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稀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孟瑤師(揚宗珍教授)去世多年了,至今仍然深深感念這位引領我走入學術殿堂的恩師。
民國六十年九月,我還是個興大中文系學生,雖早已聽聞孟瑤師在小說創作上的名聲,卻直到大二,才見到她的廬山真面目。記得開學那天,她一頭短髮,身穿寶藍細花旗袍,神情愉快地進入教室。班上的同學,個個豎起耳朵,充滿喜悅,因為孟瑤師就要正式為我們開講中國文學史了!
  在此之前,她已寫就《中國小說史》與《中國戲曲史》兩部文學專史,精湛的史學素養、長期的創作經驗,加上對於歷代作家、作品獨到的識見,使得她的中國文學史,迥異於「學究式」的教學。整整兩年八學分,相當重的課,修起來非但不覺得苦,反而有點欲罷不能。因為她講課聲調鏗鏘,不疾不徐,條理非常清晰;聽她細述三千年的文學發展,簡直是一種高級享受。
  當時,我們雖備有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展史》,但仔細的同學都發現孟瑤師的講稿越來越厚。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她終於將《中國文學史》書稿,交由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出版。「孟瑤三史」之學術巨構,於焉完成。如今這三部書,仍在中國文學史領域中,佔有一定份量。
  除了「中國文學史」,孟瑤師還在興大中文系三年級開講一門很受歡迎的「史記」。司馬遷作史的不幸遭遇、複雜的史事、特殊的筆法、典型人物的刻劃、歷史與文學的交融與分野,孟瑤師都有一套處理架構。多年後,當我也站在登上講台,才深刻領悟到孟瑤師引領我們用生命去體驗歷史的用心。
  大學畢業之後,到金門服役,在我的行囊中,就有孟瑤師的小說。一年十個月的役期中,大量地閱讀孟瑤師的作品。對於孟瑤師以貼近寫實主義的筆法去描繪、揭露各種人情世態,印象極為深刻。她的小說格局大,角度多,深刻觀照了五、六十年代海內外華人的眾生相。誠如學弟吉廣輿先生在《孟瑤評傳》中所說:「她的小說人物繁複多樣,或敢愛敢恨,或纏綿婉轉、或天真正直、或邪狎醜陋,往往在不同的外表下,蘊藏了人性中最後一點善。在萬變不離其善的面貌下,寫活了『處亂世不失其度,在承平不其真』的率性人物,留下了一些傳統的善良心態、美德心靈。」總之,她的小說,走的是另一條不同的創作道路。
  民國六十四年七月,孟瑤師接掌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之職,我也剛好自軍中退伍。在陳癸淼師的家中,獲悉她正在找一名助教。立刻帶者大學期間舞文弄墨的作品剪貼,毛遂自薦一番,馬上獲得孟瑤師的首肯,進入母系服務。這一步,對於他人,或許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對我而言,卻是進入學術界,實踐學術志業的一大步!
孟瑤師有一個嚴肅的外表,在擔任助教期間,說實在的,我很怕她。比如上班的第一天她就對我說:「別以為你當了助教,一定會升講師,可不一定呢!」她要我們三名助教沒事一定得再聽聽課、寫文章,未來數年必須拿出一點成績來。以後或者進修,或者出國,絕不會毫無條件地讓我們升等。就這樣,我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工作讀書。十餘年間,在她嚴格得督促與提攜下,陸續獲得大學教師應備的學位,順利開展學術的志業。
  孟瑤師擔任系主任四年,我親眼見證她銳意改革中文系的用心。例如她在中文系成立「崑曲社」,禮聘徐炎之先生前來任教,自己更粉墨登場,延續崑雅的命脈,不遺餘力。當時曾破格聘請小說大家楊念慈先生、散文大師琦君女士到系裏開現代文學課程。更以接力方式,延請海內外名家赴校作短期連續性演講,以張大中文系課程的多樣性。又禮聘多位出身各大學博士班的師長到校任教,凡此都對中興大學中文系產生長遠的影響。
  孟瑤師半生筆耕,創作總字數超過一千萬字,然而胸懷坦易,襟期磊落,經常自嘲自己的小說為「覆瓿之作」。至德無聞,大音稀聲!其獨樹一格之作風,如今或許已經不易為俗流所認識;然而,近五十部小說、戲劇,及堅實的學術業績,早已奠定孟瑤師在文壇的不朽地位!未來史家在論到五、六十年代中國文學景象時,肯定不能遺漏孟瑤的名字!
