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我的電子.情人.夢(37):卡爾蔡司

    2021新冠依然肆虐,可是有一家公司成立至今剛好175周年,這就是卡爾蔡司(Carl Zeiss)。
    這是一個德國品牌,名氣甚大。產品領域不限於相機鏡頭、雙筒望遠鏡、顯微鏡、醫療機器、坐標測量機、半導體製造設備、眼鏡鏡片、天象儀(Planetarium)等。
    而此文只談鏡頭。
    <<< 卡爾蔡司於 1847 年製造的顯微鏡。>>>
    卡爾蔡司於 1847 年製造的顯微鏡。
    有一家單車安全帽品牌Giro,推出一款空氣力學鏡片式安全帽,要價台幣8500元,那塊看似塑膠的遮陽板,就是來自蔡司。
    單車安全帽 – 前方那塊遮陽板就是蔡司傑作。
    很多人也知道Sony與蔡司有長期的合作關係,那麼,ZeissSony/Zeiss究竟有沒有存在差異呢?答案是當然有,而且是官方說法。
    . 對焦︰Zeiss 有手動對焦鏡頭,而 Sony/Zeiss 則都是自動對焦鏡頭。
    . 開發︰Zeiss 鏡頭由蔡司公司獨自開發,有自己獨立的產品線與計劃;而 Sony/Zeiss 鏡頭則是共同開發,蔡司支援光學設計、發展與原型測試,亦會決定量產化後的測試規格。
    . 產地︰Zeiss 攝影鏡頭在日本製造,電影鏡頭則在德國工廠製造;Sony/Zeiss 鏡頭在 Sony的亞洲的工廠製造,不過會使用 Zeiss 開發及製造的鏡頭測試工具。
    注:真蔡司偽蔡司的網路文說詞,就如同真萊卡偽萊卡之說一樣;不過,產品質還是有一定水準的,會反映在價格上。
    說到卡爾蔡司的歷史就要回顧到1846年,卡爾蔡司(Carl Zeiss,1816~1888)於德國中部的吉納(Jena)開設了一家顯微鏡工房。基於挽救人類生命做出貢獻的熱情,不斷地改良顯微鏡。公認為1860 年代德國最好的產品之一,成為大公宮廷的御用供應商。
    注:吉納該地名也有人翻譯為 耶拿(Jena)。
    然而,蔡司本人並不滿足於這種情況。因為當時顯微鏡鏡片的製造方法是“讓工作台上的蠟燭火焰準確地在鏡頭中央成像”。 這完全基於手工打磨鏡片的熟練技巧和耐心,沒有理論根據。
    工場開張 20 年後的1866,蔡司開始與吉納大學物理學家 Ernst Abbe 合作,建立光學理論來支援生產出色的顯微鏡。用來描述光學玻璃特性的阿貝數( Abbe Number) ,就是由Ernst Abbe所導出來的。
    注:阿貝數,係用來評估光學系統色散能力好壞的數值。代表每個波長的折射率差異。
    當基於阿貝的研究反映物理光學理論“阿貝公式”的蔡司顯微鏡投放到市場時,受到細菌學家Robert Koch的採用,1882年發現了結核桿菌,1884年發現霍亂弧菌;1905年,終因結核病的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完成光學理論後,Abbe 注意到沒有合適的玻璃材料可以將理論付諸實踐。爾後,有機緣遇到年輕的”玻璃博士” Otto Schott。至今,Schott AG依然是德國製造光學玻璃的工廠,卡爾·蔡司集團擁有其全部股分。
    Schott應Abbe的要求致力於開發一種新型玻璃。1884年,他建立了一個玻璃工廠。Schott與Abbe一樣,都是採用科學的方式來開發玻璃熔解化方法。含鋇的冕玻璃(crown glass)以及從阿爾卑斯山採集的螢石;可以製造具有抑制色差的複消色差透鏡(apochromat)。根據Abbe的計算成功地製造了光學透鏡和棱鏡。
    所以說,蔡司會有今日的美麗光環歷史,可以總結於“三位一體”的結合實力基礎:
    . Zeiss的熱情專注。
    . Abbe的光學理論。
    . Schott的玻璃製造技術。
    卡爾.蔡司發展歷史上的三大巨匠。
    卡爾蔡司去世後的1889 年,Abbe設立了卡爾蔡司財團法人(基金會)。Abbe的父親是一位紡織工匠,在不合理的工作條件下每天工作 14~16 個小時。Abbe認為理想的企業該是一種所有員工都能從利潤中平等受益的組織。財團法人的名字是為了向公司創始人兼朋友卡爾蔡司致敬的,而且,Abbe也將他的所有財產捐贈給了基金會。
    卡爾蔡司基金會於 1900 年建立了“8 小時工作制”,當時 12 小時工作制在全世界仍然是合理的。
    在Abbe所寫五年以上寫的公司章程中,加班津貼、固定小時工資、帶薪休假、聯合養老協議、健康保險、工傷事故賠償、殘疾人就業和保護、工會成立、向非營利組織捐贈,並成為此後世界社會保障的基礎。這也是卡爾蔡司在光學技術之外的巨大社會貢獻。
    全球首創“8小時工作制”來自卡爾蔡司 !
