事性質,北約更多是扈從了美國的號召,介入美歐利益一致的戰場,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時,北約便幾乎噤聲,儘管其平日裡慣對俄羅斯齜牙裂嘴,但待到兵戎相見時分,美歐之間的巨大分歧不免要裸露:美國或許想繼續冷戰遊戲,但擺在歐洲眼前的,乃是避免戰火的生死問題,以及歐俄共存的穩定發展前景。
而對俄羅斯來說,其一來已是退無可退,二來則或許早就看穿美歐之間的貌合神離,故不論是併吞克里米亞,抑或軍事介入喬治亞,其都在判定北約不會出手的基礎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霸王硬上弓,造成國際不得不承認的既定現實,既穩住戰略前線,也提早戳穿了北約的團結假象。
而此次對華表態,又何嘗不是北約在東亞的「克里米亞難題」?雖說在美強硬主導下,北約首次以聯盟身分宣示應對「中國挑戰」,但各國的立場不一顯然緩和了抨擊力道,正如美國雖在G7公報中照搬所有抨擊中國的議題,從新冠病毒溯源、涉疆涉港,到近年最愛的台海議題,卻無法在統一口徑外形成實際戰線,不論是外交行動、抑或經濟制裁。正因如此,這場中美博弈與其說是戰略圍堵,不如以「戰略拔河」名之更為貼切。
而台灣儘管屢以公報中的隻字片語,強自詮釋出「全球挺台」的騙局,卻繞不過現實大山。如今的G7已是明日黃花,北約雖空有30國聯軍威名,卻在美歐日漸巨大的戰略分歧中自廢武功,基本上在介入南斯拉夫與科索沃後,便無顯著軍事行動:於伊拉克、阿富汗多是提供軍事諮詢與協同駐軍,在利比亞則多是建立禁飛區,即便後來逐漸接管軍事行動,也無法阻止俄羅斯與土耳其相繼介入戰場。
面對1990年代的南斯拉夫軟柿子,北約出盡鋒頭,甚至「誤炸」中國大使館;到了21世紀真槍實彈的中東戰場,北約已難形成共識,只能配合美歐各別行動,充當某種性質的維和部隊;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北約更可謂典當臉面,以求坐壁上觀的席位。彼時面對眾人同譴的俄羅斯,尚如此艱難,更何況是面對今日中國?
在臺海上空的戰略拔河裡,北約與G7類似,註定皆是場外助陣的拉拉隊,難以實際捲袖上場。北約雖比G7多出30國聯軍,實則如同腦死喪屍,在公報的字裡行間夢遊一場、啃食中國豆腐後,便無法應付國際安全上的重大挑戰。
綜觀眼下的美歐離心、中國與世界的互賴加深,臺海註定是塊北約啃不下的硬骨頭。
原文發表於2021/6/16《多維新聞》:
拜登號召北約30國大軍 但台海不是南斯拉夫|多維新聞
继6月13日G7峰会闭幕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的访欧之旅再迎新高潮:6月14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峰会,正式于布鲁塞尔拉开序幕。 回首201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Donald ...www.dwnews.com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祁賓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经,中美本不是一场赛局上的对手。冷战年代,中国在两强对峙的间隙中求生,虽曾先后与美苏在朝鲜战场与珍宝岛交手,却大致维持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国家思维。 苏联崩解后,美国一度享受治世独霸的尊荣,并与中国维持了某种程度的“战略接近”:为免欧元集团袭夺美元独霸地位,美国开始默许产业
5月10日,蔡英文应丹麦“民主联盟基金会”(Alliance of Democracies,AoD)邀请,以“守护民主︰台湾的经验”为题,于“哥本哈根民主高峰会” (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视频会议中发表演说。蔡英文强调,威权国家势力的扩张已经威胁民主价值,全球民主
曾经,中美本不是一场赛局上的对手。冷战年代,中国在两强对峙的间隙中求生,虽曾先后与美苏在朝鲜战场与珍宝岛交手,却大致维持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国家思维。 苏联崩解后,美国一度享受治世独霸的尊荣,并与中国维持了某种程度的“战略接近”:为免欧元集团袭夺美元独霸地位,美国开始默许产业
5月10日,蔡英文应丹麦“民主联盟基金会”(Alliance of Democracies,AoD)邀请,以“守护民主︰台湾的经验”为题,于“哥本哈根民主高峰会” (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视频会议中发表演说。蔡英文强调,威权国家势力的扩张已经威胁民主价值,全球民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以色列制定攻黎巴嫩計畫,真主黨領袖警告將全面無上限反擊、賽普勒斯若協助以色列就一起打。 俄羅斯北韓簽訂戰略協定後,南韓跳腳宣布要援烏。 BJ:看起來另一場戰爭隨時爆發(早就爆發?),再來就世界大戰了。老美(拜登)的態度最關鍵。 川普是很糟糕,但拜登已經搞砸了,民主最重要的精神不就是搞砸換人嗎?天佑