avatar-img
6.0K會員
64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與楊雲(字大宇)先生結識甚晚,若論年齒,大宇先生實是我的父執輩,然而承蒙不棄,一見如故,已成忘年之交。八十三年(1994)秋季開學,我在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夜間部,承乏「中國文學史」推廣教育課程。該課程是為國中教師進修而設,每週五在夜間部雲平樓上課兩小時。某日,有位長者加入本班,專注聽講,認真
    最近重看了一部老影片:《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義大利語片名: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英語片名:The Legend of 1900)原是是一部義大利電影,由提姆‧羅斯主演,朱賽普‧托耐特執導,電影是由亞歷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劇場文
    從高中起便愛買書,隨著自己的成長以及多次搬家,我也不斷淘汰藏書。目前書架上的藏書,仍接近六千冊;「書齡」超過三十年以上的書有好幾本,其中《狂酒歌》(即《魯拜集》)是我至今仍然愛讀的書。   《狂酒歌》出版於民國60年(1971年)9月,當時我還是大二學生。書的訂價雖僅台幣30元,而且還以八折
        我與馬華學生結緣甚早。大約20多年前,還在中興大學擔任低階教師時,曾開設「僑生國文」課程。當時中文系執事者的用意,是想把「國文程度較差」的學生-尤其是僑生-在晚間的時段集中教學,以便收到更佳的學習成效。由於資深教授無人意願承擔這個課程,於是由我這個小講師接手,而且一教就是五、六年,從
 古今文章之妙諦唯在一情字,蓋情真則意切,意切則感人,故能迴腸盪氣,百讀而不厭。夫三白習賈作幕,而能文事;多情重諾,而襟懷曠達。以其情真,故雖述閨趣而不淫;以其曠達,故雖寫愁困而不怨。而其伉儷敦篤,不啻神仙;豈知命之不辰,情之不容於已耶?   嘗聞:情必近乎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其三白之謂歟?
 說起「文體」,其實是一個涵蘊豐富的術語。簡單地說,是指文章的體裁、體製或式樣。深入地看,至少還包括:「體類之體」(體裁、文類、體製)、「體性之體」(語勢)與「體貌之體」(風格)三個涵意。不過,在此首先要談的是「體裁、文類、體製」之「體」;當然,「體性」與「體貌」之「體」也不能忽視。
    我與楊雲(字大宇)先生結識甚晚,若論年齒,大宇先生實是我的父執輩,然而承蒙不棄,一見如故,已成忘年之交。八十三年(1994)秋季開學,我在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夜間部,承乏「中國文學史」推廣教育課程。該課程是為國中教師進修而設,每週五在夜間部雲平樓上課兩小時。某日,有位長者加入本班,專注聽講,認真
    最近重看了一部老影片:《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義大利語片名: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英語片名:The Legend of 1900)原是是一部義大利電影,由提姆‧羅斯主演,朱賽普‧托耐特執導,電影是由亞歷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劇場文
    從高中起便愛買書,隨著自己的成長以及多次搬家,我也不斷淘汰藏書。目前書架上的藏書,仍接近六千冊;「書齡」超過三十年以上的書有好幾本,其中《狂酒歌》(即《魯拜集》)是我至今仍然愛讀的書。   《狂酒歌》出版於民國60年(1971年)9月,當時我還是大二學生。書的訂價雖僅台幣30元,而且還以八折
        我與馬華學生結緣甚早。大約20多年前,還在中興大學擔任低階教師時,曾開設「僑生國文」課程。當時中文系執事者的用意,是想把「國文程度較差」的學生-尤其是僑生-在晚間的時段集中教學,以便收到更佳的學習成效。由於資深教授無人意願承擔這個課程,於是由我這個小講師接手,而且一教就是五、六年,從
 古今文章之妙諦唯在一情字,蓋情真則意切,意切則感人,故能迴腸盪氣,百讀而不厭。夫三白習賈作幕,而能文事;多情重諾,而襟懷曠達。以其情真,故雖述閨趣而不淫;以其曠達,故雖寫愁困而不怨。而其伉儷敦篤,不啻神仙;豈知命之不辰,情之不容於已耶?   嘗聞:情必近乎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其三白之謂歟?