    卡爾蔡司攝影部門的開始可以說1890 年Paul Rudolph 開發了鏡頭“Protar”,意為元祖。此設計中使用的理論就繼續用作鏡頭設計的基礎。
    Rudolph於 1896 年設計了“Planar F3.6”,並與Ernst Wandersleb 於1902 年一起設計了“Tessar F6.3”。其實,Rudolph與Ernst Wandersleb都是具有抱負的數學教授,Abbe邀請到蔡司的。從這些設計中學到的攝影鏡頭,已經出現在世界各地的製造商處。
    以下即是蔡司名鏡之旅:
    *. Planar
    它被稱為“無像差鏡片”,因為它高度校正了球面像差和散光(像散)。因為像差曲線比較平坦,以德語單詞平面來命名。因為各種像差不容易增加,所以經常用於大口徑鏡頭。
    Planar。
    *. Tessar
    這個名字來自希臘語 Tessara,係由 3群4枚所構成,外周面的描繪力相當好,
    蔡司博得了好名氣。 該款廣告標語口號就是“相機的鷹眼”(The Eagle eye of your Camera)。
    Tessar。
    *. Sonnar
    1929 年Ludwig Bertele設計了大口徑(大光圈)鏡頭“Sonnar F2”。無需過度設計即可應用於所有目的的鏡頭類型廣為人知。鏡頭名稱的由來,係該鏡頭生產工廠的地名。
    Sonnar。
    1932 年登場 Contax I 型(俗稱Black Contax)。隨著 1934 年作為可更換鏡頭登場的“Sonnar F1.5”,從此,蔡司鏡頭和Contax的卓越品質廣為世上人知。
    Contax I型相機。
    *. Distagon
    自 1960 年代以來,蔡司已將光學設計導入電腦。這個時代的代表設計者即是Erhard Glatzel。表示距離和表示大角度的測角儀(goniometer)之由來。特點是後焦可以長時間拍攝,用於具有反光鏡箱(mirror box)的單反相機。
    *. Hologon
    Gratzell 設計的超廣角鏡頭。它具有在視角超過 100 度時幾乎沒有失真的特性。名稱源自於 Holos 的名字,在希臘語中意為“一切.全部”。到目前為止,共有三種鏡頭:鏡頭相機一體型“Hologon Ultra Wide”的15mm F8鏡頭、M型徠卡的“Hologon 15mm F8”和Contax G用的「Hologon T* 16mm F8(G)」。
    誕生於 1926 年的相機製造商Zeiss Ikon 是由四家公司的合併(Contessa-Nettel、Ernemann、Goerz 和 Ica),這環境背景是一次戰後的經濟危機,蔡司擔心會因為相機行業的衰退而失去鏡頭供應的商機。
    若來看看這段時期的其他德國公司,光學製造商Ernst Leitz進入小型相機以保護就業,這就是後來的徠卡(Leica)。而Daimler戴姆勒和Benz,都是汽油動力汽車的始祖和競爭對手,由於經濟形勢沒有好轉,導致了合併,開始生產Mercedes-Benz品牌的汽車。
    最後,蔡司有段值得訴說的歷史,所謂的“蔡司東西部劃分”是由二次大戰所造成的。1945 年 5 月德國無條件投降的雅爾塔會議, 德國被分割和占領。
    在東部的耶拿(Jena),美軍帶著蔡司的科學家、設計師和他們的家人帶著設計藍圖和研究設備移往西側。美軍原本的計劃是撤離卡爾蔡司的主要設施和員工,但蘇聯來不及徵用,所以只選擇了精英126人。一年後,他們搬到了仍然是 Carl Zeiss 所在地的 Oberkochen,並以“Opton Optische Werke Oberkochen GmbH”的名義恢復生產。蘇聯軍進入耶拿,建立了VEB Carl Zeiss Jena。
    此後,直到1989年柏林牆倒塌導致德國統一,東德和西德各有“蔡司”。在這段歴史中、東德西德皆有真品,因而導致一場曠日持久的商標糾紛。
    最終,西德的蔡司稱為“Carl Zeiss”,東德的蔡司稱為“Carl Zeiss Jena”。1991年,前西德的卡爾蔡司併入卡爾蔡司耶拿旗下,並延續至今。因此,您才會見到不少的Logo變遷史。
    個人是專心於M43系統,蔡司並無M43鏡頭;再說,它的價格跟其他精品一樣,都是在服務有錢人。我永遠站在雞蛋這一方,有沒有擁有蔡司鏡頭,並不在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