聯合國指以色列恐犯多次戰爭罪。拜登政府指以色列忘恩負義,內唐亞胡似與美方撕破臉。 俄羅斯與北韓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普丁轉飛越南。 BJ:馬上要大選辯論,拜登似乎在切割以色列喔。天佑人類。 --- 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船登上運補船,奪槍傷人。美方立刻發聲指中方侵略,力挺菲律賓。 BJ:膽小鬼賽局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挪威、愛爾蘭、西班牙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布林肯於國會聽證會遭批戰犯、舉血手抗議。 俄羅斯於烏克蘭周遭戰術核武演習。烏克蘭擊毀俄黑海艦隊最後一艘飛彈艦。 BJ:天佑人類。 外交是目的是和平解決衝突,要是發生戰爭,就是外交失敗。美國國務卿是外交官,他有沒將工作做好?世人一目瞭然。 至於國會聽證會
拜登公開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內唐亞胡不鳥,堅持攻拉法。土耳其展開對以色列制裁。 中國強硬表示有權與俄經貿合作。烏克蘭改用陸製無人機。 BJ:拜登是老外交官出身,黑臉白臉兩面手法玩得很熟,只怕大家都早看穿那一套了。天佑人類。 --- 南韓國會大選,在野黨大勝。美日峰會,升級軍事同盟。 BJ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最近特朗普有关北约的言论。这两天还是挺火的。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最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南卡罗来纳州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讲述他曾在一次和其他北约成员国领导人会面时,其中一个北约成员国的总统问他:“如果我们不付待在北约组织的会员费,在遭受到俄罗斯
Thumbnail
在南卡羅來納的最近一次競選集會上,前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就北約成員國和俄羅斯的問題發表了具爭議性的言論。他表示,他會「鼓勵」俄羅斯攻擊任何未能履行其在西方軍事聯盟中所承擔的經濟責任的北約成員國。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以色列制定攻黎巴嫩計畫,真主黨領袖警告將全面無上限反擊、賽普勒斯若協助以色列就一起打。 俄羅斯北韓簽訂戰略協定後,南韓跳腳宣布要援烏。 BJ:看起來另一場戰爭隨時爆發(早就爆發?),再來就世界大戰了。老美(拜登)的態度最關鍵。 川普是很糟糕,但拜登已經搞砸了,民主最重要的精神不就是搞砸換人嗎?天佑
聯合國指以色列恐犯多次戰爭罪。拜登政府指以色列忘恩負義,內唐亞胡似與美方撕破臉。 俄羅斯與北韓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普丁轉飛越南。 BJ:馬上要大選辯論,拜登似乎在切割以色列喔。天佑人類。 --- 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船登上運補船,奪槍傷人。美方立刻發聲指中方侵略,力挺菲律賓。 BJ:膽小鬼賽局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挪威、愛爾蘭、西班牙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布林肯於國會聽證會遭批戰犯、舉血手抗議。 俄羅斯於烏克蘭周遭戰術核武演習。烏克蘭擊毀俄黑海艦隊最後一艘飛彈艦。 BJ:天佑人類。 外交是目的是和平解決衝突,要是發生戰爭,就是外交失敗。美國國務卿是外交官,他有沒將工作做好?世人一目瞭然。 至於國會聽證會
拜登公開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內唐亞胡不鳥,堅持攻拉法。土耳其展開對以色列制裁。 中國強硬表示有權與俄經貿合作。烏克蘭改用陸製無人機。 BJ:拜登是老外交官出身,黑臉白臉兩面手法玩得很熟,只怕大家都早看穿那一套了。天佑人類。 --- 南韓國會大選,在野黨大勝。美日峰會,升級軍事同盟。 BJ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最近特朗普有关北约的言论。这两天还是挺火的。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最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南卡罗来纳州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讲述他曾在一次和其他北约成员国领导人会面时,其中一个北约成员国的总统问他:“如果我们不付待在北约组织的会员费,在遭受到俄罗斯
Thumbnail
在南卡羅來納的最近一次競選集會上,前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就北約成員國和俄羅斯的問題發表了具爭議性的言論。他表示,他會「鼓勵」俄羅斯攻擊任何未能履行其在西方軍事聯盟中所承擔的經濟責任的北約成員國。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