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光彩(續)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Medienstürmer null on Unsplash
真實的感覺不曾有過,因為一切都在偽意義的範圍之內,那麼熟悉,那麼叫人以為就是真的。這一切的所以然,隨著時間的經過,改變了所有,改變了我們的認知,也改變了我們對於政治上的一種色彩,拉拔著這兩者,彼此交錯,彼此這樣不曾有過。
一切都好真實,一切也都那麼不真實,當我提到一切都是虛假時,我們很難親眼相信那是真正活在的那種感覺上,我們很難形容,因為找不到一個適合的詞語可以足以告訴我們這眼前到底是什麼,我記得我出國後的第一次的感覺,與我第二次,第三次的出國後,真的沒有辦法形容那是什麼。當我人身在美國,在日本時,我真的感覺電影場景以及我親眼所見,這怎麼去比擬呢?這真的是假象吧?我還是那樣形容我自己的感覺。
回到了現實,喔,不,應該說回到了「夢境」,我所思考的那個夢境,我不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原來這就是韓國?原來這就是東京新宿?原來這就是美國波士頓?親眼見到與真正的那種參與,唯有在思考的範圍中,否則只能在感覺中遊走,這一切中的一切,宛如一種不存在的一切範圍,是我的思考感覺在拉扯中,被無疑地拉出一種細長不等的線條,在包圍我全身,在了解我每一個細胞之中,即使身在台灣,當我去到任何一個地方,無論台灣的哪個地點,你也很難真正去相信,手機上的 VR,不如直接到那裡去,更為有說服力,因為體驗再多次,那真的就是一種「體驗」。
還是感覺很虛實,我實在不懂政治文化,看著我們有意識地發言,都以為竭盡所能了解自己思想的每一個來由,但也說真的,我們什麼都不了解,也很難真正親自去了解,在我反覆思考過程中,我也都將學會,那意義代表什麼意思?
我算是後知後覺的人,因為當時並不能反映出什麼,人只是隨著有系統地,或是有一種無意識地潛意識去反映出什麼,因此,身體裡的每一個要你思考,簡直會要我的命,如果大腦要經過意識思考,那麼快思慢想,是不可能獨一存在。系統有一有二,一是直覺式上的反應,二是慢條斯理,我通常是後者的那一個,如果要我當第一個快捷思考,那麼我就不會活在現在,還在說我不後悔我的決定。
我的確是蠻後悔的,畢竟,我身上有這兩種存在,太快也通常是我直覺上的反應,我真的是想這樣,可是為什麼?沒有人會去問「為什麼」,因為一旦有人去問,你也講不出原因,就算你能講出,大多是拼出你一種沒有根據上的目的性,如果有,你會慢思,而不會快想,,這時候又要解釋許多瑣碎細節,但多數人沒有想去聽。
這就是我跟別人聊天的困難點,他們問「為什麼」,他們就以為那為什麽就是原因的主因,但要真的解釋,也可能越描越黑,因此,與人聊天的過程中,為什麼我們只思考那脫口而出的原因,而不是一再背後思考反覆成形的原因?
