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o是背景 │ #45 世界在變成什麼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看到個新聞,說英國有個網紅,因為很喜歡韓國某個偶像團體的成員,喜歡到整型整了18次,搬到韓國居住,寫了文章拍了影片,說認為自己是韓國人。
一開始看到這事件,我有點覺得「在幹嘛?」在怎麼整還是英國人阿,怎麼會覺得整個型就會變成另一個國家的人?但看到那個網紅的訪談,裡面問到:「你在英國出生,在英國長大,為什麼你會認為自己整個型,搬到韓國,就會成為韓國人?」他回答:「現在不管是變性人、同性戀,第三性別等等,認知自己是其他屬性的這件事,在現代不是很平常的事嗎?我跟他們沒什麼不同啊,我不懂為什麼這麼多人這樣大驚小怪。」
嗯?好像真的是這樣喔?
其實要認真說為什麼會這樣大驚小怪還是可以講些東西,但這段旅程是他個人的經歷,讓他能夠動18次整型手術,學韓文,並搬到一個和自己國家文化完全不同的陌生地方從0開始,這需要多大的動力?當然有些人說他本身的職業是網紅,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是為了流量,但就算如此又如何呢?他做的這些改變都不重要了嗎?
另一方面我覺得,如果可以發現自己到底是出什麼問題,且付出行動去解決改變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多麼寶貴的經歷啊!像這位前英國人,認為自己是韓國人,這想法讓他做了那些改變,且結果讓他很滿意。這感覺就像有個小刺卡在手上,當然你可以繼續過生活,但時常會去觸碰到這跟小刺十分厭煩,當把這根小刺拔起來之後那個舒暢感。
除了這位前英國人,最近的同性戀,女性權益,有色人種的人權等等這些議題,這幾年在整個世界炸開來,現在不管是什麼廣告,電影影集,各種遊戲等等,都一定會安插一個黑人角色,一個高職位的女性角色,或各種男同、女同的情節。這些組合已經成為一個公式了,如果沒出現這些〝特定腳色〞還會覺得有點奇怪,認為對方是不是政治不正確。
老實說有點厭煩...到底是要多刻意?但不這樣做,是要回到像以前一樣,所以角色都是白人,所有重要角色都是男性這樣嗎?當然我知道現在有點像在〝宣導〞,教育所有人說「每個人的權益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膚色、性別、性向不同,就受到不一樣的待遇」,但是不是有點過頭了啊?
我在想為什麼我會對這些東西感到厭煩,那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想到過去美國的奴隸制度,一開始部分人認為擁有奴隸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擁有奴隸這件事根本一點都不正常,所以解放了奴隸,也讓所有人開始重視人權這個東西。在奴隸解放後就開始有各種〝原本不會出現黑人的場合,也開始有黑人出現〞這讓許多人不習慣,因為他們從小就是被教育〝黑人低人一等〞,要忽然轉換過來說「他們跟我們一樣」可能沒辦法。
我在想現在是不是算過渡期?我可能也是不習慣?
但這要建立在我要覺得「有色人種沒有人權、女性就該做女性的事、男女是絕對的關係」,我就不會這樣認為齁..
看到這些族群的聲音能夠被所有人聽見,這是件好事,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好像變得越來越「平權、多元、包容」但是不是要稍微適可而止啊?現在好像有點過度強調了,有時候因為這些議題,都沒辦法好好看一部電影了欸!

SoundOn
Spotify
Google
Apple
Youtube
Facebook
music / Midnight Stroll [Relaxing Study Music] by Ghostrifter Official

avatar-img
11會員
190內容數
日常 / 心得 / 設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nyi 的其他內容
上個禮拜聽Kevin Hart 的訪談,發現他這個人真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上禮拜收mail 看到一封好像點有趣的活動廣告。
一部犯罪心理學的影片和加入了一個可疑的群組。
這幾個禮拜被各種政治新聞轟炸,是怎樣?
要將你生活的一切公布在網路上?
創作是自由的,人們不應該每天拚死拚活的工作,然後才能去創作,或學如何創作。
上個禮拜聽Kevin Hart 的訪談,發現他這個人真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上禮拜收mail 看到一封好像點有趣的活動廣告。
一部犯罪心理學的影片和加入了一個可疑的群組。
這幾個禮拜被各種政治新聞轟炸,是怎樣?
要將你生活的一切公布在網路上?