 說起「文體」,其實是一個涵蘊豐富的術語。簡單地說,是指文章的體裁、體製或式樣。深入地看,至少還包括:「體類之體」(體裁、文類、體製)、「體性之體」(語勢)與「體貌之體」(風格)三個涵意。不過,在此首先要談的是「體裁、文類、體製」之「體」;當然,「體性」與「體貌」之「體」也不能忽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瓊瑤瀟灑地離開人間,戲劇化的安排如同她的小說。 她的劇作伴隨兩、三代人的成長,當年八點檔和黃金時段滿滿都是瓊瑤,我大部分追得斷斷續續,但是歌曲都非常經典好聽,琅琅上口,幾乎成為一代言情風格的顯學,算得上是開創戀愛腦式情節的鼻祖。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老師接著說起「爬刀梯」的培訓經歷。事前不但要閉關吃齋、睡在八仙桌下,還要在打坐、念經與傳授手訣的訓練中度過,「那一週所學到的,我一輩子都忘不掉」。他背著法器,赤腳登上相當於三層樓高的108梯,他還記得當時從高空中擲筊,都能看見紅色的筊杯在強烈海風中劇烈搖擺,幸好第一擲便是聖筊,頓時歡慶的鞭炮炸響!
Thumbnail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這部作品記述了曼娟老師年過半百後的心情和思考,不得不佩服曼娟老師底蘊深厚的文筆,書中文句平順易讀,卻不失文學美感和造詣;字句溫柔,打在心上卻是鏗鏘有力,一筆一劃勾出中年人內心裡無法張揚的掙扎和苦澀。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回顧我國中的英文老師阿珍老師的陪伴與教導,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她不僅是一位老師,更是一位樂於關心學生的朋友。在我準備會考的過程中,她不斷給予我最認真的關心與溫暖的慰勉。她的決定讓我感到出乎意料,但也讓我每次想起她時都會再三思考。而我永遠感激她的陪伴和支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瓊瑤瀟灑地離開人間,戲劇化的安排如同她的小說。 她的劇作伴隨兩、三代人的成長,當年八點檔和黃金時段滿滿都是瓊瑤,我大部分追得斷斷續續,但是歌曲都非常經典好聽,琅琅上口,幾乎成為一代言情風格的顯學,算得上是開創戀愛腦式情節的鼻祖。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老師接著說起「爬刀梯」的培訓經歷。事前不但要閉關吃齋、睡在八仙桌下,還要在打坐、念經與傳授手訣的訓練中度過,「那一週所學到的,我一輩子都忘不掉」。他背著法器,赤腳登上相當於三層樓高的108梯,他還記得當時從高空中擲筊,都能看見紅色的筊杯在強烈海風中劇烈搖擺,幸好第一擲便是聖筊,頓時歡慶的鞭炮炸響!
Thumbnail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這部作品記述了曼娟老師年過半百後的心情和思考,不得不佩服曼娟老師底蘊深厚的文筆,書中文句平順易讀,卻不失文學美感和造詣;字句溫柔,打在心上卻是鏗鏘有力,一筆一劃勾出中年人內心裡無法張揚的掙扎和苦澀。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回顧我國中的英文老師阿珍老師的陪伴與教導,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她不僅是一位老師,更是一位樂於關心學生的朋友。在我準備會考的過程中,她不斷給予我最認真的關心與溫暖的慰勉。她的決定讓我感到出乎意料,但也讓我每次想起她時都會再三思考。而我永遠感激她的陪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