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也許有兩段時間,感覺上過得特別的快。之一是寶寶嬰兒成長的階段,所以,有”一暝大一寸”的說詞。之二,就是進入衰老期的時候,就有”一天一天老”的說法。
2020走了兩位親人,卻也來了一對雙胞胎外孫女。寶寶的成長每一個月都不一樣的有趣,而進入老年階梯的我也感受到”老化”帶來的生理與心理層面一步又一步的再認識。
尊敬歲月,因為,白髮如霜已經明示歲月很有限。珍惜歲月,僅願意把時間花在快樂的人事物地上。感謝歲月,多少增長一點慧根認清生命的底蘊意義與價值。
“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繫當下,由此安詳”,釋迦牟尼如是說。歲月的累積告訴我,生命的確是這樣子的。
如果你問我,未來十年希望是怎樣呢?過別人的人生,一點意義都沒有;病痛纏綿的人生,也是絲毫沒有意義。所以,一切的基石就在於『健康、輕鬆、喜悅、自在』。至於同樣四年級生的張大春,竟然說出”我們這代最大的錯誤,就是討好年輕人”。開甚麼鬼玩笑,胡扯一通,任何年級都沒有去討好別人的必要。
健康,不會是天上自動掉下來的,需要自發性努力用心來經營的。我很認同「預防醫學」這方面的理念;生理與心理雙層面的和諧,正是努力的目標。其中,運動就是生理層面很重要的一環。
吳淡如在「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一書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 中年後的你是否還擁有一張快樂的臉?她認為,有快樂臉的人只有兩種:
第一種:還在持續運動以保身心健康。
第二種:還在學習的路上。
此話有沒有深道理,那就看你的體會了。
不諱言,過了60之後反而多會反覆閱讀攸關健康方面的書籍與雜誌。讀書如用兵,在精不在多;這是一生的原則,始終沒變過。
而有了年紀很常見的有氧運動,不外乎走路(散步/快走/健走)、慢跑、單車、游泳等。台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每日一萬步」的理念,我也花一段時間來驗證這種說法持續的可能性。結果發現,除非整天吃飽沒事幹,才比較有機會長時期持續性每天日行萬步;若是長時期走相同路線,實在很單調無聊甚至無趣。
<<< 藝術家Alberto Giacometti)雕刻名作 - 行走的人 。>>>
單靠”有氧運動”總覺得似乎缺少了甚麼,那就是”阻抗型運動”。以此思維來分析的最終結論就是決心參加了結合了健身房、游泳、SPA與各種團體課程的複合型運動俱樂部;也就是說,即將開始嘗試私人教練的體適能訓練課程。
運動手環,該是運動時或是平時生活上很有助益的小工具。它具有眾多的功能,計步計就是其中之一。那它是如何做到呢?早期多數人可以選用機械式的計步器,其基本原理,就跟擺錘類似;台灣某些上市公司還曾經做為股東會紀念品來發送呢。
由於電子元件(微機電)技術的進步,所謂”三軸加速度感應器”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當然,需要配合使用各種”演算法”和”邏輯運算”,才將這些資訊轉變成手環上的可讀數字,上傳至手機衍生多價值的應用。
演算法,是一個有趣的東西,每個人生理條件與習慣都有所差異。因此,需要輸入性別、身高、、體重、年齡等參考參數,讓計步能夠更精確些。此類產品作為參考性用途,絕對是夠用的。
那三軸加速度感應器是哪三軸呢?分別是前方向(roll軸)、垂直方向(Yaw軸)、横方向(Pitch軸);無妨觀想成檢測x、y、z軸方向加速度。
印象中,有兩部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對於走路這件事(持續不停地走下去),讓我至今還是難以相信這怎麼可能做得到呢?
一部是2010奧斯卡最佳化妝提名的《自由之路(the way back)》。從西伯利亞、到蒙古、經過沙漠、戈壁、翻越喜馬拉雅山到印度的6400公里逃往自由的不可思議旅程。我根本無法理解在極端惡劣氣候環境還有面臨渴亡的惡地,究竟怎麼可能有機會活得下來。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另一部是改編同名小說的《那時候,我僅剩下勇敢(Wild)》,一個沒有受過訓練的女子如何單身走過1100英里的太平洋屋脊步道。
以上都是超極端長程走路的案例,歐洲倒是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以一位62歲男性走完阿爾卑斯大道,觀其BMI、脂肪、HDL各項生理指標皆提升,尤其台灣外食族怕的要死的三酸甘油酯減少了好多。此實驗多少足以證明走路橫跨大自然絕對有好處。
喜歡西洋老式情歌的朋友,多少必然聽過一首歌『Just walking in the rain』。我散步走路是風雨無阻的,所以。細微品嘗這首1956年老歌感受就很深。
我始終認為”生命教育”是人一生當中很重要的學習功課。而似乎國人都忽略它,甚至避諱不談。生與死,都需要認識。觀念對了,甚麼罣礙都不算甚麼了。
閣下是否曾經聽過『理想死亡方式』的調查嗎?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就曾經進行過調查,結果有七、、八成都希望”驟然而逝”的結局方式。我想命好的人,才有機會如你所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