創作是自由的,人們不應該每天拚死拚活的工作,然後才能去創作,或學如何創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不是要戰誰好,誰不好,而是我發現了自己的改變,我有點不知所措。 高中參加社團後,我一直都是個很活潑的人,別人眼中的開朗女孩、少根經、不太計較、好動、熱愛嘗試新事物,大概就是那時期的代名詞。 上了大學,也更加活躍,參加很多活動,社團,總是在課業與社團中來回穿梭,馬不停蹄,持續的燃燒自己的熱情。
Thumbnail
現今多元性別的社會,同志身份不再那麼難以啟齒。也不只是鎖定在特定的外在形象。 因為成長的環境及家庭因素,更因為同志的身份。在成長的過程中將自己武裝成男性的角色。 在親密關係裡扮演起那個承擔一切責任的「陽性」角色。不允許自己展現脆弱,認為所有的困難自己都得一肩扛起。也是在這樣的錯誤認知中養成了伴侶
Thumbnail
在過去這一年你…你學到什麼東西了嗎? 突然想到之前我一個印尼的外籍學生,在一次訪問中提到…,有空時,她當然可以選擇追劇、時間過得很快,但一段時間過後,你就是比別人更懂一些韓劇明星長什麼樣子、叫什麼名字?但那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這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時代,會AI 與不會AI的距離,將會愈來愈遠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在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已習慣了「國家」這個形式,默認自己屬於某個國籍,在某個被圈定為「國家領土」的範圍內生活,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及習俗。在國際賽事時為自己的國家加油,發生戰爭時為自己的國家出戰。 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國籍,讓你成為A國人而非B國人?地域關係嗎?但國家疆土可能改變,AB兩國也可能合併?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Thumbnail
來韓國前早已耳聞韓國男女對立嚴重,可以說是所有事情結尾都可以是在為男女性別平等在吵架,實際交了韓國男友,再加上本人大多是韓國女生朋友居多,非常明顯感受到韓國男女對立的情況。
必須說,人的興趣都會改變的。以前,不吃甜點蛋糕的人,到了中年,卻性情丕變,成為最忠誠的甘黨黨人。有一天,我的朋友美語教師彼得說,過一陣子,他就要去學習韓語了。我不明白他已經學至中級日本語了,是什麼原因讓他放下日本語而去迎接阿里郎?對於這個提問,他自始至終露出神祕的微笑,彷彿在說此刻屬於悟禪機峰的狀態
Thumbnail
現在班上的性別比極高,剛開學的我還挺快樂的。 為什麼挺快樂的? 國中時,常常會聽到一眾女生對著韓團的男偶像尖叫,並且蒐集其照片。 當時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其行為,而且很厭煩那些叫聲,認為其打擾到自己。 所以當時就有想法,如果今天男女比為男多女少,是不是就解決了? 而且就是不是不用一直瞻前顧後了? 當班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不是要戰誰好,誰不好,而是我發現了自己的改變,我有點不知所措。 高中參加社團後,我一直都是個很活潑的人,別人眼中的開朗女孩、少根經、不太計較、好動、熱愛嘗試新事物,大概就是那時期的代名詞。 上了大學,也更加活躍,參加很多活動,社團,總是在課業與社團中來回穿梭,馬不停蹄,持續的燃燒自己的熱情。
Thumbnail
現今多元性別的社會,同志身份不再那麼難以啟齒。也不只是鎖定在特定的外在形象。 因為成長的環境及家庭因素,更因為同志的身份。在成長的過程中將自己武裝成男性的角色。 在親密關係裡扮演起那個承擔一切責任的「陽性」角色。不允許自己展現脆弱,認為所有的困難自己都得一肩扛起。也是在這樣的錯誤認知中養成了伴侶
Thumbnail
在過去這一年你…你學到什麼東西了嗎? 突然想到之前我一個印尼的外籍學生,在一次訪問中提到…,有空時,她當然可以選擇追劇、時間過得很快,但一段時間過後,你就是比別人更懂一些韓劇明星長什麼樣子、叫什麼名字?但那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這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時代,會AI 與不會AI的距離,將會愈來愈遠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在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已習慣了「國家」這個形式,默認自己屬於某個國籍,在某個被圈定為「國家領土」的範圍內生活,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及習俗。在國際賽事時為自己的國家加油,發生戰爭時為自己的國家出戰。 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國籍,讓你成為A國人而非B國人?地域關係嗎?但國家疆土可能改變,AB兩國也可能合併?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Thumbnail
來韓國前早已耳聞韓國男女對立嚴重,可以說是所有事情結尾都可以是在為男女性別平等在吵架,實際交了韓國男友,再加上本人大多是韓國女生朋友居多,非常明顯感受到韓國男女對立的情況。
必須說,人的興趣都會改變的。以前,不吃甜點蛋糕的人,到了中年,卻性情丕變,成為最忠誠的甘黨黨人。有一天,我的朋友美語教師彼得說,過一陣子,他就要去學習韓語了。我不明白他已經學至中級日本語了,是什麼原因讓他放下日本語而去迎接阿里郎?對於這個提問,他自始至終露出神祕的微笑,彷彿在說此刻屬於悟禪機峰的狀態
Thumbnail
現在班上的性別比極高,剛開學的我還挺快樂的。 為什麼挺快樂的? 國中時,常常會聽到一眾女生對著韓團的男偶像尖叫,並且蒐集其照片。 當時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其行為,而且很厭煩那些叫聲,認為其打擾到自己。 所以當時就有想法,如果今天男女比為男多女少,是不是就解決了? 而且就是不是不用一直瞻前顧後了? 當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