所以,我才需要冷靜下來去思考,BLM 的形成是因為先天的白人主義,白人主義呢?往後推歷史,你就知道黑人的血淚史,然而,當我們有種類種族歧視的印象時,其實廣義的擴張來看,我們普遍都有,從美洲再到歐洲與非洲,中東與亞洲,環繞一圈地球,我們自以為的本國人比外國人要好,就算沒有,也有一種高傲式主義存在,而就算以上這些通通沒有,我們仍有歧視普遍存在。
所以,我才會一再拿著男女擇偶的例子去說明,那些從外國大學畢業的女高材生,很難看得起只有在台灣當黑手的男生,相反地來看,國外大學畢業的男高材生也有可能很難跟這些女服務員,甚至是女店員當成另一半來看,然後放在異性戀的框架下,除非男生會主動追求女生,如何逗女生開心與聊天,但仍處在男主動追求女生的傳統下產生的一種性別意識形態。因此,性別平等的一個事實應該是沒有男生「主動」追求這件事,但沒辦法,因為你是男生,所以必須「主動」來認識女生,女生應該被動等待追求,這種道理如果不改變,傳統依然是傳統,那麼性別只是男女上的男女。
也就如此,我必須「主動」去找女生,不能等待女生主動找我,不管這女生對我的想法如何,我永遠都要當第一位領頭羊。性別下的男女,永遠是這樣的意識架構,也因此,門當戶對的觀念,無論怎麼隨著時空演化,我總覺得不會變。
Zane Lee on Unsplash
當然,政治型態也是問題,我還沒提到宗教呢!政治碰上宗教,政教往往一種難以分開的形成觀念,你看看那些中東國家們,當政治屬於政治,宗教屬於宗教時,他們卻說,應該有系統地去治國,而這種治國也算是政教那麼合一,又不那麼完全結合的一統政教。
所以政治上的型態——放在政治下的架構中,產生了宗教上的一種需要符合的觀念,因為多數普遍都有宗教的觀念,歐美是基督與天主,中東是伊斯蘭與猶太,亞洲是道教、佛教與印度教,而重點不是宗教本身,而是宗教教我們的本身,也就是那些宗教中,所謂的基本樣式——在宗教儀式上——我們都符合宗教所傳遞給我們的意識本身,與它形念所代表的會是什麼,因此,宗教上的合一,往往又不謀而合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答。
如果你不信,去單純看看宗教本質,也可以了解。當我們相信上帝比相信佛祖來得有一種意識上的狀態中,因為耶穌不是東方人,也因為佛祖不是西方人,也因為穆罕默德不是這兩個世界的人,然後放在其他的框架下,你覺得世界有什麼改變?也或者,當我們在一流思考政治狀態中,放進某種宗教意念中,你覺得上帝會不會要耶穌參一腳政治上的治理應該要照著聖經上走比較恰當?
那麼可蘭經呢?如果放在伊斯蘭國家裡,中東國家會完全複製嗎?我不知道,但唯一可行的是,宗教一定比政治來得更為前面,先有宗教,後有政治,政治是某種意識上的集合體,就像政治上所謂的正確,你不覺得像是我們應該符合的集體正義與思想前提嗎?而如果不是這個,那麼極端型態也就不會形成,也說真的,當保守派國家,如中東的那些思想們,如果冠上了西方民主之實,你覺得阿拉伯人不會抗議嗎?
同樣的,如果西方的宗教去入侵東方的思想家所帶來的意識形態,也多半是一種符合當前體制的觀念,所以才較為清閒的一種體制,而當然,宗教上的觀念如果在平衡意識型態本身,如果與政治民主之事有一種相符,就會讓宗教與政治可以更為靠近,看看政治光譜的兩派,西方是靠近左派,保守則是右派,宗教相對保守——在與人民意識之中的一種光圈中——用圓環型態來看,則是呈現相對的斜對環形,又與宗教上的勢力有一種抗衡,產生了某種反極端與極端上的拉扯,於是上下在角力之下,互相交會而有的相對作用與反作用力要符合當前的人民意識政治思想中。也因此,當自由與極端上的一種反極端在與我們與社會合理作為意識相符時,我們就會形成更加強烈的政治型態正確。
所以,反之的反極端就會在意識中,形成社會該有合理與不合理的一種行為牽動作用,好符合現代所謂的社會現態,也就是自由會抗爭,保守則會驅離的原因。那麼性別呢?男女呢?或是異性戀與同性戀呢?畢竟仍有專屬的同性戀交友 app 啊!或者在異性戀的框架之中,我們仍有一種社會合理的最佳期待啊!傳統仍存在啊!畢竟,一男一女才是結合婚姻的基本傳統,孩子也是這時候才可能出生,性關係與性文化亦同如此。就單單存在在色情架構中,或是性愛本身中,你不曾見過女性的性慾普遍比男性高漲啊!
當保守派國家,如中東的那些思想們,如果冠上了西方民主之實,你覺得阿拉伯人不會抗議嗎?
