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銀行理財產品賺錢的秘密

    最近公佈出來的一張上半年各大企業利潤表,驚呆了不少人。
    從上半年的財務報表來看。四大國有銀行工農中建——工商銀行淨利潤1383.47億元;建設銀行淨利潤1197.11億元,同比增長12.63%;農業銀行淨利潤923.52億元;中國銀行淨利潤807.21億元。
    而隨便拉出來一個二線銀行其半年報淨利潤也能達到200億元左右,比如民生銀行,上半年淨利潤229.45億元;興業銀行淨利潤216.38億元;浦發銀行淨利潤193.86億元
    200億元是個什麼概念呢?國內號稱第一搜索引擎的百度公司,上半年淨利潤應該是不足50億元人民幣。而門戶網站搜狐,上半年利潤大約2.7億元人民幣。混的好一點的騰訊,因為涉足遊戲代理這塊寶地,淨利潤為77.554億元。而擁有近乎完整的銀行業務的阿里巴巴第一季度淨利潤大概是40億,樂觀點上半年差不多90億元。
    稍微對比一下,結論就非常恐怖,一家民生銀行的淨利潤輕鬆幹掉百度、搜狐、阿里巴巴還綽綽有餘。
    也正是在這種巨大的利潤面前,大量民資削尖了腦袋想要擠進銀行的領域中。就在前幾個月,據說民資可以進入銀行領域,消息甫一放出,大量民資企業開始紛紛提出申請。
    其實我們認為,銀行業賺錢本來就是應該的,銀行作為國家機器的一種,承擔的是貨幣創造功能,背後有國家信用作為擔保。所以,銀行不應該簡單的被看作是一個普通的商業機構,尤其是幾大國有銀行,他們賺大錢本就是應該的。
    但這幾年,商業銀行的一些賺錢法實在值得商榷:你說你如果賺的是傳統藉貸利差的錢,那就不好說什麼了。可是現在的銀行業有些變味,為了利益,銀行賺的很多都是信用卡業務或者理財產品業務的錢。銀行想把業績提上去,就得靠這些業務創新的本事了。
    問題是,這些業務創新的實質是什麼樣的呢?信用卡業務曾被國外專家描述為是一種“引誘型高利貸”。而在國內大行其道的銀行理財產品業務又是什麼?原中行行長肖鋼就曾提過,這些產品部分涉及到旁氏騙局。
    信用卡我們就不說了,對於理財產品,如果真有涉及此事,這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情,旁氏騙局會出現在絕不能出事的銀行里面?但時至今日,這件事情似乎不了了之,因為這些產品的保密性,也沒有人能準確說出來銀行理財產品到底的實質問題所在。
    下面我們來引述一個這方面的故事,也許大家會有更形象的感覺。
    某律師一度的工作就是為一家銀行發行的銀信合作理財產品資金募集階段的合同簽署法律意見書。一段時間之後,他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銀行從不讓他簽署為所募集資金的信託投資、交易中的利益主體等出具的法律意見書。
    “讓我簽,我也不敢簽。”該律師說,因為他不清楚資產配套的具體情況,不敢保證這樣的投資交易都是公平的,甚至不敢保證是合法的。
    連專業人士都無法弄清投資的情況,普通投資者更加無從知道。對他們而言,能得到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收益,已經謝天謝地了,弄不好還有虧損的可能。
    以某銀行發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為例,該產品的募集規模為30億元,期限90天。投資金額50萬元以下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0%;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預期收益率5.2%,只有投資金額達到200萬元以上,預期收益率才能達到5.4%。產品說明書中甚至明確,理財資產運作超過最高年化收益率的部分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
    該產品的投資對象包括信託計劃、財產權信託計劃中的優先級信託單位及其他資產或資產組合、銀行承兌匯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各類債券、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及其他貨幣資金市場投資工具。
    說明書中還強調,產品所涉及的信貸資產五級分類均為正常類。所投資的信託計劃的委託人包括3家信託公司。
    實質問題就在這裡,專業投資者不難看出,這樣“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說明書什麼都沒有說明:如此寬泛的投資範圍,怎麼配置?不同配置的收益率怎樣確定……這款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甚至包括財產權信託計劃中的優先級信託單位。而結構化信託是私募基金最常採用的、引導理財資金的方法;其中,絕大多數證券投資結構化信託產品都投資於股票二級市場。
    對於其中的風險如何?一般投資者自然是一頭“霧水”。
    可見,銀行理財產品不充分的信息披露是一個嚴重問題,很少有理財產品在發售說明書中詳細寫出由哪些資產組成,也沒有第三方來證明。
    一款募集規模30億元的理財產品,90天能為投資者帶來怎樣的收益?年化收益率最高5.4%,而且有損失本金的風險。那麼銀行通過發行這樣的產品又能賺多少錢呢?賬面上只有0.13%的銷售手續費和資產託管費,但超過5.2%以上的收益部分全部歸銀行,且基本不承擔風險。至於和銀行合作的信託公司等獲得多少收益?不得而知。
    而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呢?按照業內的做法,在上述理財過程中,銀行、信託公司獲取的收益最高可達10%以上,且承擔的風險遠小於投資者。
    關鍵的所在就是剛才所說的“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資金池”。
    以這種不公開的“資金池”來看,資產運作可能達到的最高收益大家根本無法知曉,也許這種最高收益能達到20%,那超過5.4%的部分怎麼處理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