就單方間去討論,性愛文化肯定要有趣得多,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性愛是靠男女的交融與男女各司其職的一種溝通與關係技巧,請你自行去搜尋這些雜誌與「如何讓你另一半更想你做愛」之類的文章,相信你有更多收穫,而我只是想去思考性愛關係上的意義比這些更為重要與深入的思考,畢竟,我才是這方面的領域的思考者,如果不夠讓你靈魂深入,那麼,雖然讓你快樂性高潮,但基本前提的男女卻沒有辦法讓每一個人更加快樂圓滿,才是我的遺憾。
因為,我希望,意義是屬於每一個人的,而不是更後來或是前提去想到知道的,生活在於意義,生命也是亦復如此,因此,我更希望你更能夠思考意義與生命的那種本身,比你的三享生活更為實在。現代人都被政治給綁架,說實在話,如果政治不參與其中,或許沒有那麼強烈偏見,但不太可能,現代社會有太多偏見在強烈綁架我們感官,心理上的意識,很難不被控制,這種(無)意識的,就很容易失焦,因此,當失控走向失焦,多麽叫人無奈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會員
20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法律文(道德篇)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泛意義(續)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碰撞意義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私愛(續)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意義間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政治光彩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政治正確,公平合適嗎?這篇文章意在討論各種「公平」的適當與否,並探討現今所謂的政治正確到底合不合適。作者以女性、原住民、以及身心障礙者等群體為例,詳細討論了各種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以及政治正確是否能真正達到公平的效果。
avatar
al N
2024-06-09
avatar
隨風而逝
2024-06-04
政治正確1970年代,❙美國❙ 的新左派開始使用「政治正確」一詞。❙美國❙ 黑人作家﹑社會活動家及教授 Toni Cade Bambara 在她出版於1970年的《黑人女性:選集》(The Black Woman: An Anthology) 一書中說﹕...
Thumbnail
avatar
春日陽一
2024-04-22
政治錯誤戰士  川普(以及一段時間中世界範圍內的各式模仿者)之所以能夠當選,有很大因素在於社會大眾對「文化精英」的厭倦與反感。然而,即便是一部原創作品,只要主角不是白人或不是異性戀,政治錯誤戰士就會群情激憤地上前攻擊。由於過往的英雄都在那個典型裡面,所以只要角色不是白人男性,他們就感到被冒犯了。
avatar
前圖紙
2024-04-07
【繪本_什麼是民主】人們會留意那些執政的人是不是誠實正直,身為民主人士,要懂得妥協、平等、公正,要贏得光彩,或者雖敗猶榮【什麼是民主】 ◎ 育苗團隊 #書摘 投票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 人們會留意那些執政的人是不是誠實正直、是不是真正的民主人士,或者只是裝模作樣而已。 因為身為民主人士,要懂得妥協、平等、公正,要贏得光彩,或者雖敗猶榮。 我們身在民主國家,用選舉來選出為人民服務的領導者,但是我們真的知道民主是什麼
Thumbnail
avatar
默默
2023-07-07
王丹:政治凌駕專業——不光彩的世衛組織對於大規模疫情的防治,世界衛生組織有很大的發言權和影響力。不幸的是,這樣一個應該以專業為唯一考量的國際組織,在這次中國爆發武漢肺炎的疫情之後,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政治因素的考量,已經凌駕在專業判斷之上了。
Thumbnail
avatar
王丹
2020-01-30
政治素人的產生與發酵今年國際政壇上備受矚目的話題之一,即是喜劇演員哲連西斯當選烏克蘭總統,轟動全球。同樣地,近來日本東京則有一群外型亮眼的政治新星,其中不乏歌手.主播……等,成功打入議會。由此可知,在當今民主社會的體制裡,民眾似乎越來越偏好紅極一時的新秀,而非傳統政黨出身的政治人物。
Thumbnail
avatar
LBB 嚕嗶啵
2019-10-05
政治也需要創新:只有產業才需要創新嗎?#4/程天縱政治創新總是發生在動盪的年代。民主化二十多年的台灣,雖然享受著十大建設積下的成果,但經濟也停滯了二十年;當政府喊著「創新」的時候,卻忘了真正最需要創新的是它自己。
Thumbnail
avatar
吐納商業評論
2019-08-15
政治、菸價與人權調降菸稅(捐)等於直接菸品降價,解放了購買力,在菸品消費量不變的情況下,可支配所得增加。 政府政策矛盾之所在,即政治考量之所在。
Thumbnail
avatar
鍾文榮
2019-03-29
政治是政治?不,政治也是行銷選舉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排除政治立場,單純就過程與結果點出這些勝出的「政治候選人」從行銷角度看,做對了哪些事
Thumbnail
avatar
鍾天選/人生整理師
201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